治疗乙肝黄疸为主的秘方-益气舒肝排毒汤

治疗乙肝黄疸为主的秘方-益气舒肝排毒汤

益气舒肝排毒汤   【方源】   《益气舒肝排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2例》[符建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5):412]。   【组成】   黄芪20g,金雀根20g,丹参20g,拳参10g,柴胡10g,郁金10g,白芍15g,白术15g,虎杖30g,蒲公英15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两个月为1个疗程,小儿酌减。   【功效】   益气疏肝,清热解毒。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验案】   侯某,女,35岁。1996年10月初诊。   主诉:身目发黄,尿黄,脘腹胀满,肝区胀痛两个月。   病史:患者因两个月前患“急性重症乙型肝炎”,在某医院住院1个多月。出院后半个月,诸症仍作,故就诊。   检查:身目发黄,便溏纳呆,恶心欲吐,倦怠神疲,面浮身肿,肝区胀痛,舌暗红,苔腻微黄,脉弦细滑。肝功能:ALT 870U/L,AST 653U/L,TBIL 89μmol/L,DBIL 256μmol/L,IBIL 53.4μmol/L,TP 60g/L,ALB 25g/L,GLO 35/L。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   中医诊断:黄疸(脾虚肝郁,湿热未尽)。   西医诊断:急性重症乙型肝炎。   治则:益气疏肝,健脾化湿,清热解毒。   方药:黄芪20g,草河车15g,柴胡15g,茵陈30g,炒白术15g,虎杖30g,厚朴10g,姜半夏15g,砂蔻仁各5g,茯苓20g,垂盆草30g,荷包草30g,焦山楂15g,赤芍15g,金雀根20g。每日1剂,水煎3次,分4次服。   二诊:复诊时,身目发黄、尿黄、肝区疼痛大减,食量增加,精神转佳,大便正常,舌红苔薄腻,脉弦细。继用前方加减。   三诊:服药两个多月,身目无黄,尿渐转清,肝区疼痛消失,面色红润,精神爽朗,食欲大增,二便正常,舌红苔薄,脉略弦。肝功能:ALT 18U/L,AST 20U/L,TBIL 17.1μmol/L,DBIL 4.8μmol/L,IBIL 12.3μmol/L,TP 35g/L,ALB 35g/L,GLO 30g/L。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e(+),抗-HBc(+)。随访5年,无明显不适,能参加体力劳动,每年查肝功能两次,均正常。   【按语】   益气舒肝排毒汤中黄芪、金雀根、丹参补气活血,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柴胡、郁金行气疏肝,解郁利胆;白芍养肝柔肝,刚柔相济;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虎杖、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炎;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协同作用,以达到益气疏肝,活血行气,清热解毒之目的。

乙肝 2021-07-20
如何预防药物性脂肪肝?

如何预防药物性脂肪肝?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大多数经肝脏代谢,因此凡是用药不慎或滥用药物都可引起肝损害,即导致药物性肝病。脂肪性肝炎是药物性肝病的常见类型之一,约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5%。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共有11类200余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造成损害。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加。   有数十种药物可能与脂肪肝有关,如长期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四环素、合成雌激素、三苯氧烷、门冬酰胺酶、甲氨喋呤、硝苯地平、丙戊酸钠以及乙胺碘呋酮等抗心律失常药。有趣的是,氯贝丁酯(安妥明)、弹性酶等降血脂药非但不能有效防治脂肪肝,有时反而会诱发和加剧脂肪肝。因此在服用对肝有损伤作用的药物时,服药期间务必注意以下两点:   (1)必须严格遵守医嘱,不要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服用,用药剂量不宜过大,用药种类不宜过多,为了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物最好分别使用,如必须同时服用,中间宜相隔2~3小时。对合并多种疾病的药物治疗,应分阶段重点用药。   (2)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医生应与患者多进行信息交流,如需长期用药,还应定期随访肝功能、血脂和肝脏B超,以便及早发现肝损害。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大多数患者可恢复,只有很少的药物性肝病发生重症肝炎或演变为肝硬化。

脂肪肝 2021-07-20
治疗乙肝的秘方-扶正祛毒汤

治疗乙肝的秘方-扶正祛毒汤

扶正祛毒汤   【方源】   《扶正祛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例》[何立鳌.江苏中医,1998,19(4):16]。   【组成】   黄芪25g,党参25g,猪苓20g,板蓝根18g,苦参10g,丹参15g,白术15g,鸡内金12g,红花12g,淫羊藿12g。   文火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   健脾益气,活血祛毒。主治慢性乙型肝炎。   【验案】   彭某,男,62岁,农民。   主诉:反复肝区隐痛,腹胀,纳呆,乏力3年余,加重月余。   检查:右胁隐痛不舒,神疲乏力,面色晦暗,面部浮肿,巩膜微黄,腹胀纳呆,舌质偏淡,苔白腻,脉弦细。颈部见数枚蜘蛛痣,肝脏右肋下2.5cm,质地中度,肝区叩击痛明显,脾脏肋下2cm。肝功能:TTT 20U,TBIL 35μmol/L,ALT 180U/L,ALB 30g/L,GLO 35g/L。乙肝五项: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   中医诊断:胁痛。   西医诊断: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治则:健脾益气,活血祛毒。   方药:扶正祛毒汤,每日1剂,早晚煎服。   二诊:半个月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食欲增加,肝功能复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继服上方。   三诊:服药3个疗程后,乙肝五项指标均转阴,肝脾回缩到正常范围之内,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   肝脏因受湿、热、瘀、毒所困,气机受抑,久致正气亏损,免疫及调节功能降低,乙肝病毒乘虚而入,因正气已虚,致使病情缠绵不愈;损伤肝络,久致脾虚血瘀。湿毒内停,湿久生痰,痰瘀互结转化为瘀。故治疗多扶正祛邪,重视调理肝脾,且以中州为先,因而组方立足于健脾益气,活血祛毒。同时遵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名训,使后天之本旺盛,防病深入。

乙肝 2021-07-20
脂肪肝如何进行精神调养?

脂肪肝如何进行精神调养?

精神,是指人们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调养主要是调养心神、舒畅情志等,保持人体的心理平衡,从而减缓疾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保证心理健康。   调养心神,首先是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观念,要努力“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灵枢·本脏》)。意识坚强者可多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增强抗病能力。意识脆弱者,多神怯气虚,抗病能力弱,易遭病邪侵害,更应注意精神调养,随时注意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病患者最怕恼怒及其他不良刺激,凡是爱生气的患者,大多可以加重病情。而沉闷郁积的结果,进一步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要解除不良刺激,可以采用宣泄法,如向熟人、亲朋好友有理智地讲述自己的心情,其他未患病的健康人,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采用转移法,如外出云游、进行琴棋书画的磋艺。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又如吴师机《理瀹骈文》所说:“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因此,在郁闷的时候,可采用适当的情志调解方法,从而配合治疗,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身体早日康复。

脂肪肝 2021-07-20
大蒜对脂肪肝患者有何调补作用?

大蒜对脂肪肝患者有何调补作用?

大蒜性温,味辛,具有杀虫除湿、温中消食、化食消谷、解毒、破恶血、攻冷积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大蒜富含挥发性辣素,可清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大蒜还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大蒜精油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冠心病病人服用大蒜油5个月,胆固醇可降低10%,甘油三酯可降低21%。一些专家学者在实验中发现,给小鼠喂食油腻饲料一段时间后,小鼠其血液和肝脏里胆固醇的含量急剧增加。当在油腻的饲料里加一点蒜茸时,它们的胆固醇的含量便不再增高。大蒜具有抑制脂肪增加的功能,经常食用大蒜可起到减肥的作用。有研究报告称,陈大蒜更能有效地防止高胆固醇饮食所引起的家兔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新大蒜可明显减少肝内脂肪的合成,延缓脂肪肝的发生。大蒜吃得过多会损伤胃黏膜,造成胃炎和溃疡,甚至胃出血。

脂肪肝 2021-07-20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瓜果有哪些?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瓜果有哪些?

(1)黄瓜:性寒,味甘,无毒,具有清热解渴,减肥利尿等功效,适用于烦热口干,小便不畅,四肢浮肿,水肿、腹胀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瓜不仅含热量低,而且还含有一种可以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的物质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类物质在体内转变为脂肪(脂肪在体内过多地聚集、堆积,会形成肥胖症),这对防治肥胖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性脂肪肝及其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2)冬瓜:性微寒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解鱼毒等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暑热、消渴、痈肿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冬瓜中不含脂肪,而含有丙醇二酸,这种物质能阻止体内脂肪堆积,故而有利于减肥。冬瓜皮和肉中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能改变食物中的淀粉,使其不转化为脂肪,有良好的轻身作用。此外,吃冬瓜能利尿,从而能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改善体形,减轻体重,降低血脂,缩小腰围。

脂肪肝 2021-07-20
什么是脂肪肝的行为疗法?

什么是脂肪肝的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又成为行为矫正疗法、学习治疗、行为修正疗法,是现代心理治疗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行为疗法是在行为主义理论条件反射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处理患者和改变不良行为的一整套行为矫正治疗方法。   脂肪肝的行为治疗系通过改变脂肪肝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及嗜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行为治疗现已成为慢性脂肪肝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广泛用于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的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病的辅助治疗。至今已有100多项临床试验报道证实行为疗法的有效性,行为疗法的具体措施也在日渐完善之中。

脂肪肝 2021-07-20
脂肪肝患者存在哪些不良行为?

脂肪肝患者存在哪些不良行为?

人的心理与行为受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影响。不良行为的形成常常是多方面、多因素、长时间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找到不良行为的原因是治疗的基础。   贪食、厌食、间食、快食、零食、暴饮暴食、周末大吃大喝、喜吃油炸食品和甜食、不吃早餐、晚餐太丰盛或过迟、睡前吃东西以及不感到饿就想吃、情绪不稳定就想吃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可扰乱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等的发病提供条件。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脂肪肝,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滥用各种中西药物亦是一害,可导致药物性肝病的发生,这在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尤其明显。因此,在对这些肥胖、酒精和药物等原因所致的脂肪肝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需辅以行为修正疗法。

脂肪肝 2021-07-20
丹参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丹参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丹参,俗称“红根”,有血参、紫丹参等异名,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丹参植株根肥大,丹红色,故有“红根”的美称。   丹参性微温,味苦,人心、肝经,有活血祛淤、安神宁心,止痛除烦等功效。现代中药研究结果显示,丹参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特定的作用。丹参注射液可使部分病人的胆固醇下降。有资料报道,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丹参组与对照组的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差异极显著。主动脉壁胆固醇的含量丹参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停服高胆固醇饲料6周后复查,丹参组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中还发现,复方丹参对高脂血症家兔模型血清胆固醇、中性脂肪、脂蛋白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而且丹参及白花丹参能抑制家兔实验性冠状动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已证实丹参具有良好的保护肝损伤及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丹参6~15克/千克体重肌注能明显增加正常小鼠和大鼠的肝脏血流量。在急性和慢性四氯化碳中毒小鼠和大鼠的肝脏,血流量明显减少。使用丹参可使降低的肝血流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经组织学检验和电镜观察,亦显示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还证实,丹参有抗肝纤维化功效,这对脂肪肝的预防有很大意义。丹参可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促进肝窦血流的恢复也与其抗肝纤维脂作用有关。   丹参在临床中已被大量的观察研究资料证实,对脂肪肝的治疗有较好疗效。生用或酒炒后用于药膳配方无毒副作用。中医有丹参反藜芦的说法,两者在药膳中一般不会配伍运用,可供参考。

脂肪肝 2021-07-20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水果有哪些?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水果有哪些?

(1)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具有消积食、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化痰浊、解毒活血、提神醒脑、清胃等功效,适用于肉积、痰饮、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山楂有降血脂作用,并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山楂不同提取部分对不同动物造成的各种高脂血症模型有较肯定的降脂作用。不仅可降低血中胆固醇,还可减少脂质在肝脏的沉积,具有保肝、护肝作用。用山楂果水煎代茶饮或用“果丹皮”和红果酱等作零食吃,既可降脂,又无副作用,是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好方法。   (2)苹果:性平,味甘酸,具有补心益气、增强记忆、生津止渴、止泻润肺、健胃和脾、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苹果中含有较多的苹果酸,可使积存在体内的脂肪分解,能防止体态过胖。苹果酸能降低胆固醇,具有对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苹果中含有果胶质,这是一种可溶性纤维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在大白鼠的高胆固醇饲料中加入果胶,可使其血清胆固醇和肝脏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胆酸排泄增加,且对其他动物也有类似作用。苹果还富含粗纤维,能吸收大量的水分,减慢人体对糖分的吸收,同时它还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临床观察中发现,对脂肪肝、高脂血症患者来说,每日吃2个苹果,可有效防止胆固醇增加,并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减少血糖含量。

脂肪肝 2021-07-20
枸杞子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枸杞子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枸杞子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嫩苗以及枸杞子不仅可供食用,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早在六朝以前,枸杞就已收载入药。中医药学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二经。具有滋阴补血,滋补肝肾,明目,润肺的功能。主治肝肾阴虚,精血虚损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等。   现代中药研究表明,枸杞子有降血脂作用,并有保肝、护肝以及抗脂肪肝作用。有学者给大鼠长期饲喂含枸杞水提取物或甜菜碱的饲料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及肝中的脂质变化,减少酚四溴酞磺酸钠潴留,降低谷草转氨酶,缩短硫喷妥钠睡眠时间。小鼠灌服枸杞子浸液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亦有保护作用,如轻度抑制脂肪肝在肝细胞内沉积和促进肝细胞再生。枸杞多糖可增强损伤肝脏糖原含量,提高机体能量贮备,降低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肝脂质过氧化,保护了肝细胞膜,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降低。天冬氨酸甜菜碱亦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有保护作用。   实验研究还发现枸杞子可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并明显抑制灌饲胆固醇和猪油的家兔的血清胆固醇增高,但仅有轻微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用不同浓度枸杞子液给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灌胃10天,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枸杞子液均有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以及降低肝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近代临床,运用枸杞子及其制剂治疗脂肪肝、高脂血症均已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同时无明显服用禁忌。

脂肪肝 2021-07-20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干果有哪些?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干果有哪些?

(1)红枣:性微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肝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贫血萎黄、肺虚咳嗽、四肢无力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动物实验表明,红枣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家兔,每日喂红枣煎剂1周,结果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这表明红枣有保肝作用。红枣中含有芦丁等成分,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保肝护肝的作用,并可降低血压。   (2)花生:性平,味甘,具有和胃、润肺、化痰、补气、生乳、滑肠、抗疲劳等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咳嗽痰多、产后缺乳、慢性肾炎、腹水、声音嘶哑等。现代研究表明,花生还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花生所含脂肪酸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这类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临床观察中发现,食用花生油,可使肝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能促使其排泄增强。花生油不仅能降胆固醇,还能预防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临床应用含有可降低胆固醇成分的花生外壳,加水煎煮后浓缩服用,结果表明,对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等病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也较明显。用花生外壳中的木质素可制成一种既有甜味又不含糖的木糖醇,是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的最好营养品之一。发霉的花生含有黄曲霉素,不能食用。

脂肪肝 2021-07-20
虎杖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虎杖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虎杖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虎杖性味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专祛风,利湿、活血、通经。自古以来,虎杖一直被人们当作活血祛淤、通经止痛的要药用于临床,有相当好的疗效,至今仍为民间所流传。近年来临床常运用于急慢性气管炎、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及烫伤等病,均有一定疗效。   虎杖用于医疗,由来已久,而虎杖可以食用却鲜为人知,只是在民间的笔记小说中有所记述。据有关资料报道,每年春季,虎杖的嫩芽破土而出,可长至尺许,采摘后剥去表皮便可生吃,也可凉拌、腌制或配制在滋补方,是一种酸美可口、营养丰富的上佳菜肴。医学专家认为,虎杖是一味难得的药食兼用药膳妙品。   现代中药研究表明,虎杖有降血脂作用。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虎杖的有效成分藜芦酚-3-葡萄糖苷能降低血脂,治疗高脂血症,特别是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效果较好。它还可部分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肝中脂质过氧化物的沉积,并能降低肝损害引起的转氨酶升高,还能降低动物血压,扩张冠状血管等。   虎杖中分离出的白藜芦醇苷,在对胆固醇及甲基酸氧嘧啶造成高血脂兔模型及正常大白鼠实验中可见到有降血脂作用。以白藜芦醇苷按灌胃方式给正常大鼠200毫克/千克,连续7天灌饲,能明显地降低血清胆固醇,而虎杖煎剂无明显作用。研究者认为,可能因煎剂中白藜芦醇含量较少所致。临床报道也显示,虎杖对脂肪肝也有良好疗效。   虎杖应用于药膳防治脂肪肝、高脂血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以新鲜食用为好,如采用生食法或凉拌或腌渍等,均可获得较好效果。其二,如果要用煎煮等烹饪制作法,则煨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降脂有效成分受到影响。可取的方法是,投入虎杖,煎煮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其三,服用虎杖应注意宜忌,《药性论》有载,“有孕人勿服”。这点,应予以充分重视。

脂肪肝 2021-07-20
决明子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决明子是如何抗脂肪肝的?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和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它性微寒,味甘、苦、咸,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临床常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视物昏暗、习惯性便秘等病症。   现代中药研究发现并证实,决明子能抑制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决明子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使之分别比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组降低29%和73%,还有降低肝中甘油三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值分别比实验性高脂血症组降低49%和59%。据有关资料报道,决明子对高胆固醇血症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无影响,但能明显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总胆固醇的比值,即明显改善体内胆固醇的分布状况,对于胆固醇最终被转运到肝脏作最后处理十分有利。现代药理研究还证实,决明子有保肝功效。据报道,口服670毫克/千克体重决明子水提取物,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脏有弱的保护作用,其所含的萘并-吡咯酮类成分对半乳糖胺所致的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临床用药证明:决明子有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用决明子水煎剂或决明子糖浆、片剂治疗100例血清胆固醇增高者,均有明显降血清胆固醇作用。临床用药提示,该药降胆固醇作用与用量密切相关,用量不足不能达到疗效,停药后易回升。服药后大部分病人的头晕、头痛、无力疲劳等症得到改善,少数人服药初期出现腹胀、腹泻、恶心等症。服药后部分病人做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也有用决明子每天10~30克,开水泡后代茶饮,近期和远期降脂疗效都比较理想。   决明子抗脂肪肝作用需久服方能见效,最简便的服用方法是代茶冲泡饮用。

脂肪肝 2021-07-20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海产品有哪些?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海产品有哪些?

(1)海带:性寒,味咸,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通行利水、祛脂降压等功效,适用于瘿病、瘰疬、疝气下坠、痈肿、宿食不消、小便不畅、咳喘、水肿高血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海带是一种碱性食品,经常食用会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在油腻过多的食物中掺进点海带可减少脂肪在体内积存。海带中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汁中的胆固醇。海带中的纤维素、褐藻酸等,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有资料报道,海带素、褐藻淀粉和昆布素多糖等,经体内代谢后具有很好的降脂和抗凝血作用,已被用于临床治疗脂肪肝及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此可见,脂肪肝、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多吃些海带、海藻、紫菜等食物颇有好处。   (2)紫菜:性寒,味甘、咸,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的功效,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水肿、脚气病、咳嗽、淋病等。现代研究表明,紫菜含二十碳五烯酸,可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所含红藻素等活性成分,可防止脂肪肝形成。紫菜还含有藻朊酸钠和锗等成分,可促排体内沉积的镉等有害微量元素,有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

脂肪肝 2021-07-20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茶饮有哪些?

调补脂肪肝患者的茶饮有哪些?

(1)蚕豆壳茶:蚕豆壳15克,红茶叶3克。将蚕豆壳、红茶叶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频饮用。具有清热利湿,减肥祛脂的功效。适用于脂肪肝、高脂血症等。   (2)陈皮决明子茶:陈皮10克,决明子20克。将陈皮拣去杂质,洗净后晾干或烘干,切碎,备用。将决明子洗净,敲碎,与切碎的陈皮同放入沙锅,加水浓煎2次,每次20分钟,过滤,合并2次滤汁,再用小火煮至300克,代茶饮。具有燥湿化痰,清肝降脂的功效。适用于脂肪肝。   (3)丁香茉莉茶:丁香、茉莉花、绿茶各等份。以上3味共研细末,过筛,制成袋泡茶,临用时用沸水浸泡即成。代茶频饮,不拘时间。具有理气化浊,降低血脂的功效。适用于脂肪肝。   (4)黑豆枸杞饮:黑大豆50克,枸杞子30克,粟米100克,红糖20克。将枸杞子洗净,与洗净的黑大豆同入沙锅,加足量水,浸泡1小时。待黑大豆泡透,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1小时,待黑大豆酥烂,加红糖拌匀即成。上、下午分服。具有滋补肝肾,化淤降脂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脂肪肝。

脂肪肝 2021-07-20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