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京人
北京习俗,老北京人过清明节有怎样的习俗?

北京习俗,老北京人过清明节有怎样的习俗?

清明节起初并不是一个节日,而因为与寒食节很近,慢慢的清明节与寒食节就合二为一了,因此清明节又被叫为寒食节北京习俗。那么老北京人清明节这天都会有哪些习俗呢,老北京人会祭拜先人、踏春、插柳射柳、去城隍庙求愿等。 祭拜先人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这天人们会给自己的祖先牌位上摆上贡品,然后全家人磕头、上坟、烧纸钱。在祭拜完祖先之后,人们会选择在清明时节出去踏青,因为清明节时正值春天,所以人们会在此时选择外出踏青。旧时老北京的交通并不发达,一般的百姓都会选择去比较近的地方,比如西直门外的高粱河畔、陶然亭和东直门外或者就近选择踏青的地方,大户人家会乘坐轿子,去较远的香山、八大处、潭柘寺等地赏景探春。 此外,清明节老北京人还有插柳射柳的习惯。柳被古人认为是春天的使者,插柳这一习俗盛行于唐宋时期,人们会用面粉制成燕的样式,蒸熟之后用柳枝串起来挂在家里的窗户上,或者将柳条盘成一个圆形戴在头上,有祛灾、保平安的寓意。射柳也是老北京人在清明节时一个重要的习俗。一些文人雅士会在柳枝上挂一个有鹌鹑的葫芦,然后在百步之外用弓箭射葫芦,葫芦被射中后,鹌鹑就会受到惊吓飞走,然后再以鹌鹑飞出的高低决定胜负。 另外去城隍庙求签还愿问卜也是老北京清明节时一大习俗。从明代到民国年间,北京城内已有七八座城隍庙,城隍庙里供奉着“城隍爷”,每年清明节时人们都会来到城隍庙给城隍爷上香,祈求全家人平安无事。而这天城隍庙也会举办庙会,搭建戏台,请戏班来唱上几场戏。 这些都是老北京人过清明节的习俗,有一些一直被流传下来,有些却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了。 北京人结婚有什么习俗呀? 北京结婚习俗之聘礼   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聘”是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据说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女方三套衣服钱。)   北京结婚习俗之陪嫁     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中等人家陪嫁一般为24抬、32抬,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嫁个女儿也不容易啊!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这个比较实用)   北京结婚习俗之娶亲   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算给双方的家境来了一场大展示。   “娶亲太太”扮演着重要角色,随喜轿执事上门迎亲,引导行礼。她主持婚礼仪式,另有傧相指导新郎新娘完成婚礼礼节。(这个还是现代婚礼上最热闹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虽然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被沿用了下来!)   北京结婚习俗之洞房坐帐   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仪式。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发达兴旺的主题。(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别提多热闹了!)   北京结婚习俗之回门   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到了此时,一场富有戏剧色彩的婚礼才告闭幕。

资讯百科 2022-05-20
国庆节去北京人多吗 北京国庆哪里人少

国庆节去北京人多吗 北京国庆哪里人少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对于生活在外地,从来没有去过北京的人来说,自然想要去北京看一看,领略下北京的风光。今年国庆节的假期比较长,有些人打算国庆节去北京玩,国庆节去北京人多吗?有些人想要找一些人少的旅游景点,北京国庆哪里人少? 国庆节去北京人数是比较多的,因为北京是全国的首都,拥有故宫、长城、颐和园等知名景点,今年还有环球影城景区开幕,预计国庆节到北京人数将会增多。根据2024年国庆节北京接待的旅游人数997.2万来看,今年国庆节北京接待的人口总数可超千万,甚至有望超过2019年国庆接待人数。 北京国庆人比较少的景点包括人定湖公园、月坛公园、玲珑塔、法海寺、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京西潭柘寺、红螺寺、黄花城水长城等景点。这些景点比较偏僻,没有那么多外地游客知道,可以避开一定的人潮。 目前国内疫情还没有消失,福建莆田近日也爆发出了疫情,因此去北京旅游的人,需要时时了解北京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了解当地最新疫情情况,避免自己做了所有准备,去到却无法顺利游玩。 » 国庆节去北京人多吗 北京国庆哪里人少

生活妙招 2021-11-07
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因为当时的森林茂密,有很多猛兽出没,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只有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才能抵抗猛兽的攻击,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的山洞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在白天制造工具,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用简单的语言加上手势交谈。

生活妙招 2021-11-06
北京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北京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北京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力实证。北京人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会打制工具。 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在白天制造工具,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加上手势交谈。 北京人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资料最齐全的直立人,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万件以上。

生活妙招 2021-11-06
立秋北京人吃什么

立秋北京人吃什么

立秋,北京人主要食用一些肉类,例如白切肉、红焖肉、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炖肉、红烧鱼等。立秋时节,北京、河北、东北等地民间流行“贴秋膘”,意思是在这一天多吃肉,保持身体健康。 立秋北京人吃什么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难免感到烦闷难耐,丧失食欲,所以吃的东西相对较少,摄入的营养成分较低,立秋来临,人们便会做点好吃的,补偿夏季的亏空,多吃肉把身上掉的肉补回来。 北京地区是典型的北方城市,立秋时节,除了吃肉以外,还会吃些小米粥、面条、饺子等食物当做主食,既能填饱肚子,还能均衡的摄入营养成分。

生活妙招 2021-11-06
北京人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北京人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北京人立秋会吃炖肉、饺子、面条等。北京人在立秋这一天,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炖肉,而且肉的选择还有很多,除了炖猪肉之外还可以炖鸡肉或者是炖鸭肉等。 北京人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的习俗有贴秋膘、啃秋、吃饺子等习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一般在每年公历8月7-9日,意味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全国降水和湿度趋于下降或减少。

生活妙招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