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罗盘是什么?旱罗盘的发明者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罗盘,又叫罗经仪,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理气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风水师则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时间。尽管风水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概念,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 磁针问世后,先后用于堪舆和航海。为了使用方便,读数容易,加上磁偏角的发现,对指南针的使用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家首先将磁针与分度盘相配合,创制了新一代指南针——罗盘。不过有些场合,碗中的水浮磁针仍在使用,故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称“水浮多荡摇”。江苏、河北和辽宁旅大曾出土元代的不带刻度的指南针专用针碗。当航船还在使用浮针加针碗时,堪舆罗盘却远远地跑到了前面。 考古资料表明,堪舆家选择墓穴采用二十四向表示法大约始于唐末。南唐何溥主持建徽城,看风水时也用二十四向表示法。何溥所撰的《灵城精义》“理气章正诀”中说,“地以八方正位,定坤道与舆图,故以正子午为地盘,居内以应地之实。”天以十二分野,正躔度之次舍,故以壬子丙午为天盘,居外以应天之虚。”作者、时代不明的《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理气篇”中有一段几乎相同的文字,两者应同出一源。 罗盘古称“地螺”、“地罗”。南宋曾三聘的《因话录》(作于公元1200年前后)“子午针”条说:“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壬丙午间缝针。”曾三聘是江西临江俯峡江(今江西西清江)人。离峡江不远的江西临川,于1985年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堪舆旱罗盘模型,正可与《因话录》的记载相互印证。1985年5月,江西临川南宋朱济南墓(葬于1198年)出土了座底墨书“张仙人”的瓷佣一式两件。风水先生“张仙人”佣[7],左手抱一罗盘。值得注意的是,该罗盘的磁针与水罗盘的磁针根本不同,中部增大呈菱形,菱形中央有一明显圆孔,明确现象地表示这是一种用轴支承的旱罗盘。 中国的磁针和罗盘先后经由陆水两路西传,曾给人类的文明的进程带来重大的影响。以前史学界认为磁针在水中的水罗盘与指南针一脉相承,是中国的发明,但旱罗盘是欧洲所发明,16世纪才经由日本船传入中国。而今临川罗盘证明:旱罗盘的发明权也属于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没有答案罗盘指南针。关于罗盘到底是什么,其实学术圈已经吵成了一锅粥。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罗盘是啥?据说罗盘是在宋朝的时候才搞出来的,那时候主流是水罗盘,不稳,而且指向性极其差,到了清朝时,从国外带进来的指南针才成了出行必备。所以,我认为你问的其实是司南才对,也就是我们的四大发明。司南被一些人认为是罗盘的前身。 我们常看到的那张司南的图,其实是现代人根据残缺的文字记载还原的,实际上,它根本不具备指南的功能。 也就是说,考古挖掘没有挖到,也没有原理图,只有只言片语,模糊不清的文字记载,而真的有木有,现在已经无法验证了。 不过,我还是想说,这个东西最后真的指南了,咋做到的呢?这要从学术圈的争论说起,大致有这么几派,一个是文献考据派,这一派通过大量的分析和考据,认为司南根本不存在的,其实司南是战国时期搞出来的指南车,这个指南的功能其实并不完备,也不是靠磁力搞定的,而是靠机械元件。 第二个门派,就是考古木有派,这派认为如果有真有这玩意,早就应该倍考古队看到了,结果目前毫无进展。反倒是到了宋朝才搞出来的罗盘找到一些,但是指南能力欠缺,感觉好像不太能用的样子。 第三门派,就是司南真有派,这一派认为司南存在并且能指南,后来想尽办法搞事情,给司南通上了强磁场,这技术只有咱们现代人才搞得出。这样的情况下,司南指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