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网购的人一定会发现,网购的好处在于某一个品牌同等质量的情况下,比实体店便宜,又能送货上门,比如京东自营产品都是送货到小区到家门口敲门通知的。但最近,从六月十八号6.18年中促销开始,我发现电商平台的各种物价已经不比实体店低,有的比实体店还要贵。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猜来猜去我是猜不明白。 我呢,前天在京东自营尝试买了一罐800克的德国原装进口的雀巢能恩全护低敏 5HMO+益生菌适度水解2段婴儿奶粉,准备给我家二孩添加辅食,288元,昨天上午京东快递员送到家,因为超过99元又没有超重,没有另外收快递费。然后昨天晚,我和老公带着老大逛万达超市,我特意到进口奶粉专卖柜看看各个品牌的价格,800克德国原装进口雀巢能恩2段婴儿奶粉价格只有266元,生产日期比我买的京东那罐还要迟23天。这就是说电商京东同品牌同分量的奶粉价格比万达实体店高出22块钱。而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电商的价格一直比实体店价格低。 为此,我还郁闷了呢,我信赖的京东自营价格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比实体店贵? 当然,个例不能代表全部,所以昨天晚上我又在京东自营柜台查了我买过的另外一部分产品的价格,其中我一直爱吃的金龙鱼龙须挂面一斤六两价格是十九元九毛。昨天晚在万达专柜看到同品牌同分量的价格是十八元八毛,比京东便宜一块一毛钱。 一样的品牌,一样的重量。电商的价格居然比实体店价格高,我不知道近来电商是怎么了,难道是疫情影响流通环节复杂造成了成本提高吗?我想你不管什么原因,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估计实体店的生意会旺起来,电商的生意可能会暗淡下去。而实体店我是不愿意去的,一去就要戴口罩就要测体温,又要跟很多人接触,我真的网购惯了。 你们知道电商价格普遍贵起来的原因吗?期待解惑。
刚刚与茶饮料合作伙伴可口可乐分手的雀巢公司,并没有放弃这块业务。昨日,雀巢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透露,雀巢将把此前合资的茶饮料业务拿回来自己做。 日前,雀巢与可口可乐两大饮料巨头将分道扬镳的消息备受关注。由两家公司各控股50%,在中国主要经营茶饮料的“全球饮料伙伴公司”将于2012年年底前,逐步退出除美国、加拿大以外的其他市场,当中也包括中国,涉及的品牌包括“雀巢冰爽茶”、“雀巢原叶茶”等。狄可为表示,未来雀巢的茶饮料生产仍然会找代工企业完成。 // 此外,经历了克扣奶农、人工挤奶等牧场丑闻,雀巢公司痛定思痛,决定加大对其奶源基地的建设投入。昨日在黑龙江双城市宣布,未来5年将与双城市政府、投资者和奶农共同合作,在雀巢最大的鲜奶供应基地投资25亿元,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建成后雀巢产奶量每年将提高10万吨。 (责任编辑:王健淇)
热卖的笨NANA冰棍被网友怀疑添加工业明胶 “用水泡或常温放置一天都不会融化,这款果冻冰棍笨NANA会不会添加了工业明胶?”今夏在广州热卖的笨NANA冰棍被网友怀疑添加明胶,生产商雀巢公司日前否认了该说法,但大量涌现的“山寨版”是否也能“逃过明胶之劫”,又引起市民热议。 “吃香蕉不吐香蕉皮”,雀巢公司新推的一款果冻冰棍笨NANA,外形与一只皇帝蕉相似,可剥皮食用,皮也可以吃。这款冰棒先是风靡香港,后来在广州、深圳热销,尤其受到年轻人喜爱,不过这款冰棍近来却陷入质疑。 疑问一配料含不含明胶? 有网友对这款广受热捧的冰棒做了试验,发现“常温放置24小时后,它变成了一堆胶状物”,也有人将它泡进常温的水里,也没有融化。此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立刻想起了前不久的“明胶事件”,惊呼“吃了多少胶啊?”网友@山旮旯的妞宋宋发微博称:“香蕉皮会不会用工业明胶做的?我现在对食物有条件反射了。” 记者在某便利店中购买了一款苹果味笨NANA果冻冰棍,看到其配料为:白砂糖、葡萄糖浆、乳粉、植物油、乳清粉、乳化剂(471,477)、增稠剂(410,407,412)、酸度调节剂(330,339i)、着色剂(100ii)、麦芽糊精、淀粉、食用香精,并未发现不符国家规定的添加剂。 雀巢笨NANA也在其官方微博上称:“果冻外皮未使用明胶,所使用的原料均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于14日晚更新微博,称“雀巢笨NANA在常温下不融化因为外面的‘香蕉皮’是一层美味的苹果味果冻,果冻是不会融化的啦……笨NANA所有配料均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也不使用明胶,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疑问二类似产品是否安全? // 雀巢公司作出解释,貌似逃过了明胶质疑的“追杀”,但是不久就有网友贴出一款形似雀巢笨NANA的“扒皮香蕉”,并称“谁能保证山寨版雀巢笨NANA也不会使用明胶?”后面的跟帖中就有其他品牌的扒皮香蕉。 目前,记者暂未发现相关生产厂家对此作出回应。 (责任编辑:徐晓宇)
据英国媒体今晨报道,近日,英国食物标准局对248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3种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趋势。亨氏、雀巢等许多知名食品公司都遭到英国食物标准局的警告,超标品种涉及薯片、速溶咖啡和薄脆饼干等。就连婴幼儿专用饼干也未能幸免。 ●检测结果薯片、咖啡、饼干都含致癌物丙烯酰胺 研究显示,煎炸或烘烤含有淀粉质的食物,例如马铃薯和谷类食物,会产生偏高的丙烯酰胺。世卫组织的专家指出,丙烯酰胺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有关联,包括肠癌、膀胱癌、肾病,并有可能导致不孕和丧失肌肉控制。2002年,科学家得知特定食物中存在该化学物质,从那时起便开始催促食品行业降低含量。 但是检测证实,包括薯片、即饮咖啡、面包、饼干、油炸土豆片、早餐麦片、幼儿食品在内的多款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并未降低。 报道称,英国食物标准局表示,这些产品对公众不形成任何实时风险,民众无须改变饮食习惯。但长时间的摄取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要求食品公司减少丙烯酰胺含量。 部分英国问题食品 食品丙烯酰胺含量(mg/kg)亨氏香蕉儿童手指饼干0.598 麦维他姜汁饼干1.573 fox百褶姜汁饼干1.004 乐购自主品牌姜汁饼干0.817 雀巢金牌风味冻干低咖啡因速溶咖啡0.997 雀巢金牌风味冻干速溶咖啡0.913 ●厂商回应 亨氏:会改配方雀巢:没有危害 包括亨氏和麦维他在内的生产商,已经对此事作出响应,表示会修改配方。今年,亨氏已经更改了其香蕉脆饼的配方,使丙烯酰胺含量降至微量水平。 雀巢中国(微博)区新闻发言人何彤今天上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销售的雀巢金牌咖啡是日本原装进口,英国的金牌咖啡应该是当地产的。”在卓越亚马逊(微博)网站上,雀巢金牌咖啡粉50g装折后售价116元。 英国媒体称,雀巢等其他公司已表示,在不影响口味和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不可能实行,补充称“现在没有科学研究证实,某种特定产品在含有丙烯酰胺的情况下,对人体有危害”。 ●中国落点 我国人群丙烯酰胺摄入水平不高于别国 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的报告指出,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三类食品是: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平均含量为0.477mg/kg;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平均含量为0.509mg/kg;早餐谷物类食品,平均含量为0.313mg/kg;其他种类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基本在0.1mg/kg以下。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公布的人均每日丙烯酰胺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3~0.8μg(微克,1μg=0.001mg)。 JECFA认为,按估计摄入量来考虑,此类副作用的危险性可以忽略,但是对于摄入量很高的人群,不排除能引起神经病理性改变的可能。 我国尚缺少足够数量的各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数据,以及这些食品的摄入量数据。 但由于食品中以油炸薯类食品、咖啡食品和烘烤谷类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较高,而这些食品在我国人群中的摄入水平不高于其他国家,因此,我国人群丙烯酰胺的摄入水平应不高于JECFA评估的一般人群的摄入水平。 ●专家建议 尽量别吃烹饪过度食物 // 丙烯酰胺通常是高温炸、烤、烧以及烘烹调中的副产品,通常在温度高于120摄氏度的情况下产生。为此,专家们提醒,尽量避免食用过度烹饪食品(如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太长),例如人们在家里稍微烤一下面包即可,因为丙烯酰胺在烹饪时间较长的深色物质中形成的几率更高。 另外,提倡平衡膳食,减少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 (责任编辑:徐晓宇)
北京时间3月5日晚间消息,据外媒报道,中国当局宣布已销毁近两吨瑞典宜家进口的巧克力蛋糕,原因是相关产品违反了食品质量标准。本周上海检疫局还销毁了2.7吨雀巢巧克力棒。 美联社报道指出,上海检疫局称,在最近一轮食品质量检查中,当局还销毁了包括卡夫奶油干酪在内的多种进口食品。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已加强了食品安检的力度,此前中国曾爆出多起假冒和伪劣产品丑闻。 // 去年12月,肯德基[微博]供应商在禽类中违规用药的消息爆出,这家连锁餐厅在中国的销售重跌。肯德基方面估计,2013年1月的销售下滑了37%,肯德基已宣布将加强质量控制以求赢回中国消费者的心。 上海检疫局指出,销毁的由宜家进口的巧克力杏仁蛋糕总计1.872吨,理由是大肠杆菌超标。该局还称,被销毁的雀巢巧克力棒含有过高的山梨糖醇,这是一种甜味剂,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肠道问题。 宜家北京、雀巢和卡夫中国方面的发言人尚未对上述报道发表评论。
雀巢,这是个全球闻名的大品牌,除了生产咖啡与巧克力,还生产糖果等食品,在81个国家有400多家工厂。这样一家跨国公司,它的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车间里的工人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带着种种疑问,近日记者走进雀巢糖果生产车间,发现车间内员工未办健康证就上岗、进车间前不在洗手池洗手、在车间里边玩手机边聊天,还赤手抓糖果。记者还发现,雀巢生产出现双重标准,在英国等地宣布放弃添加剂,在中国却生产添加香精的薄荷糖。 据记者了解,雀巢在2012年3月左右宣布彻底弃用人工色素、香料及防腐剂,成为全球首个宣布放弃使用人工添加剂的大型食品企业,为此雀巢还修改了70余种产品的配方,曾经一度因为找不到天然蓝色素,而中断了蓝色巧克力豆的生产。 // 在中国是否也有这样的生产标准?记者在糖果车间工作时,发现宝路薄荷糖在生产过程中有加入“香精”这一环节。流程表上面写着,加入薄荷油和硬脂酸镁等原料的同时,加入“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