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水对身体有益,农村的孩子为了能吃到香甜的蜂蜜,代价有点惨重,我小时候就被蜜蜂给叮过多个部位。 蜂蜜水的价值,要靠蜂蜜来支撑,而要找到蜂蜜,就得去入侵蜜蜂的巢穴,可想而知蜜蜂的反抗是有多热烈。我们村的蜂窝被我摧毁不少,同时我也长了好多个包,手上和脸上都难以避免,那时候恐怕是自家里人都认不出浮肿的自己。 自己搞到的蜂蜜吃着放心,我家这边每斤两百元,若是在市场上买,怕是不纯,我觉得这可不算贵,毕竟上山寻蜂蜜的人可是要吃苦头的,医药费都去一部分了。我就常人家人喝蜂蜜水,蜂蜜是中药材,在食用之时有量的要求,将适量蜂蜜兑水稀释,能调理身体的某些毛病,而且降低它的一些甜度,口感会更好。 蜂蜜入药的方式很多,多为冲调,还有涂敷,入丸剂等等,兑水喝实际上也属于冲调,喝起来既方便口感又好。 古时候人们送礼,蜂蜜是贵重之品,按照蜂蜜的药用价值来说的话,送蜂蜜可谓是送健康。我们来了解蜂蜜水的好处。 第一点,缓解肠燥便秘。蜂蜜有润燥的功效,《纲目》中提到“润三焦”,这里指的就是润肠了,要知道以前便秘的人没有太多的选择,蜂蜜成了佳选,这个功效还用于干咳,此处指针对肺燥而言,喝点蜂蜜水同样能缓解便秘,干咳。 第二点,有止痛的作用。说得全一点就是缓急止痛的意思,脘腹虚痛的人不妨喝点蜂蜜水,疼痛感便不会这么强烈了。 第三点,能治口疮。口疮另一些朋友吃啥啥不香,一有饭菜接触疮口,就疼得整个人要一跃而起,喝蜂蜜水也是有帮助的,《名医别录》中可不止有“肌中疼痛”这一点,更是提到了口疮,需用药的话请遵医嘱。 喝酒之后可以喝蜂蜜水。 蜂蜜性平,味甘,主要成分是水分、果糖、葡萄糖等成分,没有什么刺激的物质,无毒,可以直接饮用,因此喝酒之后可以喝蜂蜜水。 喝酒之后喝蜂蜜水有什么好处 解酒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果糖,饮酒后之后喝一些蜂蜜水可以促进体内酒精的代谢,有解酒的作用。 缓解头痛 酒精大脑,并且影响脑血流量,导致大脑出现头疼,喝蜂蜜水有解酒的作用,因此可以缓解酒后头痛的情况。 促进睡眠 蜂蜜具有镇静安眠的作用,喝酒之后不好入睡,喝一些蜂蜜水可以帮助睡眠,有促进睡眠、消除疲劳的作用。 补充糖分 大量饮酒后会出现酒精性低血糖症,对身体不利,此时饮用一些蜂蜜水,蜂蜜水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会快速被吸收,可以快速缓解低血糖的情况。 喝酒之后喝蜂蜜水怎么喝 1.喝酒之后用温开水冲一杯蜂蜜水,用量不用固定,喝自己喜欢的口味就可以了。 2.也可以将蜂蜜和柠檬搭配一起泡水饮用,柠檬中的果酸也具有解酒的作用,可以增强蜂蜜水解酒、缓解恶心的感觉。 喝酒之后要喝多少蜂蜜水 喝酒之后蜂蜜水不用喝多,一杯200到300毫升左右足以。 酒中也含有丰富水分,因此喝酒之后喝不下多少的水,避免出现喝多了腹胀的情况,200到300毫升就够了。 如今蜂蜜在医疗上的应用很广,我以前被开水烫伤,就是用蜂蜜来涂在表面,坚持了好几天,伤口处不再那么疼痛了,真没想到还能这么用。家里有条件的话不妨吃些蜂蜜水,好处很多,这也让野生蜂蜜的价格逐年上涨。 » 蜂蜜水对身体有益吗 饮酒后喝蜂蜜水的好处
导读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也最常用的饮品之一,大约公元前2700年在中国首先出现,并在几个世纪里传遍世界。饮茶一直被人们视为养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很多人都喜好喝茶,但说到喝茶对身体究竟有哪些好处?似乎除了提神醒脑也说不出太多;至于喝红茶好还是绿茶好?多数人更是答不出来。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这种神奇东方树叶的话题。 喝茶真的有益健康么? 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中国的茶文化更是独树一帜,但近年来咖啡后来居上,逐渐抢了茶的风头,这主要因为有很多研究证据支持喝咖啡有益健康,尤其是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痛风等慢性疾病和降低某些癌症风险。现在已经达成科学共识,喝咖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那么喝茶呢?很多人都会这样发问,毕竟喝茶在中国更为普及,而且,喝咖啡一度曾经被认为是不健康的,脱钙、刺激胃、上瘾…..,而茶几乎一直被认为是健康的。但长期以来,喝茶有益健康的研究证据并不多,没什么人认真研究,难以达成可登上台面的科学共识,只能大家私下里说来说去。 201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期刊《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强烈支持喝茶有益健康,且每周至少喝茶3次者更健康!该研究共分析了10万中国居民,研究开始时都没有心脏病、中风或癌症史。按照有喝茶习惯(每周≥3次)和没有喝茶习惯(每周<3次)分成了两类,共追踪7.3年。结果发现,与不喜欢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者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20%,致命性心脏病和中风风险降低了22%,全因死亡的风险降低了15%。估计50岁的人如果有喝茶习惯,寿命将延长1.26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可能性会延迟1.41年。 研究发现,喝茶时间越久,健康效益越大。研究人员对14081名参与测试人员的饮茶行为进行了相隔数年的两次调查,发现在两次调查中都保持饮茶习惯的人突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了39%,致命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了56%,全因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9%。 茶的主要健康物质是茶多酚,它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茶多酚有很强的水溶性,很容易在热水中溶解,可以使茶具有抗氧化特性,能增强毛细血管活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但茶多酚在体内代谢很快,不能储存,需要经常喝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长时间频繁饮茶非常重要。其实喝咖啡也一样,多酚类物质代谢很快,体内无法保存,需要经常喝才行。 茶叶都有哪些种类?不同类型茶叶更适合哪类人饮用? 根据国际特种茶协会的说法,茶类主要有六种白茶、绿茶、黄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我国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以饮用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这几个品种居多。 绿茶适合三高人群及白领 绿茶属不发酵茶,其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有提神的效果,比较适合工作压力大的白领一族。但咖啡因会使心跳加快以及兴奋大脑高级中枢神经,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都不适合饮用浓茶。此外,也不要空腹饮茶,易使肠道吸收咖啡碱过多,产生如心慌、头昏、手脚无力等现象。 红茶适合胃不好的人 红茶性温,特别适合胃寒人士,红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清除体内油腻垃圾,能够养胃。红茶中的咖啡碱还能够刺激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经常饮用加糖的红茶、加牛奶的红茶,还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白茶能帮助降血糖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最适宜糖尿病人饮用。这是因为白茶所含的茶多酚和茶多糖这两种抑制人体血糖上升的有效物质比其他种类的茶叶要多,而且白茶的制作过程简单,加工工序最少,这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多糖的成分。 乌龙茶中老年人经常喝有助于保持听力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乌龙茶具有养颜、排毒、利便、抗化活性,消除细胞中的活性氧分子等功效。中老年人经常喝乌龙茶有助于保持听力,而且对男性听力的保护作用明显大于女性。 到底喝红茶好还是绿茶好? 红茶和绿茶的制作工艺是不同的,通俗讲,绿茶更多的保存了茶的原貌,红茶则对茶叶进行了专门的发酵处理。从养生角度看,红茶和绿茶适合不同的人群,比如肠胃不好的人适合喝红茶,因为红茶经过发酵后刺激性弱一些,而绿茶未经发酵,会刺激损伤胃粘膜;但另一方面,绿茶由于保留了茶的原貌,其中更多的活性物质则有杀菌抗氧化等的益处。 上面提到的顾东风院士做的研究报告中还有一项重要发现,喝绿茶的健康益处要远远超过红茶。原因是红茶经过发酵,茶多酚被氧化成色素,可能失去其抗氧化作用。这一点很容易观察到,冲好一杯绿茶,放在那里慢慢地颜色越来越深,显然是茶多酚被氧化的结果。 综合来看,喝绿茶比红茶的健康效益更好一些,这一点与之前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红茶在口感、胃肠刺激等方面可能比绿茶好,但就健康效益而言,绿茶完胜红茶! 哪几种情况不宜喝茶? 喝茶虽有诸多好处,但也不是适于所有人群,在某些情况下更不宜饮茶。请爱喝茶的朋友记住以下几点,以防将喝茶这件好事变成了有损健康的坏事! 1、不宜睡前饮茶。茶中含有的咖啡碱和茶碱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睡眠质量。 2、不宜空腹喝茶。空腹时,茶水会冲淡胃酸,抑制胃液分泌,妨碍食物的消化。 3、铁不足或缺乏人群不宜喝茶。茶叶中含有鞣质分解产生鞣酸,大量饮浓茶后,鞣酸与铁结合会妨碍铁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等。 4、女性饮茶要特别注意。经期孕期的女性要适当控制喝茶量,并注意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5、不宜常喝浓茶。许多开夜车的朋友喝浓茶特别多,然而浓茶所含的咖啡因较多,容易造成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因此,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的老年人喝茶宜清淡、少喝茶。 综上所述,喝茶对我们身体健康确有诸多好处,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要来判断是否适宜喝茶,选择更适合自身的茶叶。另外,大家也不要过分迷信喝茶包治百病,譬如喝茶有助于降血压,但决不能只喝茶却停用了降压药物,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 每天喝茶叶茶有什么好处 喝茶真的有益身体健康吗
每天一杯蜂蜜水,坚持一个月身体会有变化吗?说实话,很难有明显变化!蜂蜜水固有的营养价值是毋容置疑的,但要让我们的身体对喝蜂蜜水这个健康习惯作出一定的反应,需要时间。 有人说,坚持某个行为习惯至少需要一个月,如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保有一个健康习惯则需要三个月,如喝蜂蜜水、运动等;而维持一个思考习惯会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当适应习惯后,我们会慢慢发现,我们的行为、身体健康表现、思维方式发生着缓慢而不易察觉地变化。但是,指望它一蹴而就,出现跃进式的变化是不可能的。 喝蜂蜜水这个健康习惯,到底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好处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蜂蜜。 蜂蜜是我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品种之一 蜂蜜,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材,也是我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品种之一。 蜂蜜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石蜜”。《本经》述其“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 我国药典对于蜂蜜的描述是味甘性平,归肺、脾、大肠经,有助于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有助于生肌敛疮。 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蜂蜜有助于补中益气,可帮助机体调理脾胃,用于缓解气虚,以及帮助改善饮食失调、虚劳; 蜂蜜质润,又有助于润燥,可用于缓解肺燥干咳、肠燥便秘; 它还能辅助止痛,用于缓解脘腹虚痛; 同时也有助于解毒,常被用于缓解乌头类药物中毒。 此外,蜂蜜亦可外用,能有助于生肌敛疮,常被用于缓解疮疡不敛、水火烫伤,可辅助促进溃疡和伤口的愈合。 蜂蜜有哪些营养价值? &糖蜂蜜不仅仅是一堆糖。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白砂糖以蔗糖为主要组分(含量达99.5%以上)。蔗糖属于一种双糖,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结合而成。对我们人体而言,双糖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 蜂蜜主要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有关蜂蜜的规定,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之和不能小于60%。也就是说,蜂蜜中所含的糖可直接为人体所吸收,较为快速地为人体提供能量,利用率较高。 氨基酸蜂蜜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如赖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等。 氨基酸有逾20余种,按人体对氨基酸的需要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类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现有的科学研究普遍认为,人体有8种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由于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跟不上机体的需求,故而需要依靠食物来外源性供给。这一类氨基酸,如果营养不全面,供给不及时,可能导致缺乏而影响身体健康。 半必需氨基酸则指的是我们人体可以一部分靠自身供给,一部分依赖食物摄入的氨基酸。这部分氨基酸,对于外源性食物摄入供给的需求低于必须氨基酸,因为即使营养不全面,食物中得不到及时补充,也可依靠自身提供一部分来满足需求。 而非必须氨基酸,则指的是我们人体可以全部依靠自己合成,不必靠食物外源补充的氨基酸。 蜂蜜中含有的赖氨酸、苏氨酸均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氨酸为半必需氨基酸(当前也有观点认为,可以将组氨酸列入必需氨基酸范畴,提出人体必须氨基酸应有9种之说)。 如赖氨酸能有助于大脑发育和脂肪代谢,辅助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功能,有助于减缓细胞退化,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蜂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K、B1、B2、B6等。 我们都知道,虽然维生素在人体内,既不能为我们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任何细胞的构成,但它却在我们的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举足轻重,是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一类微量营养物质。很多维生素都不能在我们体内合成或合成的量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需要依靠食物来外源性供给。 如我们熟悉的维生素C,一旦缺乏,需好几个月才会表现出症状,可导致易激惹、厌食、体重不增,甚至伴低热、呕吐、腹泻等,易感染或伤口不易愈合等。 &矿物质蜂蜜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包括钙、磷、镁、铁、铜等。 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是我们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矿物质在我们体内无法自身产生、合成,只能依靠食物等外源性供给。 矿物质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如钙、磷、镁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原料,缺乏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还有牙齿的各种问题等。但是,矿物质过量的危害也非常大,所以,合理均衡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选购蜂蜜 蜂蜜的选购,首先要注意蜂蜜的浓稠度,应优选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高、蔗糖含量少、含水量低、波美度大(即液体比重大)的天然封盖熟成蜜。浓缩蜜在质量上不如天然封盖熟成蜜,因为高温浓缩可令蜂蜜中的营养损失。 蜂蜜的使用注意 蜂蜜的加热温度不可过高。虽然加热蜂蜜不会产生毒素,但高温会破坏蜂蜜中的活性酶、维生素等,活性酶在高温下会失活,维生素在温度较高时易被氧化,导致失去原本的功能和作用。 蜂蜜中的果糖,高温时甜味感会明显减弱,所以在热饮品中加蜂蜜,容易过量,需小心留意,以免摄入过多。 小编寄语此外,蜂蜜的甜度高,且易于吸收,糖尿病患者要谨慎使用。还有,由于甜食可促进胃酸分泌,引起反酸、烧心,所以,胃病患者也要注意,慎重食用。 » 蜂蜜水对身体有益吗 蜂蜜有哪些营养价值
微博控,眼睛很受伤 走路、坐车以及躺在床上时看手机微博,对眼睛伤害很大。因为,那时很难保证手机与眼睛之间的距离适当。此外,连续几个小时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小的手机屏幕,眼睛会变得很干,别以为这是因为自己困了,其实这是眼部肌肉功能发生了障碍。本来长时间用眼就容易造成视疲劳,再加上屏幕上不断变换的光影又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当眼睛不停地捕捉这些光影时,就会对黑眼球表面的泪膜层造成损害,从而加剧眼睛的疲劳和干涩,甚至会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不适症状。 1.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50cm的距离为佳 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晚上玩手机时,光线反差会造成眼疲劳,因此一定要开灯,千万不要摸黑作战;浏览时间每40~50分钟要休息10~15分钟,不要躺着;将手机的背景选择为比较柔和的背景色。 王教授指出,因为50cm时肌肉张力可以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长期用眼不会造成疲劳,因此眼睛与手机之间应保持合适的观看距离,50cm左右为宜。 2.平衡膳食是基础 许多白领人群对于用眼卫士都存在误区,认为眼睛累了才需要休息,否则没有大碍,正是对用眼健康知识的忽视才导致眼疾频频找上门。作为办公族,想避免干眼症、颈椎病等职业病没有“灵丹妙药”,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三点:1.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2.平衡膳食;3.补充抗氧化剂的摄入,维生素C是其中一类。 王教授指出,人体自身需要加强保健,引起眼睛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是基础,即摄入谷物、红色和绿色的蔬果、马铃薯、豆类、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品。抗氧化剂的摄入也对缓解眼部疲劳有一定的作用,比如维生素C;此外,也可多吃含Mg元素较多的菠菜缓解疲劳,含有很多有机维生素A的葵花籽也可适当摄入。 3.抗氧化剂的摄入很关键 在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和平衡膳食的情况下,补充抗氧化剂就会有比较好的功效了。一些食物可以对抗眼睛疲劳,还能帮助明目养神,让你的眼睛更明亮。如黑豆、核桃等坚果,猕猴桃、木瓜、桑椹、蓝莓、紫薯等蔬果都能有效地缓解干眼症。另外,富含花青素的胡萝卜也可起到一定的护眼作用。下面我们在本文着重介绍木瓜护眼的功效。 木瓜维C多,为眼睛撑一把防护伞 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等。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维生素C。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之称,顾名思义,多吃可延年益寿。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木瓜的果实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等。尤其是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是苹果的48倍。除此之外,木瓜能均衡、强化青少年和孕妇妊娠期的荷尔蒙的生理代谢平衡,润肤养颜。 微博控护眼甜品:木瓜牛奶 材料:木瓜150g,牛奶200ml(约1大杯),香草冰淇淋(1小盒),糖1小匙(可加可不加) 做法:木瓜去皮、切块。放入果汁机中加入200ml牛奶,糖、冰淇淋适量,用中速搅拌几分钟即可。 由新鲜木瓜、牛奶制成,新鲜香浓,当场饮用,若需外带,置放不超过30分钟(冬天)和20分钟(夏天),以保最佳风味。而牛奶中的钙质加上木瓜中的维生素C,都是人体中所需的营养成份。新鲜木瓜冬天时会略带苦味,是正常现象,请安心食用。 39小编贴士: 1.选购木瓜诀窍:木瓜有公母之分。公瓜椭圆行,身重,核少肉结实,味甜香。母瓜身稍长,核多肉松,味稍差。生木瓜或半生的比较适合煲汤;作为生果食用的应选购比较熟的瓜。木瓜成熟时,瓜皮呈黄色,味特别清甜。皮呈黑点的,已开始变质,甜度、香味及营养都已被破坏了,选购时请注意。 2.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应慎食。怀孕时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宫收缩腹痛,但不会影响胎儿。 专家提醒: // 木瓜只是补充维生素C的一类食物,平衡饮食和正确的用眼习惯更为重要,切不可盲目多吃。 (责任编辑:王健淇)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枸杞养生”一直是很多网友关心的话题,但目前网上关于枸杞养生的说法,众说纷纭。枸杞到底生吃好还是泡水喝好?枸杞到底是阴虚的人更适合吃,还是阳虚的人更适合?吃了枸杞就能补肾益精么?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来探究一番,枸杞怎样吃最有益?有哪些健康吃法? 第一,是要重视服用人群的体质。 无论是枸杞还是黑枸杞在服用时,如果人体是湿邪、湿热、热证以及脾胃虚弱、有实热者、便溏(尤其是拉肚子比较严重)的人群,是不可以服用枸杞的。 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几类人群,如有肺结核、虚劳的病人,有高血压,脾胃虚弱的人,有湿寒、寒痰的病人均不可服用,如服用,需特别小心,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于壮热、满脸通红、有口臭、脾气比较大的人,也不建议服用枸杞子。还有小孩子在发烧时,更不可以服用枸杞子。 第二,是要明确服用枸杞的剂量。 国家药品规定量下,6—10g/12g是没有问题的。若是作为保健品服用,一般不超过20g,在15g左右;如果是作为特殊人群用药的话,一般也不超过30g,在20g左右。但这些都必须要依据人的体质来决定。除此之外,要特别注意人体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食用达30g 的枸杞量,但不是天天都可以食用30g。 大剂量服用时,人容易上火就会出现流鼻血、眼睛不适、上火加重等不良症状。因为枸杞本身具备补益肝肾、调节阴阳,因而它有助阳的功效,便会让人体发热,从而出现上述不良症状,因此枸杞的服用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哪种人群吃枸杞效果更好?这里我们将分开两大类人群来介绍。 一般人群: 第一,青壮年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每天最大量可以服用10g枸杞,以泡茶、煲汤为主;第二,40-50岁的中年人群,精神、体力都开始慢慢衰老,可以用枸杞泡酒服用,每天不超过8钱(1两酒)即可,这就可以实现补益的效果。但如果应酬太多,就不适合服用枸杞,年轻人的饭局应酬比较多同样也不适合服用枸杞;第三,老年人日常可以将枸杞洗干净后煲汤,也可以偶尔的生吃一段时间,只要不超过最大剂量即可,调节抗衰老,缓解疲劳程度,降降血脂是没有问题的。 // 特殊人群: 对于糖尿病等特殊人群,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管是煲汤、沏茶还是生吃。 总之,中年往上的人群,可以少剂量的服用枸杞泡的药酒。只要这个人没有大量的应酬,不是高热、壮热、脾胃虚弱、便糖人群即可。
水是人体必须的物质,人们每天都要喝水,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在什么时间喝水才是最好的呢,专家教您不仅要多喝水,还要会喝水。 在合适的时间喝水对身体有益: 1、早上起床后先喝杯水,让身体开始新的工作, 2 、到办公室后先别急着喝咖啡,给自己喝一杯温开水, 3 、上午10点左右喝一杯水,补充工作流汗和排尿失水, 4 、午餐后半小时喝一杯水,加强身体的消化能力, 5 、下午4点左右喝一次水,促进肠道蠕动, 6 、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 7 、20点左右喝水能冲淡血液,利于血液循环, 8 、活动后,不论活动量大小都应该喝水, 9 、喝水不会发胖,当你节食减肥时,要保证体内水分充足, // 10、发烧的时候体温上升使水分流失,多喝温水使身体散热。(责任编辑:王健淇)
对于蒲公英这种植物,相信没人会不认识的,特别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肯定都喜欢吹蒲公英玩,到了起风的时候,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微风吹拂,非常漂亮。蒲公英不仅是很多人童年时的回忆,它还是一种中草药。很多人都喜欢将蒲公英晒干了拿来泡水喝,蒲公英的叶子和根都可以拿来泡水。 很多人不明白用蒲公英的根泡水好,还是叶子泡水好,这是因为不懂这两者之间的功效有什么不一样的原因。一、蒲公英的根泡水的功效首先,蒲公英的根含有维生素A和钙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能够提供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而且蒲公英的根最出名的就是能够帮助人体的肝脏排出多余的垃圾和毒素,在保护肝脏方面非常出色。因此,如果是对于肝脏不好的人来说,使用蒲公英的根来泡水喝能起到一定的护肝作用。其次,蒲公英的根能够有效促进人体的健康循环,如果因为胃不好出现呕吐的话,用蒲公英的根来泡水,能够有效缓解,并且蒲公英的根含有的有机酸、胆碱等活性物质很多,在胃黏膜的保护方面非常出色,因此胃部不好的人可以使用蒲公英的根部来泡水喝。以上就是蒲公英的根的功效,那么蒲公英的叶子泡水又有哪些功效呢?二、蒲公英叶子泡水的功效第一,蒲公英的叶子中含有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铁元素,泡水喝能够清热解毒,火气大的人可以用蒲公英的叶子泡水喝。第二,蒲公英的叶子中含有的绿原酸也很高,这种物质的抗菌消炎作用是非常好的,因此使用蒲公英的叶子泡水喝还有个作用就是杀菌消炎。因此总结得出,蒲公英的根和叶子泡水喝都是一种好方法,对于身体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要想从中得到应有的功效,还需要了解相对应的功效再选择,比如说蒲公英的根泡水更适合肝部不好的人,而要想获得清热解毒功效的人,最好选择蒲公英的叶子来泡水。既然蒲公英的功效那么多,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蒲公英泡水喝呢?当然不是,有几类人是不适合喝蒲公英泡水的。三、食用蒲公英的3个禁忌首先,在中医上,蒲公英性寒,如果体质偏寒的人,最好不要喝蒲公英泡的水,不然会加重身体的寒凉情况。再者,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在用蒲公英泡水喝了之后会出现红疹等现象,这些人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确认自己的过敏情况,不要轻易食用。最后,肠胃不好的人不要用蒲公英泡水喝,这也是因为蒲公英是寒性的,会对肠胃造成更大的刺激。关于蒲公英的根和叶子泡水的区别就是这些了,今后看到路边的蒲公英,可不要觉得它长得不起眼,摘回家晒干之后可是大有用处呢,而且一定要对症下药才能发挥作用。参考文献: // 董琼芬,《蒲公英 药食两用皆相宜》,中医健康养生,2019年06期.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中国人有多爱喝酒? 据腾讯发布的《蓝皮书》估计,2024年,中国酒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00亿美元,约占全球的一半。而且相比起其他酒类,白酒显然更受中国人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每年可以喝掉300亿公斤白酒,聚会、婚宴、年会等场合上,总少不了白酒的身影。对于白酒,酒友的心目中有一条“鄙视链”,他们认为高度酒比低度酒更好,每日小酌二三两比偶尔喝醉酒更健康。一、高度白酒和低度白酒,有何区别?很多人对白酒的第一印象是度数很高,入口后整条食管火辣辣的。其实白酒也有高度、低度之分,那这两种有何区别呢?高度酒一定更好吗?1、工艺区别相比较于低度酒,高度酒的生产过程相对容易,成本也比较低,因为低度酒要在已蒸馏好的高度酒的基础上进行降低酒精度的处理,所以工艺程序会更加复杂。2、口感区别口感是很多酒友比较重视的一点,而高度酒的微量成分含量更丰富,比如酯、醛、酸等,因此口感会相对醇厚一些。一般来说,52°以上的白酒,其香气更足、酒味更醇厚、余韵更绵长。但对一些人来说,低度酒口感绵柔、雅致也算是一种优势。3、度数越高,危害越大虽然高度酒在口感上更好一些,但也不能多喝。多项研究都证实,长期过量喝酒可提升咽喉癌、食管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患病几率。此外,过量喝酒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肝肾疾病、损伤大脑、骨质疏松等多种问题。饮酒的度数越高,摄入的酒精就越多,对身体的伤害也越大。由上可见,高度酒和低度酒各有优缺点,但不管哪种,其实喝多了对健康都是不利的。二、偶尔大醉和每天小酌,哪个更伤身体?大量喝酒不健康,那是不是每天少喝一点,尽量避免喝醉,就会更健康?其实不然。从2009年开始,研究人员对韩国977万余人进行长达12年的追踪,其中9.7%和6.9%的参与者为中度、重度饮酒者。随访至到2017年,最终分析发现几个重要结论:1、经常喝小酒的人,新发房颤的风险明显大于偶尔喝大酒的人;2、每天喝酒的人,新发房颤的风险比每周喝2次酒的人高41.2%;3、每次饮酒的饮酒量与新发房颤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只有1次酒精量超过112g时,新发房颤风险增加。图:每周饮酒次数与新发房颤风险的关系所以,别再为喝酒找借口了,即使每天只喝一点,实际上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所以,该戒酒时就得戒酒。三、辟谣:这些解酒方法不靠谱而说到解酒,很多人可能采取了错误的方式,尤其是以下这几种。·葛根水《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名医著作中,都曾对解酒方药有过记载,但单独具有解酒功能的中药品种很少,比如葛根泡水的解酒作用就很有限。葛根中的大豆苷和异黄酮需要复杂的提纯技术才能获得足够的有效剂量,而单纯泡水达不到这个效果。·蜂蜜水有研究表明,酒后喝点蜂蜜水可以稍微缓解酒精对胃粘膜造成的损害,可能对肝脏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没有任何证据证实它可促进酒精的代谢速度,自然达不到解酒的效果。·浓茶“浓茶解酒”不知是何时传出的谣言。在很早以前,《本草纲目》就有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可见中医理论也不认可“浓茶解酒”,酒后喝浓茶反而伤身。现代研究证实,酒后喝浓茶会刺激胃酸分泌,进一步加重对胃粘膜的刺激。茶叶中的咖啡因还会产生与酒精类似的兴奋作用,导致心跳加速、加重心脏负担,对身体不利。其实严格来说,市面上并没有一种真正的“解酒产品”,想要不那么容易醉,最有效的办法是下面几个。方法1:多喝水喝酒时或喝酒后,多喝一些水,可以稀释血液的酒精浓度,并加快酒精代谢、从肾脏排出的速度,也能降低酒精带来的伤害。方法2:多吃菜喝酒前可以多吃菜,包括高蛋白食物和蔬菜,这样既可以延缓胃排空,减慢酒精吸收,还可以形成一道“防护膜”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作用。方法3:不喝酒不喝酒是最直接有效的“解酒”方法,建议聚餐时以茶代酒、以饮料代酒,从源头直接切除酒精的影响,自然就不需要解酒。喝酒对健康不利,不管你是少喝还是多喝,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都建议不喝。如果实在要喝,注意掌握好方法,减少喝酒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参考资料:[1]国人每年喝掉300亿公斤酒 最易引发5种癌.生命时报. 2016-01-18 // [2]常喝小酒危害更大!韩国近千万人研究称:喝酒频率与房颤最相关.中国循环杂志.2019-10-18[3]辟谣 | 浓茶解酒?不怕你喝多,就怕你多喝!.广东药监 .2017-08-09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每年6月包装饮用水进入销售旺季,厂家大都自诩“健康、绿色、优质”。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包装饮用水名称各不相同:饮用天然水、饮用纯净水、矿物质水、优质饮用水、天然弱碱性山泉水、活性含氧水、蒸馏水、深层矿岩水……28种包装饮用水,用了15种不同的名称。超市销售人员对于不同种类、价格的包装饮用水之间的区别也不清楚。消费者疑惑,长期饮用哪种水更有益健康? 专家提醒,包装饮用水不适宜长期饮用,自来水才更适合长期饮用。适当硬度的饮用水其实对人体有益,比较合适的硬度在150到300毫克每升左右。 市场现状 去年包装饮用水 消费者喝掉1/3千岛湖 目前,我国的包装饮用水产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12年全国包装饮用水总产量达到5562.78万吨,比2011年增长19.2%。相当于喝掉三分之一的千岛湖。 《GB10789〈饮料通则〉》规定了饮料的分类及技术要求。这项国家标准对包装饮用水的定义是:密封于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主要可分为:天然饮用水、非天然饮用水。天然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其他天然饮用水。非天然饮用水包括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其他饮用水。 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水源和加工工艺。天然饮用水要求采用未受污染的天然水且未经过公共供水系统的水源制成的制品。非天然饮用水则是要求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或添加适量添加剂而制成的制品。 因此,市场上销售的包装饮用水虽然名称不同,但都属于这两类。 记者调查 1.纯净水:长期饮用人体微量元素矿物质流失 在纯净水国标GB17323中规定: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工艺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为纯净水。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丁爱中说:“纯净水主要是通过一些过滤及活性炭、反渗透法等工艺,把水里的一些杂质成分处理掉,如一些矿物质在纯净水中含量就比较少。” 记者将两种价格的水送检,结果显示,反映纯净水纯净度的电导率存在着差别。丁副院长解释说:“从这个数据来看,价格高的水的电导率比较高,说明它的纯净度比价格低的要低。价格高的水净化的效果不一定比便宜的水好。” 专家提醒:不宜长期饮用 因此,专家普遍认为:纯净水宜做饮料,偶尔饮用,可能有助于人体微循环,但不能作为生活用水长期饮用。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如将纯净水代替生活用水长期饮用,则可能使人体微量元素流失,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现状是,一部分家庭用纯净水代替自来水,作为主要饮用水。 2.矿物质水:水中加添加剂属炒作概念 “多一点,生活更健康”的广告语,让人们认识了矿物质水。矿物质水的配料表写着:纯净水、食品添加剂(氯化镁、氯化钾)。钾在人体内的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以及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2013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年人每天钾摄取量至少为3510mg。而镁是哺乳动物和人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每天约需镁350毫克,成年女性约为300毫克。记者送检了两种矿物质水,两者钾含量差不多,分别为:3.9mg\L、3.4mg\L。镁的实测值分别为0.40mg\L、3.6mg\L。 // 丁爱中副院长说:“从数据来看,如果一个人一天饮用一瓶矿物质水,通过水吸收的矿物质的量占人体整个吸收矿物质的量非常低。所以通过饮用矿物质水来提高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量,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专家提醒:商业价值大于实际意义 所以专家认为,矿物质水不宜多喝。这种“多一点,生活更健康”的说法,以及在水中加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其商业价值大于实际意义,多半是概念炒作。
从小到大,我们吃水果基本上都是吃生的,一来是为了更多地摄取水果当中的营养物质,二来生吃的口感似乎更“原味”。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肠胃不好的女性如果经不起诱惑的话,可以把水果煮熟后再吃,或者自制温热的果汁,都有益于肠胃的。 柚子 柚子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常吃可增强体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鲜美的柚子是许多人的心头大爱,如果您喜欢吃柚子,不妨也试试煮食的方式。 要煮的不是柚子瓤,而是柚子皮。柚子皮含有柚皮甙和芦丁等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瘦身减肥,抗衰老,加热后进入体内时会更加活跃,发挥出最大功效。 苹果 苹果含有的果胶具有很好的排毒作用,可以和膳食纤维一起合作清理肠道。经过加热的果胶会变得更加稳定,而且还多出了“吸收肠内细菌和毒素”这一项功效。 研究发现,苹果加热后所含的多酚类天然抗氧化物质含量会大幅增加。多酚不仅能够降血糖、血脂、抑制自由基而抗氧化、抗炎杀菌,还能抑制血浆胆固醇升高,消灭体内自由基。 家里久存的苹果,现在多半不好吃了。可以把它们烹熟吃。苹果其中的钾、果胶、绿原酸、类黄酮之类有益成分加热后仍可保留。 加水煮后口味会变酸,要少加水,再加点枣来增甜就行了。苹果蒸着吃、烤着吃也不错,或者切碎粒混在煎饼里,味道都很好。 榴莲 榴莲虽是水果之王,但是榴莲的味道还是让不少人受不了。 但是榴莲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用来炖鸡汤,把榴莲去核后和鸡肉、姜、红枣、核桃仁一起大火煮开,然后用文火炖。这样解除了榴莲的上火,既滋补又养生。 贴心提醒 // 煮水果容易丢失维生素C和B族 加热会受损耗的成分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水果所含的维生素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则完全不受影响。 B族维生素多存在于谷类中,相较而言,水果中含量比较小,多吃粗粮就能摄取到大量的B族维生素。而维生素C是一种很容易获得的营养素,加热后的水果损失了维生素C,吃蔬菜就可以获得补偿。 含维生素C特别高的蔬菜有红薯、青椒、番茄、甘蓝、黄瓜、菜花、青菜等,你可以多吃这类蔬菜弥补维生素C的损失。
人们常常在不经意间把手伸向甜食,这种惯性行为已经经过证实。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每天从单纯的糖类中摄取的能量应当控制在人一天摄入总热量的5%以下。而这个数字,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只需要一瓶甜饮料就能够轻松超越。普遍认为,这几乎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控制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和糖类友好相处呢? 限制糖类摄入,减少甜饮料与点心摄入是关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炎热夏季走到便利店中买一瓶冷冻甜饮料来喝是家常便饭,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已经让大多人摄入了超过世卫组织推荐的糖分摄入量。按照世卫组织的推荐,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每天仅仅能摄取25克白砂糖,几乎随便一瓶甜饮料就能够超过这个量。 随着能量的过多摄入对世界范围内健康的负面影响日渐严重,肥胖、虫牙等现象的发生范围日渐扩大,世卫组织已将过去的从单纯糖类中摄入的能量不超过人一整天能量摄入的10%调整到不超过5%,以此应对能量的过多摄入造成的健康危害。 世卫组织提到的糖类,主要针对单糖类的葡萄糖、果糖及二糖类的蔗糖,另外包括大量包含这些糖类的甜饮料和点心。而以淀粉为主的谷物及蔬菜类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则不在考虑之列。日本帝京大学山内俊一教授认为,世卫组织并没有做出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推荐。 尽管大多数人认为严格遵守世卫组织的推荐来进食、限制糖类摄入非常难,但日本女子营养大学山田和彦教授认为,经常大量摄入糖类的人从结果上来说他们的进食量也比较大,很容易造成能量的过度摄入,而且如果用饮料来代替正常饮食的话很容易造成营养摄入不良。 糖类是以大脑为首的脏器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具有对精神的安定作用,当人感到焦虑时,摄入糖分有助于缓解焦虑。但糖分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虫牙和牙周病发病率提高,国际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虫牙多少与摄入糖分量之间有明显关系。而糖类的过多摄入还可能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内脏脂肪增加导致的肥胖等,这些结论在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也已得出明确证据。 采取减糖措施水果也不能多吃 当人在进食过程中摄入碳水化合物时,葡萄糖等会在肠道中被分解吸收,当大量进食含较多糖分的饮料和甜点时,血糖值会在短时间内急速升高,再激素下降。而血糖的激烈波动很可能对肝脏等内脏造成严重的伤害。 // 目前,除世卫组织之外,各国营养学会的饮食推荐均以“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人体一天摄入总能量50%-65%”为推荐标准,但涉及到具体的白砂糖摄入量,却都没有明确的推荐量。但专家认为,在吃甜水果的时候也需要考虑糖分的摄入量,水果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在推荐量的范围内摄入水果有助于人体吸收必要的维生素,但随着水果的甜度不断上升,水果吃得太多几乎和吃糖没有区别。因此,吃水果的量也不能太多,将水果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200-400克即可。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人体成分的66%都是水—水是保持身体健康、保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但是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每天必须的饮水量(广告里的“每天八杯水”只是厂商推销他们的瓶装水的手段),我们只知道,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含量对身体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改变饮水习惯? 几周不吃饭,身体仍然能维持下去,但是几天不喝水,可能就会面临死亡。在美国,还没有强制性的提出每人必需的饮水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现有的饮水量是足够的。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偶尔过度疲劳衰竭,慢性病缠身,或者是便秘?罪魁祸首就是饮水量不足。脱水会导致头疼,甚至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致命症状,像肾衰竭、大脑肿胀等。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会引起饮水量不足:我们总是分不清是饥还是渴。这就会引起我们过于频繁的进食,实际上,我们可能只是渴了缺水而已,过度的进食难免引起肥胖。当我们渴的时候,可能手边并没有饮用水—这时候,都会选择一些饮料代替,像苏打水、酒精、橙汁等。 但是喝水也不只是让你过多的饮食,变的肥胖,其实喝水的好处也有很多—如保持肌肤水润光滑。另外,有研究表明,喝水还能促进减肥。一项研究显示:对于那些肥胖的人,餐前喝16盎司的水(大概是一瓶瓶装水的量)会减掉更多的体重。 怎么实现喝水计划? // 很多时候,我们口渴想喝水,但是一想到毫无味道的纯净水,就不想喝水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把水做成不同的味道,”人体健康的认证教练贝基说。“试着在水里加上黄瓜片、浆果类或者柠檬片,再尝尝看,保证你会爱上喝水。” 伸手可及也是影响你喝水的一个因素:取一个大瓶子,早上就装满水放在你时刻能看见的地方。提醒自己晚上之前一定要把水喝完。分多次喝完那些水,要比一次喝完容易的多。
现在很多女孩子都很喜欢吃日本料理,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选择菜式能对你的瘦身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鲑鱼和金枪鱼 《NutritionforDummies》的作者林斯勒指出寿司低脂低热量,但如果你吃的方式不对,就可能变成发胖的隐患。 他建议选择鲑鱼和金枪鱼,热量低、高蛋白,并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保护心脏,增强脑力,还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大剂量维生素D。 芥末 山葵萝卜是一种用芥末研制的,带有浓烈味道的小凉菜。可能你并不在意,但是芥末的能量需要大量的运动才能消耗。 天妇罗 营养疗法专家玛格J拉斯本认为,像天妇罗这种经过煎炸的裹面蔬菜是非常不健康的,热量很高。 刺身 拉斯本认为蒸煮的食物比烤和炸更健康,所以他更喜欢寿司刺身,除了鱼肉之外没有淀粉和其他添加物。 蔬菜卷 日本的许多寿司店,都提供这种由素食,如黄瓜、鳄梨和海带等组成的蔬菜卷。海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镁、叶酸等,新鲜美味又营养! 糙米卷 糙米卷是棕色的,不同于普通的白色稻米寿司。糙米含有丰富的锰、硒、镁等矿物质,丰富的纤维,既能增强肠胃蠕动还能助消化。 生姜 生姜小菜总会出现了配菜里。 姜富含钾,镁,铜,和锰等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和抗毒剂。 减少食用酱油 注册营养师凯蒂-克拉克建议尽量减少使用含有钠的酱油。低钠酱油比普通酱油的含盐量少25%。 拒绝千岛酱 那些淋在寿司上面的美味千岛酱,最好不要选择,它会加重食物本身的热量,掩盖原本的美味! 下次用餐,最好提前声明不要蛋黄酱和千岛酱。 尝试荞麦面 荞麦面条是由全谷物组成,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高蛋白。 生鱼片更好 每份寿司都含有一定量的米饭,这里面的热量可不少(一碗约200卡热量)。可以选择生鱼片或者是海藻刺身一类。 先喝汤 一碗味增汤只有不到75卡的热量,所以吃寿司前,先来上一碗热腾腾的味增汤。 // 注意分量 一份寿司一般是6个,要根据自己的饭量来选,不要点太多,还有沙拉小菜和味增汤呢! (责任编辑:王健淇)
面对超市货架上品种繁多的食用油,到底该如何选择才能既突出菜肴香浓品质又有益家人健康?专家认为若要轻松挑中满意的食用油,首先应了解各种食用油的特性。 大豆油富含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一般人均可食用,但不耐高温,不适合煎炸食物。 花生油营养丰富,适合所有人食用,但花生易污染黄曲霉,所产生毒素有强致癌性,因此粗榨花生油不宜食用。 玉米油易于消化吸收,其降低胆固醇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子油等,耐煎炸,适用于各种人群。 橄榄油的优势在于富含油酸,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既避免了多不饱和脂肪酸易在体内引起的氧化损伤,又可避免饱和脂肪酸易引起的血脂上升,是中老年人的首选。 红花籽油是已知食用油中含亚油酸最高的,尤其适合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三高人群。 葵花子油同样富含亚油酸,成本比红花籽油低,且无异味,更适合普通大众食用。 核桃油含丰富的亚麻酸、磷脂,有助于大脑健康。且所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与母乳相似,适合孕妇,婴幼儿童和老年人。 茶油的脂肪酸组成、油脂特性及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不喜欢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菜籽油含有芥酸,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选择。 // 在大致了解了食用油的小常识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各个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选择了。就健康而言,吃油应“花心”点,种类多样化比长期单一能更好地帮助平衡膳食脂肪酸。 有人会问:“岂不是同时要购买好几种油吗?”对!可以一次性购买几种小瓶装食用油,以便在烹饪时进行合理搭配。但须特别提醒大家,无论油脂的保健作用有多好,每天摄入量也不宜超过25克—30克。 (责任编辑:王健淇)
据报道,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邀请30名20到40岁的志愿者参与实验。科学家们将志愿者分为三组。每日早餐为他们提供相同的饮食,但配备不同的饮料。为第一组志愿者提供的饮料为糖水,第二组为白开水,第三组则是鲜榨的橙汁。食用完毕后,科学家们将会在隔1小时,3小时和5小时之后对志愿者进行抽血化验。 // 实验结果表明,饮用橙汁的一组志愿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最少,且可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含量最多。因而,科学家们得出结论称,早餐饮用橙汁有益身体健康。但同时科学家建议,在饮用橙汁时最好使用吸管以避免对牙釉质的腐蚀。
心脏病是导致很多发达国家的人死亡的头号杀手,这项研究证明辣椒或辣椒产品能够有效的保护人们免受心脏病的侵袭。 “这项研究的开展方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一类叫做“辣椒素”的物质,探索辣椒中这类物质是如何促进心脏健康的”,研究者Zhen-YuChen教授如是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门对两组身体情况基本相同的仓鼠同时用高胆固醇食物喂养,一组辅以辣椒素,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并随时观察两组仓鼠的健康状况。 // 他们发现辣椒素可通过抑制有害胆固醇在动物体内的累积和促进其在体内的分解与排泄来降低有害胆固醇在动物体内的含量。 同时,辣椒素还可以阻碍动物体内一种使动脉收缩、限制血液流向内脏器官的基因的表达,这样就可以加速器血液的流通。 “当然,我们并不是建议人们多食用辛辣食品,健康的饮食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饮食。辣椒只能作为一种食品补充剂,决不可作为一种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DrChen在研究报道最后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