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气囊
小虎FEV有安全气囊

小虎FEV有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一般在车内前方即正副驾驶位、侧方即车内前排和后排及车顶三个位置。那么小虎FEV有安全气囊吗? 有的,小虎FEV标配了主/副驾安全气囊。 在国内生产的中低档轿车中标配的气囊个数是1至2个,一般位于车辆的驾驶和副驾驶位置各一个,用来保护前排成员在车辆发生猛烈撞击时,缓冲撞击对胸部和脑部的所造成的伤害,以达到保护胸部和脑部的作用。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需要配套使用,如果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根据相关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以让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以让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套使用时,可以让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 因此,有效降低驾驶时的事故死亡率的方法是安全带与安全气囊配套使用。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小虎FEV有安全气囊的全部内容了。

汽车百科 2024-01-13
气囊材料,汽车有安全气囊可以包皮吗?

气囊材料,汽车有安全气囊可以包皮吗?

汽车安全气囊位置不建议覆皮,原车皮革覆盖没有问题气囊材料。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在碰撞瞬间迅速填充气体充满一个有弹性的气囊,防止驾驶人在碰撞中直撞击到刚度很高的车身或内饰板上造成伤亡。 运行的原理是通过撞击触发电子式感应器或者机械式短路,短路后电路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以引燃气体发生剂,实际就是一个微型的火药被引爆。 在引爆后压力阀被打破以极高的速度产生氮气填充尼龙纤维材质的气囊,气囊在填充之前是被折叠安放的。 从撞击到气囊完全爆开的时间会在0.03~0.05秒之间,其速度非常之快;而在爆开的瞬间几乎等于180公斤的撞击力,如果不正确使用气囊高效的填充速度反而会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比如在气囊位置覆皮。 汽车内饰覆皮基本都是最简单的胶黏方式,大面积的皮革用背胶黏在中控台上有非常强的拉力,安全气囊在爆开时首先要克服这一拉力后才能正常填充;一般PU皮的韧性有很高,所以即使有接近180公斤的撞击力也不一定能直接突破皮革再次填充。 即使皮革位置被顶破气囊也无法形成有效的体积为弹性接受人员的冲击,因为气囊并不是密封的,在充气后会快速的泄气;气囊在突破皮革时会有大量气体直接外泄,之后形成的气囊会很小或者气压很低不能有效保护人员。 原车皮革中控台或者皮革座椅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在气囊的区域材质是应该弱化或者气囊本身被加强的, 盲目改变气囊位置的材质强度几乎等于放弃气囊的保护。所以原车没有问题,但后期覆皮不建议操作,购车时纠结有多少气囊、后期自行“屏蔽”,傻不傻呢? 除安全气囊的问题以外,内饰覆皮对车内空气的污染也极其严重。 量产汽车即使是新车也有很多甲醛甲苯超标,用车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清理这些有害物质(通风即可)。但很多车主为了让车辆更舒适或更个性,以下几项几乎必改的项目总会进行: 车窗贴膜 地胶 脚垫 少数内饰改色或覆皮 除了脚垫属于必需品以外其他三项都是有弊无利,这些装饰性改装件很难找出哪一种不是甲醛和苯严重超标的,太阳膜在玻璃内侧被阳光烘烤会持续的挥发有害物质,地胶在排气管的高温烘烤下也是相同, 内饰板再用胶水黏上一层人造革的话基本是360°无死角的伤害。 三项全部黏贴后甲醛超标一般在10~20倍之间,不相信的话可以用甲醛测试液后测试仪简单测试一下结果,得到结果后总会有一种拆车的冲动。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汽车上哪几个安全气囊最重要? 我们先来认识安全气囊,首先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性的保护系统。 其次,就是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汽车在行车过程中,汽车里的传感器会不断的将车速、加速度信息传递给气囊车载电脑,用专业术语说就是ECU,当这些信息的变化超过ECU的指定值后,控制气囊弹出的点火系统机会发出点火命令,点火后安全气囊充气系统中的叠氮化钠(NaN3)和硝酸钾(KNO3)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其热量让气囊迅速膨胀,冲出车体完成保护使命,1秒之后,气囊的机构会迅速排气,以避免阻挡驾驶人的视线及救援工作的进行。 总之汽车上的所有安全气囊都重要,特别是主副驾驶气囊,谨慎驾驶,行车安全才是最重要。 气囊会因为什么自动打开?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可分成3个组成部分: ①气体发生器;②控制系统;③气囊。气体发生 器用来根据要求以足够快的速度产生足够体积的气体,供给气囊。控制系统则用来判断汽车 发生碰撞的剧烈程度,决定是否应该打开气囊,并在条件满足时启动气体发生器工作。  气囊 则用来接受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控制气体的压力和气囊所占据空间的位置和形状,并接 受乘员的碰撞,吸收碰撞动能,从而达到减少和减轻乘员伤亡的目的。    新型的气体发生器包括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和纯气体式气体发生器等。前者采用少量固体燃料 来加热被储存的惰性气体,从而达到给安全气囊充气的目的;后者则采用有机气体或可燃气 体混合剂为燃料来产生气体。  气体发生器的重要特性指标包括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及其 温度和压力,以及它能产生的气体总量。    汽车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系统和触发装置三部分组成。传感器用来 检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它将感测到的信号传给电子控制系统,电控系统通过对 传感器信号的计算和分析来决定是否要启动安全气囊,如果汽车碰撞足够剧烈,达到了启动 安全气囊条件,那么电控系统就给触发装置发启动信号。  触发装置接到电控系统的启动信号 后便点爆气体发生器,使安全气囊进入工作状态。由于汽车事故的突发性和瞬时性,电控系 统不仅要反应快还要反应准确。通常从传感器感测到碰撞事件到触发器工作,这段时间只能 在几毫秒的范围。要判断准确,不仅要采用科学严密的计算理论和方法,还要了解汽车本身 的冲击特性,以便准确地判断由于急刹车、过路坎和其他非破坏性碰撞时引起的冲击信号。   正因为这样,汽车安全气囊一定是因车而异的,这样才可能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气囊是用具有一定物理力学特性的膜状材料制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袋子,袋子的进口与气 体发生器的气体出口相连,以使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袋子。气囊可以是单气室的 ,也可以是多气室的。  对多气室的气囊来说,各气室之间应有通道相连,以保证所有气室都 能获得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无论是单气室还是多气室气囊,气囊内部都可设置一定的联 接筋,以控制气囊充气后的形状。安全气囊充气后的形状和大小不仅与汽车碰撞特性以及相 关的其他安全措施有关,还与安全气囊的安装位置及其特定的保护使命有关,如乘员座的安 全气囊与司机座的安全气囊不一样,防正撞的安全气囊与防侧撞的安全气囊不一样,有安全 带配合与没有安全带配合的安全气囊不一样。  气囊系统不仅应在充气过程中能有足够的密封 性以保证气囊能迅速建立足够的压力,而且要有一定的透气或节流机制以便气囊受撞后能排 出其内部的气体而达到消耗碰撞能量的目的。 可能是内部气体升温吧 气囊一般由传感器(sensor)、电控单元(ECU)、气体发生器(inflator)、气囊(bag)、续流器(clockspring)等组成,通常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做在一起构成气囊模块(airbag module)。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并将感受到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当它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立即发出点火信号以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迅速点火井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酸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

资讯百科 2022-01-23
主/副驾座椅安全气囊

主/副驾座椅安全气囊

    [汽车之家 百科]    气囊(Air-bag,或称Supplementary Restraint System,缩写:SRS)指安装在汽车上的充气软囊,使用在车辆发生撞击事故的瞬间弹出,达到缓冲的作用,保护驾驶和乘客的安全。一般而言,遭遇到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乘座人员头部和身体,直接撞击到车辆内部,减少人员伤害程度。气囊已被多数国家规定为必备的车辆被动性安全装置之一。 下面通过这段《家家百科》视频,快速了解一下安全气囊: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顾名思义属于保护前排乘客的被动安全配置,常被放置在方向盘中央和附驾驶手套箱上方。 气囊工作原理     它的工作过程其实很像是炸弹的原理,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内装有叠氮化钠(NaN3)或者硝酸铵(NH4NO3)等“炸药”,当接受到引爆信号时,便会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填充满整个气囊。     经过统计,大部分的碰撞事故都属于较低程度的碰撞,我们知道气囊爆炸瞬间释放的能量是很大的,当碰撞不太严重、恰好又到达了气囊弹出的条件时,气囊的力量岂不是增加了对人体的伤害?1999年,宝马5系搭载了天合(TRW)公司研发的二级气体发生器的安全气囊,这种气囊一定程度是改善了气囊的保护效果,如今在全球车企中也得到了普及。     所谓的二级气体发生器,类似于火箭升天时的多级推进器。在发生较低程度的碰撞时,只有一级气体发生器点火工作,气体产生量少,因此能让气囊“较软”地缓冲与人体的接触;当检测到碰撞较为严重时,气囊ECU会发号施令“第二级气体发生器启动!”,通常第二级会在第一级点火后延迟引爆,依靠对引爆时机的控制,实现更好的缓冲效果(一般会延迟几十毫秒到一百多毫秒之间,延迟的时间根据碰撞的程度而决定)。     即便安全气囊控制的时机再合适,在碰撞事故发生时,单纯靠安全气囊是无法有效减低伤害的,与之配合的是交通法规里必须要求的安全带。虽然法规强制要求,但很多人还是没有系安全带的习惯。殊不知,如果发生事故,没有安全带的束缚,安全气囊有可能会造成车内人员更严重的伤害。 发展历史     1952年起,美国工程师John W. Hetrick,因一场交通意外事故启发,促使相关研究工作。1953年8月18日,取得美国辅助乘员保护系统(Supplementary Restraint System,SRS)专利。     1971年福特将辅助气囊装在一批实验车上,1974年通用汽车率先在市售车装上驾驶座辅助气囊,之后在前乘客座也装上辅助气囊,并可依撞击力道分两种充气模式。     1980年12月,奔驰汽车S系列成为第一辆在欧洲正式销售配有气囊的汽车。1988年克莱斯勒开始将旗下所有车款都装上辅助气囊,并大作电视广告示范辅助气囊的效用,才真正开启汽车界安全配备的竞争。 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气囊必须与安全带一起使用,如果不系好安全带即使有气囊,在碰撞时也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2、乘车时与气囊保持合适的距离;     3、不要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因为在紧急时刻这些物品有可能妨碍气囊充气或被抛射出去,造成更大的危险;     4、不要擅自改变安全气囊系统及周边布置,不能擅自改动系统的线路和组件,不要随意更改保险杆和车辆前部结构;     5、安全气囊为一次性产品,每个气囊只能使用一次,引爆后须回厂换一个新的气囊;     6、对于副驾驶位置也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绝不能让儿童坐在前排或在此位置安置儿童座椅,除非可以手动关闭此位置的安全气囊,否则气囊引爆时会给儿童造成巨大的伤害。(文/图 汽车之家)

汽车百科 2021-07-20
前/后排侧气囊是什么

前/后排侧气囊是什么

    [汽车之家 百科]    侧气囊是安装在座椅外侧的,目的是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车辆发生碰撞时,尤其是侧向撞击,能减缓乘客身体靠近车门侧的手臂、肋骨直接与门板硬碰硬后导致的骨折等身体损伤。侧气囊一般分为前排侧气囊和后排侧气囊。 下面通过这段《家家百科》视频,快速了解一下安全气囊: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前排侧气囊     前排侧气囊(Front Side Airbag,FSA)一般安装在前排座椅外侧,目的是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隔离躯干与门板直接碰撞。能够有效地保护前排乘客的安全。 后排侧气囊     后排侧气囊(Rear Side Airbag,RSA)是安排在后排车座上靠近窗户的一边,目的是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隔离躯干与门板直接碰撞。后排侧气囊常见于中高端车型。(文/图 汽车之家)

汽车百科 2021-07-20
前/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前/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汽车之家 百科]    头部气囊又称作帘式气囊(Side Tubular or Side Curtain Airbag),安装于汽车顶部,用于从侧面保护车内乘员的头部。通常是由气袋、气袋包布、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支架和导管组成。 下面通过这段《家家百科》视频,快速了解一下安全气囊: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头部气囊也叫侧气帘,在碰撞时弹出遮盖车窗,阻隔前排乘客头部直接撞向附近坚硬部件,缓冲头部横向位移惯性,保护颈椎及头部安全。     前排头部气囊的位置通常在挡风玻璃两侧钢梁(内侧)。需要注意的是气囊只有与安全带配合起来,才能使乘客在重大事故中得到最好的保护。     后排头部气囊是安装在后部车顶处的安全气囊系统,用来保护后排座椅乘客的被动安全配置。(文/图 汽车之家)

汽车百科 2021-07-20
后排安全带式气囊

后排安全带式气囊

    [汽车之家 百科]    安全带气囊是为避免安全带对于乘员的伤害而设计,可以明显降低安全带对于乘客躯干、脖子的伤害。 下面通过这段《家家百科》视频,快速了解一下安全气囊: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该技术主要是为后排乘客在发生撞击时提供躯干部位的保护,因为在车内,后排乘客并不像前排乘客一样有正面气囊保护,在发生撞击时同样有可能因为巨大的惯性前冲造成伤害,可充气的安全带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碰撞发生时,位于安全带中的安全气囊弹出,缓冲由于惯性所导致的躯干前冲,此时安全带气囊与人体躯干的接触面积较未展开气囊时提升五倍,大大增加了受力面积,使得安全带在束缚躯干惯性前冲时身体所受的压强大大降低,防止安全带在束缚中引起的二次伤害。同时较大体积的充气囊能够对颈部和头部起到一定的束缚作用,降低后排乘客的受伤风险。     该安全带对于后排的儿童也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在碰撞时宽大的充气囊能够更有效减少安全带勒住颈部造成的窒息风险。(文/图 汽车之家)

汽车百科 2021-07-20
后排中央安全气囊

后排中央安全气囊

    [汽车之家 百科]    后排中央安全气囊,通常被安放在后排座椅后方置物板上,在车辆放生碰撞时弹出,保护后排乘客安全。 下面通过这段《家家百科》视频,快速了解一下安全气囊: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大部分车型配有前排主副驾驶安全气囊、前后侧气囊、侧气帘等,但后排乘客之间还缺少一些保护,后排中央安全气囊应用而生。目前装备此项配置的车型还很少,属于一项高端安全配置。奥迪品牌旗下全新一代奥迪A8(第五代,D4)四座版车型配有此配置。(文/图 汽车之家)

汽车百科 2021-07-20
膝部气囊是什么

膝部气囊是什么

    [汽车之家 百科]    膝部气囊是膝部安全气囊(Knee Airbag,KAB)的简称,是用来降低乘员在二次碰撞中车内饰对乘员膝部的伤害。膝盖部分的气囊位于前排中控台下方,打开时能够有效保护驾乘人员的下肢体部位,能缓解来自正面碰撞的前冲力。 下面通过这段《家家百科》视频,快速了解一下安全气囊: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大多数车型都只配备了主、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囊等,其实车辆在真正发生正面碰撞时,下面是更应该受保护的,膝部与中控台的距离最短,是最易造成骨折损伤的部位。当撞击感知器检测到撞击时,相关控制系统会判断撞车程度决定是否触发充气装置,通常由汽油或炸药等气体发生剂配合点火装置组成充气模块。为了废弃处理上的安全,通常只高温引爆气囊。     根据KAB保护对象的不同,安全气囊可以分为Driver KAB—驾驶员膝部安全气囊;PASS KAB—乘员膝部安全气囊;REAR KAB—后排乘员膝部安全气囊三类。(文/图 汽车之家)

汽车百科 2021-07-19
前排中间气囊

前排中间气囊

   [汽车之家 百科]    前排中间气囊,用于分隔驾驶员和副驾乘客,以防止前排乘客头部相互碰撞而受伤。                 

汽车百科 2021-07-12
什么是后排座椅防下滑式气囊

什么是后排座椅防下滑式气囊

   [汽车之家 百科]   后排座椅防下滑式气囊顾名思义就是布置在后排外侧坐垫前段的安全气囊,其作用就是为了防止碰撞发生时后排成员因坐姿问题向前滑动而展开的类似于阻挡物的枕头形状的气囊,以辅助后排安全带起到约束乘员的作用。目前后排座椅防下滑式气囊仅在雷克萨斯LS的部分车型中有安装应用。 标识F即为后排座椅防下滑式气囊

汽车百科 2021-07-12
什么是副驾驶坐垫式气囊

什么是副驾驶坐垫式气囊

   [汽车之家 百科]   副驾驶坐垫气囊顾名思义就是布置在副驾驶坐垫前段的安全气囊,其作用就是为了防止碰撞发生时副驾驶成员因坐姿问题侵(滑)入中控台下方而展开的类似于阻挡物的枕头形状的气囊,确保成员膝部和下身处于气囊保护范围内。目前坐垫气囊仅在丰田、雷克萨斯的部分车型中有安装。 图示3即为坐垫气囊

汽车百科 2021-07-1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