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芪的功效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炙黄芪就是一种经过好蜜蜂制过以后的黄芪,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炙黄芪的功效 炙黄芪有很好的益气补中的作用,同时炙黄芪也用于在气虚乏力的作用,如果吃得很少,还有便溏的现像,可以服用炙黄芪,炙黄芪还有很好的补火助阳的作用,炙黄芪可以引火归源,也可以散寒止痛,同时炙黄芪还有很好的活血通经的作用,炙黄芪也可以用来治疗男性的于阳痿和女性的宫冷,炙黄芪对于心腹冷痛和虚寒吐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是炙黄芪有很好的经闭的效果,同时对于痛经有很好的功效。炙黄芪还有很好的抗菌及抑制病毒的作用,炙黄芪还有一种激素的作用。炙黄芪是很适合成年女性服用的一种药材。 2.炙黄芪的副作用 炙黄芪会加重上火的美瞳在,炙黄芪还有激素的作用,所以说小孩是不适合吃炙黄芪的,免得会导致早熟。如果有热毒炽盛者是不适合使用炙黄芪的。

中药知识 2014-11-13 09:37:45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炙黄芪也就是制过的黄芪,炙黄芪也叫箭芪、独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吧。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炙黄芪的药性 中医认为炙黄芪是一种性微温,味甘的一种中草药药材。 2.炙黄芪的功效 炙黄芪有很好的补虚作用,可以益气,同时也可以止汗,炙黄芪还有利水和消肿的作用,可以脱毒,还有很好的生肌作用,对于自汗和盗汗有好处,炙黄芪还有很好的血痹和浮肿的作用,也可以痈疽不溃或,对于久不敛等症有好处。同时蜜炙黄芪有的补气养血的作用更好,对于气虚、血虚、气衰等症的治疗效果更好。还有很好的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抗衰老,可以保护肝脏。炙黄芪可以治疗心脏病和糖尿病可以改善人体的营养状况。 3.炙黄芪的食用方法 炙黄芪是一种进补药格,炙黄芪是很不错的药膳食品。可以把炙黄芪蒸肥肠、炙黄芪蒸乌鸡、炙黄芪炖猪肚、炙黄芪桂心炖田螺等,这些不错的炙黄芪的吃法,常吃炙黄芪炖品是很不错的。

中药知识 2014-11-11 10:19:18
灸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灸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灸黄芪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草药,中医学里取其根部做药用。它在人体保健的各个方面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起来看看灸黄芪的功效和作用吧。              灸黄芪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1、灸黄芪是补气良药。        中医学很注重气血的调养。气血虚弱的人食用它,变可改变体衰的情况。调养合理的话,即可摆脱全身无力、脉细虚弱的现象。 2、灸黄芪是治疗各种胃病的良药。       黄芪配上甘草桂枝等药可治胃寒、慢性肠炎等各种胃病。人体在脾胃不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它有很好的改善。 3、灸黄芪有治疗妇科疾病的功效。       黄芪人参当归等药材合用,能够治疗子宫下垂、脱肛等症状。它还能消肿利尿。 4、灸黄芪还能增加人体免疫力。        灸黄芪含有很多抗菌的微量元素,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使用可以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抵抗传染病菌对人体的入侵。

中药知识 2014-07-12 10:02:58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另一个名字叫做黄耆,这两种名称是药材与植物的统一叫法,未经加工的黄芪是一种种植于山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植物,经过加工以后成为可以入药的药材,名字仍然叫做黄芪。我们要了解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才能更好的入药,下面来介绍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黄芪的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 1、黄芪是一种经常可以入药的药材,具生肌排毒、消肿利水、固表补气的功效。 2、黄芪绝缘油提高肺部及呼吸系统能力的功效。 3、黄芪具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 4、黄芪具增强脾脏功能的功效。 5、黄芪具提高人体代谢能力的功效。 黄芪的作用 1、黄芪具抗衰老的作用。 2、具保护新昂、调节血糖降低血压的作用。 3、黄芪具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 4、黄芪具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5、黄芪具扩张血管、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6、黄芪具治疗肾炎;保护肝脏的作用。 黄芪的食用方法 黄芪除了入药之外,人们经常食用的方法就是用来作为茶饮用,可以用黄芪煎汤,也可以用黄芪泡水,食用简单效果良好。

中药知识 2014-01-17 12:59:39
黄芪的功效

黄芪的功效

黄芪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让小编来给您具体的讲解下这个知识哦。 黄芪 胡适先生开始与黄芪结下不解之缘是1920年的事情。那年秋天他因得病,吃了不少西药,总不能完全见好。后来幸得名医陆仲安先生诊看,遂以黄芪为主药医好了他的病。 时隔不久,胡适先生友人马幼渔的弟弟患水肿,肿到肚腹以上,两眼都不能睁开,众医均束手无策。陆仲安先生重用黄芪等药,不出百日,便治好了他的病。也就从那时起,胡适先生便对黄芪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 中年以后,他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他于是还将这个“诀窍”告诉了周围的人,也使他们受益匪浅。 黄芪的功效 黄芪,又名王孙、百药棉、箭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以粗长、表皮皱纹稀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优。中医学认为,黄芪的性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 胡适先生曾期望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来探讨黄芪等中药的奥秘,今天已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越来越多的药理研究证实祖国医学有关黄芪的药效认识是十分正确的。黄芪确有明显的强壮作用。 灌服黄芪的动物,增重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高,游泳时间延长,尿量增加。黄芪还可降低动脉压,减慢心率,舒张冠状动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防治循环衰竭。对实验性肾炎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使肾脏病变减轻,尿中蛋白定量减少。 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取黄芪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适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取黄芪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可治盗汗。 以黄芪配白术、防己、生姜、大枣,可治水肿。黄芪与党参、白术、甘草、枳壳、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脱肛、子宫或内脏下垂。用黄芪配伍陈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产后便秘,欲便不能。用黄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关节、肌肉疼痛。 以黄芪加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银花、白芷,可治痈疽内脓已成而不破溃。取黄芪、生薏米、赤小豆、鸡内金、陈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浮肿。但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肾阴虚者,不宜服用。

中药知识 2013-11-22 14:26:10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让小编来给您具体的介绍下这个知识吧。 黄芪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芪的功效一 1 增强免疫功能 2 对干扰素的作用 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4 促进机体代谢 5 改善心功能 6 降压作用 7 保肝作用 8 调节血糖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 激素样作用 食用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黄芪枸杞乳鸽 材料:黄芪、枸杞各30克,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各适量。 食用方法: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斩脚爪、洗净,放入沸水中氽一会,捞出洗净斩块放炖盅内。黄芪、枸杞分别洗净,放入炖盅内。将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同放炖盅内,上笼蒸到肉熟烂,取出笼,拣出姜、黄芪,淋上鸡油即成。 功效:具有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之功用。适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及痈疽疮溃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黄芪陈皮粥 材料:黄芪50克,陈皮3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 食用方法:陈皮碾粉待用,将黄芪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红糖煎煮成粥,再加入陈皮粉煮沸片刻即可。早晚两次分服,一日服完,可经常服用。 功效:此粥有健脾养胃、补益元气之功效。常服可令人延年益寿,并能治疗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 黄芪的功效二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中药知识 2013-10-11 21:13:56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的功效有哪些呢?相信还有朋友不知道这个知识吧,下面让小编来告诉您吧。 黄芪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中药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黄芪生用或蜜炙用。本文重点介绍中药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黄芪又名黄耆,《本草纲目》称黄芪,《神农本草经》称戴糁。《名医别录》称戴椹,独椹,蜀脂,百本。《药性论》称王孙。李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称黄芪。 【黄芪的别名】 棉芪,绵芪,绵黄芪(《本草图经》),棉黄芪,黄蓍,黄耆,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箭黄芪,内蒙古黄芪,王孙(《药性论》),戴芪,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百药棉,百药绵(侯宁极《药谱》),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大抽,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大有芪,蒙芪,元芪,红蓝芪,白皮芪,黑皮芪,膜荚黄芪,东北黄芪,内蒙黄芪,冲正芪,武川芪,炮台芪,浑源芪。 【黄芪的商品名】 北黄芪:又名北芪,东北黄芪,卜奎芪,关卜奎芪、关芪、黑皮芪。大部分为植物膜荚黄芪的根,小部分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质优。因产地不同又分为宁古塔芪、红兰芪,黑石滩芪、正口芪等名称。 北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黄芪。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属北黄芪。旧时多经独石口进关集散,故得此名。 绵黄芪:又名绵芪、棉芪、西绵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黄芪、箭芪。包括大岚芪,浑源芪、武川芪、壮芪、西黄芪等。指产于甘肃定西,山西绵山等地者。大部分为内蒙古黄芪的根,小部分为膜荚黄芪的根。质佳。因其根长,形似箭杆,故有箭芪和箭黄芪之称。 西黄芪:又名西芪。指产于山西浑源、阳交、山阴、天镇等地者。质佳。为通用正品。 库黄芪:又名库伦黄芪、库伦芪、库芪。指产于内蒙古库伦一带者。 红芪;又名晋芪、岩黄芪。 均以根条粗长,皱纹少、粉性足、坚实绵韧、味甘、无空心及黑心者为佳。 【黄芪的处方名】 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生黄芪,炒黄芪,炙黄芪等。 处方中写黄芪、绵芪、棉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黄芪。为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黄芪为黄芪片用麸炒至深黄色,筛出晾凉人药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补气润肺功效增强。 【黄芪的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归脾、肺经。 黄芪的功效 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黄芪的作用】 1.黄芪治肺气虚证。黄芪入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2.黄芪治气虚自汗证。脾肺气虚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黄芪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若因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3.黄芪治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黄芪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疮疡中期,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溃疡后期,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用黄芪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4.黄芪治脾气虚证。黄芪甘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因其能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若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浮肿尿少者,黄芪既能补脾益气,又能利尿消肿,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利水消肿之品配伍。黄芪又能补气生血,治血虚证亦常与补血药配伍,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以之与当归同用。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黄芪尚可补气以摄血,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黄芪能补气生津,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有止渴之效,常与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此外,痹证、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而致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黄芪补气以行血。治疗风寒湿痹,宜与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配伍。对于中风后遗症,常与当归、川芎、地龙等品同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中药知识 2013-09-12 10:17:22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对于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了解多少呢?下面让小编告诉您吧。 黄芪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固表 利尿生肌,抗毒排脓,增强体质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黄芪枸杞乳鸽 材料:黄芪、枸杞各30克,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各适量。 食用方法: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斩脚爪、洗净,放入沸水中氽一会,捞出洗净斩块放炖盅内。黄芪、枸杞分别洗净,放入炖盅内。将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同放炖盅内,上笼蒸到肉熟烂,取出笼,拣出姜、黄芪,淋上鸡油即成。 功效:具有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之功用。适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及痈疽疮溃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黄芪陈皮粥 材料:黄芪50克,陈皮3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 食用方法:陈皮碾粉待用,将黄芪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红糖煎煮成粥,再加入陈皮粉煮沸片刻即可。早晚两次分服,一日服完,可经常服用。 功效:此粥有健脾养胃、补益元气之功效。常服可令人延年益寿,并能治疗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

中药知识 2013-08-16 11:34:54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我想大家了解的并不多吧,下面让小编给您具体的介绍一下。 炙黄芪 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有机炙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降压效用 以有机炙黄芪煎剂、水浸剂、醇浸剂皮下或静脉注射于麻醉动物(犬、猫、兔),都可使血压下降,且效用快速,持续时间短暂。降压效用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的结果。将黄芪注射液注入实验犬的冠脉、椎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脑血管、肠血管等内脏血管,可使血管阻力指数下降,但注入肾动脉,肾血管阻力指数反倒增高,提示黄芪对肾血管的效用与对其他部位血管不同。          中药有机炙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增强犬的免疫功效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体系的吞噬功效,使血白血球及多核白血球数量显著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上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增进效用。黄芪能增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具有增加脾重的效用。黄芪对免疫功效低下不仅有增强效用,还有双向调节效用。黄芪的有效身分F3在体内动物模子试验中显示出可全部局势恶化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现象,提示黄芪身分在免疫疗治中可能是一种很有但愿的生物反应调节剂。黄芪可以提高淋巴因子激活的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增强有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抗疲劳效用,能显著延伸氢化可的松耗竭小鼠的潜泳时间和增加肾上腺素重量,对小鼠多种缺氧模子均具有显著的耐受能力,可明显减少全身性耗氧以及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耐低温效用,能使正常以及虚损小鼠的抗生存时间明显延伸。   中药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增进有机体代谢黄芪可使细胞的心理代谢增强,这可能是通细致胞调节效用来完成的。黄芪还能增进血清和肝脏的卵白质更新,对卵白质代谢有增进效用。

中药知识 2013-07-19 12:03:42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分别是哪些呢?下面让小编告诉您吧。 黄芪茶 补气固表 利尿生肌,抗毒排脓,增强体质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黄芪枸杞乳鸽 材料:黄芪、枸杞各30克,乳鸽1只,料酒、精盐、味精、姜片、鸡清汤、鸡油各适量。 食用方法:将乳鸽宰杀,去毛、内脏、斩脚爪、洗净,放入沸水中氽一会,捞出洗净斩块放炖盅内。黄芪、枸杞分别洗净,放入炖盅内。将料酒、盐、味精、姜片、鸡清汤同放炖盅内,上笼蒸到肉熟烂,取出笼,拣出姜、黄芪,淋上鸡油即成。 功效:具有补气壮阳、固表止汗、解毒祛风之功用。适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及痈疽疮溃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黄芪陈皮粥 材料:黄芪50克,陈皮3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 食用方法:陈皮碾粉待用,将黄芪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红糖煎煮成粥,再加入陈皮粉煮沸片刻即可。早晚两次分服,一日服完,可经常服用。 功效:此粥有健脾养胃、补益元气之功效。常服可令人延年益寿,并能治疗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

中药知识 2013-07-19 12:03:31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还是比较多的哦,下面让我们一下来学习一下吧。 生黄芪 生黄芪的功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生黄芪的作用 1、增强免疫功能 2、对干扰素的作用 3、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4、促进机体代谢 5、改善心功能 6、降压作用 7、保肝作用 8、调节血糖 9、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激素样作用 生黄芪简介: 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 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盖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 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不知血药生血其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分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得气而速生,又何疑哉。 生黄芪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生黄芪的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生地黄水煎剂300mg(生药)/只灌胃,每日1次,连续7d,对小鼠脾脏中玫瑰花形成细胞(RFC)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生地黄的RPC数/10脾细胞为5250个,而对照组的RFC数/10脾细胞为7500个。生地黄可明显促进刀豆球蛋白A(ConA)活化的脾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其促进DNA合成的最适浓度为200ug/ml,DNA合成高峰在48h。对白介素产生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证明生地黄对DN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IL-2的产生基本上是 平行的。生地黄对小鼠脾脏抗原结合细胞的增牛有抑制作用,对人的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生地液与植物血凝素或刀豆球蛋白A(conA)共同培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有促进转化作用。 2.对内分泌的影响 生地黄能纠正甲亢大鼠肾脏B受体数量的增加,使甲状腺功能恢复到正常。有资料进一步证明了生地黄治疗甲亢大鼠后,使其增加的肾脏B受体最大结合容量恢复到正常,因此认为从分子水平调节B受体的最大容量可能是生地黄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生地黄煎剂给家兔灌胃能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的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束状带与网状带细胞的厚度也属正常,家兔在较长时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生地黄,可部分拮抗激素单独使用时出现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3.其他作用 生地黄能加快小鼠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增殖、分化作用。离休兔心灌流实验表明,生地黄0.2—1.0g有减少冠脉流量的作用,对心脏无影响;中剂量0.5g和大剂量1.0g能减慢心率。 生地黄食疗作用: 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肝、肾经。质润降泄。 1.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

中药知识 2013-07-19 12:03:3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