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新茶快上市了,各地的早茶市场迎来大批茶叶爱好者。茶因其清新口感和保健功效,成了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中国人喝茶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仍有不少误区。 误区一:不分体质喝茶 茶叶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发酵茶。各类茶叶都有不同的适宜人群。不分体质喝茶,有可能带来一些不适表现。比如,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肠胃较弱的人应少喝绿茶,特别不要空腹喝,否则可能出现“醉茶”现象。这类人可选择暖胃的红茶,或在茶汤中加入牛奶、红糖。花茶适宜女性饮用,特别是处于经期前后或更年期的女性,饮用花茶可减轻烦躁。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有较好的降血脂、助消化功效,还可在熬夜时饮用,能提神、解乏。普洱茶经过发酵工序后,茶性温润,可去油腻,适合爱吃肉的人饮用。 误区二:四季喝同一种茶 如果想以茶养生,那就不应全年只喝一种茶,而要根据季节选择茶叶。一般来说,现在比较公认的是夏季适宜饮绿茶。因为绿茶性寒,最能去火,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等作用;冬季宜喝性温的红茶,茶性甘温,可养阳气,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增强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此外,秋季较适宜喝乌龙茶,因其茶性适中,不寒不热,有助于消除体内的余热,还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等解秋燥的作用。春季适宜喝花茶(如茉莉花茶),花茶甘凉,有芳香辛散之气,不仅有利于散发体内的寒气,而且可以促进阳气升发,令人神清气爽。 误区三:一把茶叶泡一天 很多人早上到单位后,抓一把茶叶放进一个大茶杯里,一喝就是一天。一方面,茶叶冲的次数多了就品尝不到香味了;另一方面,长时间浸泡在温度较高的水中,会使得茶叶中的维生素、茶多酚、黄酮等营养成分氧化降解,保健功效大大降低。建议大家用小茶壶或带滤网的茶杯冲泡茶叶,做到水茶分离。茶叶一般冲4~5次或没有味道时换掉。 误区四:陈茶不洗 黑茶或乌龙茶往往以陈茶居多,尤其是普洱茶饼,越是陈年香气越浓。这类茶通常要先用沸水快速(10~20秒)洗一下,再把头泡茶水倒掉,既能起到洗茶作用,去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又能给茶加温,利于茶香挥发。有些人舍不得倒掉第一泡,味道却并不好,这种做法得不偿失。 误区五:茶垢不清 有些玩紫砂壶的人,不愿洗掉茶壶上的茶垢,认为这样可以养壶。其实,茶垢不但对健康不利,这还会影响茶的味道。茶垢是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元素发生氧化所形成的,是一种金属螯合物。尽管还没有相关研究证实茶垢对健康有确切危害,但从卫生角度讲还是建议及时洗去茶垢,用牙膏或盐水可以轻松洗掉茶垢。 // 误区六:茶要用沸水冲泡,趁热喝 并非每种茶叶都要用沸水冲泡。一般来说,黑茶、红茶、乌龙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茶香会更浓郁。而绿茶比较细嫩,如果用沸水泡,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芳香物质也会散失。冲泡绿茶适宜用80℃~85℃的水,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不建议趁热喝茶,容易灼伤胃黏膜以及口腔,茶泡好后稍微放一会再喝。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相信很多上班族都疑惑一个问题:带饭和外卖,哪个更健康?自己带饭吧,早晨起不来,隔夜的又怕吃多了对身体不好。点外卖吧,还需担心菜品不卫生、高油高脂致人发胖等诸多问题。 其实,无论自己带饭还是吃快餐,哪个都不能说是绝对的健康,多少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减轻其危害,以下几个健康贴士,上班族们请收好。 第一种选择:自己带饭。 1. 带饭工具:最好选用玻璃或者陶瓷材质的饭盒(超市或者某宝某东某猫里都有卖,选好品牌),切忌不要带劣质塑料饭盒!带饭都是放到微波炉里加热,而塑料饭盒通常不宜加热,劣质饭盒经加热更可能分解有毒物质,对身体大不利。 2. 存放时间:带的饭菜存放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最好是当天早晨起来做,这样更新鲜。不过想来这个要pass。那头天晚上就得趁热装好饭菜,晾凉之后再放进冰箱冷藏,并且当天也需冷藏,防止食物馊掉。 3. 食物选择:理论上来说要讲究荤素搭配。荤类选低脂的,如牛肉、鸡肉、瘦肉等,素菜应以茎类为主,如萝卜、莲藕、西红柿以及茄果、豆角类的蔬菜。最好不要带绿叶蔬菜,因为隔夜的绿叶菜营养流失严重,也不要带海鲜,通常隔夜之后口感就差了,影响食欲。 4. 烹饪方式:较适合的是蒸、红烧、炖等,这些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菜、肉等食物的色香味,因此不建议带油炸或者爆炒的食物。在具体的烹调过程中肉要全熟,而菜则尽量做到七八成熟,以防微波加热时进一步破坏它的营养成分。 5. 加热方法:饭盒不宜密封,要有透气孔。另外,也不能让饭菜干烧加热,可加点儿水,防止饭菜因水分过度蒸发而变得干巴巴。一般情况下,微波炉加热盒饭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左右。如果饭菜没热透,放入微波炉后再稍稍转两圈即可。 第二种选择:外卖or出去吃。 1. 不要贪便宜。选择靠谱的店家,通过销量和评价比对选择,感觉用料不好就换一家,注意饮食卫生,宁可“不够便宜”也别吃坏肚子。 2. 选择要均衡。快餐其实有很多形式,进食时要考虑其中的肉类、淀粉类、蔬菜水果类及乳类制品搭配均衡,最好不要单点荤或素。 3. 饮食清淡为妙。虽然咸辣的外卖让人很有食欲,但它们却是重油重盐的菜品,不宜大量进食,选蒸煮、白灼、清炒的为好。 4. 尽量少点西餐。一般来说,中餐店具备相对健康的食物选择,而洋快餐则较多油炸食品和甜品,高热量高甜度,危害身体健康。 5. 控制饮食总量。午餐不宜吃过饱,否则容易造成热量超标引发肥胖,可通过细嚼慢咽减少进食量。如果嫌计算热量麻烦,就以晚餐前夕略感饥饿为准。 6. 餐后加吃水果。水果是快餐中比较缺乏的食物,可以考虑在快餐之后吃一个水果或饮用一些果汁,既快捷便当,又有益健康。 7. 拒绝含糖饮料。含糖的饮料应少喝,因为它会腐蚀牙齿,还会增加糖分和能量的摄入,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用水代替饮料,健康无害。 // 8. 不要只吃沙拉。无论是水果沙拉还是蔬菜沙拉,都不能当成正餐来吃,因为它们不含碳水化合物无法产生饱腹感。而且不能均衡营养,所以不建议正餐吃沙拉。 总体而言——吃快餐的风险还是更大的!卫生和健康都不如自家煮的饭菜,所以不要长时间吃快餐,偶尔带饭换换口味,省钱大法好,而且更健康哦!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每天需要喝8杯水几乎成了常识,但喝这么多的水真对我们有好处吗?一项研究表明,饮用过量的水会激活大脑内抑制吞咽的机制,一旦超越了这种抑制机制,我们将面临水中毒的风险,即医学上常说的“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是指人体内水分过多而导致血液中钠含量过低而引发的病症,会导致昏睡、恶心、抽搐甚至昏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几个小时内就会死亡。 感到渴了再喝水更健康 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首席研究员Michael Farrell博士说:“按照身体需求去喝水才是正确的,觉得口渴时再喝水要比做个精准的喝水时间表更健康。我们发现,饮用过量水后需要用力吞咽,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克服某种阻力。马拉松运动员在有某些情况下因饮用过量水而死亡,这是因为他们盲目地遵循应该大量饮水的建议,最终饮水量远远超出身体所需。” // 功能磁共振成像用于测量大脑各部分的活动,主要反应出了人在吞咽之前大脑的瞬间反应情况。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在运动后的两种情况下接受饮水测验,一种是非常口渴的时候,另一种是被要求去喝过量水的时候。结果显示过度饮水后大脑吞咽机制工作量增加了三倍。但扫描显示,当参与者饮用过量水时,大脑前额叶区比平常要活跃。研究人员认为额叶区介入超越吞咽机制时,人们才能实现喝水的行为。Farrell医生说,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通常不能摄取足够的水,应该观察他们摄取的液体。 如果水进入人体内比它排除的速度快,那么血液中的电解质会变稀。这会使水通过血液进入细胞和例如大脑这样的器官中,进而影响其功能。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相信很多滴酒不沾的人都听过“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话,可是每年因为醉驾、酒驾身亡的新闻却屡见不鲜,不少明星因酒驾出事的案例也数不胜数。 北京有位27岁的小伙子却用醉酒驾车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喝多了的小王拒绝了朋友找好的代驾,扬言要挑战北京酒驾。不仅酒驾开车,他还拍了视频发给朋友,朋友看了非常着急,求着他不要开车,快点找代驾。视频发给朋友仅过了一分钟,小王开的车撞上了井台和围挡,他当场死亡,而车上还有一名同事也受伤了。喝了酒不仅开车,还想挑战酒驾,这搭上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还让车上的同事受到连累。那么,喝完酒之后多久开车才不算是酒驾呢?一、酒后多久开车才不算是酒驾?我们常说的酒驾,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种是喝了酒之后开车,另一种则是喝醉酒开车,也就是酒驾和醉驾。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喝了多少酒:当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毫克至80毫克时,属于酒后驾车,如果超过80毫克,则属于醉酒驾车。以一个120斤的成年人为例子,他的体内大约有4800毫升血液,当体内的酒精含量超过960毫克时,就属于酒后驾车,而如果超过3840毫克则是醉酒驾车。至于喝多少酒才能达到这个浓度,则需要考虑酒的度数,举个例子,如果是酒精含量2.5%的啤酒,大概只能喝38毫升才不会超过酒驾浓度。也就是只能喝一大口,而换成是酒精浓度高的白酒,哪怕只能抿了一小口,也有可能超标。无论是酒驾还是醉驾,危害都非常大,每年因为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数不胜数。在酒精的作用下,人会变得行动笨拙、反应迟钝,很难处理临时出现的问题。有数据表明,酒后驾车导致的事故发生概率是平时的15倍。那么,喝酒之后,多久才能开车呢?普通人如果喝完一瓶3~5°的啤酒,需要花1-2个小时才能完全代谢,而喝完一瓶10~12°度的红酒,则需要5-6小时的代谢时间,如果喝的是度数更高的白酒,则至少需要20个小时才能完全代谢。总之,为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最好在喝酒后休息一天,再开车。交警在查酒驾的时候,醉猫常常会撒谎自己没喝酒,但仪器上的数据是最好的证据。不过,酒精测试仪有时候也会“出意外”,有些人明明没喝酒,却被查出“酒驾”,这是怎么回事?二、这4类食物开车少碰,以免被查出“酒驾”“老司机”们都知道,吃了某些食物之后开车,容易被查出“酒驾”,具体有哪些呢?1.榴莲吃完一块榴莲后立即对着检测仪吹气,会发现每100毫升血液的酒精含量达到了36毫克,这已经达到酒驾的标准了!但如果再过几分钟检测,酒精含量则会变成零。其实,这是由于榴莲的含糖量高,糖分氧化之后会产生酒精,如果刚吃完榴莲,嘴里产生的酒精还未挥发,自然会被查出“酒驾”。所以,刚吃完榴莲,就暂时不要开车。2.荔枝荔枝的含糖量也非常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糖分氧化也会形成酒精。有人曾经做过试验,发现只要吃一颗荔枝,就可能达到酒驾的程度,而要是贪嘴吃多几颗,甚至会达到醉驾的标准。所以,开车之前,还是先不吃荔枝为好。3.葡萄干大家都知道,葡萄经过发酵之后能酿酒,因而葡萄干本身就含有一定的酒精,再加上葡萄干的糖分也比较高,所以在开车之前最好也不要吃葡萄干,以免被查出“酒驾”。4.酒心巧克力新闻曾经报道,有个司机因为吃了一块巧克力,而被查出“酒驾”。原来,这位司机吃了不是普通的巧克力,而是酒心巧克力。既然是酒心巧克力,那么它的糖心中必然有酒精的成分,如果吃完就接受了检测,自然存在“酒驾”的风险。现在,你了解吃了哪些食物之后,也容易被误判是喝了酒了吧?下次吃完这几种食物,可不要着急开车上路了!最重要的是,如果真的是喝了酒,就一定要找代驾,不要盲目自信,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互动:还有哪些食物吃了容易被检测出“酒精”?参考资料[1]《喝多少酒开车算酒驾?喝完酒多久能开车?这组数据说明白了》.科普中国网.2019-06-21[2]《提醒一句:开车前,6类食物尽量轻碰,以免被查出“酒驾”》.奇妙的本草.2019-06-04 // [3]《喝完酒后多久开车才不会是酒驾?实验结果来了》.科普中国网.2019-06-18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海平面还在上升,全球都会被淹? NASA最新的研究显示,海平面上升的实际情况,可能比之前最主流的模型预测结果更加可怕,因为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冰川的破碎和融化情况。更重要的是,海平面上升已经真正开始了,未来的问题只是速度而已。 换句话说,人类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上升的海面 目前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当中,有1/3是因为全球气温升高导致的海水膨胀,另外2/3则是因为冰川融化。 检测海平面变化的是NASA的一系列卫星:它们在互相交互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地球上的水和冰川也在不断改变排列方式并影响特定区域的重力大小——最终经过分析揭示出海洋的质量正在增加。按照目前质量增加的速度测算,全球海平面将每年上升1.9毫米。 海平面上升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的多的多的多卫星监测海平面从1993年就开始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 冰川融化让海平面融化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 海平面上升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糟糕的多的多的多格陵兰岛(绿线)和南极洲(蓝线)每年丢失的冰川 人们从来没有真正见到过超大冰川垮塌的景象,所以缺少合适的模型去估计影响。按照之前最坏的计算结果,到下个世纪,海平面一共会上升6.4米,但这其实还比真实的情况要更好一些,因为之前的模型只考虑到了表层冰川的融化,没有想到会有冰川垮塌直接坠入海中。 例如,如果格陵兰岛的Jakobshave冰川完全融化,直接就能将海平面提高0.5米。这仅仅是一块冰川。如果地球表面的所有冰川都融化了,海平面将上升60米。要知道,北京的市平均海拔才只有43.71米而已。最不幸的是,有些融化已经不可逆转,要上百年才有可能逐渐恢复。
子宫可是我们的女性身体中比较重要的部位,而也是我们的比较自豪的部位,因为男人没有,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到做母亲的辛酸与幸福,这是宝宝最初的所在地,有了它的存在,我们才可以孕育出健康活泼的宝宝,所以对于子宫,每个女人都应该把她照顾好了,千万不要做一些伤害子宫的行为。可是有些女性在无形当中,就会出现一些伤害子宫的行为,那么都有哪些行为,又该怎样去呵护子宫。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一下吧。 日常哪些行为会伤子宫 寒上加寒 女性体质本就属阴,平时的饮食中,若过分吃寒凉性质的食物,则会消耗体内的阳气,导致寒邪内生,进而干扰子宫机能,除了要少吃冰冻过的食物外,一些本质属寒的食物应当少吃,如西瓜,梨、绿豆、苦瓜、田螺、蟹等,即便要吃,也一定加热再用,也要分季节。 另外,经常要夏日穿露脐装,短裙短裤离不开身,长时间在空调房里逗留等等行为,都会造成体内阳气受损,寒邪内扰,造成宫寒。 是个老烟枪 医学证明,长期抽烟的女性患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子宫颈内上皮细胞癌的比率,比没有抽烟的女性要高3.5倍。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发生子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最高达7.2倍。 啪啪啪不洁 初夜过早:少女的生殖卵巢尚处于发育阶段,年纪轻轻就偷尝禁果,对子宫与卵巢都有伤害,影响身心健康。 不讲卫生:性生活不讲究卫生,会使许多细菌经阴道进入子宫腔内,引起阴道、盆腔、宫颈、子宫内膜感染等,另外,男子包皮垢对宫颈的刺激,也是引发子宫颈癌的一大原因。 过于放纵:性伴侣过多,性生活太过频繁,过于放纵,这些都会增加子宫颈发生癌变的几率。 现代年轻女性做人流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每一次的流产刮宫都会使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之后受精卵的扎根,而且,术后还可能会引起盆腔炎,严重时还会导致不孕,尤其是短期内反复人流,对子宫的损害非常大。 女人呵护子宫的方法 1、多吃深海鱼 前列腺素是一种让子宫收缩、肌肉痉挛的脂肪酸,前列腺素分泌越少,35岁后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险越小。法国医学专家认为,秋刀鱼、金枪鱼等深海鱼类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能抑制女性体内前列腺素分泌量。 2、每周游泳两小时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游泳是锻炼子宫最有效的运动方式。只要保证每周游泳两小时,宫缩力量就能提高一成以上。宫缩力量增强不仅可以减轻痛经、减缓经期前后腰酸背痛,还能让你将来的分娩也变得轻松许多。 3、经常更换避孕方法 研究显示,如果那不行连续服用长效避孕药达8年以上,体内荷尔蒙就会“钝化”,引起内分泌紊乱,增加患子宫肌瘤的危险。专家建议,最好每年改变一次避孕方法,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子宫内膜。 4、督促伴侣做好卫生工作 英国医学研究显示,有轻度洁癖、亲热前后会冲洗下身的男性,他的伴侣患子宫炎症的比例比同年龄组女性低70%!这是因为诱发子宫炎症的细菌大多来自男性包皮上的污垢,因此亲热前,你要督促男友做好个人卫生,好好清洁私处。 5、每天一顿谷类早餐 新近调查显示,患宫颈疾病的女性中,超过30%的叶酸摄入量和维生素C吸收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女性。 女性营养专家说,谷类早餐中含丰富叶酸和β胡萝卜素,都可以预防宫颈疾病,而且谷类早餐还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能力。 6、OL不要坐太久 新加坡国立医院新近全民调查显示,比起家庭主妇,OL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率要高21%。研究人员解释,因为七成以上OL每天要在办公室坐超过6小时,久坐加上缺乏正常运动,导致气血循环障碍,引起子宫内膜组织增生,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专家建议,OL每坐着工作2小时,就站起来走动10分钟,改善因久坐导致的循环不畅。 7、谨慎服用安眠药 美国医学专家说,一成以上安眠药中含影响荷尔蒙水平的成分,导致女性体内雌性激素不稳定,这也是子宫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你有夜不能寐的困扰,建议找催眠师试试催眠疗法。 总结:以就这些行为非常会伤害自己的子宫,很多女人比较爱美,经常穿着露脐装,还有短裙短裤这样停留在空调房间内,甚至还在里面吃着凉性的食物,这样对子宫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女人本来就是阴性体质,比较容易受寒,再加上爱吃凉性的食物,更容易消耗体内的阳气,导致寒邪内生,进而干扰子宫机能,还有就是抽烟也容易伤害子宫,其次就是个人的私处卫生习惯了,这些女性朋友们都要重视起来。
宝宝发烧,妈妈们都是怎么给宝宝退热的呢?敷冰袋、捂汗……OH,NO!这些都是错误的,不但没有给宝宝退热,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给宝宝退热的这五大误区,妈妈们可要注意了!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发烧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摄氏度—38摄氏度;中烧38.1摄氏度—39摄氏度;高烧39.1摄氏度—40摄氏度。38.5摄氏度左右可用温水擦身帮助物理散热。38.5摄氏度以上的就需要就医治疗。 发现宝宝发烧后必须先给宝宝降温,特别是有高热惊厥的孩子。在孩子精神状态可以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做物理降温。当宝宝发烧时用40度至50度的温水擦拭脖子、腋下、肘窝、大腿根等大血管走形的位置帮助宝宝降温。 5大宝宝发烧护理方式 1. 保证宝宝正常的休息和睡眠。高热会增加宝宝的体能消耗,这个时候增加宝宝的睡眠时间,能相应的减少一些能量消耗,将有利于机体与疾病作斗争。同时宝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脉搏、面色、体温等等。也要注意给宝宝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2. 减少进食量,并增加饮水量。长时间的发热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丧失较多,并且容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宝宝的食欲下降。宝妈们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可口的、营养丰富的和易于消化的食物。比如说鸡蛋羹、新鲜水果、面条、混沌、稀粥、新鲜蔬菜以及牛奶等,这样可以有助于宝宝开胃。 3. 采用正确的物理降温方式。婴幼儿高热时易引起抽痉,当宝宝体温太高的时候,妈妈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一般可以用冷毛巾,冰袋等物品湿敷在宝宝的额头或者枕部。也可以用30%到50%的酒精轻轻擦拭宝宝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帮助宝宝散热。要谨遵医生的嘱咐使用退热药物,一般体温降到38度以下的时候就可以停药。 4. 保持宝宝身体的清洁。宝宝发热的时候出汗比较多,因此要勤换衣物,预防宝宝受寒。 5. 同时也要经常用淡盐水给宝宝漱口,这样可以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 退热时的5大误区 1、捂热退汗 老百姓有个土方子:感冒后用被子捂着发汗。对成人来说,这样做有时候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是不适合的。 原因分析: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 2、发热就吃退烧药 很多妈妈认为发热是坏事,见不得宝宝发热。其实,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 原因分析: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优于体温正常时。这些免疫功能可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康复。如果过早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但存在退热药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使病程延长,还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3、用冰袋降温 冰袋常用于高热不退的患者,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小婴儿。 原因分析:小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调节功能差,外界温度过低,尤其是局部大面积应用冰袋,极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肿。 4、带高热宝宝候诊 国人看病排长龙的现象很常见。不少妈妈在宝宝高热后不做任何处理就赶去医院,排队等待医生处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原因分析:超过39℃的高热对健康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宝宝高热时,应先给宝宝口服退热药,然后去医院排队等待看病。在看病过程中如果宝宝继续高烧,也不要盲目排队,及时和就诊医生联系,医生一般会灵活处理的。 5、泡澡降温 泡澡是当今时髦的一种养生方法,适度的水温作用于人的副交感神经,使人身心放松,但这个方法对发热的宝宝并不适用。 原因分析:泡澡水温过高,对身体刺激加强后,交感神经便发挥作用,使得机体进入兴奋状态。相反,水温过低,洗澡后犹如给宝宝雪上加霜,又会加重感冒。
生二胎还在原侧切处侧切吗 如果生二胎的时候,孕妇阴道口相对过小,胎头未娩出,会阴已出现裂伤,此时就应行阴道侧切术。为了尽量减少瘢痕,此时侧切位置还在原侧切处。但一般来说,生二胎无需再侧切,因为前次阴道分娩使产道较为松弛,大大降低了第二次分娩的难度。 会阴侧切的目的是为了预防阴道出口的软组织在分娩时发生复杂裂伤,特别是胎儿头部快速娩出的时候——一旦发生严重的撕裂,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甚至损伤肛门括约饥肛提肌,造成大便失禁的后果,修复难度较大。会阴侧切可加快分娩速度,避免加重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还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恢复,降低膀胱和直肠膨出、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 孕妇如何避免会阴侧切 一、孕期进行会阴按摩 在英国,从大约怀孕34周起,医生会建议通过每天进行会阴按摩来试着增加会阴肌肉的弹性。具体方法是: 1、修剪指甲,洗净你的手,坐在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把你的腿伸展开,呈一个半坐着的分娩姿势。 2、把一面镜子放在会阴的前面,面朝会阴部。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看见会阴周围肌肉组织的情况了。 3、选择一些按摩油,例如纯的菜籽油,或者水溶性的润滑剂,用你的拇指和手指把按摩油涂在会阴周围。 4、把你的拇指尽量深地插入你的阴道,伸展双腿。朝直肠的方向按压会阴组织。轻柔地继续伸展会阴口,直到你觉得有些轻微的烧灼或刺痛的感觉。 5、保持这种伸展,直到刺痛的感觉平息,然后继续前后地轻柔按摩阴道。 6、按摩当中,在阴道里勾起你的拇指,并且缓慢地向前拉伸阴道组织,分娩时宝宝的头也会这样出来的。 7、最后,前后轻柔按摩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肌肉组织大约1分钟。 小提示:过于用力会引起会阴部敏感的肌肤出现淤伤和刺痛。在按摩期间不要用力按压尿道,因为这样会导致感染和发炎。 二、锻炼括约肌 绷紧阴道和肛门的肌肉,每天差不多做200次,每次8--10秒。也可以试着在小便的时候收缩肌肉,停一下。 括约肌的锻炼有更多的好处:当你打喷嚏或是咳嗽的时候,可以帮助你不再漏尿。 韧性良好的肌肉可以使分娩更轻松,而且会阴还会保持完好无缺(更少的撕裂和采用会因切开术更小的几率)。对二人世界享受性事的甜蜜也有所帮助。因为它会阻止盆腔内器官的脱垂和老化。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靠着喝奶茶“续命”,无论在到哪里都是排着一条条长龙队伍的网红奶茶店,却不知奶茶还有“四宗罪”。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看吧。 知道最近日本最火的饮料是什么吗? 是从中国传过去的珍珠奶茶。 继“俘获”了千万中国少男少女的味蕾后,奶茶在日韩开始大放异彩,“收割”粉丝。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靠着喝奶茶“续命”,无论在到哪里都是排着一条条长龙队伍的网红奶茶店。 除了一般的奶茶,各平台还有奶茶攻略。 年轻人们,你们对手里这杯液体了解得还是太少了,“咕噜咕噜”吸进嘴里的不止是美味,还有奶茶“四宗罪”。 一、奶茶四宗罪之咖啡因 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曾对市面上10个热销品牌的奶茶进行检测,发现被检测的10款奶茶平均咖啡因含量为258mg/kg。其中含量最高的达到522mg/kg,1杯该奶茶就含有365mg的咖啡因,足足有7罐红牛的咖啡因量! 是不是有时喝完奶茶会失眠、感觉心慌?这么多咖啡因,不失眠才怪呢。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偶尔喝一点提神、驱睡意倒没有大问题,但长期过量摄入的话,可能会带来不少危害:像心悸、失眠、手心冒汗就是神经过敏、焦虑失调的表现,还会增加骨质酥松、动脉硬化的风险。 而这种种问题,就是在我们喝奶茶时不知不觉入侵,你说可怕不可怕? 二、奶茶四宗罪之含糖量 宁波市消保委同样对市面上10个品牌的奶茶,26款样品做了糖分测试,数据同样惊人。 含糖量最高的一款奶茶,750ml中含有足足99克糖分。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两瓶500ml可乐的含糖量。即便是宣称“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g~7.9g/100ml之间,已经远远高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关于“无糖”的界限——0.5g/100ml。 再看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成人每天摄入添加糖的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可能你喝下一杯奶茶,摄入的糖分就已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指数。 长期糖分摄入过量会有什么危害?可能扰乱身体内分泌系统,还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过,对于女生来说,这些大概不是最关键的。 关键在于,吃糖多,会长胖啊!不仅如此,过量糖分还会抢夺胶原蛋白,让你的皮肤弹性变差、皱纹变多、衰老变快,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当你抱着一杯奶茶卖萌自拍时,是不是也该担心一下自己的青春还能经得起多少消耗? 三、奶茶四宗罪之奶精 奶茶消耗青春,听起来已经很令人担忧了,然而,奶茶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 根据宁波市市场监管系统的一个调查统计,目前市场上各大奶茶店的饮品,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所谓奶精调制出来的。为了口感更顺滑,奶茶中可能根本就没有放奶,甚至连茶都没有。 这些奶茶中的奶精,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它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危害大到连世界卫生组织都要呼吁各国,在5年内从食品中彻底消除反式脂肪酸,然而许许多多不明风险的少男少女们依旧每天一杯奶茶,吨吨吨不亦乐乎。 四、奶茶四宗罪之变质水果、隔夜茶 此外,更令人反胃的是个别奶茶店的卫生状况。 北京电视台记者卧底某知名奶茶连锁店的后厨时就见证了各种卫生问题:垃圾水果徒手混抓、腐烂水果混进榨汁机、隔夜茶水照样泡饮料…… 要知道,腐坏的食物可不仅仅只会让你上吐下泻一顿,各种霉菌还可能增加癌症风险,像黄曲霉素就是肝癌的重要致癌因素。 凡此种种,都令人担忧。不知道你还敢不敢喝奶茶,反正我是不太敢喝了。 奶茶的危害 奶茶的危害1:易发胖 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饮用奶茶,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发胖,现在市面上买的奶茶都是由奶精构成的,我们应该知道奶精多由椰子油制成,喝多了容易发胖,奶茶中含有的脂肪容易堆积在肚子上,形成中广体形,很容易导致身体发胖。 奶茶的危害2:易导致冠心病 奶精的价格非常的便宜,而且味道更香浓,奶精中含有一种名为植脂末的化学物质。这个物质中含有铅、铜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很有可能会增加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几率,幼儿智力会受影响。在平时大家应该减少对于奶茶的摄入。 奶茶的危害3:易导致心血管病 喝奶茶对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心血管疾病,奶茶中含有比较多的糖,并且奶茶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一些反式脂肪酸,这些物质很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胆固醇含量,人体胆固醇含量过多,那么很有可能会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奶茶的危害4: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奶茶中的香精和色素虽是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添加的,但喝多了就有危害。尤其是幼儿。特别是对孩子智力发育和行为健康。 奶茶的危害5:加剧高血压 有高血压的女性更不能喝奶茶的,这主要是因为奶茶中有一些不利的成分存在,在奶茶中具有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对于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危害尤为严重。 奶茶的危害6:会诱发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经常的喝咖啡会让你精神百倍的,也会让你提高记忆力,但是经常的使用,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的,饮用超过比你平常所习惯饮用量的咖啡,就会产生类似食用相同剂量的兴奋剂,会造成神经过敏。对于倾向焦虑失调的人而言,咖啡因会导致手心冒汗、心悸、耳鸣这些症状更加恶化。
马上就要过年了,冬天已经过了一半,你的羽绒服洗过了吗?这种冬季的外套其实最难洗了,呢子外套不敢自己洗,要送去干洗店进行专业清洗;棉衣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娇气,直接丢进洗衣机转一下就晾上了,讲究一点的泡水手洗;而羽绒服清洗就比较麻烦了,既要清洗干净,又不能毁坏它的材质以及其中的羽绒内里。 羽绒服的表面材料比较特殊,通常会有一层薄薄的防水层,而且羽绒中真正“保暖”的是纤维里的固态油脂。若是送去干洗不仅会被特殊的干洗药水毁了面料,估计有经验的老板看到都不会给你洗。不少“懒人”用洗衣机洗羽绒服,其实根本很难洗干净,羽绒服不像其他衣物一样穿几天就能下水洗一次,而是要断断续续穿很久。因为明白人都知道洗衣机“毁”羽绒服,频繁暴力洗涤会让羽绒服中的油脂迅速流失,久而久之羽绒服就不蓬松,不暖和了。 一件羽绒服可不便宜啊,尤其是这种衣服大家尽量都会选择质量更有保障的“牌子货”,这么“毁”可不行。于是羽绒服很久才洗一次,但污渍积累多日以后普通洗很难洗干净。今天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小编就来告诉你,羽绒服“牌子货”得这么洗,不少人要学学了。 工具:浴球+洗衣液 有些人不用洗衣机清洗羽绒服,而是用刷子刷,你知道吗,刷子的质地这么硬,根本不会对羽绒服有多大好处!而沐浴球就轻柔多了,既柔软,清洁能力又强。 首先把我们的“牌子货”挂在卫生间的墙壁上,然后用家里淋浴的莲蓬头喷水将羽绒服表面均匀地淋湿,记住水温不要过热,最好是用凉水。 然后我们将洗衣液像沐浴露那样倒在浴球上,揉搓出泡沫,像洗澡那样在羽绒服表面轻轻刷洗。若是局部有积累的污渍可以着重清洗,洗衣液可以用沐浴露代替。清洁完成后用淋浴冲洗干净就行了。洗好的羽绒服不要拧干或是洗衣机甩干,非常“毁”面料。可以将它折好,然后把水分挤出来。 或是找一条较大的浴巾将它包裹住,挤压浴巾吸干多余的水分。最后把羽绒服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就好了。晾干后轻轻拍打一下,羽绒服就恢复蓬松了。这样洗出来的羽绒服既干净又暖和,快点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学学吧。 当然实在懒的同学可以直接买羽绒服专用清洗剂,对局部的清洁更干净,还不用湿水,完全不会毁掉你的“牌子货”。
蟑螂在普通的家庭中很常见,喜欢蛰伏在厨房中,俗称“偷油婆”,这种昆虫不但很容易繁殖,同时,蟑螂的排泄物也会危害人的健康,很多人对于蟑螂也是很恐惧的,正是因为如此,消灭蟑螂就成为了家庭灭害的重中之重。家庭灭蟑螂最好方法最好能用到一些比较常见的材料,下面就和36常识网一起来看看具体应该要如何操作。 蟑螂的危害 (1)蟑螂对人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蟑螂对人的危害仅次于家蝇,有时会更使人讨厌。它不仅传播疾病,还会使人造成过敏反应,如过敏性哮喘、皮炎等。它在食物上到处乱爬、啃咬衣物、书画、到处都会出现它的踪影。 (2)蟑螂会传播疾病吗? 蟑螂全身带有细菌,被蟑螂污染的食物会使人得严重的肠胃炎、食物中毒或痢疾。 它是传染病菌和病毒的携带者,由于到处取食、爬行,侵害面广、食性杂,既可在垃圾、厕所、盥洗室活动、又在食物上取食,若食用了被蟑螂污染过食物就有可能传染疾病,因而蟑螂传播疾病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3)蟑螂可以传播哪些疾病?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5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鼠疫杆菌等,可引起食物中毒,传播肝炎、脊髓灰质炎、肺炎、结核等致病细菌。 它又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烧虫、鞭虫等多种蠕虫卵,也携带有多种原虫,其中有四种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如痢疾阿米巴虫等。 (4)蟑螂如何使人产生过敏反应的? 由于蟑螂取食时会产生有臭味的分泌物,破坏食物味道,体质弱或敏感的人如果接触蟑螂污染过的食品或蟑螂粪便和分泌物及污浊的空气,会产生各种过敏反应。 居家灭蟑螂的小方法 保持家庭清洁卫生 了解蟑螂的习性之后就会发现,他们更加喜欢呆在一些肮脏的环境中,所以,如果能保证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那么蟑螂自然就不会找上门来了。特别是厨房的卫生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吃的东西最好不要暴露在外面,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室内蟑螂的出现了。 洗衣粉灭蟑螂 洗衣粉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只要是蟑螂其腹部必须有很多小孔,然而这些小孔真是蟑螂用来呼吸空气的主要工具,当我们用洗衣粉兑水喷酒蟑螂的时候,洗衣粉水会迅速的进入其呼吸孔内,造成蟑螂气孔的阻塞,让蟑螂无法呼吸,加上洗衣粉的成份是酸碱性的,其化学性质在蟑螂体内不断反应,就会瞬间让蟑螂立马闭气死亡,并且这灭杀蟑螂,蟑螂会有四脚朝天的现象。 橘子皮防蟑螂 谈到防蟑螂的方法,很多人会想到的应该就是橘皮了,橘皮的气味大,比较特殊,如果将橘皮晾晒干之后,将皮放在柜子里面,就能起到防治蟑螂的目的了。 使用专业的杀虫剂 使用杀虫剂消灭蟑螂是立竿见影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空挡的时间,比如上班之前,将家里所有的门窗关好,大面积的喷药,不要放过家里的任何一个细微的角落,然后在去上班,等你下班回家,应该就能在地上看到很多蟑螂的尸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