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将荣国府比喻成一家大公司。荣国公世袭爵位就相当于董事长,敕造荣国府则是公司总部。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公司”。 荣国公死后,嫡长子贾代善顺利继承。并与其他三个弟弟均分了荣国公的私人财产。弟弟们搬出去另立门户。 注意:荣国公的爵位和爵产为“公”,不能分配只能继承。 荣国公自己积攒的钱财和投资,才是私产,需要几个儿子不分嫡庶均分。 唐代以后的律法对此有明确规定,不多赘述。 贾代善继承后,他有两个儿子都是贾母所出。按说嫡长子贾赦将继承“公产”,成为荣国府这个大公司的“董事长”,使用公司总部敕造荣国府,并经营荣国府的一切。 贾政和叔叔贾代儒他们一样,和贾赦均分父亲私产,搬出敕造荣国府另立门户。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贾代善死后,贾赦如愿继承了爵位,成为荣国府的董事长。可他却被剥夺了执行权。 荣国府重新设立总裁,由贾政接任,入主了总部敕造荣国府,管理荣国府的一切。 并且从此以后,总裁由二房世袭,敕造荣国府也由二房继承。贾赦长房只继承“董事长”爵位。 这背后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冷子兴才说了皇帝插手的线索。具体发生了什么本文不多解释。 作为既成事实,贾政以次子身份获得荣国公爵产世袭,尽管没有爵位,他获得的好处究竟有多大? 首先,身份。 如果贾政没有获得荣国公世袭爵产,以及荣国府当家人的身份,成为“总裁”。他就只是荣国公贾代善的二儿子,从五品不入流的工部员外郎。 但贾政获得了荣国公世袭,成为荣国府当家人,社会地位就不一样了。 他将与贾赦一样“分袭”荣国公世袭一等爵。 贾赦是荣国公世袭一等爵的将军,相当于明清的镇国将军,正一品,武官之首。 与之匹配的爵产由贾政继承,他的出身地位就与哥哥贾赦一样。是正一品的世袭贵族。工部员外郎只是他的工作职位而已。 王夫人之所以能和邢夫人一样称“夫人”。取的是诰命夫人之意。 否则贾政只有从五品,王夫人的诰命则只是区区宜人,比尤氏三品淑人还低。毕竟只有一品、二品才称夫人。 尽管后世也管官员妻子称夫人,实际上在贵族阶层“夫人”不会乱叫。 其次,资源。 贾政继承敕造荣国府,成为荣国府的当家人后,他便能掌握和使用荣国府庞大的爵产资源。 敕造荣国府成为他的家,也可以世代继承。 而荣国府产生的财富和背后势力,也将由贾政主导和调动。 比如为贾雨村复职的举重若轻。 再比如贾元春省亲这件事,就全需要贾政拍板决定。 怎么花钱,花多少钱,动用那一块地方,也都是他作为家主的责任和权力。 当然,贾政继承的敕造荣国府和荣国府当家人的身份,同样不是他的个人财产,不能被儿子们划分。 他也主要是吃荣国府的股份和红利,这些分到手里的利润才会均分给几个儿子,不分嫡庶。 至于爵产世袭则不在分配之列,需要指定继承人继承。 最后,世袭。 荣国公的爵位和爵产世袭,综合采取了明清两代宗室和功臣的爵位世袭 贾家与林家只能世袭三代不同,他们降等世袭,是可以永世传承的。 宁国公世袭,在降到世袭四等爵的将军到贾蓉后就不再降,以此爵传世。 荣国公降等到世袭三等爵,到第五代就不再降爵,以此爵传世。 贾琏继承荣国公世袭二等爵,他儿子就是荣国公世袭三等爵,此后子孙都将继承荣国公世袭三等爵。 贾政这边与长房同步。他之下因嫡长子贾珠去世,贾兰第五代不能继承第四代爵位,便由贾宝玉继承相应爵产。 到贾宝玉的下一代时,荣国府的爵产数量保有与宁国府贾珍大体相同便不再降,供后代继承享有。 当然,前提是贾家没有被抄家。 所以,贾政获得荣国府的继承权,便宜可是占大了。这也是抄检大观园后,贾母分菜,贾宝玉和贾兰吃肉,王熙凤吃粥的原因。老太太介意告诉王夫人:你够了! 如果没有继承荣国府,贾政最多一代就会像叔叔贾代儒一样破落。再一代后也就都是贾芸、贾芹一样,又哪里还有世袭资格呢。 当然,贾政继承背后是否有“阴谋算计”从。贾赦的不满和敌意看来,只能说不排除,就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贾环,《红楼梦》中人物,贾政与妾室赵姨娘所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秋节,宁、荣两府的主子们来到大观园凸碧山庄赏月,共度中秋佳节。 宴席间,大家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鼓点停的时候,花在谁的手中,谁讲笑话。宝玉接到花后,很惶恐,怕说笑话惹得贾政不高兴。宝玉请求写诗代替笑话,贾政命他以“秋”写一首诗。 宝玉写完诗,贾政看了,点头不语。贾母知道宝玉的诗应该不错。贾母生怕贾政批评宝玉便说道道:“这就罢了。他能多大,定要他做才子不成!这就该奖励他,以后越发上心了。”贾政于是赏了宝玉两把海南带来的扇子。 贾兰见爷爷赏了叔叔宝玉,不甘落后,主动做了一首诗献给贾政。贾政看了大喜,贾母也很高兴,又命贾政赏贾兰。 贾环见宝玉和贾兰都露脸了,也是技痒,可是他是庶子不敢造次,当花传到他手里时,贾环也要求写诗。 贾政看了贾环的诗,“亦觉罕异”,这说明贾环的诗有大进步。只是词句带着不乐读书之意。贾政不高兴了,批评贾环和贾宝玉兄弟两个是二难。贾母这回没有替孙子求情。在对贾环和宝玉的问题上,贾母的确偏心。 贾赦要来贾环的诗,看了一遍,连声称赞,夸这诗有骨气。然后赏了贾环许多玩物。 (贾赦)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荣国府的爵位在贾赦身上,将来也是他的儿子袭爵,贾琏和贾琮都是爵位继承人。贾环根本轮不到袭爵。贾赦这样说有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贾赦在贾环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宽慰贾环。 贾赦和贾环一样都是不受重视的孩子。贾政小时候爱读书,深受祖父和父亲的喜欢。相比之下,贾赦没有贾政得宠,因为他不爱读书,小时候挨了许多打。父亲从未夸奖过他。 如今贾环也和当年的自己一样不被重视,被忽视,从没有得到过表扬。在贾环的身上,贾赦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夸奖贾环,是为了安慰贾环。贾赦也有善良的一面。 第二,贾赦的确认同贾环的观点。 从贾政对贾环诗的评价来看,“发言吐气总属邪派,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贾环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不爱读书。 贾赦认为贾环的思想没有什么不对。国公府的公子,“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萤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 贾赦赞同贾环的观点,他当年就是怀抱这样的观念,没有刻苦读书。贾府这样的人家即使没有考上功名也一样能过做官。所以他真心表扬贾环。 第三,贾赦给贾环不该有的念想,让贾环站在自己这边。 一个人的欲望有多大,他的痛苦就有多大。如果安分守己,则烦恼会少很多。贾环是庶子,他就应该安分守己地活着,不该有袭爵的念头。如果贾环有了袭爵的念头,他就会先和宝玉争高低,然后投靠自己。 贾环在二房里郁郁不得志,心中不忿。他对宝玉早有嫉妒之心。他拿蜡油烫宝玉就是因为嫉妒宝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宝玉和贾环兄弟俩争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只有大房贾赦得利。 如今贾赦告诉贾环,世袭的前程也是他的,那么贾环就会对贾赦感恩戴德,投靠贾赦。这样一来就会孤立贾政。贾政的儿子都有了外心,他管家的权利如果落到贾环的手上,那么贾赦就会得到荣国府的管家权。即使贾赦自己得不到,他的儿子贾琏和贾琮也能得到。 第四,贾赦趁机给贾母话听,表达自己的不满。提醒贾政不要偏心。 此前,贾赦讲了一个父母偏心的笑话,指责贾母偏心疼爱小儿子,不爱自己。贾母当然听出了弦外之音,贾母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如今贾赦接着贾环的遭遇,旧话重提,再次点明:天下偏心的父母多着呢!贾赦再次表达了对贾母的不满,同时也提醒贾政,不要太偏心。作为父母要一碗水平端,不要厚此薄彼。 贾政对贾环不赖,但是没有对贾宝玉好。贾政喜欢宝玉的神彩飘逸、色夺人、挥洒自如,讨厌贾环的猥琐、举止荒疏。因为贾珠和王夫人的关系,贾政爱贾宝玉比爱贾环多一些。 宝玉的诗里也流露了不爱读书的意思,贾政没有批评,贾环的诗里流露了这个意思,贾政就大加叱责,显然贾政偏爱宝玉。两个儿子之间没有一碗水端平。贾赦表扬贾环,这是提醒贾政不要偏心,不要小瞧了贾环,偏疼儿子不得济。 贾赦的性格比较直爽,没有什么心机,只知道吃喝玩乐。但是他有亲情,对侄子挺好的。 贾赦对贾环的赏赐,对于贾环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贾宝玉被魔魇,贾政都放弃治疗了,贾赦依旧四处忙碌,请各种大仙来给宝玉治病。 贾赦这个人不会表达爱,他见贾母疑心,“忙起身笑与贾母把盏,以别言解释”。 贾赦属于古代大家庭里的纨绔子弟,是非观念不强,自私、没有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传承体制有问题,比如在精神传承方面,西方的贵族精神,不是去贵族学校享福,享乐而是去吃苦,去身先士卒,一战二战英国的贵族死亡率最高,为什么中国财阀?就是因为有贵族精神,身先士卒。 财富一样,我们的多是富不过三代。是直接交给孩子,如果孩子不懂经营马上就垮了。最著名的美国的王安公司,如果经营的好就没有微软,思科,可惜王安儿子不懂经营把公司经营垮了。 需要学习借鉴西方,日本的股份制,职业经理人制。这样才可能有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