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是以乌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中药丸剂,它是一种黑色的颗粒装物质,平时购买以后可以直接品服。是生活中常见的非处方中成药。乌梅丸能净化血液也能排毒,凉血,更能缓解身体疲劳,下面是对它功效的详细介绍,想了解乌梅丸的人可以重点看一下,同时也让大家知道什么人最适合吃乌梅丸。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1、延缓身体衰老 乌梅丸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和一些天然药用成分,仍然服用它以后能促进腮腺荷尔蒙分泌,这种腮腺荷尔蒙是一种天然抗衰成分,它能提高人体各组织细胞的活性,也能延缓人体衰老,平时人们适量服用一些乌梅丸能有效增强身体的抗衰老能力。 2、清血排毒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精致食品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物,但这些精制食品中多会有一些化学原料和其它调味品存在,这些物质中含有一些毒素,它们会在人体内淤积,如果人们多吃一些乌梅丸,就能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加快身体里这些毒素代谢,能起到清血排毒的重要作用,对维持人类血液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3、补充能量 人们服用乌梅丸不但能让身体新陈代谢加快,还能促进身体各器官功能恢复,另外它含有的柠檬酸等营养成分,还能促进人体对其他维生素和酵素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它能为人体补充充足能量,促进人体内乳酸代谢,可以促进体力恢复缓解身体疲劳。 什么人要吃乌梅丸 乌梅丸虽然是一种中成药,但它的毒副作用特别小,人们服用它以后能调理脾胃,也能补充能量,还能清血排毒,所以生活中那些消化能力比较差,或者患有肠胃疾病,而且喜欢吃大鱼大肉的人群都适合吃一些乌梅丸,它能促进人体内有害物质代谢,而且能提高脾胃消化功能,可以让这些人群的身体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乌梅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它是以平时人们吃的水果乌梅为主要原料,加入中药细辛和干姜以及黄连和当归还有附子等中药材以后制成的中药丸剂,在需要时可以直接用温水送服。乌梅丸药性平和,能补气养血驱虫止痛也能促进消化,不过乌梅丸在服用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果食用不当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1、提高肝胆功能 乌梅丸中使用的多种中药材对人类肝胆都有明显保护作用,提高人类肝胆功能,并能防止胆道感染,而且能促进胆汁引流,对人类经常出现的胆结石和胆囊炎都有一定治疗作用,能提高肝胆功能防止肝胆病变发生。 2、和胃止痛 乌梅丸能调理脾胃,可提高人类脾胃消化功能,对人类经常出现的脾胃虚寒和脾胃不和都有一定缓解作用,特别是人们因脾胃不和出现恶心呕吐或食少腹胀以及腹部疼痛等不良症状时,及时吃些乌梅丸就能让症状减轻或消失。 3、驱虫止痛 乌梅丸对人体内的蛔虫以及蛔虫卵都有明显消灭和清除作用,能让他们随身体代谢排出体外,也能让人体因蛔虫导致的腹痛和消瘦等症尽快缓解,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口服乌梅丸。另外人们在没有出现蛔虫病时适量吃一些乌梅丸还能防止体内蛔虫出现,能预防蛔虫病发生。 4、消炎止泻 消炎止泻,维持肠道健康,也是乌梅丸的重要功效,因为乌梅丸中含有的多种药用成分能消灭人类肠道中的敏感菌,也能消除肠道炎症,能让人体因肠炎导致的腹泻和腹痛很快减轻。乌梅丸还能维持人类肠道菌群平衡,能防止肠道功能紊乱,它对人类的节肠炎和痢疾腹泻也有明显预防作用。 乌梅丸的禁忌 乌梅丸服用时禁忌不多,不过它能加快胃酸分泌,那些本来就胃酸过多,或者患有慢性胃炎与胃溃疡的人禁止服用乌梅丸,不然会让他们的病情加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乌梅丸是生活中的常见中成药,它是一种外表颜色乌黑的小药丸,平时可以直接口服,能止痛也能驱虫。不过很多人服用乌梅丸时,对它的配方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它有哪些具体的功效与作用,今天小编就专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乌梅丸的配方 1、乌梅丸采用的是中国中医中的传统方剂,它的具体配方是乌梅三百个,细辛八十四克、干姜一百克四十克,黄连二百二十克,当归五十六克,附子八十四克,蜀椒五十六克,桂枝和人参以及黄柏各需要准备八十四克。 2、在制作乌梅丸时需要把准备好的中药材全部捣碎过筛,再放到一起调匀,乌梅去核以后用苦酒浸泡中,泡好以后入锅蒸熟,取出以后制成泥状与中药末放在一起调匀,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得到的就是乌梅丸。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蛔虫病 乌梅丸最重要的功效就是驱除人体腹中的蛔虫,减少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平时人们出现胃热肠寒以及腹痛疼能时,多是因为蛔虫在体内不断活动引起的不良症状,人们服用乌梅丸以后蛔虫活力会下降,它也能随人体大便排出体外,人体因它引起的不良症关就能快速消失。 2、利胆作用 利胆也是乌梅丸的重要作用,它对人类的胆囊有明显的影响,不但能促进胆汁流出,还能预防胆道感染,更能防止蛔虫在人体胆道中形成胆石核心。平时适量服用可以预防胆结石和胆囊炎。另外那些患有胆结石的患者服用乌梅丸还能让结石尽快分解排出体外,能让胆结石病情尽快好转。
不知道大家听过乌梅丸没有呢?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功效。 乌梅丸 【名 称】乌梅丸 【出 处】《伤寒论》 【分 类】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 【组 成】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去皮炮)六两 蜀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黄柏各六两 【方 诀】①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②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乌梅丸的作用 【功 用】温脏驱蛔 【主 治】伤寒,下痢腹痛,久痢,诸药不愈,数10年者;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寒热劳疟久不愈,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愈。 【用 法】以苦酒(即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成泥;余药研为细末,与乌梅泥和匀,加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9克,日三服。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 解】 本方由10味药组成。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窜扰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方中马梅味酸,苦酒醋渍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为主药。蛔动因于脏寒,故以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桂枝温肾暖脾,以除脏寒;且五药皆辛,李可制蛔,其中细辛、蜀椒更具杀虫之用,故又可助乌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损气血,故又以人参益气,当归养血,合而扶正补虚;俱为辅药。佐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兼制辛热诸药,以杜绝伤阴动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