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春季传染病在家用消毒剂消毒时需要戴口罩吗?这是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今日先行公布的3月3日问题,答对即可获得一份180g饲料,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蚂蚁庄园小课堂3月3日答案吧!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早知道3月3日 1.为预防春季传染病,在家用消毒剂消毒时,需要戴口罩吗 A、最好戴着 B、不用,又没病毒 2.正确答案:最好戴着 3.答案解析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所以在家用消毒剂消毒时最好还是都带着口罩 蚂蚁庄园今日正确答案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早知道3月3日的答案了,正确答案是最好戴着,是否有帮到你们呢?还想要了解蚂蚁庄园的题目答案请别忘了关注游侠手游哦! 蚂蚁庄园 每日最新答案 小鸡宝宝考考你 支付宝蚂蚁庄园 今日小鸡庄园 2022蚂蚁庄园答案 蚂蚁新村答案 游戏APP推荐 永恒卷轴 天剑奇缘 仙侠神域 更多相关资讯攻略请关注:支付宝专题
1简笔画手抄报、在左下角先画出一个小朋友。 2、然后画出洗手台。 3、再画出医生的头部。 4、画出医生身体。 5、画上云朵。 6、连接上彩虹桥。 7、写上防御病毒。 8、用尺子分栏。 9、再给人物涂上颜色。 10、手抄报的版型就制作好了。 扩展资料: 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在中国唐代就有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以地方官吏为主要对象的手抄报,史称“邸报”。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焯邸报《进奏院状》,抄发于公元887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 预防传染病的手抄报内容写什么? 我是医学科普刘医生,传播医学知识,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医生!如果做到预防传染病,首先要了解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大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我想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完善手抄报相关的内容,这也是预防传染病的大体原则。下文我们主要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举例,至于其他传染病,你可以根据其特点借鉴参考。 管理传染源一、什么是传染源? 1、患者:是大多数传染病的传染源,患病不同时期的患者传染性可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以发病早期传染性最大。 2、隐性感染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隐性感染者在病原体被清除前是重要的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 4、感染动物:以啮齿动物最为常见,其次是家畜、家禽。如鼠疫、狂犬病等。 二、手抄报内容 知道了疾病的传染源,你就可以在手抄报上写相关内容了。例如“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对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疑似患者早诊断,避免传染更多的人;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密切观察。 切断传播途径一、传播途径有哪些? 1. 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获得感染,如SARS等。 2. 消化道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于进食时获得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3. 接触传播: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获得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伤口被污染,有可能患破伤风。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也有可能获得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 4. 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如按蚊、人虱、鼠蚤等,于叮咬时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可引起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疾病。 5. 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交等传播,如疟疾、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二、手抄报内容 1、隔离:根据最新的指南,我们知道了“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同时在特定环境中,存在气溶胶传播可能。那么在手抄报上我们就可以描述关于呼吸道及接触隔离的相关措施:例如勤洗手、戴口罩、接触公共场所的用品时可以戴一次性薄膜手套。 2、消毒:对确诊患者居住、活动过的场所进行消杀,搞好卫生环境。 保护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冠状肺炎是人群普遍易感。例如对密切接触者给予预防性措施,可服用提高免疫力药物,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发明了疫苗后,可以进行接种。 小结:想做好一个关于传染病预防的手抄报,一定要对相关的疾病有所认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内容更充实、更准确、更完善,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无论什么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它都要有寄宿主,才能大量繁殖,冠状病毒也不例外。 对于活体宿主的健康表皮,它是不易攻破的,它主要是通较薄弱的粘膜入侵,伤口它也很喜欢。它在空气或无机物上最多只能存活几小时。 所以第一传播方式就是直接接触,如吃携带病毒的食物,喝被病毒污染了的水或饮品;和被感染者亲密动作包括但不仅限于接吻、性接触、握手。 第二种传播方式就是间接接触,比如和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如近距离讲话,近距离碰到被感染者的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由于其中的病毒较多,很容易传染。 第三种方式就是通过空气传播,虽然病毒在空气中活不了多久,但它还活着时,进入了你的粘膜,你就会被传染。特别是在密闭环境里,如飞机,高铁、动车,等公共交通具, 会议室,商场,超市,甚至在家里,只要有被感染者在里面长呆,空气中就会有病毒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所以专家要大家家里每天通风半小时,家里冬天是低压,开窗后会通过大气压强使屋内空气排出。很多人担心开窗把屋外病毒放进来,如果你居住在疫区附近小区,确实可以不开顺风方向的窗户。平时空气中的病毒过不了多久就死掉了,就算没死,也被那些无知的不带口罩的人吸走了。 通过十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案例,说明目前的防护流程还有待改进。比方有位专家带了护目镜依然被感染,最大可能出在最后环节,脱下防护用具后,空气中有,有可能附着在人身上,特别是手上,这是大家都会急于出去洗手,洗手过程中是不会洗下脸,就是这个动作是相当危险的,眼睛的粘膜是人体最薄弱的,最容易被感染。这个细节一定要引起大家重视,特别是医护人员。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无事不出门,出门必须戴口罩,护目镜,帽子,有手套更好,回家将外衣外裤和帽子放门外几小时,口罩直接扔掉。 洗手时千万别洗脸,闭着眼用电吹风全身多吹几下,洗脸时也要紧闭双眼。 平时洗菜做饭时最好戴手套 这样就相当安全了。 新冠状病毒传播途径是啥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里边的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到空气中,如果有人和患者密切接触,可以传到对方的呼吸道中得病。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戴口罩,避免飞沫传到自己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最多不会超过2米,因为飞沫有一定体积,在重力作用下很快掉到地上。为了保障不被传染上,和其他人在交流过程中最好保证一定距离,即1米以上,同时要戴上口罩。 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主要是由于飞沫掉到桌子、椅子、门、门把手,其他人摸到了被污染的物品,手又碰到了嘴、眼睛、鼻子,这便是接触性传染。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要做好消毒和洗手,对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可以用酒精进行消毒,洗手,一旦摸了这些物品之后要进行洗手。洗手要保证在有流水的情况下至少洗15-20秒,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哪些场所容易感染常见传染病? 1.传染病是什么?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2.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目前法定传染病共39种,可分为甲、乙、丙3类。这3类中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分布在乙类、丙类。以下根据2019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所得。 目前,乙类中高发的传染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猩红热。丙类中高发的传染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3.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接触性传播:即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如直接触摸、亲吻患者,共享物品等。 空气传播:即在空气中可以自由散布,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感染。 水和食物传播:接触被污染的水、食物,导致食入者感染。 其他传播:如血液传播、虫媒传播、垂直母婴传播等。 4.哪些场所容易感染常见传染病 凡是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医院、候车室、公共游泳池等人流量大的场所都易被感染,或共餐、共享贴身物品时也容易被感染。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更多健康知识等你来 微医 了解】
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但是我们知道被狗咬伤很容易得狂犬病,需要打疫苗,我们养的宠物狗也需要打疫苗,主要是给够防疫。狗的活动范围大,而且他们容易乱吃东西,得床染病或者病虫的可能性比较大,有些疾病很容易从狗身上传染到人的身体。 喝了狗喝过的水会传染病吗? 一般只有被动物咬伤或者抓伤才可能感染病毒,所以喝了狗喝过的水基本是不会有什么事的。
快递包裹通常不会传染病毒。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只含一种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没有代谢机构和酶系统。病毒离开宿主细胞就没有任何生命活动迹象,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 快递包裹会不会传染病毒 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称为衣壳,与核酸分子统称为核衣壳,遗传物质多为RNA或DNA。 病毒的复制、转录、转译的能力均在宿主细胞中进行,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按照病毒核酸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与病毒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初春是传染病的多发节气。如白喉、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脑等疾病,都是在春天流行。专家表示,要预防这些传染病就必须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选服些具有调补气血、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药膳。 一、 扁豆粥 将白扁豆60克洗净,浸泡2小时;粳米150克淘洗干洗;先加水煮扁豆,半熟后入粳米以文火煮熬,至米熟烂为度,日服2次,可预防流脑。 二、 清补菜鸭 菜鸭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淡菜18枚,生地、党参各15克,山药12克,加水炖煮至鸭肉烂熟食用。能滋补五脏、安和六腑,预防水痘、流脑等。 三、 鹌鹑蛋健体汤 当归、黄芪各10克,鹌鹑蛋10枚,加水煮熟食用。能补益气血、强壮体魄,预防多种传染病。 四、 枸杞银耳羹 银耳、枸杞子各10克,山药15克,加水炖烂后烊入冰糖30克,蛋清2个,最后撒上菊花3克,稍煮即可食用。每日2次,能有效预防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 五、 荸荠萝卜汁 荸荠、萝卜各250克,分别洗净榨汁,混匀后随意饮用。能预防百日咳、白喉等疾病。 六、 枸杞蛇肉汤 枸杞子15克,乌蛇肉20克,玫瑰花6克,加水煎服,每日2次,对预防麻疹、水痘等有较理想的效果。 // 七、 白木耳煮麻雀 白木耳20克,麻雀3只,去毛及内脏,加糖、水适量炖煮食用,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等。 (责任编辑:王健淇)
参考资料:[1]Herman, M.A., Metabolic liver disease — what’s in a name?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2024.[2]Jelena Todoric et al. (2024) Fructose stimulated de novo lipogenesis is promoted by inflammation. Nature Metabolism[3]Giovanni Targher, et al., (2024).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multisystem disease requir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nd holistic approach.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J].传染病信息,2018,31(05):393-402+420.[5]Parthasarathy, G. et al. “Pathogenesi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 Overview.” Hepatology Communications 4 (2024): 478 - 492.[6]Younossi, Z. et al.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s the Fastest Growing Caus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Liver Transplant Candidate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17 (2019): 748–755.e3.[7]Younossi, Z. et al. “Global Perspective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Hepatology 69 (2019): n. pag.[8]Younossi, Z. et al.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mplications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ransplantation (2019): n. pag.[9]Harrison, S. et al. “NGM282 Improves Liver Fibrosis and Histology in 12 Weeks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Hepatology (Baltimore, Md.) 71 (2019): 1198 - 1212.[10]Choi, Hannah S. J. et al.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s Associated With Liver‐Related Outcome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ology 71 (2019): n. pag. // [11]Diehl, A. and Christopher Day. “Caus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7 (2017): 2063–2072.[12]Kim, D. et al. “Predictors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nd significant fibrosis in non‐obes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Liver International 39 (2019): 332 - 341.[13]Younossi, Z. et al. “Current and future therapeutic regimens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Hepatology 68 (2018): n. pag.
河南“千年一遇”的暴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连日大雨让河南很多地方都被洪水淹没,航拍视频显示,郑州道路积水正在退去,洪水过后,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 洪水过后要警惕这些传染病洪水过后,因为大面积积水影响,在输送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饮用水有可能重新被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生物病原体等污染,如果饮用了这些被污染的水,或者用这些被污染的水冲洗蔬菜水果、洗锅刷碗等,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或者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尤其现在处于盛夏,气温高,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就会大量繁殖,很容易引起各种传染性疾病,如痢疾、霍乱、甲肝、戊肝、伤寒及食物中毒等。因此,洪水过后一定要警惕这些传染病!洪水接触的一切食物都要丢弃世卫组织提醒:洪水接触的所有食物需丢弃!1.不要喝生水,将所有饮用水和准备食物的水氯化或煮沸再饮用或使用。不要用洪水洗漱、洗碗、清洗和准备食物。2.不要吃一切与洪水接触的食物。3.不要食用淹死、饿死的家畜家禽,不要食用田间地头洪水淹过的已经成熟的谷薯蔬果。 // 4.洪水后餐具要全面消毒,生熟食物要分开,高度重视手卫生。最后再次提醒大家:洪水接触的所有食物需丢弃!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据数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有7000万例,且让人头疼的是,将近九成的患者都没能得到治疗。不少人担心乙肝作为传染病之一,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吃饭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感染的情况?和乙肝患者共餐,不会被传染!尽管乙肝具有传染性,但这并不代表着跟乙肝患者一起吃饭就会被传染。因为乙肝的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因此,哪怕是跟乙肝患者共用餐具,也不会被传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乙肝患者的口腔出现破损的情况下,一起吃饭的人就很可能被传染到乙肝。比如乙肝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等疾病,乙肝病毒就会通过伤口传染给其他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跟乙肝患者共用餐具,就很可能被乙肝病毒感染。这是因为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患者通过血制品注射进行乙肝的传播,常见于血液透析等方式,即使只有极少量的血液,也会导致乙肝病毒的出现,从而感染乙肝。因此,在打耳洞、纹身、纹眉等过程中,如果接触到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器械时,都可能导致被传染。此外,手术刀等医疗器械也可能成为乙肝传播的“载体”,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做好消毒工作,就可能因此感染乙肝。因此,不论手术大小,最好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性传播:乙肝的传播和艾滋病的传播类似,也会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在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的人身上,更容易接触到乙肝病毒,从而感染乙肝。此外,也有少部分患者是由于配偶患有乙肝,在性接触过程中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而感染的。总之,洁身自好是远离乙肝病毒的重要方式,并且在性接触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母婴传播:一个患有乙肝的女性,怀孕生下的胎儿也很可能是乙肝患者,这是因为乙肝病毒会通过胎盘或产道进行传播,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母婴传播。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母婴阻断技术越来越成熟,母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乙肝的概率不断在降低,再加上新生儿都会注射乙肝疫苗,因此,先天性出现乙肝的人数也不断在减少。其实,乙肝患者和艾滋病患者一样,都不应该受到歧视,而且跟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握手、拥抱都不会被传染,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对待他们。实际上,在跟别人吃饭的时候,更应该担心被传染这些病。和别人吃饭,该担心传染的是这2种病幽门螺杆菌: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会诱发多种类型的胃病,譬如胃炎、胃溃疡等,而我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是59%(7亿以上),在某些地方这个数字更是飙升到90%。之所以这么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正是因为这种病菌可以通过唾液或口腔的分泌物进行传播,平时一起共用餐具、水杯,或者是长辈将食物嚼碎再喂孩子,都可能感染这种病菌。甲肝:与乙肝一样,甲肝也是一种病菌引起的肝炎,前者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后者则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甲肝病毒一般存在患者的粪便中,但如果不小心沾到手上,再接触食物之后,吃了这些食物的人也可能感染甲肝。要想预防这两种传染性疾病,一定要注意这三件事情:第一是吃饭前一定要洗手;第二是定期消毒餐具,可以通过高温、远红外线等方式进行;第三是使用公筷。此外,当家里有人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或甲肝等疾病时,最好将患者的餐具分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拒绝吃野味,目前为止,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都来源于动物,而吃野味是传染这些疾病的主要方式。总之,无论是乙肝也好,甲肝也罢,传染病固然可怕,但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不需要害怕被传染!互动:乙肝病毒要如何清除?参考资料[1]《这几个实验告诉你,为什么“分餐制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就是要做”》.常青藤爸爸.2024-05-19 // [2]《吃饭会传染的病,只有这几种!别再说乙肝了》.业百科weixinnc.com.2024-04-21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疫情当前,人们谨记“少出门,少聚集,戴口罩,讲卫生……”,对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自各省纷纷调降省级应急响应级别以来,被“关”在家许久的人们内心早已蠢蠢欲动,迫不及待想要和小伙伴们“搓一顿”! 但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小细节——与人用餐时,准备一副公筷公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提出,“不分餐,在疾病前面,就是裸奔”。简而言之,不分餐、不使用公筷,就是给疾病提供传播的机会。 不论是和家人吃饭还是在外聚餐,你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口水会随着筷子接触到菜品,你一筷,我一筷,就容易产生传播。 “公筷制”、“分餐制”将成为餐桌新风尚? 疫情期间,因聚餐引发感染的新闻屡见不鲜,南京家庭聚餐导致9人感染,4月份哈尔滨也因聚餐导致89人被感染,甚至还有隔桌聚餐也被感染的病例,目前疫情虽然在部分地区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松懈。 江苏省泰州市出台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并指出公勺公筷应该在两人以上同桌共餐时,用来取、夹菜的勺子和筷子,让就餐者不与嘴接触的分餐工具,还从筷子长短、颜色、标识等方面对公筷的制作提出要求。 不仅仅江苏,还有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杭州市等都纷纷发出倡议书,建议市民居家或外出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养成科学健康的进食习惯,让“公筷制”、“分餐制”成为餐桌上的新风尚。 聚餐时不用公筷,到底有多可怕?实验告诉你! 聚餐时,不使用公筷公勺,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的11位专家,为此专门去餐厅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小组选择了一家餐馆,点了六道菜家常菜,并将每份菜都分成2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还有一道作为空白对照。 工作人员对餐前餐后的菜品采集了19份样本。实验结果得出:“非公筷”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组,甚至还有高出10多倍的。不使用公筷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它隐藏着很多疾病。 图片来源: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 1.幽门螺旋杆菌 一是会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它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之一,胃癌的发生也与之有关。在节假日期间,市民黄女士和不同的亲朋好友进行聚餐,发现不对劲后去医院检查,却发现一家三口都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2.甲肝、戊肝、带状疱疹等传播 就餐中,不使用公筷,也会让携带甲肝、戊肝的人群,有机会传播到一起用餐的人中。 3.引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人在打喷嚏时,一次可以喷出10万个唾液飞沫,而这些飞沫以每小时145千米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当你就餐时,有人打了喷嚏,可想而知,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几率也会加大。 公筷分离病毒,分不开爱! 最后提倡大家积极使用“公筷公勺”,在保护他人的同时也保护自己。“公筷”将病毒与我们分离,却分不开我们的爱! 虽然刚开始使用公筷会有诸多不适,但是只要养成习惯,将会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健康、多一份文明。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在餐桌上先备一双“公筷”开始吧。 今日互动:你家里会用公筷吗? 参考资料 [1]《聚餐不用公筷有多可怕!?11位疾控专家点了6道菜,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健康时报.2024-05-05 [2]《让使用公筷成为文明风尚》.央视网.2024-04-10 [3]《使用公筷公勺是卫生也是关爱》.光明日报.2024-03-17 [4]《广州启动“公筷公勺行动” 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广州日报.2024-04-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业百科weixinnc.com】公众号,回复您遇到的健康问题,即有专家为您免费解答。 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南方的春天,天气比较潮湿,容易感染多种传染疾病,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还不完善的孩子来说,更容易受到细菌以及病毒的侵袭。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要正确去做好预防措施。下面和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春季应谨防4种传染病! 1、水痘 水痘主要是因为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患者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瘙痒感,同时也会伴有疲倦以及发高烧,严重的话会出现皮肤感染以及疤痕。可以在孩子12~15个月的时候接种第1次疫苗,4岁的时候再接种第2次。水痘主要是通过泡液或者空气传染给其他人,一旦发现有水痘患者应该做好隔离工作。另外,要注意不能用手直接去抓挠水痘,不然会留下疤痕。患者高烧时可以选择退烧药物,瘙痒难忍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组胺的药物,千万不能直接涂抹药。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感染,容易并发睾丸炎、病毒性脑炎以及胰腺炎等,孩子在18-24个月龄间应该接种一次麻疹疫苗。腮腺炎主要是通过唾液接触以及飞沫的方式来传染,如果孩子没有并发症的话并不需要就医,只要做好隔离护理,让孩子多进行休息多喝水,饮食方面注意清淡即可。若是孩子出现腹部疼痛,全身没有力气,恶心呕吐以及睾丸疼痛,应该警惕并发症,选择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3、麻疹 患上麻疹病毒时会引起眼睛发炎、流鼻涕、发高烧,同时也会并发脑损伤以及重症肺炎。孩子8个月的时候要接种一次疫苗,18-24个月的时候再接种第2针疫苗。因为麻疹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咳嗽以及打喷嚏的方式来传染,因此要做好隔离工作,适当的晒晒太阳,居住的房间多通风。 4、流感 流感也就是流行性感冒,主要是因为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感染,会让孩子持续性的发高烧,同时伴有咽喉肿痛,咳嗽以及全身酸痛等。流感的传染性很强,容易并发肺炎。应该及早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新,尽量不要带着孩子去公共场所。 宝宝患上传染病有哪些征兆? 1、体重异常: 本来胖乎乎的小脸慢慢地消瘦下来,躯体和四肢的皮下脂肪变薄了,甚至有点皮包骨头的感觉;较长时期内,孩子体重增加不明显,或几乎不增加。这些情况多见于食量小,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孩子,也可见于孩子疾病过后的恢复期。 2、身高异常:较长时期内,孩子增高不明显或个头几乎不增长。这种情况常见于生病之后,或有明显挑食或偏食的孩子,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经常睡觉很晚。 3、面色异常:孩子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弹性差,或有较严重的皮肤损害,如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汗毛脱落,出现皮下出血点,出现乌青块”。在排除皮肤病等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某些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有关,如铁、锌或维生素C、B1缺乏,也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 春季宝宝饮食禁忌 1、辛燥食物 春季天气温度由冷转暖,阳气升涨,宝宝容易"上火",宝宝要忌食燥热食物,如羊肉、狗肉,少吃油炸鸡、肋骨等。一点辛辣食品如辣子、胡椒、蒜等也要少吃。巧克力、果脯也是萌生"内热"的泉源,也在忌食之列。不过略有辛味的食物如洋葱、新姜、韭菜、青蒜苗等对人的身体阳气滋生有益,可以合适食用。 2、能致敏的食物 对一点有皮肤病、气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恶疾的宝宝,春季是好发季候,要慎用海鲜、虾、海鱼、蟛蜞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对亲族中有"遗传性红细胞欠缺"病史的宝宝应禁食罗汉豆,否则会发生溶血性黄疸。 春季宝宝饮食适宜 1、含钙多的食物 寒冬小儿出行相对减损,易缺钙,春天成长发育加速,需钙量增加,在吃喝上应给宝宝多选用含钙浩博的食物,如牛乳及奶制品、豆制品、骨头汤、鱼、虾、芝麻等。假如2岁以上的宝宝奶喝腻了,可以改喝酸奶,"马铃薯奶汁没有菜的汤"或"黄油食用菌鲜汤"也是不赖的挑选。嫩豆腐含钙也很浩博。小毛虾是"储钙库房",可将毛虾放入汤中或做成馄饨馅,其补钙成效毫不不及之处。 2、补给不可少:脂肪酸 脑团体中包括两种不达到最高限度脂肪酸,他们是组成前脑的主要成分,假如匮缺将会影响智力发育。因为体内不可以自行合成,务必从食品中摄取。春季脑发育较快,应给宝宝多吃些富含不达到最高限度脂肪酸的食物,如核桃、茶油、油橄榄油、芝麻、兔肉、鲜贝等。鱼肉鲜美,包括浩博的"脑金子",可烹调法或烹调法,但不要油炸,否则营养成分失去净尽。 3、优质氨基酸 宝宝春季然生成长发育加速,器官与脑团体对优质蛋白的需要也随之增加。可多选用鸡蛋、鱼、虾、鸡肉、牛肉、豆制品、小米、红豆等。鲜罗汉豆中包括前脑发育所不可少的蛋白质,是春季饭桌上选食物。 4、有补养效用的食物 给宝宝多吃一点"药食同源"的食品,如红枣、龙眼肉、食用菌、香菇、黑食用木耳、枸杞子、薯蓣、米仁、核桃肉等,这些个食品包括浩博的营养成分,性味甘平,副效用很少,适应体弱多病的宝宝食用。 5、富含维他命及矿物质的食物 春天宝宝易患嘴边炎,牙龈易出血,皮肤易干燥,所以要多吃富含维他命及矿物质的食物。如芹菜、菠菜、油菜、卷心菜、西红柿、胡萝卜、白萝卜、甘薯、马铃薯、花椰菜等。合适吃一点野菜和糙粮,如荠菜、香椿、玉茭、燕麦片、倭瓜等。
到了夏天,大家常常会吃一些冰镇的食物,但有人也会因此而拉肚子,那么拉肚子的话该如何调理?吃哪些食物比较好?下面跟随运河边百科(www.yunhebian.com)了解一下吧! 每天拉三次以上的稀便,在医学上称为腹泻,俗称“拉肚子”。每年夏天,医院里“拉肚子”的人会明显增多。其实,拉肚子很多时候是可以在家里自我治疗的。 每天拉稀便3-5次的患者,完全可以在家中治疗。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喝足够的液体(水、稀饭等)以防治脱水。很多人误认为拉肚子不能吃东西,其实拉肚子更要注意进食,可以吃稀饭、薄面汤等清淡流食,既可补水,也可补充体力。拉肚子时,饮食以咸为主。 除了进食,还可适当口服服补液盐(ORS),各大药店均可买到。同时可以到药店购买非处方药“思密达”,以减少拉肚子的次数。 大部分拉肚子的人在家进行如上述治疗,病情很快就能控制。但仍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在家治疗三天后仍不见好,如果出现下列六种情况中的一种,就应该马上去医院诊治:便次增加;不能进食;频繁呕吐;明显口渴;发烧;大便带血。 约70%的拉肚子不需要服用消炎药(抗生素),只需按上述处理就可以了。因此,拉肚子后,切勿自行胡乱服用消炎药,否则有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的风险,使拉肚子更难治疗。 拉肚子可以吃什么比较好 1、拉肚子可以吃水果辅助治疗 拉肚子可以吃些水果辅助治疗,但是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可以吃。拉肚子可以吃苹果、石榴等;拉肚子不可以吃梨、西瓜、香蕉等。拉肚子,取苹果1只,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在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苹果时,不宜加蔗糖调味,因为蔗糖可能会加重腹泻。 2、拉肚子可以喝粥 拉肚子可以喝点加盐的白粥,建议不要放肉。现在一些小胖墩无肉不欢,家长怕孩子不肯吃饭,体力不能恢复,便煮肉粥给孩子吃。“肉粥也会加剧肠胃负担。”专家指出,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此时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菜,会加重病情,因此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 3、拉肚子可以吃面食 拉肚子需要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面食是不错的选择。面条营养丰富,而且比较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吃面条是拉肚子的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拉肚子的人来说,吃的面条不要过于油腻,过于油腻的话会加重肠胃负担。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是防止“病从口入”。只要大家日常生活中注意下列问题,就会减少腹泻病的发病机会。 1、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2、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不妨加点醋和蒜。 3、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4、洁环境。灭蝇、灭蟑。 5、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吃、喝。 发生腹泻急救3招 发生腹泻后三个步骤不可少。 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呕吐的病人。首先要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新京报讯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展情况备受全国人民广泛关注。官方通报、媒体辟谣、专家释疑,各方正在全方位努力控制病情的发展。 那么,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共同打赢这场新型肺炎防治的攻坚战? 面对当下的病情,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认识,做好个人防治。 1. 近期尽量避免前往武汉; 2. 如果有发热等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到医院查看; 3. 随时佩戴口罩,但不一定必须是N95口罩。 下面,是新京报记者整理的从科普篇、举措篇、防护篇、辟谣篇来解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点。 【科普篇】 1.什么是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 据中国疾控中心官网介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此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病毒,武汉的新型病毒被命名为2019-nCoV。 世卫组织官网介绍,加上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为呼吸道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另外两种则是大家熟知的ME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和SARS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2.和MERS和SARS是一回事吗? 据湖北省卫健委官方微信,此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ME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和SARS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有很大不同。 跟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风格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的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 3.病毒是否会在人际间传播? 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情况,武汉市卫健委曾表示,现有调查结果表明,尚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李刚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结合已知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报告,以及前期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目前综合判断,对本次的疫情初步印象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力不强,不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具有人传人的特性仍未明确。 4.新型冠状病毒会变异吗?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据健康报报道,针对它的传播和变异还在监控中。 5.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处置指南》,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情可以表现为轻、中、重度。包括单纯性感染、轻症肺炎,重度病情包括重症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 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鼻塞、乏力、头痛、肌肉疼痛或不适,另疑似呼吸道感染、严重呼吸衰竭等。 6.人会通过哪些途径被传染?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还未确定。已确诊病例皆在武汉本地停留过。 7.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具有人传人的特性仍未明确。 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情况,武汉市卫健委曾表示,现有调查结果表明,尚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 1月20日,武汉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最新通告。最新通告中首度没有提及上述“不排除有限人传人”及“持续人传人风险较低”的说法。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李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结合已知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报告,以及前期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目前综合判断,对本次的疫情初步印象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力不强,不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 8.人会感染动物来源的新型病毒吗? 世卫组织官网消息,调查结果显示,中国2002年发生了从果子狸传至人的SARS冠状病毒疫情,沙特阿拉伯2012年发生了从单峰骆驼传至人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疫情。 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 9.新型冠状病毒能治愈吗? 世界卫生组织已发布了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处置指南。 世卫组织认为,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截至1月20日,全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例中,已治愈25例。 10.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吗? 据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新疾病,并无现有可用疫苗。开发新疫苗可能需要若干年时间。 11.新型冠状病毒从哪儿来? 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 【举措篇】 12.武汉是怎样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 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进行环境卫生处置 2024年1月1日已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采取休市措施,并对武汉全市公共场所,特别是农贸市场进一步加强防病指导和环境卫生管理。 隔离治疗所有病例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所有病例均已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正在进行中。同时,武汉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配合国家和省开展病原鉴定(包括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和病因溯源。 规范发热门诊管理 优化检测试剂 在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优化后的检测试剂盒,对全市发热门诊隔离治疗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采样监测。下一步将继续对全市疑似病例开展检测工作。 扩大搜索范围 加大筛查加快检测 按照新修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加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筛查力度,同时完善检测方案,优化检测流程,加快检测速度。 13.北京发现病例后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1月20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已成立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卫生、宣传、网信、公安、交通、市场、医保、药监等部门参加,及时沟通情况,形成防治合力。 立足病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预检分诊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排查,强化发现报告能力,严密防控输入性病例。通过排查及时发现2例武汉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同时对全市医疗机构排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1月14日以来,已对医疗机构累计监督6552户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发布全市89家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和发热患者就诊指南,引导发热患者规范有序就医,减少交叉感染。市疾控中心针对冬春季传染病防治,连续发布健康教育和提示信息。 14.还有哪些省市地区启动了专门防控方案? ■深圳市机场、码头、火车站等启动体温监测 深圳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各相关部门合作进行以下防治工作:一是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和专家小组,全力救治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密切接触者跟踪管理;二是启动了全市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机场、码头、火车站、客运站等场所启动体温监测工作,加强病例排查;三是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做好预检分诊,避免漏诊和误诊;四是加强环境整治,做好农贸市场管理,取缔违法售卖野生动物行为。 ■上海市印发疫情防控方案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试行)》等通知。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上海市市长应勇在回答中外媒体提问时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责成市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目前加强了对一些可疑病例的甄别和筛选,对一些可疑病例人员的密切接触人员,也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将会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的重视,一旦上海发生确诊的此类病例,将依法依规及时向社会公布。 ■浙江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力量配置 浙江省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全面响应,相继成立专项工作组和专家组,及时制定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方案。目前,浙江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全面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力量配置,规范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监测、筛查、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全省各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做好农贸市场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广州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已经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任组长,副主任和一级调研员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医管处、应急处、疾控处等8个部门,同时设有联络人。 15.国家卫健委针对疫情有何部署? 2024年1月1日,国家卫健委成立由马晓伟主任为组长的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会商分析疫情发展变化,研究部署防控策略措施,及时指导、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开展病例救治、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第一时间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单位对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平行检测。 国家卫健委已印发病例诊疗、防控方案(涵盖监测、流调、密切接触者管理、实验室检测等内容),在全国建立了“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要求各地加强检测,全力救治患者,及时发布确诊病例及疫情防控信息。 近日,国家卫健委陆续向全国各省派出工作组,指导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卫生组织、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疫情应对处置工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16.中方与日泰韩等国如何共同防疫? 1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根据外交部向有关部门了解?目前日本,泰国,韩国?已经向中方通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情况?中方也?与这些国家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病人的救治以及疫情的?防控工作。 耿爽说,中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港澳台地区通报疫情信息?并保持密切沟通?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分享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在接到有关国家相关病例的通报后?中方高度重视?通过双多边渠道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合作?全力应对。 耿爽表示,如果其他国家也发现相关的疑似输入性病例?欢迎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向中方通报情况?促进联防联控。将同各方一道携手应对疫情?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卫生安全? 【防护篇】 17.出门口罩应该怎么戴? 1月20日,北京市疾控发布官方提醒,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北大医院一位专家表示,到医院就诊应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目前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级的医用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 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达95%以上。 普通级的医用口罩名称比较多,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的医用口罩都是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该级别口罩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表示,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挡住绝大部分携带病毒的飞沫,一般情况下佩戴这种口罩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另一种较受欢迎的N95口罩可隔离更小的微粒,且与面部贴合更紧密,不易漏气,但价格较高,佩戴时憋气感觉更明显。 18.除了戴口罩还有哪些防护方法?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洗手也是世卫组织推荐的主要防护方法之一。推荐洗手场合为: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推荐的洗手方法是: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洗双手。 医疗卫生机构同时强调,不要随地吐痰。世卫组织提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密封式垃圾箱内。 19.发烧咳嗽该怎么办?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公众,要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同时,不要带病上班、上课或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 20.吃东西有何禁忌?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世卫组织提醒,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21.接触动物有何注意事项?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避免接触野生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世卫组织提醒,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辟谣篇】 22.吸烟后烟油子覆盖肺细胞表面,能阻挡肺炎病毒? 1月20日,一张朋友圈截图广为流传,截图文字称,SARS期间,全国几乎没有吸烟者因SARS而死亡。烟是纳米级的,烟油子覆盖了肺细胞表面,相当给每个细胞带了一个人纳米级的口罩,比微米级K90口罩还细微和致密,可以阻挡病毒的附着和进入,断了根本。因此说吸烟有一定的作用,不是开玩笑。 有业内专家指出,吸烟不能预防SARS病毒感染。虽然非吸烟者患SARS的比例有一点点增加,但是统计上没有明显的区别。统计上区别不明显,等于二者根本没有区别。预防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传染病,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戴口罩。吸烟绝对不是一个抵御病毒的办法。恰恰相反,吸烟反而会给病毒带来更多的感染机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表示,从科学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的老烟民抽烟时间长,患有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就抵抗力较差,肺部对外在的能力较差,得任何疾病的几率都要明显高于非烟民。 2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率14%、致死率4%? 一则传播较广的“通知”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感染后重症率14%、致死率4%。 新京报记者就此询问了一位医学专家。专家表示,这样的计算方式并不科学,流行病学中对病死率等计算有明确规定,必须要有足够样本量才可以得出科学数据,“不能说两人车祸一人死亡,得出致死率50%的结论”。 24.新型冠状病毒已被证实为“新型SARS”? 近日,网上有消息称,武汉“神秘疾病”已被证实为新型SARS病毒,或武汉肺炎与非典相似性高达90%等。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辟谣称,引起武汉“神秘疾病”的病原体确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病毒。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虽同属于冠状病毒这一大家族,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它不是SARS,也不是MERS病毒,它们的病毒基因序列差异比较大。 相关内容解读: 致敬!身处新型肺炎疫情一线医护人员 武汉医生的这条朋友圈刷屏 一文读懂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源、传染方式及症状表现 《人民日报》详解春运如何严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 不信谣!不传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这些谣言,不!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