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彭龄
初彭龄简介

初彭龄简介

初彭龄(1749-1825),字绍祖,号颐园,原籍莱阳北黄村。1753年(乾隆十八年)迁居即墨海堤村(今属金口镇)。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历官编修、御史、云南巡抚、刑部侍郎、内阁学士,道光擢兵部尚书。初彭龄世代簪缨,官位显赫,是清代中叶即墨境内继郭琇之后的又一名闻遐迩的清廷大员。至今,初彭龄及其宗祖的轶闻轶事,仍在即墨、莱阳一带广为流传。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初彭龄别名:字绍祖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莱阳出生日期:1749年逝世日期:1825年职业:清代大臣主要成就:1799年出任云南巡抚代表作品:《初彭龄传》 人物生平2 178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初彭龄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任江西道御史。在此期间,他先后上疏参劾协办大学士彭元瑞和江西巡抚陈淮,以耿直敢言引起朝廷注目,升任工部侍郎。1799年(清嘉庆四年),初彭龄出任云南巡抚。这时,云南省盐政腐败,盐价昂贵。少数民族纷纷暴动反抗盐官、盐差。云南总督富纲建议皇帝停办官盐,改归民运民销。初彭龄上疏极力支持富纲的建议,主张令灶户自煎自卖,盐商自运自销。这一办法推行后,多年盐务积弊得以克服。接着,他上表参劾兵部侍郎江兰任云南巡抚期间,对盐井遭水淹,少数民族为盐政腐败而闹事等情匿不上报罪,结果江兰被免职。1801至1802年(清嘉庆六至七年),初彭龄先后上疏参劾贵州巡抚伊桑阿、常明等,这些被参官吏,都受到严惩。1803年(清嘉庆八年),赴陕西省清查军需,查获陕西巡抚秦承恩等浮支滥用军需粮饷,初彭龄上疏参劾,使他们分别受到撤职降级等不同处 人物评价3 彭龄为人刚方,嫉恶甚严,弹劾无所瞻徇,朝廷每有参案暨各省吏弊,又多委彭龄彻查,颇以是贾怨(招致怨恨),赖独得主知,故屡退屡进,终得保全。赞曰:山有猛兽,豺狼为之敛迹,彭龄恶恶过峻,动形白简,说者谓乏大臣休容之度,夫古今国事之坏,坏于官邪,上下相卫,不忍一家而一路哭矣。此君子所为叹息痛恨者也,然彭龄非遇明主,亦且不免于祸哉。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