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咸阳市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马陵道万弩射庞涓,咸阳市五牛分商鞅-趣历史网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马陵道万弩射庞涓,咸阳市五牛分商鞅-趣历史网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  话说庞涓同太子申起兵伐韩,行过外黄,有布衣徐生请见太子。太子问曰:“先生辱见寡人,有何见谕?”徐生曰:“太子此行,将以伐韩也,臣有百战百胜之术于此,太子欲闻之否?”申曰:“此寡人所乐闻也。”徐生曰:“太子自度富有过于魏,位有过于王者乎?”申曰:“无以过矣!”徐生曰:“今太子自将而攻韩,幸而胜,富不过于魏,位不过于王也;万一不胜,将若之何?夫无不胜之害,而有称王之荣,此臣所谓百战百胜者也。”申曰:“善哉!寡人请从先生之教,即日班师。”  徐生曰:“太子虽善吾言,必不行也。夫一人烹鼎,众人啜汁。今欲啜太子之汁者甚众,太子即欲还,其谁听之!”徐生辞去。太子出令欲班师,庞涓曰:“大王以三军之寄,属于太子,未见胜败,而遽班师,与败北何异?”诸将皆不欲空还,太子申不能自决,遂引兵前进,直造韩都。  韩昭侯遣人告急于齐,求其出兵相救。  齐宣王大集群臣,问以:“救韩与不救,孰是孰非?”  相国驺忌曰:“韩、魏相并,此邻国之幸也,不如勿救。”田忌、田婴皆曰:“魏胜韩,则祸必及于齐,救之为是。”孙膑独嘿然无语。宣王曰:“军师不发一言,岂救与不救,二策皆非乎?”孙膑对曰:“然也。夫魏国自恃其强,前年伐赵,今年伐韩,其心亦岂须臾忘齐哉?若不救,是弃韩以肥魏,故言不救者非也;魏方伐韩,韩未敝而吾救之,是我代韩受兵,韩享其安,而我受其危,故言救者亦非也。”宣王曰:“然则何如?”孙膑对曰:“为大王计,宜许韩必救,以安其心;韩知有齐救,必悉力以拒魏,魏亦必悉力以攻韩,吾俟魏之敝,徐引兵而往,攻敝魏以存危韩,用力少而见功多,岂不胜于前二策耶?”宣王鼓掌称善,遂许韩使,言:“齐救旦暮且至。”  韩昭侯大喜,乃悉力拒魏,前后交锋五六次,韩皆不胜,复遣使往齐,催趱救兵。  齐复用田忌为大将,田婴副之,孙子为军师,率车五百乘救韩。田忌又欲望韩进发,孙膑曰:“不可,不可!吾向者救赵,未尝至赵;今救韩,奈何往韩乎?”田忌曰:“军师之意,将欲如何?”孙膑曰:“夫解纷之术,在攻其所必救。今日之计,惟有直走魏都耳!”田忌从之,乃令三军齐向魏邦进发。  庞涓连败韩师,将逼新都,忽接本国警报,言:“齐兵复寇魏境,望元帅作速班师。”庞涓大惊,即时传令去韩归魏,韩兵亦不追赶。孙膑知庞涓将至,谓田忌曰:“三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云:‘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吾军远入魏地,宜诈为弱形以诱之!”田忌曰:“诱之如何?”孙膑曰:“今日当作十万灶,明后日以渐减去,彼见军灶顿减,必谓吾兵怯战,逃亡过半,将兼程逐利,其气必骄,其力必疲,吾因以计取之!”田忌从其计。  再说庞涓兵望西南而行,心念韩兵屡败,正好征进,却被齐人侵扰,毁其成功,不胜之忿。及至魏境,知齐兵已前去了。遗下安营之迹,地甚宽广,使人数其灶,足有十万,惊曰:“齐兵之众如此,不可轻敌也。”明日又至前营,查其灶仅五万有余,又明日,灶仅三万。涓以手加额曰:“此魏王之洪福矣。”太子申问曰:“军师未见敌形,何喜形于色?”涓答曰:“某固知齐人素怯,今入魏地才三日,士卒逃亡已过半了,尚敢操戈相角乎?”太子申曰:“齐人多诈,军师须十分在意!”  庞涓曰:“田忌等今番自来送死,涓虽不才,愿生擒忌等,以雪桂陵之耻!”当下传令,选精锐二万人,与太子申分为二队,倍日并行,步军悉留在后,使庞葱率领徐进。  孙膑时刻使人探听庞涓消息,回报:“魏兵已过沙鹿山,不分早夜,兼程而进。”孙膑屈指计程,日暮必至马陵。  那马陵道在两山中间,溪谷深隘,堪以伏兵。  道傍树木丛密,膑只拣绝大一株留下,余树尽皆砍倒,纵横道上以塞其行,却将那大树向东树身砍白,用黑煤大书六字云:“庞涓死此树下。”上面横书四字云:“军师孙示”,令部将袁达,独孤陈各选弓弩手五千,左右埋伏,吩咐:“但看树下火光起时,一齐发弩!”  再令田婴引兵一万,离马陵三里埋伏,只待魏兵已过,便从后截杀。  分拨已定,自与田忌引兵远远屯扎,准备接应。  再说庞涓一路打听齐兵过去不远,恨不能一步赶著,只顾催趱,来到马陵道时,恰好日落西山。其时十月下旬,又无月色,前军回报:“有断木塞路,难以进前。”庞涓叱曰:“此齐兵畏吾蹑其后,故设此计也!”正欲指麾军士搬木开路,忽抬头看见树上砍白处,隐隐有字迹,但昏黑难辨,命小军取火照之。众军士一齐点起火来,庞涓于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大惊曰:“吾中刖夫之计矣!”急教军士:“速退!”  说犹未绝,那袁达、独孤陈两支伏兵,望见火光,万弩齐发,箭如骤雨,军士大乱。庞涓身带重伤,料不能脱,叹曰:“吾恨不杀此刖夫,遂成竖子之名。”即引佩剑自刎其喉而绝。庞英亦中箭身亡,军士射死者,不计其数。史官有诗云:  昔日伪书奸似鬼,今宵伏弩妙如神。  相交须是怀忠信,莫学庞涓自陨身!  昔庞涓下山时,鬼谷曾言:“汝必以欺人之事,还被人欺。”庞涓用假书之事,欺孙膑而刖之,今日亦受孙膑之欺,堕其减灶之计。鬼谷又言:“遇马而瘁。”果然死于马陵,计庞涓仕魏至身死,刚十二年,应花开十二朵之兆,始见鬼谷之占,纤微必中,神妙不测。  时太子申在后队,闻前军有失,慌忙屯扎住不行,不提防田婴一军反从后面杀到,魏兵心胆俱裂,无人敢战,各自四散逃生。太子申势孤力寡,被田婴生擒,缚置车中,田忌和孙膑统大军接应,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轻重军器尽归于齐。田婴将太子申献功,袁达、独孤陈将庞涓父子尸首献功,孙膑手斩庞涓之头,悬于车上。  齐军大胜,奏凯而还。其夜太子申惧辱,亦自刎而死。孙膑叹息不已。  大军行至沙鹿山,正逢庞葱步军,孙膑使人挑庞涓之头示之,步军不战而溃,庞葱下车叩头乞命,田忌欲并诛之,孙膑曰:“为恶者止庞涓一人,其子且无罪,况其侄乎?”乃将太子申及庞英二尸交付庞葱,教他回报魏王:“速速上表朝贡,不然,齐兵再至,宗社不保。”庞葱喏喏连声而去。此周显王二十八年事也。  田忌等班师回国,齐宣王大喜,设宴相劳,亲为田忌、田婴、孙膑把盏,相国驺忌自思昔日私受魏赂,欲陷田忌之事,未免于心有愧,遂称病笃,使人缴还相印。齐宣王遂拜田忌为相国,田婴为将军。  孙膑军师如故,加封大邑,孙膑固辞不受,手录其祖孙武《兵书》十三篇,献于宣王曰:“臣以废人,过蒙擢用,今上报主恩,下酬私怨,于愿足矣。臣之所学,尽在此书,留臣亦无用,愿得闲山一片,为终老之计。”  宣王留之不得,乃封以石闾之山。孙膑住山岁余,一夕忽不见,或言鬼谷先生度之出世矣,此是后话。武成王庙有《孙子赞》云:  孙子知兵,翻为盗憎,  刖足衔冤,坐筹运能。  救韩攻魏,雪耻扬灵,  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揆之祖武,何愧典型!  再说齐宣王将庞涓之首,悬示国门,以张国威,使人告捷于诸侯。诸侯无不耸惧,韩、赵二君尤感救兵之德,亲来朝贺。宣王欲与韩、赵合兵攻魏,魏惠王大恐,亦遣使通和,请朝于齐,齐宣王约会三晋之君,同会于博望城,韩、赵、魏无敢违者,三君同时朝见,天下荣之。  宣王遂自恃其强,耽于酒色,筑雪宫于城内,以备宴乐。辟郊外四十里为苑囿,以备狩猎。又听信文学游说之士,于稷门立左右讲室,聚游客数千人,内如驺衍、田骈、接舆、环渊等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日事议论,不修实政。嬖臣王驩等用事,田忌屡谏不听,郁郁而卒。  一日,宣王宴于雪宫,盛陈女乐,忽有一妇人,广额深目,高鼻结喉,驼背肥项,长指大足,发若秋草,皮肤如漆,身穿破衣,自外而入,声言:“愿见齐王。”  武士止之曰:“丑妇佝人,敢见大王?”  丑妇曰:“吾乃齐之无盐人也,覆姓锺离名春,年四十余,择嫁不得,闻大王游宴离宫,特来求见,愿入后宫,以备洒扫。”  左右皆掩口而笑曰:“此天下强颜之女也!”乃奏知宣王。  宣王召入,群臣侍宴者,见其丑陋,亦皆含笑。  宣王问曰:“我宫中妃侍已备,今妇人貌丑,不容于乡里,以布衣欲干千乘之君,得无有奇能乎?”  锺离春对曰:“妾无奇能,特有隐语之术。”  宣王曰:“汝试发隐术,为孤度之,若言不中用,即当斩首。”锺离春乃扬目炫齿,举手再四,拊膝而呼曰:“殆哉,殆哉!”  宣王不解其意,问于群臣,群臣莫能对。宣王曰:“春来前,为寡人明言之。”  春顿首曰:“大王赦妾之死,妾乃敢言。”  宣王曰:“赦尔无罪。”  春曰:“妾扬目者,代王视烽火之变;炫齿者,代王惩拒谏之口;举手者,代王挥谗佞之臣;拊膝者,代王拆游宴之台。”  宣王大怒曰:“寡人焉有四失?村妇妄言!”喝令斩之。  春曰:“乞申明大王之四失,然后就刑。妾闻秦用商鞅,国以富强,不日出兵函关,与齐争胜,必首受其患。大王内无良将,边备渐弛,此妾为王扬目而视之。妾闻:‘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大王内耽女色,外荒国政,忠谏之士,拒而不纳,妾所以炫齿为王受谏也。且王驩等阿谀取容,蔽贤窃位;驺衍等迂谈阔论,虚而无实。大王信用此辈,妾恐其有误社稷,所以举手为王挥之。王筑宫筑囿,台榭陂池,殚竭民力,虚耗国赋,所以拊膝为王拆之。大王四失,危如累卵,而偷目前之安,不顾异日之患。妾冒死上言,倘蒙采听,虽死何恨!”  宣王叹曰:“使无锺离氏之言,寡人不得闻其过也!”即日罢宴,以车载春归宫,立为正后。春辞曰:“大王不纳妾言,安用妾身?”于是宣王招贤下士,疏远嬖佞,散遣稷下游说之徒,以田婴为相国,以邹人孟轲为上宾,齐国大治。  即以无盐之邑封春家,号春为无盐君,此是后话。  话分两头,却说秦相国卫鞅闻庞涓之死,言于孝公曰:“秦、魏比邻之国,秦之有魏,犹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其势不两存明矣。魏今大破于齐,诸侯叛之,可乘此时伐魏,魏不能支,必然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为大将,公子少官副之,帅兵五万伐魏。  师出咸阳,望东进发,警报已至西河,守臣朱仓告急文书一日三发,惠王大集群臣,问御秦之计,公子卬进曰:“鞅昔日在魏时,与臣相善,臣尝举荐于大王,大王不听,今日臣愿领兵前往,先与讲和,如若不许,然后固守城池,请救韩、赵。”群臣皆赞其策,惠王即拜公子卬为大将,亦率兵五万,来救西河,进屯吴城。  那吴城是吴起守西河时所筑,以拒秦者,坚固可守。公子卬正欲修书,遣人往秦寨通问卫鞅,欲其罢兵,守城将士报道:“今有秦相国差人下书,见在城外。”公子卬命缒城而上,发书看之,书曰:  鞅始与公子相得甚欢,不异骨肉;今各事其主,为两国之将。何忍治兵,自相鱼肉?鄙意欲与公子相约,各去兵车,释甲胄,以衣冠之会,相见于玉泉山,乐饮而罢。免使两国肝脑涂地,使千秋而下,称吾两人之交情,同于管、鲍,公子如肯俯从,幸示其期。  公子卬读毕大喜曰:“吾意正欲如此。”遂厚待使者,答以书曰:  相国不忘夙昔之好,举齐桓故事,以衣裳易兵车,安秦、魏之民,明管、鲍之谊,此卬志也。三日之内,惟相国示期,敢不听命?  卫鞅得了回书,喜曰:“吾计成矣。”复使人入城订定日期,言:“秦兵前营已撤,打发先回,只等会过元帅,便拔寨都起。”复以旱藕、麝香遗之曰:“此二物秦地所产。旱藕益人,麝香辟邪,聊志旧情,永以为好。”公子卬谓卫鞅爱己,益信其无他,答书谢之。  卫鞅假传军令,使前营尽撤,公子少官率领先行,却暗暗吩咐,一路只说射猎充食,在狐岐山,白雀山等处,四散埋伏,期定是日午末未初,齐到玉泉山下,只听山上放炮为号,便一齐杀入,将来人尽数拿住,不许走漏一人。  至期,侵晨,卫鞅先使人报入城中,言:“相国先往玉泉山伺候,随行不满三百人。”公子卬十分相信,亦以车酋车载酒食,并乐工一部,乘车赴会,人数与卫鞅相当,卫鞅在山下相迎。公子卬见人从既少,且无军器,坦然不疑,相见之间,各叙昔日交情,并及今日通和之意,魏国从人无不欢喜,两边俱有酒席。  公子卬是地主,先替卫鞅把盏,三献三酬,奏乐三次,卫鞅使军吏席上报时,即命撤了魏国筵席,另用本国酒馔。两个侍酒的,都是秦国有名的勇士,一个唤做乌获,力举千钧;一个唤做任鄙,手格虎豹。  卫鞅才举初杯相劝,以目视左右,便去山顶上放起一声号炮,山下亦放炮相应,声震陵谷,公子卬大惊曰:“此炮何来?相国莫非见欺否?”卫鞅笑曰:“暂欺一次,尚容告罪。”公子卬心慌,便欲奔逃,却被乌获紧紧帮住,转动不得。任鄙指挥左右拿人,公子少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卫鞅吩咐将公子卬上了囚车,先递回秦国报捷,却将所获随行人从,解其束缚,赐酒压惊,仍用原来车仗,教他:“只说主帅赴会回来,赚开城门,另有重赏,如若不从,即时斩首。”那一行从人都是小辈,谁不怕死,尽皆依允。却教乌获假作公子卬坐于车中,任鄙作护送使臣,单车随后。  城上认得是自家人从,即时开门,那两员勇将一齐发作,将城门一拳一脚,打个粉碎,关阖不得,军士上前者,都被打倒,背后卫鞅亲率大军,飞也似赶来,城中军民乱窜,卫鞅纵军士乱杀一阵,遂占了吴城。  朱仓闻知主帅被虏,度西河难守,弃城而遁,卫鞅长驱而入,直逼安邑。  惠王大惧,使大夫龙贾往秦军行成,卫鞅曰:“魏王不能用吾,吾故出仕秦国,蒙秦王尊为卿相,食禄万锺,今以兵权交付,若不灭魏,有负重托。”  龙贾曰:“吾闻,‘良鸟恋旧林,良臣怀故主。’魏王虽不能用足下,然父母之邦,足下安得无情?”  卫鞅沉思半晌,谓龙贾曰:“若要我班师,除非将河西之地,尽割于秦方可。”龙贾只得应诺,回奏惠王,惠王从之,即令龙贾奉河西地图,献于秦军买和,卫鞅按图受地,奏凯而归,公子卬遂降于秦。  魏惠王以安邑地近于秦,难守,遂迁都大梁去讫,自此称为梁国。  秦孝公嘉卫鞅之功,封为列侯,以前所取魏地商、於等十五邑,为鞅食邑,号为商君,后世称为商鞅为此也。鞅谢恩归第,谓家臣曰:“吾以卫之支庶,挟策归秦,为秦更治,立致富强,今又得魏地七百里,封邑十五城,大丈夫得志,可谓极矣。”  宾客齐声称贺,内有一士厉声而前曰:“‘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尔等居商君门下,岂可进谄而陷主乎?”众人视之,乃上客赵良也。  鞅曰:“先生谓众人之谄,试言吾之治秦,与五羖大夫孰贤?”  良曰:“五羖大夫之相穆公也,三置晋君,并国二十一,使其主为西戎伯主;及其自奉,暑不张盖,劳不坐乘,死之日百姓悲哭,如丧考妣。今君相秦八载,法令虽行,刑戮太惨,民见威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太子恨君刑其师傅,怨入骨髓,民间父兄子弟久含怨心,一旦秦君晏驾,君之危若朝露,尚可贪商、於之富贵,而自夸大丈夫乎?君何不荐贤人以自代。辞禄去位,退耕于野,尚可望自全也!”商君默然不乐。  后五月,秦孝公得疾而薨,群臣奉太子驷即位,是为惠文公。  商鞅自负先朝旧臣,出入傲慢,公子虔初被商鞅劓鼻,积恨未报,至是与公孙贾同奏于惠文公曰:“臣闻:‘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重者身危。’商鞅立法治秦,秦邦虽治,然妇人童稚皆言商君之法,莫言秦国之法,今又封邑十五,位尊权重,后必谋叛。”  惠文公曰:“吾恨此贼久矣。但以先王之臣,反形未彰,故姑容旦夕。”乃遣使者收商鞅相印,退归商、於,鞅辞朝,具驾出城,仪仗队伍,犹比诸侯,百官饯送,朝署为空。  公子虔、公孙贾密告惠文公,言:“商君不知悔咎,僭拟王者仪制,如归商、於,必然谋叛。”甘龙、杜挚证成其事。  惠文公大怒,即令公孙贾引武士三千追赶商鞅,枭首回报。  公孙贾领命出朝,当时百姓连街倒巷,皆怨商君,一闻公孙贾引兵追赶,攘臂相从者,何止数千余人。商鞅车驾出城,已百余里,忽闻后面喊声大振,使人探听,回报:“朝廷发兵追赶。”商鞅大惊,知是新王见责,恐不免祸,急卸衣冠下车,扮作卒隶逃亡。  走至函关,天色将昏,往旅店投宿,店主索照身之帖,鞅辞无有,店主曰:“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人,犯者并斩,吾不敢留。”商鞅叹曰:“吾设此法,乃自害其身也。”乃冒夜前行,混出关门,径奔魏国。  魏惠王恨商鞅诱虏公子卬,割其河西之地,于是欲囚商鞅以献秦,鞅复逃回商、於,谋起兵攻秦,被公孙贾追至缚归,惠文公历数其罪,吩咐将鞅押出市曹,五牛分尸。百姓争啖其肉,须臾而尽,于是尽灭其族。  可怜商鞅变立新法,使秦国富强,今日受车裂之祸,岂非过刻之报乎?此周显王三十一年事也。有诗云:  商於封邑未经年,五路分尸亦可怜。  惨刻从来凶报至,劝君熟读《省刑》篇。  自商鞅之死,百姓歌舞于道,如释重负;六国闻之,亦皆相庆。  甘龙、杜挚先被革职,今皆复官,拜公孙衍为相国,衍劝惠文公西并巴蜀,称王以号召天下,要列国悉如魏国割地为贽,如有违者,即发兵伐之。惠文公遂称王,遣使者遍告列国,都要割地为贺,诸侯俱犹豫未决,惟楚威王熊商,任用昭阳,新败越兵,杀越王无疆,尽有越地,地广兵强,与秦为敌,秦使至楚,被楚王叱咤而去。于是洛阳苏秦挟“兼并”之策以说秦王。不知苏秦如何说秦?且看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10-28
咸阳是几线城市,咸阳到底是什么样的城市?

咸阳是几线城市,咸阳到底是什么样的城市?

咸阳是中国第一封建王朝秦的都城所在,距离西安太近,市区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也让咸阳成为了一座活在西安光环下的城市咸阳是几线城市。如果不是咸阳人为的将城区向北发展,两座城市可能早就连成一体了。虽然从发挥西安中心城市地位的角度出发,社会上有很强烈的呼声将西咸一体化,但喊了几十年,西安还是西安,咸阳依然作为一座独立的地级城市存在着。 但咸阳的位置确实比较尴尬。西咸新区交给西安托管,咸阳市区已基本被西安的管辖区域所保围(包含咸阳原辖区644.56平方公里),导致咸阳城市发展空间已严重不足。今天的咸阳,虽然顶着华夏第一帝都的名号,但城市知名度、经济实力等各方面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其实,西咸一体化对咸阳而言也是一种发展的机遇。通过合并渭城区和秦都区设立咸阳区,让咸阳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地名继续保留。融入到大西安发展的咸阳,也不在让人们称为三、四线城市,而一跃成为新一线城市,发展潜力将得到更大的释放。而更加壮大的大西安,也会更加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带动整个陕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咸阳最高档的小区是哪个? 咸阳恒大珺睿府是恒大集团,敬献咸阳又一升级力作,总建面约50万㎡的恢弘体量,是万亿恒大敬献咸阳第二盘,更新城市人居。 项目紧跟咸阳西扩北上的趋势,择址大西安文体功能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毗邻高铁秦都站,立体交通,出行随心,周边玉泉时代广场、万达广场等繁华商业,辐射人民路商圈、玉泉路商圈,等繁华商业云集,优资荟萃,为品质生活实力加持。 城央境•书香里•国韵臻装华宅咸阳恒大珺睿府城市展厅现已盛大开放建面约82-130㎡瞰景高层全装修交付恭迎品鉴彩虹第二中学,彩虹第三学校,文兴中学,文兴小学等环伺周边,全龄段教育,成就孩子锦绣未来。以建面约70-140m²书香华宅,匠造时代臻品,礼献千年秦都。 宝鸡和咸阳这两个城市孰好孰坏? 我是咸阳人,刚好在宝鸡工作,由于经常往返于两个城市间的缘故,对两个城市都比较熟悉。两个城市到底哪个好哪个坏,看就哪一方面说。就城市管理来说,宝鸡比咸阳高不止一个档次。举一个例子说明:城市客运系统!在这一方面,宝鸡不管是城西客运站还是高速客运中心中心,宝鸡市在这一方面管理地是井井有条。尤其是逢年过节之时,第一,我从没遇到过售票窗口没售票员而任由旅客进入站内由车主卖票的现象。而咸阳不管是城北还是城南,经常是一到逢年过节旅客众多之时,就有售票窗口关闭,由车主将旅客带入站内上车自己给卖票。第二,宝鸡客运站从来不允许无票进入站内,而咸阳汽车站无票旅客进车站再等车是常事。第三,宝鸡客运站绝大多数情况下逢年过节从不随便涨价,车主更没有随便涨价的权利。而咸阳客运站一到逢年过节,旅客众多之时,就放任车主随便涨价,而这种行为至少长达十年而无人管理。甚至被旅客投诉,也几乎是听之任之。好像咸阳当地人已经习以为常。第四,宝鸡客运站严禁客车超员运行至少坚持了有十年之久,而咸阳客运站客车超员运行也至少坚持了十年之久,时间只长不短。只是近两年才有所改观。记得很清楚,两三年前有一次从某县城坐车到咸阳,车上人都塞满了,半路有人要坐车,司机和售票员还在吆喝:“摇一摇,挤一挤,让上来么!”立马有旅客说:“这是装玉米呢,看装满了,再摇一摇就挤实了,还能再装两锨!”车上的旅客们立马哄堂大笑! 就这一项,比一比,两个城市,哪个更好一些? 宝鸡市和咸阳市哪个发展得更好? 感谢邀请! 至少几十年以前吧,宝鸡的发展就好于咸阳。宝鸡在关中的最西边,是关中的西大门,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里集合了国家很多重要的工矿企业,重工业及基础加工业密度是非常大的,工业门类非常齐全,这一点在整个西北仅次于西安,很多耳熟能详的西北省会城市比如兰州、银川、西宁等到现在都不一定比宝鸡强。走过连霍高速去青海或者甘肃的朋友会有感受的。 咸阳和宝鸡比,就略显“阴柔”了。这个是有历史渊源的,当张艺谋从咸阳的纺织厂走出去的时候,那时咸阳是全国一个重要的纺织业中心,这里有规模很大的纺织业基地,后来又引进了彩虹集团,再后来是医药,现在是农副产业及矿业。所以,咸阳在工业门类的齐全度上远差于宝鸡。 很多人拿GDP比较,咸阳目前的GDP确实高于宝鸡,但我们在判断城市发展时,千万不可以GDP来论一切。这就好比学生,一个偏科严重,一个均衡,你选那一个?更何况环境上,消费等方面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目前宝鸡是奔着丝绸之路重要工业中心去的;咸阳呢?咸阳和西安实际上已完全是同一个城市了,几年后,很可能就完全彻底合并了。合并后,咸阳才会超过宝鸡,否则很难超越宝鸡。(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衷心感谢!)

资讯百科 2022-05-1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