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平(1930年4月13日-2011年11月24日) 山东省龙口市西转渠村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46年进入胶东国防剧团、新四军军部文工团任演员,并曾在山东军区文艺培训队受训。1949年底,进上影厂担任演员,1964年后从事导演工作。 目录 1基本资料 2基本简介3参与影片4个人荣誉5阅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孙永平外文名:Yongping Sun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30年4月13日逝世日期:2011年11月24日职业:演员,导演代表作品:《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 基本简介2 在《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老兵新传》、《51号兵站》、《金沙江畔》等二十余部电影中饰重要角色,并在话剧《家》中扮演主要角色。执导、与别人联合执导了《大庆战歌》(大型艺术性纪录片)、《火红的年代》、《三定桩》、《石油盛开大庆花》(大型艺术性纪录片)、《白莲花》等影片。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摄影家协会会员、顾问。孙永平于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参与影片3 清水店THECLEAR-WATERINN(1983)犟小子ANUNBENDINGGUY(1982)白莲花THEWHITELOTUS(1980)石油盛开大庆花(艺术性记录片)(1977)一代铁人在前进——《大庆之路》之二(1977)三定桩(莱芜梆子)(1976)火红的年代(1974)北国江南(1963)金沙江畔(1963)魔术师的奇遇(1962)向海洋(1959) 个人荣誉4 2011年第十三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奖金凤凰奖评委会特别荣誉奖 阅历5 孙永平1930年出生于山东龙口西转渠村,是农民儿子,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演员,更没想到会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甚至成为导演。在圈子里,孙永平被称为“通讯员专家”,因为他扮演的都是通讯员、警卫员等等的小人物、小配角。他的长相也是眼睛小小、嘴巴小小,鼻子尖尖、下巴尖尖,典型的“小字辈”模样。孙永平从一开始就演带“小”字的戏。先是和村里的孩子一块演《小放牛》。16岁考进胶东国防剧团,后转入山东军区兼新四军军部政治部文工团,在第一个话剧《逃出阎王殿》中演了个“二丫头”,后来在《吴梦强送鸡》、《刘顺清》、《三担水》中演的是“战士小李”、“小铁匠”和“老资格”,反正都是小兵。解放之初,孙永平从部队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电影演员,在张客导演的《农家乐》和汤晓丹导演的《胜利重逢》两部电影中扮演不起眼的小角色。但他非常重视这两次机会,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表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南征北战》、《南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