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个孩子叫王冕。因为家里穷,他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来读。一个夏天的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忽然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夕阳照得满湖生辉。湖里的荷花更鲜艳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他仔细观察荷叶和荷花的形状,观察清晨傍晚、雨前雨后荷花的变化。他天天跟荷花在一起,把荷花当成了好朋友。这样练习画了很长时间,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后来,王冕成为有名的大画家。王冕学画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告诉大家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不断的坚持,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王冕在这方面就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教小朋友们龙的画法!步骤:1、在画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先用笔勾勒出脑袋的形状,并画出头上的角和周围的鬃毛。2、然后画出眼睛,身体和尾巴。3、最后给龙的鬃毛和尾巴上色,并在龙的身体部分画上圆圈,并填充上颜色。
首先需要临摹大量作品,掌握基本的技法,经验多了,根据自己的造型能力就画出来了学画漫画人物。造型能力是很关键的一部,如果你想将看到的人画成Q版的,首先你的观察能力必须强,善于抓住人物特点,这点是个人素养问题,后天可以形成,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首先得学会写实(练习素描头像)才能更好地写意。这点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它符合唯物主义先客观物质后主管意识的观点,也符合量变达到质变的观点。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如此复杂的东西。 我也在学,一起加油哈
谢邀 日常画材分享 总体推荐一些平时经常用到的一些绘画工具,基本都是国产品牌touchmark的画漫画教程。大家总说国产touch是盗版的,但是这里要正名一下,其他牌子的我没用过不太知道,touch mark他们家的马克笔是有正品授权的,并不是模仿touch,而且如果你是新手,平时联系的时候我觉的还是蛮好用的,而且还是蛮实惠的,赠品压实比较实用的,反正我是一直都是用这个笔。 因为国产touch牌子非常多,不同牌子的都是有色差存在的,我基本都是用三代的touchmark酒精油性马克笔,(如下图),颜色比较齐全,我买的168色全套的,不过里面有些特别鲜艳的颜色基本都是用不到的,因为比较便宜~168色就都买回来了。 涂一下色卡,拍的有点模糊 嗯。。。感觉还是不错的,马克笔有赠送色卡,当然,可以用马克本,减少不同纸造成的色差,肤色一般用142、169,最近touchmark推出了肤色套装,挺不错的,不知道肤色用哪些色号的,可以尝试一下。 勾线笔,(用于底稿勾线),个人常用的touchmark针管笔,005、01、02、03、04、04、08、1、BR型号比较全的,个人常用05、01、BR的,这个还需要依据个人绘画需要。 勾线笔习惯用慕娜美的彩色勾线笔,24色一盒,根据自己的绘画需求来买,颜色比较实用 彩铅当然是辉伯嘉的了,48色水溶性彩铅,一般马克笔和彩铅搭配使用会更好一些,可以用彩铅在原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节,渐变、粗糙感。 绘画支一般使用touch mark马克本,纸张比较厚实,无论画马克笔还是水溶彩铅都不会晕染渗透,对马克笔来讲,显示的颜色色差也是很小的 个人绘画工具小总结:touchmark三代168色马克笔、touchmark针管笔05、01、BR三个型号、慕娜美彩色勾线笔24色、辉伯嘉彩铅48色、touchmark马克本。 喜欢的点一下关注哦~ 动漫、漫画的教程是怎样的? 新闻漫画——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漫画语言,具象或抽象地对客观事实进行的绘画报道,具有很强的评论性与通俗性。 科技漫画——科技漫画是在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展望科技未来,否定反科学、违科学和伪科学的漫画作品。特点是不仅要具备漫画艺术的基本特征,体现科学技术在当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对社会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体现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方式和思想观念。 社会性漫画——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作出的反应,对社会生活中不道德的行为加以讽刺的一种漫画。这类漫画作者群体大,作品、读者都很多,是中国传统漫画的主流。 纯幽默漫画——是作者用富含想象力及包含哲理的创作手段描绘出来的漫画。这类漫画数量与作者都不多,读者绝大部分是年轻人。 二、故事的设计方法 1.画纸分格的方法。在一页漫画里,把漫画分成几个方格的,就叫分格漫画。这是一种绘画技巧。漫画一般是这样:按右上顺序到左下进行。另外,当你看不同的漫画时,在格与格之间,直和横的距离是不同的,这样比较容易阅读。注意在漫画的分格形式中不可太过花哨,不然会造成阅读困难;另一个须注意的地方是在画分格漫画的第一页中的第一格时,最好先画好场景,再画好主角的运作,这样才能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开展故事情节。 2.构思一个故事情节。故事是漫画的最重要的一环,先把主角的形象和性格决定好,然后再创造故事内容,这样做比较好。只要设计好主角的性格,即使是时代剧、西部剧、棒球漫画或爱情故事等,也可以绘出完善的故事情节。 3.做一个计划表。确保故事的篇幅,漫画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应事先设计好。 4.在漫画中应注意: (1)男孩女孩都要画; (2)对白框的放置在跨两个格时,要小心,切记使阅读方便; (3)画面中的对白框(漫画中包围着对白地方,称为对白框)应在格的上方两角位置;但专有称谓可放在人物的旁边; (4)尽量把一个对白框之中的对白控制在7行以内,这样最方便阅读;如果对白太多时,可增加对白框的数量,这样也能方便阅读; 5.对白框通常要画大一点,数量要少一点; 6.漫画的构图与美术画中的构图稍有不同,如:物件当中一定是有厚度的;把远的景色画进去,这样令画面带来深度,这样就能成为一幅精美的画了; 7.漫画的画面并不像电影的画面那么大,要把细小的画面广阔地使用,这就是漫画的基本构图; 8.在漫画中,必须要眼睛望向对方,向着对方说话; 9.在反击的画面中,反击的对象的位置不能跟着变化,成为相反的方向。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白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和绘画特点,才好选择他适合画哪些类型的画儿童画鱼。 日本著名教育家、画家及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研究第一人——鸟居昭美,曾通过研究,对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绘画特征做了分析。问题中,您的孩子现在是一年级,年龄应该是在六七岁左右,下面我们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绘画特点进行分析: 六岁:孩子到六岁时会坚决地使用基底线作为建立事物秩序的表达方式。这阶段不可忽视的是孩子对图案纹饰的涉及,孩子开始有了将事物抽象化和图案化的能力,这也是书面语言和文字的基础发展。孩子甚至能将听到的故事表达丰富的画出来。六岁以后孩子的画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透视画法”,即把房间里或土壤中看不到的东西也一一仔细画出来。这是感觉写实主义倾向,也是一种非凡的耐心和能力。 家长在这个阶段绝对不要用好和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也不要在孩子的绘画上给予所谓的指导和干预。要进一步的重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多问问孩子的画里都是什么。可以将生活中有趣的经历来做为孩子绘画主题的提示。并且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故事和绘本。 七八岁:孩子到了七岁左右就会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来画人物肖像了,接着就在八岁左右孩子会开始画有动作的人物肖像。尽量让孩子少去临摹电视或动漫里的人物形像。 七岁以后的孩子的画开始逐渐变得让成人一看就能理解了。孩子到了七八岁这个年龄段就可以有意的在绘画方面进行一些引导,引导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的观察力,引导孩子多思考,并结合丰富的手工和娱乐活动以及大量的优秀作品和绘本的欣赏,拓展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尽量为孩子提供多种绘画用具和绘画方式的体验。 按照鸟居昭美的研究 ,孩子在六岁以前,家长最好不要去过多干预孩子的绘画行为,而应该让孩子自由作画,畅快表达自我,家长所能做的就是耐心聆听孩子诉说自己的画,并给予鼓励。到了六岁以后,就可以鼓励孩子接触不一样的工具作画,您说的国画、儿童画、工笔、基础造型,或者其它您未提及的油画、水彩,油画棒等等,它们的工具和绘画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都可以让孩子来试试,让他们亲身体验,每一种工具带来的艺术效果的不同,感受绘画的丰富性,要抓住一个关键点,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绘画兴趣。 本人喜欢画画,也喜欢孩子,也教孩子画画,对孩子画画的行为做过一些研究学习,以上建议供参考。 如何科学的给孩子绘画启蒙? 绘画,是一项能促进宝宝想象和思维发展的项目,还能够帮助宝宝提高自己的审美,为宝宝的艺术启蒙打下基础。在绘画艺术启蒙的过程中,宝宝只需要一张纸和一支笔,便可以创造无限的乐趣了。 其实,宝宝的绘画启蒙并没那么神秘,并不是非得到早教机构才能进行。宝宝在每个阶段的绘画上都会呈现不同特点,根据宝宝不同阶段的特点,家长也能在家有针对性地对宝宝进行绘画启蒙。那么,绘画启蒙必知的四个不同阶段有哪些? 一、涂鸦启蒙阶段 适合年龄:1-3岁 培养目标:动手能力 1-3岁的宝宝其实不是对绘画这件事感兴趣,他们只是对线条和颜色感到好奇。他们处于无意识涂鸦的状态,所以这时期的宝宝用色、图案没有规律,也不一定能称为一幅画。 家长此时要做的不是告诉孩子要怎么画、要画得多像,而是要表扬宝宝画得很好,让宝宝从绘画中感受到愉悦,对绘画也会更加自信。 在这个阶段不需要给宝宝准备复杂的绘画工具,简单的纸笔、颜料,甚至是一块可擦拭的画板,只要能让宝宝感受涂鸦的乐趣就足够了。 二、色彩启蒙阶段 适合年龄:3-4岁 培养目标:对色彩的认知 3-4岁的宝宝开始对色彩有浓厚的兴趣,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涂色卡,让宝宝发挥想象,给卡片中的图案涂上颜色。一开始,宝宝或许只会用单一的颜色填充图案,但他慢慢会意识到,不同的部位应该涂上不同的颜色。 这个时间段,填色本是很好的色彩启蒙工具书,宝宝可以通过参照物来给物品上色,增强对色彩的认知。 三、图像启蒙阶段 适合年龄:4-5岁 培养目标:对图像的认知 4-5岁儿童开始进入绘画黄金期,此时他们对具体的画像有更浓厚的兴趣,家长可以引导鼓励孩子通过看实物画出画像。刚开始绘画时宝宝只会画简单的笔画,家长不用要求宝宝画得有多逼真,也不用要求宝宝将图像细致化,而是应该带着宝宝触摸、感受物体,宝宝在触摸过程中会发现该物体的不同。慢慢地,宝宝的绘画就会丰富、细致起来。 其实,简笔画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因为简笔画的图例形象萌趣可爱,提高宝宝的绘画兴趣,而且步骤详细简单易学。 四、意象表现期 适合年龄:5-8岁 培养目标:激发绘画想象力 5-8岁的宝宝,我们可以开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了,此时不要满足于临摹,而是让宝宝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 当宝宝在画画时,家长不要在一旁打扰宝宝,要充分尊重宝宝的想法。宝宝画好之后,家长要与宝宝交流画作内容,体会宝宝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想象力,也能从画中了解宝宝的所思所想。 妈咪爱温馨提示 家长给宝宝做绘画启蒙,目的不能只是让他们画出精致的画作,而是赋于他们更多感受美好、发现美好的能力。如果宝宝喜欢绘画,家长们不妨按照以上不同阶段来引导宝宝吧!
想学那类型画人民币简笔画,如果学油画,水彩自然可以先熟练素描打打基础,如果是学国画就没有必要去学素描,两者几乎没有相互联系?国画彩用宣纸同时毛毡毛笔国画颜色等工俱完全不同,所学方法技巧无法直接引用,只对构图有点作用,国画重在笔情墨韵,浓谈深透自然生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统一艺术境界。〈今把893号时空国画供参考,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双手多笔创时空,领悟时空是中国画未来必胜之路)
小学生的美术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怎样学画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应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具体的实物,让小学生观察。若要画香蕉,就观察香蕉,并且要仔细观察,教师可引导观察。 其次要培养小学生对。能逐渐地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立体思维,立体思维的形成对于作画是必须的条件之一。 小学生美术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培养好美术习惯,就必须通过观察。课堂内外都要用实物或鲜活的景观来进行具体操作,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启发,或者示范。如果长期进行不间断训练,那么,小学生的美术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国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他光大声辉小学生怎样学画画。小学生从小打好基础,学好国画,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国画教学还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以临摹范画为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依然盛行。因此,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在国画教学中,要抛弃传统陈旧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先让孩子熟悉各种材料,在了解纸和笔纸和墨的关系,就是不急于教,让他先自己跟着自己的感觉用笔在纸上游走。 ①,在国画熏陶中的孩子观察能力对全景的把握比其他孩子更能把握细节。 ②,国画可以培养孩子的神韵,陶冶情操。启发孩子的价值观,使孩子学会自主的评价事物并在心中形成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③,国画讲究的是意境,讲究内涵,讲究真、善、美的表现。 ④,国画和其他画种不一样,如素描,油画可以随时修改;国画则落笔成形,不可更改。所以可以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培养孩子“胆大细心,求真求实”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 ⑤,学习国画需要耐心,所以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各年龄段孩子如何培养绘画艺术? 感谢邀请!在我看来孩子学绘画是和成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成人所感兴趣和欣赏的画和孩子的绘画行为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因此,以成人的眼光去判别和鉴赏孩子的画是不恰当的。那么教孩子绘画也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请不要给孩子教这些成人创造出来的简笔画。比如我个人认为在孩子六岁之前,不要给孩子教授任何形状、画法、简笔画、涂颜色等实则是成人世界里的画,因为这些都不是孩子的画,教给孩子画这些,孩子就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画了。同时,过早的教孩子画形象也会逐渐阻碍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意愿自由表达的快乐以及由绘画而发展的一些基本能力。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我把孩子绘画定位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乱画期(1岁) 乱画期是幼儿涂鸦阶段,所以也叫涂鸦期。周岁婴儿用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如铅笔、蜡笔、竹杆、树枝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笨拙地胡乱涂画。在涂抹活动中,他们感到新奇好玩,乐于尝试,开始还没有想画什么的想法,只是孩子好动的本能。他们看到涂抹的效果会引起兴趣。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第二阶段:语言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第三阶段:思考期(3、4岁) 在涂鸦阶段,儿童只要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就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个猫,又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因为这时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不能把事物组织起来的状态,应该根据孩子兴趣,引导他注意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例如:孩子画个小鸭,可以问他小鸭和谁玩呀?在哪玩呢?在水里游泳呀。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鱼,有荷花。天上有什么呀?有云、有蜻蜓……。这样依据孩子的有限经验,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第四阶段:图式期(4、5岁) 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自己所想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情的表现,他们主观地体会和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他们常用形态符号来表示同一事物。其中夸张了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如为了把刀举过头,就主观地伸展移动胳膊。 这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还不能正确地掌握上下、前后、左右和空间,对比例的估计能力更晚。让孩子在纸上表现一定深度的画是有困难的,因此画面上就会出现一种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图,而且他们把一切东西都放在一条表示地平线的基础上,他们画画怕遮掩、重叠,就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也统统排列在画面上。屋里的陈设在室外根本看不见,也要透过墙壁画出来,并认为不这样反而是错误的。这种求全、求实的表现法,正是儿童心理的正常反映。这些都说明孩子画的还不是他看见的东西,是他想当然的东西。这时让他画写生画,他看一眼对象就凭自己的印象去画了。因为儿童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成人不同,他们还缺乏理性地分析和比较能力,只能凭感觉印象画画,对印象深的部分他容易夸大。这正是儿童画的“黄金时期”。孩子的天真气应注意保护,让它充分表现出来。 第五阶段:想象期(6~9岁) 随着孩子生活面的扩大,认识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物的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这时,他们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活环境,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孩子画画的内容广泛多了,海阔天空,任意幻想。他们望见星星和月亮象盏灯,就想到月亮上去读书;看见星星爱眨眼,就想和星星打电话。我们成年人虽然见识多,但受写实的局限,反而使想象力受到了抑制。当然,这一阶段孩子的画,大多还是平面造型。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理解,也不能表达出空间和透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比例关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画会向写实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而画面的儿童情趣就越来越少了。 这一时期,有些家长往往急于求成,让孩子追求成人化的东西,单纯临摹画家的笔法和现成的画面,以孩子临摹得像为标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当然临摹是学习绘画技法的一种方法,让孩子单纯临摹可能很快见效,锻炼了眼看和手画的协调机能,但都没有动脑子。因为他照抄的是现成画面,那是画家经过观察、概括、提炼等艺术加工后产生的形象,是人家的创造,不是孩子自己的东西。就像抄书和写作文是不同的两回事,抄书不能代替作文,作文需要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画画也是一样,单纯临摹只会妨碍他的记忆和想象的发挥,也就影响了他创造力的发展。什么时候着重学习绘画技法合适呢?约到9岁以后。 第六阶段:写实期(9~12岁) 孩子进入了少年,心理上逐渐失去了儿童的天真。他们对过去画的东西已经不满足了,他们看着也觉得不顺眼了,要求画得更“像”了。不只形状、颜色上要求真实,而且初步有了立体、空间的感觉(视知觉有了一定深度)。他们逐步追求怎样在平面上,通过合理的空间透视关系,去描写接近于视觉真实的形象。这些还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要学会分析的方法去认识周围世界,学会概括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大致要到11岁以后。 这时期了解一些绘画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绘画技法,会巩固孩子对绘画的兴趣。绘画基本功练习(写生、素描)比较直观,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容易见效果。他们能看到成绩,就愿意把精力转移到单纯基本功练习——画写生中去了。而他们那既缺乏天真稚气又不成熟的创作画,不大讨人喜欢,所以往往不被承认,他们的积极性也就容易受到挫伤,创作的欲望便逐渐淡漠了。这是10岁以后感到创作难的心理变化。 以上是根据儿童心理变化说明儿童绘画的几个发展阶段。年岁只是一个大概界线,有的孩子很可能处在提前状态,有的也可能在这方面显露得慢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孩子所处的环境有关,“人是环境之子”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出生后主要是处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刺激着孩子的感官。他所接触的环境,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发展。环境的刺激越丰富,儿童自由活动体验也越丰富,他的感应能力愈强。当然这一切又都不是人为地短时间强制教育的结果,必须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点点滴滴,耳濡目染,完全是一个潜移默化地熏陶过程。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是一个参考“数据”,不应机械地硬套在孩子身上。5、6岁孩子画石膏写生是不实际的;反之,孩子具有了一定写实绘画能力,再让他画稚趣的形象也是困难的,那就让他继续向前走吧。 我们珍视儿童画的特点,让孩子以纯真的感情去表现他们的生活,任何用尺子衡量儿童画,超越儿童自然发展阶段的作法都是不妥当的。但是,我们也要随着儿童心理发展不断培养他们各个感官的功能。在辅导方法、内容、程度上,都应适应这个阶段儿童的智力发展状况,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儿童的认识水平。孩子会一天天长大,儿童绘画特点会逐渐消失,慢慢向成人绘画过渡发展。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