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尿酸高的原因和
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为何有的人的血尿酸会增高?

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为何有的人的血尿酸会增高?

血尿酸浓度取决于“垃圾”产生与清运的速度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 尿酸石我们体内的一种代谢废物,相当于人体产生的“垃圾”。血液就好像是暂时储存垃圾的中转站,中转站中垃圾的多少,取决于每天送出去和运出去的量。 “垃圾”的来源是从嘌呤代谢而来的。而嘌呤有两种,一种是内源性嘌呤,一种是外源性嘌呤。 内源性嘌呤主要来自于衰老、死亡细胞中核酸的分解。再有就是剧烈运动时,三磷腺苷分解产生的腺嘌呤。这两类嘌呤约占我们体内嘌呤总量的2/3。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内源性嘌呤产量会大幅增加,那就是某些疾病状态引起的细胞大量死亡。比如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时,经常由于短期内有大量肿瘤细胞死亡,导致血中嘌呤含量急剧升高,从你个人出现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急性发作。这个时候,内源性嘌呤的比例就不止2/3了。 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于饮食。凡是有细胞核的食物中都有核酸,都能分解为嘌呤,然后再进一步代谢为尿酸。一般来说,外源性嘌呤占我们体内嘌呤总量的1/3左右。如果我们一次性大量进食海鲜、动物内脏、菌类、豆类等高嘌呤食物,这时候,外源性嘌呤所占的比例就不止1/3了,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也会一下子飙升得很高。 无论是内源性嘌呤还是外源性嘌呤,都是通过肝脏的代谢产生尿酸,肝脏就像一个“垃圾制造厂”,把制造出的“垃圾”都倒在血液这个“垃圾中转站”中。 当然,血液不能无限制的储存“尿酸”得通过肾脏运送出去。血液都汇聚到肾脏,肾脏通过过滤,把尿酸都放进尿液中,随着排尿排出体外。每天,经肾脏处理排除的尿酸大约占2/3. 另外的1/3的尿酸,除了“主力清运工”肾脏外,人体内还有“替补清运工”肠道。肠道中有很多细菌,其中一些以尿酸“为食”,它们能够把尿酸“吃掉”,分解成无害的物质。还有一些没被细菌“吃掉”的尿酸,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我们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取决于“生产”和“清运”两股力量,如果两边的工作效率相当,那血尿酸就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如果“生产”的多余“清运”的,那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想要降低血尿酸水平,就要使“清运”的多于“生产”的。 如果要避免血尿酸升高,主要是从外源性嘌呤入手,因为比较好控制,可以少吃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还一定要戒酒,因为就对促进尿酸升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让尿酸排出也是控制血尿酸高的方式,尿酸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随着尿酸的PH值升高(变碱性)而升高,也就是说,想办法碱化尿液,能使溶解在里面的尿酸更多,排出的也就更多。至于碱化尿液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饮食来实现,最简单的,可以喝点苏打水。 为什么有些健身的人尿酸高? 健身对于强化我们的肌肉骨骼,对于维持我们心血管的功能是有很大好处的。相比较静坐少动的人群,健身人群罹患各种疾病的几率是有明显下降的,然而在某些健身的人群当中,确实出现了尿酸高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对于运动与尿酸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持续很多年了,现在查阅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文献,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几年到一九八几年这段时间,而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的很多研究都提示适当科学的运动可以有效的辅助降低血尿酸,而且有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坚持慢跑的人群,每km / wk(每周/每公里)血尿酸会平均下降为-0.006±0.001 mg / dL。 那么为什么在一些喜爱健身人群当中却出现了高尿酸甚至痛风发作的现象呢?其实这与运动强度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通常建议高尿酸血症的人群进行慢跑、快走、游泳或者是骑自行车这一类的运动,这些运动对于普通人来讲,一般都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这种强度的运动可以很好的帮助高尿酸血症的人群控制体重,通过提升代谢等综合作用,帮助降低血尿酸。 那么什么是中等强度的运动,每个人中等强度的运动都一样吗?我们如何来判断是否为中等强度的运动呢?以下是有一个小公式教给大家: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最大心率×60%-70%最大心率一般计算=220-年龄举例来说:我们假设一个高尿酸血症的朋友,他的年龄是45岁,那么他能承受的最大心率应该等于220-45=175。对于他来讲,中等强度的运动应该是175×(60%-70%),也就是说心率控制在下限105,上限122次之间是比较好的降尿酸运动心率范围。是不是很简单呢?大家完全可以自己拿起手机里的计算器算一算自己最适合的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应该是在什么样的范围内。 很多朋友会说如何才能监测自己的心率呢?其实现在这个年代监测心率太简单了,买一块运动手表就可以了,运动的手表的价格从100元到几百元不等,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就可以了。 给大家讲明白了运动强度的事,相信大家应该明白了,那些健身的朋友出现高尿酸血症或者是痛风发作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运动强度过大导致的。首先强度比较大的运动一定会过度的消耗我们体内的能量,过度的消耗以后会产生酸性物质,会导致尿酸的增加,而且也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国外的一项实验测算了进行高强度运动的7名运动员尿酸的变化,在运动后的第一天血尿酸值超过了进行运动前的40%,而在运动后的第2天,尿酸值在运动后第1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0%左右,一周后血尿酸才慢慢的恢复正常。另外的一些研究也显示了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运动员在运动后的三天内明显出现尿酸排泄的减少,出现尿酸合成的增多。 另外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人们大量的出汗,如果没有及时的补充水分或者是水分补充的不够,那么相当于血液发生了浓缩,血尿酸,自然也就会跟着有浓度的变化,尿酸浓度的变化本身就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 总结以上就是对于提出问题的解答,出现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一定要积极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要以中等强度的运动为主,而且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补充水分,不要是自己处于脱水的状态,具体如何测算自己的运动强度,更适合已经在文中有了详细的介绍。建议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就不要再进行某一些高度强度的运动了,尤其是一些竞技性的运动,会导致大量的出汗,有可能会诱发尿酸的进一步升高乃至痛风的发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

资讯百科 2022-04-01
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尿酸高有哪些危害?如何降尿酸?

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尿酸高有哪些危害?如何降尿酸?

朋友家的小孩今年16岁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从小就是个吃货,年纪轻轻就已经严重超重了。 可由于家庭条件较好,朋友也较为溺爱,平时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各种烧烤海鲜、小龙虾,火锅麻辣烫,但由于没有影响到生活,所以也就没进行限制。谁知道学校的一次体检,意外发现他的血尿酸水平竟然高达550多。当时朋友就蒙了,对于高尿酸也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离痛风不远了,所以立即前往询问我这个老朋友。 什么是尿酸?从医学上来讲,尿酸就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及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均可引起血浆尿酸浓度升高或降低。 当嘌呤代谢出现异常就会升高尿酸水平,说起尿酸高,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痛风。的确,尿酸过高会导致痛风的发生,但是尿酸高的危害不仅仅有痛风。还会损伤肾脏,过多的尿酸会以结晶盐的形式堆积在肾脏并堵塞肾小管,容易引起肾结石并诱发肾炎肾病,严重还会发展为肾衰竭。 若尿酸水平一直很高,血液无法将溶质溶解掉,尿酸会逐渐沉淀成结晶盐,虽血液流到身体各处,但最后在大脚趾、大拇指等远端关节处停留、累积。当尿酸盐结晶越积越多,会引起血液中细胞释放炎性物质,从而导致关节发炎,相继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现在知道尿酸高有那么多的危害了,那么该如何降尿酸呢?尿酸的降低需要稳定缓慢,不存在什么快速有效的办法,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 高尿酸的患者需要从日常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自律和坚持。 日常饮食多以清淡为主,除了避免高嘌呤食物,还应当避免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应当补充充足水分。尿液中也能排泄出一部分尿酸,有助稳定尿酸量,同时增加锻炼,流汗也可带出少量尿酸,并且有助强身健体,提高脏器功能。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高尿酸血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血尿酸是我们机体代谢和我们饮食摄入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合成,主要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出,当各种原因引起血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出减少,都会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增加。 在引起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机体代谢异常等内源性因素所致,同时也受到饮食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高尿酸血症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其不仅与痛风直接相关,也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规范化治疗。 正常人体血尿酸水平应不超过420umol/L,当我们在正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八小时以上,测得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420umol/L,即可诊断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一经诊断,应积极规范化治疗,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可使用降尿酸药物。 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饮水、保暖、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当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差或出现痛风等并发症或血尿酸水平过高时,应积极使用降尿酸药物,以稳定控制病情。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资讯百科 2022-04-01
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高尿酸就是痛风吗,为什么?

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高尿酸就是痛风吗,为什么?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平时很少吃肉和喝酒,吃海鲜的次数也不多,崇尚养生,前段时间体检却提示高尿酸血症,她百思不得其解:高尿酸血症是不是意味着会痛风发作尿酸高的原因和危害?控制饮食都不能避免高尿酸血症吗?自己尿酸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高尿酸血症≠痛风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今这一古老的“富贵病”、“帝王病”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导致痛风的主要幕后推手就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尿酸合成增加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所致。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对个体危害大。 但需要明确的是高尿酸血症不完全等同痛风。据统计,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痛风,只有当高尿酸血症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出现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临床症状时才诊断为痛风。 但对于尿酸偏高但没有关节症状的患者来说,可能正处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或是痛风间歇发作期,等同于在体内埋藏一颗随时可能被引爆的“炸弹”,因此,这类患者同样需要警惕痛风发作。 忌口≠避免高尿酸血症 目前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外,饮食与其关系最为密切,比如大量摄取啤酒,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菇类、肉汤以及浓茶等,往往会导致血尿酸增高或诱发痛风。 但需要明确的是忌口不能完全避免高尿酸血症,正常人体约10-15%的嘌呤由食物中摄取,而85-90%则由机体自身合成,嘌呤经肝脏代谢后形成尿酸,尿酸大多数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少部分由粪便排出,如果机体尿酸产生过多,排泄不出或尿酸排泄机能退化,都会使体内尿酸滞留,导致高尿酸血症。 例如,我这位女性朋友最终诊断为药源性高尿酸血症。 药源性高尿酸血症 临床上某些药物会通过增加嘌呤的摄入、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和/或减少尿酸排出等机制影响血尿酸水平,由药物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称为药源性高尿酸血症(Drug-induced hyperuricemia),属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范畴。那么临床上哪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血尿酸增高呢?涉及的机制又是什么呢?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做出以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点击可查看大图 针对药源性高尿酸血症我们又如何预防与治疗呢?笔者提供以下建议: 1、一般来讲,药源性高尿酸血症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多饮水。 2、当尿液pH<6.0时,需碱化尿液,常用药物为碳酸氢钠或枸橼酸氢钾钠。 3、若血尿酸水平仍持续升高,建议评估患者获益/风险决定停用可疑药物、优化治疗方案或联用降尿酸药物,同时注意是否存在痛风发作先兆症状。 4、对已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尽量避免选用可引起尿酸升高的药物。 感谢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李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杜光 以上由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魏安华 提供答案!

资讯百科 2022-04-01
推荐两茶一粥对付脂肪肝 可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缓解脂肪肝

推荐两茶一粥对付脂肪肝 可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缓解脂肪肝

脂肪肝是西医病理学的概念,其本质是肝细胞内堆积的脂肪过多。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没有对脂肪肝的讨论,现代专家们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湿浊沉积于肝脏。 湿浊的产生较复杂,主要牵扯到两个脏器的功能失调,即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简单地说,脾的作用就是把吃入的食物转变为比较精微的物质,使之可以被人体直接利用,比如提供生命需要的能量或成长需要的物质等。健康人的脾可以把食物中的精微物质提取得特别纯净,不包含杂质。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就不同了,脾不能很好地分离清浊,就会导致浊腻的物质掺杂在气血中运行,沉积在人体很多部位,如沉积于皮下或腹部就有肥胖的表现,沉积在血管壁中造成血管的狭窄,沉积在肝脏就形成脂肪肝。因此,针对湿浊过盛的情况,必须要健脾。另外,肝能促进脾的运化,如果缺乏肝的疏泄,脾的运化能力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健脾的同时也要辅以疏肝。推荐三个验方,可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缓解脂肪肝。 青皮红花饮 青皮、红花各10克,去杂质、洗净,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同入沙锅,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即成。也可代茶饮,连续冲泡3~5次,当日饮完。此方可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青皮辛苦而温,专门入肝、胆经,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导致的胸闷胁痛、乳痛、疝气、食积、腹胀等,能够破气散结、舒气止痛,即对郁结的地方进行疏通,使气血运行更加流畅,自然可以把沉积的湿浊带走,类似于河流中水流加速会冲走泥沙。上文提到,疏肝有利于脾的运化,青皮的苦温行气为脾运提供动力。红花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治经闭、痛经、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症。为什么要用活血的药呢?中医认为,疾病有气分和血分的区别,气分的病较表浅,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疾病就会转入血分,使机体内存在一些血瘀的因素。脂肪肝是慢慢形成的,湿浊长期存在会影响血液的运行。青皮作为理气药,只能对气分起到调理作用,和红花共用,能配合发挥理气活血的功效。 葛花茶 取葛花15克、丹参10克、苦丁茶4~5片,加水适量,煮沸后小火煮30分钟,取汁当茶饮。适用于长期酗酒,湿瘀互结者。 脂肪肝可以分为两大种,即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者是饮酒过度造成的。自古以来,中医就认为酒客多湿热,经常饮酒的人,很多都有舌苔厚腻、面部污垢不洁、性情急躁易怒、二便不畅等湿热表现。饮酒者的湿热从何而来?酒是粮食酿造的,去掉了粮食的残渣,只保留了清净的酒精,所以偶尔小饮可宣通气血。但如果酗酒,就使得摄入的酒精超过人体的代谢能力,堆积起来生成湿浊;同时,饮酒后肝气得不到疏泄,湿浊更容易在肝脏沉积,形成脂肪肝,甚至发展为肝硬化。 葛根自古以来就是解酒的良药,它善于升清阳、止消渴,它开的花就是葛花。中医认为诸花皆升,所以葛花的升清作用更强。古代有一个方子叫葛花解酲(音chéng)汤,就是专门解酒的。《本草纲目》记载,丹参能“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且丹参性凉,针对长期饮酒形成的湿热更有针对性。苦丁茶性味苦寒,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作用,和丹参一样清心除烦。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可以降低血脂,对脂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脂肪肝的防治无疑也是有利的。 党参小米粥 党参10克、茯苓10克、扁豆20克、荷叶10克,加水适量,先煮30分钟,加入小米100克,小火煮成粥。精神萎靡、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属脾气虚弱者可常服。 如果人的脾气比较虚弱,体倦乏力,大便稀溏,往往接受不了破气活血清热的药物,要以健脾为主,配合升清降浊。本方用党参健脾益气;扁豆除了健脾,还有祛湿作用;茯苓能够淡渗利湿,有降浊的趋势;荷叶善于升清,药理研究也表明荷叶有确切的降脂作用,很多减肥方里面都用到它,所以也可给肝脏****。四味配合起来,能够清升浊降,把沉积在肝脏的湿浊运化开。 需注意,食疗方作用缓和且薄弱,如果脂肪肝比较重,不能过于依赖它们,以免耽误病情,应找医生辨证论治,服用正规的中药方。

脂肪肝 2021-07-2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