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了一只野兽:能说会道,能理解一切,能知道鬼神的事,出现的时候能驱除世间所有的邪气!它就是“白泽”。这样的祥瑞会为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除恶,送上好运。好消息是,它很快就会以全新的形式来到手机游戏《逆水行舟》! 逆水寒手游新时装内容介绍 第一,逆水寒新时装上架的时间和价格 1、周四玉泽凌烟新时尚!购买一送五,可以使用半价券! 2、商场直销2880纹玉,半价券1440纹玉可以拿下! 3、整套玉泽凌烟将以圣洁的色彩进行放射。十二月七日以288元的价格上架商城,随之而来的“烟波渺惊喜盲盒”也将一起来! 解锁逆水寒新时尚! 1、鹿鸣专属变身技能,一键化身自泽至高神兽形态。 2、单人动作特效【时简春秋】。 3、“玉泽凌烟”是群龙的第一个结算画面。 4、购买时尚后,同时解锁白泽专属妆容。 5、白泽黑发头像。 6、独家背饰[烟波渺小],同时稀有的白发造型[泽明] 上线天赏桨池。 第三,玉泽凌烟系列主题介绍?strong%
我们思考一下,如果非洲这个神秘种族的老人说的是真的,那么可能山海经一切的谜团都解释得通了。 我们华夏上古奇书山海经也记载了很多人首蛇身的神,抛去伏羲和女娲部署,还有竹音亚宇共攻向柳,还有其不寿者800岁的轩辕国的国民等等一尊尊大神都记载到我们古书当中,他们都是来自于天狼星,曾经华夏的土地上,不仅人,神、魂。车,并且还有外星的种族。但是到了秦朝,一切都消失了,所以后人在看到山海经时,会觉得书中记载的内容是荒诞、怪谈、神秘的。多贡族的部落,先民的传说是真是假,我们现在也无从考察。 也许上古时期的地球文明可能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样子,万物一行,扑朔迷离。
《山海经》中有一个千古天帝,他是谁?他就是帝俊,又称帝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山海经》中帝俊的妻子娥皇,又有两个妻子分别是羲和和常羲。羲和,生有十个太阳。常羲生有十二个月亮。书中记载的是: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帝俊的神话主要记载于《山海经》,他有妻子娥皇、羲和、常羲。其中羲和生有十个太阳。常羲生有十二个月亮,所以这样的话,帝俊就是日、月之父。从而有了崇拜太阳、崇拜月亮的两大对天象的崇拜的集团。 帝俊虽然是东方部落远古始祖,但他的后人却在东南西北建立了各自的国家。他的这些后人开创了人类的新时代,让部落一步步的进入野蛮时代,又一步步的进入文明时代。 当然,由于帝俊只见于《山海经》,他的事迹不被正史记载,也不被诸子百家所记载流传,所以他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神秘、迷雾一般的人物。退一步说,若不是《山海经》,人们又怎么会知道他的名字呢! 在我国远古神系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炎帝、黄帝两大世系。而帝俊虽然是天帝,但他一不属于黄帝世系,二不属于炎帝世系,而是和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然而随着帝俊被分化,结果帝俊就被逐出神坛,连他的后人也淹没在历史的文化进程中。 当然,虽然有关帝俊在古代神话中的地位有不同的说法,但他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一说法是一致的。 提到帝俊,就想到了五帝之一的帝喾,他们有不少相似之处。在一些野史中,说的是以帝喾取代了帝俊。从此帝俊消失,帝喾却逐渐突起,当然帝俊之妻、后人的名字也自然和帝喾的妻子、后人一样了。 对于帝俊神话的嫁接,由于帝俊神系的庞大和帝俊的影响,后来的帝喾无法以一身全部体现出帝俊的传说和事迹,重要的是帝俊的一些神话传说和事迹又很重要,是代代相传的,于是后人就把这些神话分化,分别转移到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上古帝位的身上,从而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有着帝俊的影子。 当然,这只是野史和神话,具体如何就不得知了,毕竟帝俊只见于《山海经》,如此这般,帝俊之身份就更加神秘,更是一个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浣熊 名称: 浣熊 特点: 是优秀的“游泳健将” 分类: 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 全部产于美洲。体粗,肢短,尾长。浣熊分布于美洲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浣熊属包括7种动物,模式种浣熊产在北美和中美,食蟹浣熊产在哥斯达黎加至南美洲北部地区,其余5种产在各个岛屿上。 浣熊体长一般在42-60厘米之间,尾长20-26公分。它们的脚觉发达,经常用前爪捕食和吃食,使用前爪几乎同猴子一样灵活。浣熊常常把捕到的食物放在水中洗去泥沙,因而得名“浣熊”。 它全身的毛由灰、黄、褐等色混杂在一起,脸上有黑色的斑毛,眼睛的周围有一圈黑毛,就像戴着一副太阳镜似的。 它的尾部上有五、六个黑白相间的环纹。 浣熊经常在树上活动,巢也筑在树上。当受到黑熊追踪时,它就会逃到树梢躲起来。到了冬天,北方的浣熊还要躲进树洞去冬眠。 浣熊喜欢栖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树林中,浣熊还是优秀的“游泳健将”。它们大多成对或结成家族一起活动。 浣熊白天大多在树上休息,晚上出来活动。浣熊是杂食性动物,吃鱼、蛙和小型陆生动物,也吃野果、坚果、种子、橡树籽等。 浣熊科动物也是一类偏离于肉食性的动物。五趾型,后足踱行性,爪不能收缩或能半收缩。体型较小,一般不超过10公斤,最小的不到1 公斤。 以各种小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及植物为食。浣熊,尾长,有黑白环纹,产于北美与中美,筑巢于树洞,昼眠夜出,杂食,有“洗催”食物的习性,树栖的蓬尾浣熊属和地栖的长鼻浣熊都有尾环,而卷尾浣熊和长尾浣熊属的长尾(超过体长1。5–2。0倍)无环纹,前者的长尾有缠绕性。 但是,浣熊与熊不是同一科。 浣熊,浣熊体形肥胖,身长40—65厘米,体重5千克左右。头短面宽,颊部呈圆形,有一月形白斑,白色的唇好像戴了口罩。富有光泽的体毛,背部棕红色,胸腹及四肢黑褐,蓬松的长尾巴上环绕着黄白相间的九道环纹,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它们为“九节狼”。 浣熊生活于海拔 2000—3000 米的森林里。白天隐匿在石洞和树洞中,属于夜行性动物,晨昏活动频繁。它们的食物主要是冷箭竹和大箭竹的叶子,也吃其它树叶、果实、小鸟和鸟卵。每年春天发情交配,怀孕四个月后产崽。从出生到一周岁,它要换三次“服装”:开始着白,一周后深灰,以后就逐渐变得和父母一样。 浣熊,纯朴一点的概念是: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身长50-70公分,尾长20-26公分。产地:南美洲。脸酷似狸,非常惹人怜爱。聪明而爱干净,易适应环境,原本以肉类为主食,如今已趋杂食九节狼;好奇心重,亦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时会被逐出森林,走到人类文明的都市区觅食。 性情温驯,可饲养成宠物。只在繁殖期才会成对。筑巢育儿等,皆为雌浣熊的责任,幼熊在三个月后成熟。喜食螃蟹;前后脚有五趾,尾长,具有轮状的黑白色带条纹,脚指常分开,能抓住东西,原本是裂肉齿,进化成能咬碎东西的牙齿。 浣熊为什么要洗食物 浣熊的前后肢都长有五个指、趾头,因此,能捕捉到水中的虾和螃蟹。 奇怪的是当捕捉到这些小动物时,它要先洗去这些动物身上的泥土再吃。而且它在吃其它食物之前也总是要把食物放在水中洗一洗再吃。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人认为,这是出于浣熊本能的一种习性,如同狗有往土里埋食物的习性、伯劳有往树枝棘刺上串挂小动物的习性一样,这些习性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 在动物的习性中,食性变化是最快的。也有的人认为,这是浣熊的生活十分喜欢清洁才这样做的。 浣熊在巴哈马和南美地区出没的比较多。 山海经的历史价值有哪些? 这些年,仙侠、玄幻类题材火爆,《山海经》也屡被改编为游戏、影视作品,以致许多人已经搞不清《山海经》的真面目了。题主的这个提问有为《山海经》正本清源的作用,可谓功德一件,所以,先为题主点个赞吧。 在研究三星堆的过程中,本人对《山海经》做过较多的研究,因此,对于题主的问题,也算有些认识。我认为,《山海经》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大事件历史的记录。 《山海经》记录了大禹治水、黄帝蚩尤之战、成汤伐桀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记录都有很高的可信度。根据段渝等学者的研究,《山海经》对上述事件的记录可能是中国文献中的最早记录者。王国维曾利用《山海经》和甲骨文卜辞进行互证,写成了《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考》一文;同时,胡厚宣运用《山海经》的四方风记载用来解释卜辞的四方风问题,也获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些都是《山海经》具有坚实史料价值的铁证。 第二,早期地理的记载。 作为可信的地理学资料,《山海经》在汉代王景治水之时就被使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通过对《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的黄河下游水道进行了详细分析(如图),指出《山海经》的记载有很强的可靠性。同时,谭其骧发现《山海经》记载的黄河下游故道与《禹贡》并不相同,并明确指出《山海经》的地理记载比《禹贡》更为古老。 第三,语言的记录。黄树先、张永言等语言学者均曾就《山海经》中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证实里面保留了大量的民族语言。比如《海外南经》的“虫为蛇,蛇号为鱼。”张永言即就指出,蛇读为鱼是古代越人读法,当今的泰语、掸语、老挝语、侬语、傣语,壮语、布依语等都仍然保留着这种读音。这种语言研究方面的结果,可以有效地确定《山海经》记录的地域,对于那些把《山海经》夸大为世界地理的荒唐观点可以算是一种无声的批评。 第四,民俗的记录。 《山海经》记载了凿齿、聂耳、离耳(如图)、贯胸、黑齿等大量的民俗文化,这些风俗文化在当今的中国南方民族文化中都还可以看到。段一平、孙致中、宫哲兵等学者都曾对此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于认识古代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五、天文历法的记录。 科技史家吕子方通过《山海经》的分析,指出里面提到的大量日月出入之山,是古代用来定季节以便耕种的资料,是比《尧典》更为古老的前历法。蒋南华在研究中同样也指出,《山海经》在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和计时方法上已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这些研究对于笔者理解三星堆的天文历法成就都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第六,动植物及矿产的记录。 从民俗学家钟敬文开始,许多学者就对《山海经》记载的动、植物及矿产记录进行了研究,并充分肯定了《山海经》的价值。如甄志亚先生就指出,《山海经》记录了126种药物,包括动、植物和矿产类,并有产地、类别、形态、气味、性能和所治疾病等记载。杨力先生甚至认为,《山海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这些研究成果都为古代的巫者往往兼为医者的观点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第七,原始宗教的记录。 《山海经》是神巫时代的作品。根据笔者的研究,其底本的最初创作时间为三星堆青铜文明末期,具体可以看笔者《论大禹治水和〈山海经〉的形成》一文。《山海经》里面提到许多具有神性的动物以及植物,这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宗教观念。比如具有直目(纵目)的烛龙、太阳神树,以前都是认为不可想象的东西,但结果却在三星堆遗址中被发现了。 总之,《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古代文献,作为历史史料,其价值是全方位的。以上回答,希望能解决题主的疑问,若有任何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或者关注我。我的头条号是:古史微。谢谢。
《醋葫芦》是一部明代的小说,共4卷20回大概17万字,因为书上有西子湖伏雌教主编和笔耕山房心月主人题,推测心月主人和伏雌教主是同一个人,但都是虚构的人名中国古代禁书。目前存世的心月主人的小说还有《弁而钗》和《宜春香质》,再加上《醋葫芦》,这三本小说均是心月主人自己著书自己刊印,不管是西子湖还是醉西湖都是今天的西湖,但笔耕山房是不是杭州的一个书坊,现在未知。 《醋葫芦》现存笔耕山房的刻本原版,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有个人叫成珪,与朋友周智一起合伙开绸缎铺发了财,但家里有个悍妻叫都氏,且不能生育,成珪就纳了几个婢女想传宗接代,都氏怕地位旁落就逐出了婢女,并惩罚成珪,规定成珪每天出门都要在下体龟头盖个印章,晚上回家后检查,如有问题就要罚跪毒打。 醋葫芦描写了很多明朝末期的商业活动,通过此书可以了解那一时期的经济状况。 成珪后来和家里的侍女叫翠苔的好上了,怕都氏发觉,就把翠苔藏在了友人周智家中,常常来相会并生下一子,后来知道都氏是天庭鸡星的妻子,因犯了嫉妒心肠投胎到了下界;而成珪和翠苔是天庭的金童玉女,因为思念凡间而被罚在人间遭磨难。 同时被禁的还有明代的小说《贪欣误》,也是本充满淫秽描写的书,与醋葫芦一起被清朝禁了。 《醋葫芦》此书大概的意思是惩罚嫉妒的女人,里面充斥着大量怪异的情节和淫言秽语,对房事的描写也颇多,所以清朝将此书列为禁书并销毁,但因充满神秘色彩在民间流传甚广,列为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 中国古代神话小说有哪些?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可谓多而杂散而乱,五花八门互不相通,纵然相通也自相矛盾,从春秋到明清各朝各代都有神话传记,它们多是以传记形式编写,如果要说是真正的小说还真不多,以后朝明清较为多。在此我把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书籍整理分享给大家! 《山海经》《搜神记》《太平广记》西游记》《搜神后记》《封神演义》《上古神话演义》《淮南子》《神仙传》《中囯道教诸神》中国民间神话故事》《造神史话》《神宵雷法》《历代神仙通鉴》《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古神话演义》《子不语》《皇帝内经》《云笈七籤》《博物志》《蕊庵闲话》《神异经》《轩辕本纪》《汉武洞冥记》《汉武故事》《汉武内传》《括地志》《列仙传》《神仙记》《神异经》《十洲记》《蜀王本纪》《徐偃王志》《玄黄经》《虞初周说》《异闻记》《博物忐》《集灵记》《旌异记》《列异传》《灵鬼志》《灵异记》《冥祥记》《齐谐记》《神仙传》《神异记》《拾遗记》《述异记》《搜神后记》《搜神记》《续齐谐记》《宣验记》《研神记》《异林》《异苑》《幽明录》《冤魂志》《甄异传》《志怪》《博异志》《补江总白猿传》《传奇》《独异志》《古镜记》《河东记》《集异记》《秦梦记》《湘中怨》《续玄怪录》《宣室志》《玄怪录》《异梦录》《游仙窟》《酉阳杂俎》《酉阳杂俎续集》《枕中记》《周泰行记》《太平广记》《稽神录》《江淮异人录》《江淮异人录》《乘异记》《括异志》《洛中纪异》《幕府燕闲录》《睽车志》《夷坚志》《唐太宗入冥记》《潮海新闻夷坚续志》《诚斋杂记)《续夷坚志》《子不语》《汴京勿异记》《封神传》《后西游记》《剪灯新语》《剪灯余话》《三宝太监西洋记》《涉异志》《四游记》《松窗梦话》《西游补》《西游记》《池上草堂笔记》《遁窟谰言》《耳食录》《耳邮》《后聊斋志》《蕉轩摭录》《客窗偶笔》《聊斋志异》。 纪晓岚为什么将山海经列为禁书? 首先《山海经》一书在我们眼里只是一本记载着神话的故事书,但在古往今来的学者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山海经》中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等学科宝贵的资料;也有人认为《山海经》内容荒诞无稽,没有史学参考价值,就如鲁迅所言:“巫觋、方士之书”;而更多的人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起有价值的地理著作(这也是纪晓岚将其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 纪晓岚将《山海经》列为禁书的原因:一、每一位建国的新皇帝都要颁布和宣扬对于自己有利的思想,更何况满清这个少数民族当政,在清初顺治,乾隆时期盛行的文字狱就说明一切。 二、《山海经》的内容使人读后会产生无限遐想,尤其是在地理包含全世界未知领域的记载那一块,会使人们前赴后继地出海探索,这与当时满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国策相悖,纪晓岚担心此时的发生,因此在编写四库全书时将其列为禁书。 (有其他见解的,欢迎留言讨论!)
《山海经》确实是一本古地图志本草图经,它里面包含了图和书。 山海经最早是有有书和图的。其中图就是古地图,而山海经的书就是为古地图做的注解。 《山海经》的地图范围很大。不仅包含了古中国,还包含有亚洲大部,包括“扶桑”等小国都有提及。 书里面不只有地图,还有众多的人物,野兽和神话故事。令人惊奇的是在古代古人没有先进的测绘技术,是怎么完成这部《山海经》地理奇书的。 神奇的一致性。因为在很多地方科学家考证是和目前的地图出入不大的,虽然过了至少2千年,地球板块一直在运动变化,但是通过《山海经》中专业比对还是能找到非常多地理上的一致性。 这就非常奇怪了,在古代有限的测绘技术水平时期,你认为古人是怎么做到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这些年史料价值,仙侠、玄幻类题材火爆,《山海经》也屡被改编为游戏、影视作品,以致许多人已经搞不清《山海经》的真面目了。题主的这个提问有为《山海经》正本清源的作用,可谓功德一件,所以,先为题主点个赞吧。 在研究三星堆的过程中,本人对《山海经》做过较多的研究,因此,对于题主的问题,也算有些认识。我认为,《山海经》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大事件历史的记录。 《山海经》记录了大禹治水、黄帝蚩尤之战、成汤伐桀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记录都有很高的可信度。根据段渝等学者的研究,《山海经》对上述事件的记录可能是中国文献中的最早记录者。王国维曾利用《山海经》和甲骨文卜辞进行互证,写成了《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考》一文;同时,胡厚宣运用《山海经》的四方风记载用来解释卜辞的四方风问题,也获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些都是《山海经》具有坚实史料价值的铁证。 第二,早期地理的记载。 作为可信的地理学资料,《山海经》在汉代王景治水之时就被使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通过对《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的黄河下游水道进行了详细分析(如图),指出《山海经》的记载有很强的可靠性。同时,谭其骧发现《山海经》记载的黄河下游故道与《禹贡》并不相同,并明确指出《山海经》的地理记载比《禹贡》更为古老。 第三,语言的记录。黄树先、张永言等语言学者均曾就《山海经》中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证实里面保留了大量的民族语言。比如《海外南经》的“虫为蛇,蛇号为鱼。”张永言即就指出,蛇读为鱼是古代越人读法,当今的泰语、掸语、老挝语、侬语、傣语,壮语、布依语等都仍然保留着这种读音。这种语言研究方面的结果,可以有效地确定《山海经》记录的地域,对于那些把《山海经》夸大为世界地理的荒唐观点可以算是一种无声的批评。 第四,民俗的记录。 《山海经》记载了凿齿、聂耳、离耳(如图)、贯胸、黑齿等大量的民俗文化,这些风俗文化在当今的中国南方民族文化中都还可以看到。段一平、孙致中、宫哲兵等学者都曾对此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于认识古代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五、天文历法的记录。 科技史家吕子方通过《山海经》的分析,指出里面提到的大量日月出入之山,是古代用来定季节以便耕种的资料,是比《尧典》更为古老的前历法。蒋南华在研究中同样也指出,《山海经》在对日月星辰的观测和计时方法上已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这些研究对于笔者理解三星堆的天文历法成就都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第六,动植物及矿产的记录。 从民俗学家钟敬文开始,许多学者就对《山海经》记载的动、植物及矿产记录进行了研究,并充分肯定了《山海经》的价值。如甄志亚先生就指出,《山海经》记录了126种药物,包括动、植物和矿产类,并有产地、类别、形态、气味、性能和所治疾病等记载。杨力先生甚至认为,《山海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这些研究成果都为古代的巫者往往兼为医者的观点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第七,原始宗教的记录。 《山海经》是神巫时代的作品。根据笔者的研究,其底本的最初创作时间为三星堆青铜文明末期,具体可以看笔者《论大禹治水和〈山海经〉的形成》一文。《山海经》里面提到许多具有神性的动物以及植物,这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宗教观念。比如具有直目(纵目)的烛龙、太阳神树,以前都是认为不可想象的东西,但结果却在三星堆遗址中被发现了。 总之,《山海经》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古代文献,作为历史史料,其价值是全方位的。以上回答,希望能解决题主的疑问,若有任何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或者关注我。我的头条号是:古史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