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常山、蜀漆 【释名】 也称恒山、互草、鸡屎草、鸭屎草。 【集解】 [恭说]常山生山谷间。茎圆有节,高者不过三四尺。叶似茗而狭长,两两相当。三月生白花,青萼。五月结实青圆,三子为房。草晒干后,色青白,可用。阴干则易坏。 【修治】 [斅说]采时连根苗收。如用茎叶,临时去根,以甘草细,同水拌湿蒸。 常山〔气味〕苦,寒,有毒。 根〔主治〕主治伤寒寒热,胸中痰结吐逆。 【主治】 伤寒寒热,热发温疟,胸中痰结吐逆。疗水胀,恶寒,鼠瘘。治诸疟,吐痰涎,治项下瘤瘿。 蜀漆〔主治〕辛,平,有毒。 【主治】 疟及咳逆寒热,腹中肿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疗胸中邪结气,吐去之。治瘴、鬼疟多时不瘥,温疟寒热,下肥气。破血,洗去腥,与苦酸同用,导胆邪。 【发明】 [时珍说]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但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用法得宜,神效立见;用失其法,真气必伤。疟疾有六经疟、五脏疟、痰湿食积瘴疫鬼邪诸疟,须分清阴阳虚实,不可一概而论。 【附方】 1. 截疟诸汤:用常山三两、浆水三升,泡一夜,煎取一升。发病前一次服完,能吐为好。又一方:用常山一两,秫米一百粒,加水六升,煮成三升,分三次服。又一方:常山酒煮后晒干、知母、贝母、草果各一钱半,加水一杯,煎半熟,五更时热服。药渣泡酒,发病前取饮。 2. 截疟诸酒:用常山一两,酒一升,泡二三日后,分三次服完:清早一服,过一会儿再服,发病前第三次服。又一方:治久疟不止:常山一钱半、槟榔一钱、丁香五分、乌梅一个,酒一盏,泡药一夜,五更时饮下。一服便止,永不发病。截疟诸丸:常山三两,研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瓦器内煮熟,取出晒干收存。每服二十丸,竹叶汤送下,五更一服,天明后一服,发病前一服。数年不愈的疟疾,服两剂即愈;一月左右者,只须一剂。又一方:常山捣成末,取三两,真丹一两,加白蜜共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病发前服三丸,过一会儿再服三丸,临发病时又服三丸,酒送下。又一方:常山二两、黄丹半两、乌梅连核瓦焙一两,共研末,加糯米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凉酒送下。先一夜一服,天明时一服,午后才进食。又一方:用常山三两、知母一两、甘草半两,共研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发病前服十丸,稍后服七丸,再后服五六丸。又一方:治一切疟,用常山四两,炒存性,草果二两,炒存性,共研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卧时服五十丸,冷酒送下。五更时再服一次。忌鹅羊热物。又一方:常山八两,酒浸后先蒸后焙,加槟榔二两,生研末,加糊做丸,如梧子大。如上方服丸子。又一方:常山、槟榔各一两,生研,加穿山甲的甲片煨焦一两半,共研末。以糯米粉和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黄丹为衣。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服法同上。 3. 牡疟独寒。蜀漆、云母煅三日夜,龙骨各二钱,共研末。每服半钱,临发病之时早晨一服,发病前再一服,浆水调下。 4. 牡疟独热。蜀漆一钱半、甘草一钱、麻黄二钱、牡蛎粉二钱,先以水二杯,煎麻黄、蜀漆,去沫,再将其余各药倒入同煎至一杯,未发病前温服,得吐则疟止。 5. 妊娠疟疾。用常山酒蒸、石膏煅各一钱,乌梅炒五分,甘草四分,加水一碗、酒一碗泡一夜,天明时温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不谈演义,只谈历史在那里。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救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从长坂坡救主、到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从无名小辈到曹操口中的“吾若得这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得乎?”
三国演义常山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县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千余年来,正定县一直是当时的第一大都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 三国演义常山在哪里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三国演义》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被列为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 正定县的著名景点有赵云庙、隆兴寺、开元寺、临济寺、天宁寺凌霄塔、长乐门等。
常山位于河北省正定县。三国时期,正定县隶属于魏国常山郡,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正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时也是将军赵子龙故里。 常山赵子龙常山位于什么地方 赵云,字子龙,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被追谥为“顺平侯”。 常山赵子龙是赵云在每次打仗的时候叫阵、闯阵喊的一句口号,类似自我介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号,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类似的还有燕人张翼德。 赵云参加过博望坡之战、江南平定战、长坂坡之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有着常胜将军的名号,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广为流传。
常山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金衢盆地西部、钱塘江上游。常山一般指常山县,全县总面积1099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6个镇、5个乡,180个行政村、10个社区。 常山 常山东邻衢江区,南靠江山市,西南与江西省玉山县交界,西北与开化县毗邻,东北部与杭州市淳安县相接。 常山县地形以丘陵为主,耕地23.3万亩,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常山县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常山县矿产资源丰富,经过数十年地质矿产勘查,已发现矿产38种,矿产地60多处。
常山王,中国古代王爵。历朝可考者32人。其中著名者有张耳、高演、刘秉忠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秦末3西汉4东汉5晋朝6北朝7唐朝8五代宋金9元朝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张耳别名:常山王,赵王,谥曰景国籍:中国河南开封民族:汉出生地:河南开封出生日期:公元前264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02年职业:辅佐赵王主要成就:起义反秦,助汉讨楚 秦末2 张耳(前264年-前202年),秦末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史记:“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无忌为客。”魏公子无忌,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信陵君。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僖王异母弟。信陵君为人喜好结交豪杰,“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因为他的存在,诸侯不敢犯魏国,时间长达十余年。他做过的最为轰动的一件事,莫过于斩杀晋鄙,夺得兵权,解救赵国于危难之中。为此,他躲在赵国十年。最后魏国危难,他才为了救国而返还。此后,他联络五国兵马,大起联军攻打秦国。秦人躲在函谷关后面,不敢出战。最后秦人使出离间计,魏安僖王上当,疏远了信陵君,拿回了他的兵权。信陵君失落,终日酗酒,最终因酒而死。没过几年,秦灭魏。在这样的人门下当食客,除了鸡鸣狗盗之辈,也有隐士侯赢、屠夫朱亥这样的仗义之徒。窥一斑而知全豹,张耳混迹其中,可见其人性情。古代的户籍制度,比如井田制,相对严格地限制人口流动,有些 西汉3 刘不疑(?—前186年),汉惠帝刘盈第三子,在位两年,原封恒山王,后因避讳汉文帝刘恒之名,改称常山王。公元前188年封为常山王,卒于公元前186年。刘弘(?―前180年),西汉后少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前少帝刘恭异母弟,西汉第四位皇帝。公元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刘山被封为襄成侯。公元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刘山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为常山王,并改名刘义。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后命常山王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史称后少帝。公元前180年9月,吕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铲除吕氏家族力量。朝臣认为,刘弘及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应当废黜。待朝臣选定汉高祖与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并迎入长安后,于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诛杀刘弘等人。刘朝,汉惠帝刘盈之子子。本封轵侯,刘弘登基后,改封常山王。公 东汉4 刘昞,东汉孝明帝刘庄之子,永平十五年封常山王,建初四年,徙为淮阳王,以汝南之新安、西华益淮阳国。立十六年薨。刘侧,刘昞幼子。永元二年,汉和帝立刘昞小子刘侧复为常山王,奉昞后,是为殇王。立十三年薨,父子皆未之国,并葬京师。刘章,刘昞之子。刘章初封防子侯,刘侧死后,刘章袭封常山王。汉和帝怜章早孤,数加赏赐。延平元年就国。立二十五年薨,是为靖王。刘仪,刘章之子。嗣封常山王。立十七年薨。是为顷王。刘豹,刘仪之子。嗣封常山王。立八年薨,是为节王。刘暠,刘豹之子。嗣封常山王。三十二年,遭黄巾贼,弃国走。建安十一年国除。 晋朝5 司马衡,字子平,司马孚之子。曹魏封德阳乡侯,进封汝阳子,为驸马都尉。武帝受禅,封常山王,邑三千七百九十户。二年薨,无子。司马敦,司马邕之子,司马孚之孙。过继给司马衡,嗣封常山王。后来他归宗,封安平王。司马殷,司马邕之子,司马孚之孙。司马敦归宗后,过继给司马衡,嗣封常山王。司马乂(277年―304年1月28日),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太康十年(289年),封为长沙王,授任员外散骑常侍。太熙元年(290年),任步兵校尉。永平元年(291年),受兄司马玮的牵连,被贬为常山王。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乂率本国军队响应齐王司马冏等三王,讨伐司马伦,因功授任抚军大将军,复封长沙王。太安二年(303年),张方派遣部将郅辅率领三千兵卒,前往金墉城逮捕并烧死司马乂,时年二十八岁。晋怀帝即位后,追谥为厉王。 北朝6 拓跋遵(?-407年),北魏拓跋寿鸠之子,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之孙,道武帝拓跋珪的堂兄。拓跋遵初封略阳公,晋封常山王。407年,被赐死。拓跋素,常山王拓跋遵之子。始光三年,袭常山王爵。拓跋陪斤,拓跋素之子。袭常山王爵,坐事国除。元昭(元邵463-522),小字阿倪,拓跋陪斤之子。广川县开国公,晋封常山王。元绍宗,常山王。元素莲,后魏时期的常山王。《新唐书》记载:元澹,字行冲,以字显,后魏常山王素莲之后。尔朱度律,尔朱荣族弟。元晔之立,以尔朱度律为太尉公、四面大都督,封常山王。杜粲,农民起义军将领,常山王。杀其主莫折念生。北齐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11月23日),字延安,神武帝高欢第六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武成帝高湛同母兄弟,母武明皇后娄昭君,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三位皇帝,560年9月8日—561年11月23日在位。高演初封常山郡公,天保元年(550年),晋爵常山王。乾明元年(560年 唐朝7 李镇,唐肃宗李亨之孙,彭王李仅之子,授太仆卿同正员,封常山郡王。田绪(764-796),中唐军阀。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兴元元年(784年),杀堂兄田悦为帅,归附朝廷,得授为魏博节度使,尚嘉诚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检校尚书左仆射、常山郡王,又徙封雁门郡王,实封五百户,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暴疾死,年三十三,赠司空。王景崇,成德节度使王绍鼎之子,唐末割据军阀,866—883年为成德节度使。大唐咸通七年(866年),王景崇继位为成德军节度使。后来因为平定庞勋叛乱,进爵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封赵国公。乾符五年(878年)进封常山王、检校太傅。中和三年(883年)王景崇逝世,享年三十七岁,赠太傅,谥:忠穆。 五代宋金8 李英,宋太宗元德皇后的父亲。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追赠检校太尉、安国军节度、常山郡王。杨濛(?―937),字志龙,五代时期南吴君主杨行密第三子。武义元年(公元919年)受封庐江郡公,顺义七年(公元927年)杨溥即皇帝位,杨濛进封常山王,次年改封临川王,又任昭武节度使及中书令。公元937年,杨濛被周弘祚所杀。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杨濛被追封为临川灵王。完颜襄,金朝大将。本名完颜唵,金昭祖五世孙。大定二十三年(1183),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二十八年(1188)进尚书右丞相,与徒单克宁、张汝霖同受顾命。后代来谷清臣统军北伐鞑靼。章宗承安元年(1196)九月,得胜还师,升左丞相,封常山郡王。后北部复叛,为左副元帅,减价粜粟,以济贫民,安定民心。后封南阳郡王。谥武昭。 元朝9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曾出家为僧,法号:子聪。后来认识忽必烈,在忽必烈的游说下,还俗改名刘秉忠,成为忽必烈的左膀右臂。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唐代安禄山叛乱,常山太守颜杲卿因城陷被俘,骂不绝口,禄山割其舌,问:‘复能骂否?”杲卿乃不屈而死(见《新唐书·颜杲卿传》)。后以“常山舌”指其事,为宁死不屈之典。宋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目录 1基本资料 2基本信息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颜杲卿别名:常山舌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长安万年(今陕西西安)出生日期:692年逝世日期:756年职业:常山太守 基本信息2 颜杲卿和颜真卿同为颜师古五代孙,颜之推六代孙。父亲颜元孙(著有<干禄字书>),任濠州刺史。安禄山任范阳户曹参军时,曾是安禄山的部下,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时,颜杲卿和儿子季明守常山(河北正定县西南),任太守,颜真卿守平原(山东陵县),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响应。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叛军围攻常山,安禄山军队抓到颜季明,借此逼迫颜杲卿投降,但颜杲卿不肯屈服,还大骂安禄山,季明被杀。不久城为史思明所破,颜杲卿被押到洛阳,见到安禄山,安责问颜杲卿背叛他,颜杲卿说“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怎么会跟一个牧羊羯奴叛乱。”安大怒,命令割掉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仍大骂不止,直至气绝。颜杲卿受着断舌的剧痛,仍然追求着忠义的信念。 颜真卿后寻得颜季明的头颅,写下了《祭侄文稿》一文。
中药常山大家认识吗?它来源于虎耳科植物常山的根,多出产于四川和贵州与湖南等地,在秋天采收,晒干以后可以切片生用,也可以用酒炒制以后使用。那么这种中药常山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有什么功效与作有呢?想了解可以看看下面小编对此做的具体的介绍。 常山图片 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1、常山的功效 常山性寒,味辛,苦,有小毒,可以入肺经和肝经以及脾经,具有除痰、截疟等多种功效,平时可以用于人类的咳嗽痰多和疟疾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出色,另外常山还能治疗人类的寒热和瘤瘿。 2、常山治疗疟疾的用法 常山这种中药材人类的疟疾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取常山一百五十克,浆水三升,先把常山用浆水浸泡,然后再入锅煎制,煎好以后得到药液一升,在疟疾发作以前,一次性服下效果最好。 3、常山能治多痰 常山有良好的祛谈功效,平时治疗时可以把常山两百克,加入甘草二十五克,水七升,一起煎制,得到药液三升,再加入半升蜂蜜调匀,然后服用,服用完以后会引发呕吐,如果不吐需要接着服用,几次以后,胸中积存的痰液就会消失。
中药常山大家认识吗?它是中国中药材中最重要的存在,来源于野生植物黄常山的根,这种植物多是野生,主要生长于四川和贵州等地。中药常山的功效很多,但是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用法也各不相同,下面是我对中药常山功效与用法的详细介绍,需要的朋友可以认真了解一下。 中药常山的功效与用法 1、中药常山的功效 中药常山含有大量的山硷甲和多种内酯类物质,具有出色的药用功效,平时可以用于人类疟疾和痰喘类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它气味很小,略苦,不易久嚼,不然会让人们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对健康不利。 2、中药常山能治疗疟疾 中药常山对人类的疟疾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它含有的常山硷有良好的抗疟作用,在人类疟疾急性发作时,大家可以把中药常山加清水煎制,然后服用,可以让疟疾的症状很快减轻。 3、中药常山能祛痰 中药常山有良好的祛痰功效,它可以让人体的气管扩张,把体内积存的痰液快速排出体外,在治疗时可以把中药常山与中药甘草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去掉药渣,然后服用药液,每天一次即可。
常山是一种中药,很多人连常山的名字都没听说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介绍一下常山的功效与作用吧。 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1.常山的别名叫鸡骨常山或是黄常山,是常山的气微,味苦,含常山在嘴里会有一种作呕的感觉,常山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疟疾的用药,也是现在治疗这种疾病的重要用药,常山还有很好的化痰抗疟作用,清热利水。常山还是很好的催吐剂,可以退热。可以抗病毒。 2.常山可以生用,中医上认为常山是一种味辛、苦,性寒同时还有小毒的一种中药药材,是很好的吐痰药物,常山行水还有截疟的作用。 3.常山是很好的于抗疟人,如果喉咙里有积痰,也可以用常山,因为常山有很好的引吐积痰、和毒物的作用,常山可以和伍甘草一起配合使用,温服有很好的崔吐作用,可以用常山来治胸中痰饮、或者是用来治疗误食物了一些中毒物、对于一些宿食停留于胃的也可以用常山来崔吐的方式取出。不过常山是对于一些身体比较好的人才适合。
海州常山,又名臭梧桐。花和果子都很美丽,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观赏植物。该品适合在阳光充足湿润的气候下生长。下面小编将详细介绍一下海州常山的价值。 海州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1、海州常山的观赏价值 臭梧桐的花色鲜红,且花果是在同一个季节生长的。该品花果期很长,且植株茂密,民间经常取根茎叶花等部位入药。也是园林景观布置的首选盆栽之一。 2、 海州常山可以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 民间留下的配方如下:我们可以取新鲜的臭梧桐茎叶,将他们制成煎剂, 一日三次。具体可以根据医师的嘱咐服用。在止咳化痰平喘方面有显著的功效。 3、臭梧桐可以治疗疟疾 八角梧桐片是治疗疟疾的常用有效药剂,具体服用请根据医师的嘱咐来。 4、臭梧桐可以治疗风湿疼痛等症 民间存留的方子如下:臭梧桐三钱至一两,煎服;研粉每服一钱,一日三次。也可与?莶草配合应用。此方子对骨节酸痛以及高血压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