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去过广州的外来者,对这点还真深有感触。每次去到广州,发现除了菜市场过火粤语版、出租车司机等普通劳动者张口就是粤语外,大部分场合的广东人,都习惯了操持着一口不太熟练的普通话与他人交流,更别说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进入广州等城市。 作为一名外来者,个人认为,身为广东人还是很有必要学会说粤语的。 粤语作为最具特色的中国方言之一,其影响力不可谓不光,它除了有迥异于普通话的发音,还有自成体系的文字书写方式,对非粤语体系的人来说,掌握起来其实很不容易。 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身为广东人,在有条件学会的情况下,当然应该会说粤语,对文化多样性而言,是个人的一分贡献,毕竟,在城市化的今天,地方方言无比面临濒临,再不有意识地保护,恐怕以后真的就会消亡了,未免太可惜。一种独特的语言,它所包含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沟通、交流,语言是人的思维模式的再现,是地域文化、历史的凝聚,粤语里大量独特是词汇与表达方式,都是数百年来这一地方劳动人民的文化结晶,如果作为广东本地人都不有意识地保护这种文化遗产,时光荏苒,恐怕以后只能在影像里领略粤语之美了。 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迁移,“广东人”的成分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纯粹,很多出生于广东的本地人,可能因为父母双方并非全部都是会广东话的人,家里也不再具备粤语交流的环境,很多本地小孩也不见得生下来就有学习粤语的机会;另外,因为对普通话的推广,小孩子在学校环境中,课堂上、同学彼此之间,也会越来越多地被要求讲普通话。种种客观原因决定了,使用粤语的空间是不断地在缩小了。 为了保存文化多样性,能说粤语还是说吧。 谁听过张信哲《过火》的粤语版? 张信哲《过火》的粤语版也是同名。 《过火》(粤语版) URL: 试听和下载页面: 词:向雪怀 曲:曹俊鸿 从没有期望你曾内疚 我一再接受你放肆操守 人在说人在笑无重要 你的美丽如纯情美酒 当你心无言的出走 当爱得仍惟恐不够 常自替你解释想一些理由 陪着你傻下去磨下去 我跟本不知有那个对手 长夜里甜蜜里难预算 喜欢你便静静偷走 只记得如此伤悲 仍只记得无可推理 谈论我与你只盼一丝都不记起 其实我的要求都不多 盼你以我处境想想我 你们很快乐瞒着去干不要过火 其实我的要求都不多 试试以我处境体恤我 你们累了吗 不想清楚 过火 粤语版 词:向雪怀 曲:曹俊鸿 从没有期望你曾内疚 我一再接受你放肆操守 人在说人在笑无重要 你的美丽如纯情美酒 当你心无言的出走 当爱得仍惟恐不够 常自替你解释想一些理由 陪着你傻下去磨下去 我跟本不知有那个对手 长夜里甜蜜里难预算 喜欢你便静静偷走 只记得如此伤悲 仍只记得无可推理 谈论我与你只盼一丝都不记起 其实我的要求都不多 盼你以我处境想想我 你们很快乐瞒着去干不要过火 其实我的要求都不多 试试以我处境体恤我 你们累了吗不想清楚
差不多二十年前,那时候国外的中餐厅风格还很单一,基本都是港式中餐馆或者茶餐厅,店里的人一般都说广东话和港式英语广东人吃福建人。大部分的中餐厅都会有一道菜,叫做 Fried Hokkien Mee, 中文翻译就是福建炒面,其实它是一道地道的东南亚风味小吃。 那时候的留学生基本都会看TVB港剧,很多都对广东话有浓厚兴趣。当时在留学生圈子里一度很流行一个笑话。一个中国内地的小伙子在一家餐厅点了这道菜,服务员大婶对着厨房用广东英语喊了一句 “炒hokkien一份”, 小伙子听成了“ 炒福建人一份”,当场懵逼了。后来很多留学生都爱用这个故事来调侃广东话,再后来很多人把这道菜就直接用普通话说成了 炒福建人。这大概是我听到的最早的关于广东人吃福建人的故事版本了。 后来怎么突然变成一个梗还火了起来,大概是因为搜索关联词和广大网友的娱乐精神了。
首先要看你是那里人广东人吃福建人是什么意思,如果是福建人,你就要小心了,广东人吃福建人这个梗还没过呢,哈哈哈……开玩笑的呢 我是两广地区的,我说说吧,其实不必太在意怎么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不关南北,不需要将就,用自己的本性去交最真实的朋友是最好,不过一定要说的话 首先,广东是属于南方,在生活习俗上肯定跟北方有很大的差距,在吃的方面最容易交到广东朋友,比如说,某某地方的菜很好吃,这个礼拜去腐败一下,他们如果去的话,距离朋友不远了,或者说,明天我们去喝个早茶,因为早茶文化对广东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从生活中去了解他们,因为只有生活习惯相近了,你以后交起广东朋友就很容易了,要懂得入乡随俗,学这边的文化,要真正的融入他们的生活,因为我去的外地也不少,真正来说,广东人跟外省人在很多方面是相当不同的,特别是在问候语上,北方人问我:吃饭没有?我回答:没有呢,没有胃口,只吃了一点面,他们说!面不是饭吗?这就很尴尬
都是吃鸡、鱼(年年有余)、发菜蚝市(不是这个市广东人吃什么,正确的忘记怎么写了,应该是生蚝晒干后的叫法)--发财好市的意思、焖猪手(横财就手)、炒丁(旺财旺丁)、瑶柱焖冬菇(瑶柱是海味的一种,冬菇是蘑菇的一种,因为放在一起看起来像铜钱,意思是财源滚滚)、还有芋头扣肉等等菜式,不过因人而宜,应该大部人都差不多,就算到酒楼吃饭,点的菜也是以好意头的为主,绝对没有像外省人那样地说广东人喜欢吃野味,那是极少的,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从来没见人吃过什么野味,平常人家吃的都是这些平常菜式。 还有最重要的当然少不了饭后吃的汤圆,意思是一家人团团圆圆!
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人,这个问题就是为我准备的广东人吃什么。 煲汤 很多外地的朋友最有印象的应该是广东人都喜欢煲汤,吃的也比较清淡,汤在粤菜中也较为普遍,汤汁鲜美,力求清中鲜,谈中美。 2.烤乳猪 烤乳猪是广东菜比较有名的特色菜,西周的时候这菜被列为八珍之一,可见其美味可口,在满汉全席中也是主打的菜之一。 3.脆皮烧鹅 脆皮烧鹅也是广东的一道名菜,其口感鲜美,主材料有黑棕鹅一只,有三种口味的糖浆,五香盐,酸梅酱。 广东的美食多不胜数,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广东人最爱吃的甜点是什么? 姜撞奶 又称姜埋奶,是广东番禺一带的传统甜点。由牛奶、糖、姜汁,经过适宜的温度凝固而成。牛奶的香浓与姜的辛辣中和,口感香醇爽滑、甜中微辣,且有祛寒、暖胃、镇咳的效果哦 芋头糕 是广东潮汕地区、广州、阳江、佛山等地的特色糕点,香港和澳门地区的茶楼也会有卖,材料有粘米粉,芋头,虾米,冬菇,腊肠和腊肉。 伦敦糕 起源于广东顺德,是岭南典型的糕点小吃。品质和风味都很特殊,夏天的时候最受欢迎~它由籼米粉用酵母发酵,转至淀粉和糊精混合体后再蒸制成型,透明又美味。 钵仔糕 是传统广东人自创的小吃,也是香港街头传统小吃。传统钵仔糕以黄糖、粘米粉制成后,放在小钵内蒸熟,吃的时候用竹签穿起来吃,由原材料不同,钵仔糕的颜色也有所不同 来自网络 为什么广东人这么爱吃肠粉? 肠粉,在广东无处不在,既可出入高档的星级大酒楼,在便宜的街边小食店也随处可见。只要是有早点的广东餐馆,都能看到肠粉的身影。 即便是外地人来到广东,也会被它雪白晶莹的外观、细腻爽滑的口感、丰富多变的馅料而打动。 有时想想,为何广东人普遍身形消瘦,估计跟他们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有时,在店铺,进来一个大男人,也是叫一碟肠粉,也不过是2两的量,那能吃饱? 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米粉制品,现蒸现吃,味道好的肠粉店,早市销售量大的时候,店家供应不及,往往会看到客人排队候吃的景象,因此又名“抢粉”。 制作肠粉并没有多少技术难度,用隔年的老沉米泡水6小时,洗净米脂,石磨成浆,柴火蒸熟,这才能成就最古老的肠粉。 很多老店的肠粉基本保留了原始的制作过程,只是更换了一些器具,不过可以保证的是米糊在制作过程中无任何添加,只有大米和水。加上各种馅料蒸熟之后,淋上根据老配方调制的酱汁,最重要的是那一小勺地道的海南小米椒,这才是最正宗地道的肠粉。 很多人不知道,小米椒也是肠粉的灵魂所在。一块米白的肠粉,上面搁一片艳红的小米椒,用筷子夹住,一起放入嘴中,口感才丰富地道!区别于现在非常流行的川式辣油,也和盐城本土的辣椒酱不一样,红皮白籽火辣呛鼻。选择海南正宗小米椒,每一个都上手用剪刀剪碎,必须要用剪刀剪,才能把小米椒的辣味和香味完全释放。 肠粉的制作并不复杂,尤其是现在可以买到粘米粉,掺一些淀粉类的,甚至还有掺好的肠粉专用粉卖,不用再做磨米浆等费时费工的活,自己在家就可以轻松快捷的制作肠粉了。
看到这相信很多朋友都懵比了到底啥是热气?热气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上火”它源自于中医理念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通常会出现眼睛红肿、尿黄以及牙痛、咽喉痛等症状而在西医的解释中上火往往是体内有炎症的表现那上火的原因是啥?上火可发生在任何时候但换季时特别多据《内经》记载上火多为外感六淫所致*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而我们现处于冬春交接的季节天气时而干燥时而阴雨正是这“六感”交替之时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加上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还有抽烟、喝酒、烧烤、好吃油腻煎炸物等不良习惯出现咽喉肿痛、眼睛红肿大便干燥、口臭等“上火”症状凉茶真有那么神奇?随着凉茶的发展其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凉茶都有什么种类?1、茶饮料茶饮料主要指超市里卖的罐装、瓶装凉茶虽有一定功效但里面的糖含量很高喝多了容易痛风、肥胖大家偶尔过过嘴瘾就好2、凉茶颗粒冲剂这类冲剂通常在药店里售卖属于非处方药有明确的成分表、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喝起来比较方便3、手工凉茶指的是街边凉茶铺卖的自煮凉茶一般由店家配制和熬煮成分含量不太明确其颜色、口感比较浓郁味道跟中药一样苦但很多广东人都爱喝虽说凉茶的功效很多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喝不同的症状,要对应喝啥凉茶?1.肝火盛这些症状通常是肝火盛的表现大家可选择夏桑菊等凉茶冲剂其具有的清肝明目功效能帮助身体有效降火除此以外夏桑菊还能清热解毒缓解风热感冒导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状2.肺火盛春季容易积热出现肺火显盛的状况此时大家可饮用竹叶、甘草以及麦冬、灯芯草等凉茶达到祛痰、清肺热目的3.湿热这通常是湿热导致的除了要少吃油腻食物外大家也可饮用黄连、灯芯草、土茯苓等茶水以达到祛湿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喝凉茶前,还得注意这些事项喝凉茶的注意事项1、建议热着喝如果凉茶冰镇后再喝不仅丧失了热饮的部分功效而且容易伤及脾胃2、不宜长期喝自己煲的凉茶不宜长期喝因其易伤脾胃,出现消化不良以及腹痛腹胀、倦怠乏力等症状因此上火症状缓解即可停止喝3、别空腹喝空腹喝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4、特殊人群别喝最后希望大家在这个阴晴不定的季节里照顾好自己注意增减衣物参考资料:[1]王兰,张晓文,赵广才,王玉.中草药茶饮料饮品凉茶的功效及安全性研究评述.中医学报,2010,25(5):914-916.[2]周艾蓉,李艳,张玲玲,林金妹,许炳强.从现代科学视角阐释凉茶的败火功效.中国现代中药,2018,20(5):622-625.[3]冬去春来 掌握换季天气规律.中国气象报社.2016-03-03[4]亚梅.春季养生降火气四种上火症状巧应对.双足与保健,2015(2):43-43. // [5]双人鱼.揭秘5大“上火”症状.药物与人,2007,20(11):13-14.[6]钱俊华,唐晓阳,谢志军.五脏上火的症状特点及其治疗.浙江临床医学,2013(3):391-392.[7]王荣.春季五大上火症状的对症食疗.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3):63-64
作为一个饮食大国,中国有八大菜系,大多以浓油赤酱、咸辣鲜香为特色。其中,以清淡见长,突出食材原汁原味的粤菜可是美食界的一道“清流”。清蒸,更是粤菜烹饪的“拿手好戏”,广东人把“蒸”的功夫运用得炉火纯青。无论是生猛海鲜、五花肉,还是蔬菜、点心、主食, “蒸”法都可使之变成美味。 广东地处亚热带,长年高温多雨,以煎炒炸焗的烹饪方式制作的食物口味重、油大,容易致粤人体质“上火”。再加上岭南地区濒临南海,河网密布,物产富饶,食材新鲜易得,故口味清淡,吃时令菜是广府菜的精髓。制作方式上,清蒸被视为最“正气”的烹饪手法。水蒸汽中,食物的温度不会超过100摄氏度,并处于相对密闭的状态,营养素的氧化损失少,食物水分不易流失,更能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保留水溶性维生素,每道食材都能以其原味“唱主角”,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油、盐、酱料的摄入。 清蒸菜肴老少咸宜,任何体质的人群都可愉快地享用,堪称最健康的烹饪方式。在广东人的厨房设备中,拥有三层蒸屉的家庭不在少数。 以广东人最爱的海鲜来说,绝大部分都是清蒸后再蘸酱汁吃,蒸时不加盐和油。螃蟹绝对不会做成香辣蟹,必须原只蒸;肥美大虾开边(指用刀切开虾背,去除虾线)后加蒜蓉蒸;新鲜的鱼,如果做成松子鱼或红烧鱼,在广东人看来简直是浪费了好食材,要清蒸出锅后,淋上姜、葱、热油和蒸鱼酱油,这样才肉质嫩滑、鲜美异常。另外,“无鸡不成宴”,广东最爱的不是炸鸡腿,而是冬菇蒸滑鸡。 处理一些稍油腻的肉类时,蒸也是个好办法。肉类在蒸制过程中会出油,和蔬菜等其他食材一起蒸制,完全不用加油,肉类的油会渗到搭配的食材中,相得益彰,如粉丝蒸牛肉丸、冬菇马蹄蒸肉饼,还有以芋头与五花肉相间蒸制的广东乡土名菜芋头扣肉等。清蒸排骨、瑶柱(俗称干贝)蒸水蛋等菜更是人人都会做的家常菜。 // 除肉类外,广东人加工蔬菜和点心也喜欢用“蒸”法,如蒜蓉蒸凉瓜、蒜蓉蒸茄瓜、蒜蓉蒸娃娃菜、清蒸冬瓜等蒸菜比比皆是,最具南粤特色的点心——肠粉、芋头糕、萝卜糕、松糕、伦教糕等糕点也是蒸出来的。 “食在广东”,粤式料理闻名天下,但如此爱吃的广东人却鲜见有体型壮实的大胖子,与清蒸这种烹饪方式在粤菜制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不无关系。在人们普遍追求健康的今天,相比于吃什么,怎么吃更重要,尤其是“三高”人群。清蒸,首先避免了高温烹饪,其次几乎不下重油、重盐,仅以少量调料辟腥提鲜。“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淡而鲜,是健康和美味的完美结合。▲以上内容仅授权业百科weixinnc.com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说起南北差异,网友们都津津乐道: 北方冬天靠暖气,南方靠一身正气;北方买菜论车买,南方论个儿买,还能帮忙削皮;北方爱吃面食和馒头,南方爱吃米饭和粉条……不过,这些差异大多都能理解,但北方人来到广东后却有一件事摸不着头脑——为啥出门吃饭,一定要用热水烫餐具?这是什么执念?一、热水烫碗,南方人的执念!外出就餐用热水烫餐具,这在广东又被称之为“lǒng碗”,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习惯,跟岭南地区潮湿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岭南地区在过去被称为蛮瘴之地,说的其实就是气温高湿度大。以广东和湖南交界处的南岭国家森林生态保护区为例,这里不但降水量大,而且年平均的相对湿度更是达到了84%。从不同的城市来看,即便在冬天,广东广州市的相对湿度也可以高达94%,而在北京,相对湿度可能只有60%左右,甚至更低。而相对湿度大、温度高,细菌尤其是餐具领域的大肠杆菌就更容易滋生。在20~40℃之间,相对湿度超过75%以上,细菌就极易滋生。正是因为这种客观的因素,广东地区的人在外出就餐的情况下,才养成了用开水烫餐具的习惯。不管这个习惯是否有效,但至少从心理层面起到了一定的安慰作用。二、开水烫一遍,真的有用吗?实验来了2024年年底,上海消保委对860双不同材质的筷子进行了专业检测,材质有竹木、不锈钢、合金、密胺等,其中660双新筷子,200双旧筷子。检测结果显示,湿筷子的霉菌比干筷子多出25%以上,这也证明了在湿度大的情况下,霉菌更容易滋生。图源:上海消保委官网旧筷子、竹筷子和木筷子更容易发霉,使用时长超过半年的筷子也更容易发霉。所以,对大众来说,筷子保存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才更安全。另一方面,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开水冲烫餐具,尤其是筷子,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上海消保委相关的实验显示,用开水烫一下筷子的做法基本没用,这是因为冲烫的时间太短,如果真的有细菌等微生物,也很难对它们形成有效的杀灭。一般来说,无论是哪种消毒方式,时间要超过20分钟以上,餐具上的细菌才能被有效地清除。图源:上海消保委官网从筷子的材质上看,木筷子和竹筷子消毒相对不易,不锈钢、合金、密胺筷子更容易消毒。而且,酒精对霉菌消毒没用,微波炉只适用于合金类的筷子,此外,所有材质的筷子只要时间达标,都可以使用高压锅、开水、以及臭氧来达到消毒的效果。从细菌的类型来看,幽门螺杆菌用开水消毒,水温要达到80℃以上,时间10分钟左右才能彻底消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80℃的高温下,要持续半个小时才能杀灭;沙门氏菌需要70℃以上高温,15分钟~30分钟才可以消灭;大肠杆菌在75℃高温下,一分钟即可消灭;芽孢菌比较特殊,高温、紫外线、干燥、辐射、化学药物,都难以将其杀死。所以啊,出门吃饭时烫碗筷,更多的是心理安慰作用,让你可以“放心”地吃完一顿饭。三、外出就餐,如何识别不合格的餐具?既然烫碗筷没啥效果,那么在外就餐时,学会识别不合格的餐具就显得很关键了。首先,要看餐具的封膜是否干净,如果封膜上有过多杂质,如灰层、油渍、不明污点等,可能是废弃的塑料膜重复使用。同时,还要看看包装信息是否齐全。其次,打开封膜之后,要闻一闻餐具是否有刺鼻的气味。如果餐具没有清洗干净,会有一定的油脂残留气味。如果是用洗衣粉等非食用级清洁剂清洗的,也会有一定的刺鼻气味。最后,要摸一下餐具是否有潮湿、黏腻、粗涩的情况,如果有,则说明油污没有清洗干净。如果要想吃得放心,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备餐具,至少在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情况下,可以自备筷子。再者,通常是在卫生达标的餐馆就餐,微生物残留一般是合格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如果实在想冲烫餐具,尽量水温高一些,持续的时间长一些,虽然没啥大效果,但至少有一定的心理安慰效果。更何况,对于广东地区的人来说,冲烫餐具除了卫生因素之外,已经延伸和演化成为一种文化了,饭前烫一烫碗,聊一聊天,也不失为一种餐前乐趣。参考资料:[1]用开水烫筷子真的有用吗?实测来了.广东卫生在线,2024.11.2 // [2]用开水烫碗筷能消毒?别白费劲了!这才是正确消毒方法.医学论坛网,2024.12.27[3]为什么广东人吃饭前爱涮碗?.南方周末,2024.10.6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广东人对美食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研究,那里的美食有很多,特别是各种粥类,更是让人们吃过以后,就难以忘怀,有许多在去过广东以后,回来也想自己熬一些广东风叶的粥品,但是总感觉差了点什么,没有广东人做的粥地道。想要知道广东人如何熬粥,可以看看小编的详细介绍。 广东人如何熬粥 1、广东人熬粥食材丰富 广东人对养生特别注重,当地人在熬粥时对,食材的要求也很高,除了多种粥类食材以外,海鲜也是当地人熬粥的重要食材,像鱼片粥、海鲜粥等,就是广东地区最有名的特色粥品。 2、广东人熬粥食材提前处理 广东人在熬粥时会把食材提前进么必面的处理,一些难以熬制的米类,会提前用清水泡制,把海鲜或得其他食材也会进行必要有腌制和调味,再就是一些特色粥品,还要加入老汤,那些老汤都是加入新鲜材料熬制四五个小时以上得到的上等汤品,这些也是广东粥品特诱人的重要原因。 广东鱼片粥的制作 鱼片粥是广东粥品中的代表之作,当地人制作时,会准备一百克的新鲜鱼片和一百克粳米,另外还有一熟油、麻油、姜丝以及香菜等多种调味料,在煮制时,会提前把粳米泡制两个小时,然后取出放在砂锅中煮制,等粳米快要煮熟的时候,加入准备好的生鱼片,再用小火慢慢熬制,直接粥变得软糯细滑再加入各种调味料,调匀食用就可以。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朋友对广东的美食一定有很深刻的印象。骨头粥是当地最出名的特色美食之一,它有清凉降火的作用。那么,广东人如何熬骨头粥的呢? 骨头粥的材料 猪骨头一只、小米一碗、花生若干以及其他材料。 骨头粥的做法 1、首先是将各种材料洗净。将猪骨头放在锅中加入生姜和料酒煮上几分钟,捞起来用水清理干净即可。 2、小米冲洗干净,放入油盐,30分钟之后可以开火煮。 3、将所有的材料全部倒入,加足够的水,大火煮炖30来分钟,之后再用小火,直至全部煮烂为止。最后撒上葱花,调味即可。 骨头粥小诀窍 1、可以先将小米和水煮开之后再放排骨,煮小米的时候要记得用锅铲掏一掏锅底,避免小米粘锅。 2、注意有一个浸泡小米的步骤,这个过程已经放了调料。所以最后一步放调料的时候不要放太多的盐。 3、猪脚是美容养颜神器,你也可以把猪骨头换成猪脚,或者两者一起放在锅中炖出一锅越发完美的正宗广东骨头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存在,它宣告着冬天的到来,但在不同的地区,冬至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中国广东有一句“冬至大过年”的说法,那里的人对冬至特别重视,是当地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冬至到来之时,广东人都会准备多种特色美食和亲朋欢聚,来享受节日带来的愉悦。那么广东人在冬至时会吃什么呢? 广东人冬至吃什么 1、汤圆儿 广东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汤圆,因为冬至吃汤圆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而且在广东省特别流行。,在广东省的广州市,更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在冬至这一天的中午,会让家人团聚在一起,亲手来做汤圆儿,做好以后一起吃,取其团圆之意。 2、喝鸭汤 广东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喝鸭汤的习惯,因为冬至预示着养生季节的来临,是身体最适合进补的时候,如果在冬至时喝一碗温暖的鸭汤,就能滋阴润燥,能平和身体内的热气,而且能让身体吸收丰富的营养还能增强身体素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发生。 3、吃狗肉 在广东的某些地区,冬至还有吃狗肉的习惯,据说早在中国古代的汉朝年间,汉高祖刘邦就喜欢吃狗肉,而且广东人过冬至吃狗肉,也是从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现在广东人在冬至这一天喜欢用狗肉做成热腾腾的火锅来食用。 4、吃腊味 广东人冬至吃腊味也是当地的一大传统习俗,在每年冬至都有这一天,广东人都有吃冬至肉的习俗,而且广东人最喜欢吃的肉制品就是腊肉,腊肠以及腊鸭和火腿等经过加工的肉至食材。据说冬至这一天,广东人会在祭祖之后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而且这些大鱼大肉以腊肉腊肠为主,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来祈求来年的鸿运当头和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