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咏
张咏简介

张咏简介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濮州鄄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评价4个人作品5轶事典故6家庭成员7历史传记8后世纪念 基本资料1 本名:张咏别名:张忠定、张乖崖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濮州鄄城出生日期:946年逝世日期:1015年主要作品:《张乖崖集》主要成就:平定王小波、李顺起义字号:字复之官职:礼部尚书,枢密直学士谥号:忠定追赠:左仆射爵位:开国公 人物生平2 张咏少年时任性使气,不拘小节,即使生活贫困地位低下客游在远方,却未尝觉得低人一等人。少年时学习击剑,为人慷慨好说大话,乐为奇节。又爱好下棋,精通射箭,喜饮酒,晚年因此成疾。由于张咏出生在贫寒之家,十九岁时,开始力学着文,家贫无书,借到手之后再抄下来苦读。他读书十分勤奋,没有书桌,就在院子里背靠着大树的树干读,一篇文章读不完,决不进屋歇息。张咏写的《劝学》诗中有这样两句:“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可以说是他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写照。张咏于太平兴国五年中进士,做崇阳县令时,“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太平兴国初年,朝廷为避免以后受榷茶之弊,下令拔茶植桑,“民以为苦”。其后官府榷茶,鄂州其他各地茶园户或失业或贫困不堪,独崇阳县以缣纳税,免遭其害,生活安定富足。因而崇阳之民,对张咏殊为感激。后来担任太子中允、通判麟州、秘书丞、浚仪县令等职务。公元九九零年,四十五岁,提拔为湖北转运使。淳化四年,任命 人物评价3 自评: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宋祁:惟公禀尊严之气,凝隐正之量。苏轼:以宽得爱,爱止于一时。以严得畏,畏止于力之所及。故宽而见畏,严而见爱,皆圣贤之难事而所及者远矣。蔡襄:此君殊清节,可为世戒,此君殊重厚,可以为薄夫之检押。王安石:岂不以刚毅正直有劳于世如公者少欤。钱易:公生平以刚正自立,智识深远,海内之士,无一异议。韩琦:魁奇豪杰之材,逢时自奋,智略神出,勋业赫赫,震暴当世,诚一代之伟人也。张颐:其英声骏烈,人人知之。纪昀:平日刚方尚气,有岩岩不可犯之节。金庸:张咏性子很古怪,所以自号“乖崖”,乖是乖张怪僻,崖是崖岸自高。 个人作品4 《声赋》《放盆池鱼赋》《鯸鮧鱼赋》《悼蜀四十韵》《劝学》《愍农》《缉书斋》《阳春曲》《劝酒惜别》《登崇阳县北峯亭》《登崇阳县美美亭》《县斋秋夕》《登黄鹤楼》《新秦遣怀》《登麟州城楼》《詹何对楚王疏》《异兽图赞》《木伯传》《骂青蝇文》《麟州通判厅记》《春日宴李氏林亭记》《送赵况进士谒李员外序》《送田锡韩丕之任序》《赠丘生别序》 轶事典故5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张乖崖做崇阳县令,看见有小吏从库房出来,看到他的头发鬓角的头巾上有一枚钱币,张乖崖就盘问他,小吏回答说:“这是库房里面的钱。”于是张乖崖命令下属打了他,小吏很恼火地说:“拿一枚钱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杖责我?你能够用杖打我,但是你不能够斩我。”张乖崖拿过笔来,上面判他说:“一天偷一钱,一千天就是一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走下台,然后自己拿剑斩了他,并向御史台上书自我弹劾。在崇阳至今还流传这个故事。有个士人在外地做小官,亏空公款,受到悍仆挟制,若不将长女相嫁,便要去出首告发。合家无计可施,深夜聚哭。张咏听到了哭声,拍门相询,那小官只说无事,问之再三,方以 家庭成员6 原配:唐氏(卒)继室:王氏子:张从质女:一人,适王禹偁子嘉佑孙:张约、张综、张绰、张绅 历史传记7 《宋史·张咏传》元脱脱《张尚书行状》宋宋祁《忠定公传》宋王称《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 后世纪念8 崇阳县大集广场建有一亭,名乖崖亭,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亭内壁书有一段字:张咏(公元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山东鄄城人,幼年家贫,勤奋攻书,性情耿直,乐为奇节。公元980年,与名相寇准同科进士,知崇阳县,为政清廉,治县有方,关注民生,扶植农桑,恩威并用,惩贪官污吏,扬清廉之风,民畏而爱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遂出其口。在任四年,历任地方主官,朝中要职,政绩卓著,口碑甚佳。为缅怀其功德,建“乖崖亭”,纪念先贤,激励来者。丙年冬。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