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治中
张治中简介

张治中简介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军军长,在上海抵抗侵华日军;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误导致“11.13长沙大火”事件而被革职。1945年,调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1949年,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主席包尔汉,促成新疆和平解放;1969年在北京病逝。张治中在国民党任职期间受到蒋介石的认可和重用;但是他坚持国共两党和平共处。解放战争后,鉴于张治中对中国和平做出的贡献,被称为“和平将军”。有张治中故居留作纪念。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成就贡献4家庭成员5轶事典故6人物评价7后世纪念8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张治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出生日期:1890年10月27日逝世日期:1969年4月6日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毕业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信仰:三民主义代表作品:《对当前国事之检讨与建议》《对时局的声明》政党:中国国民党服役军队:中华民国陆军服役时间:1928年——1949年军衔:二级上将参与战役:中原大战,淞沪抗战,徐州会战勋章:青天白日勋章,总统自由勋章 人物生平2 张治中生于光绪16年(1890年)10月27日,其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手工业者。张治中六岁入塾,读书十年。因少年时家境贫寒,此后的6年中四处奔波流浪,曾在安徽丰乐河镇(今肥西县)一位叫吕为才的老板经营的“吕德胜号”商铺里做过学徒,从那时开始接触并阅读报纸,喜欢写字算账,在他的自传中,有意将此作为人生漂泊的起点。其后先后在扬州的盐务缉私营充过备补兵,在安庆巡警局当过备补警察,后入扬州巡警教练所受训,3个月后毕业,成为正式警察。宣统3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张治中在扬州参加反清起义。民国元年(1912年)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民国6年(1917年)到广东参加护法运动,历任驻粤滇军连长、营长、驻粤桂军总部参谋、师参谋长和桂军军校参谋长等职。民国13年(1924年)初,对孙中山确立三大革命政策表示拥护,12月任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代理总 成就贡献3 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张治中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国内局势的稳定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1939年主政湖南省,提出“廉、正、勇、勤”作为湖南省训,同时以严正不苟的精神惩治贪污,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坚决贯彻联共抗日的方针,使湖南成为抗日根据地之一。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治中作为国民党代表多次与共产党谈判,保障了国共统一抗日战线的稳定性。1946年张治中多次周旋,营救新疆地区被捕共产党员131人,其中有小孩23人,为新疆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1945年重庆谈判与1949年北平谈判中代表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1949年9月,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包尔汉主席,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对国家的大政方针,重要方略都深思熟虑,提出许多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中央领导决策参考。1925-1926年期间先后参加平定滇桂军阀 家庭成员4 (表格资料来源:) 轶事典故5 1909年,17岁的洪希厚按照当地洪张两姓联姻的习俗,嫁给了同样来自贫寒人家的张治中,洪希厚一生对丈夫的工作从不乱发表意见,但有有一次,洪希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当时张治中准备赴淞沪抗日战场,他的四弟张文心也将前往。张文心七岁时即由洪希厚带大,两人感情深厚,洪希厚对丈夫说:“开战时,让文心留在你身边,好吗?”对于妻子的这一请求,张治中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仗一打起来,是不分前后的。这次去上海,我已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作为一名军人,文心也应当如此。”其他时候,只要不打仗,洪希厚和张治中总是在一起,他们相互陪伴直到终老。在国民党任职期间总共四次直言进谏蒋介石。第一次上万言书是“皖南事变”爆发后的1941年3月2日。张治中向蒋介石痛陈对国共问题处理的失策,“父亲认为这是招致两党破裂的开始,关系甚大。”张治中在万言书中建议:“为保持抗战之有利形势,应派定人员与共党会谈,以让步求得解决”,“若犹是听其拖 人物评价6 蒋经国在得知张治中决定留在北平时称道:“他太天真了,将来死无葬身之地”。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蒋介石称其为“革命叛徒”,“文白无能丧权辱国”。邓颖超评价张治中:“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文白先生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周恩来曾评价张治中说:“这个人很复杂,又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因其一生均为中国和平奔波,故后人称其为“和平将军”。 后世纪念7 张治中故居张治中故居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故居位于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村,桂翁堂坐落在洪家疃村旁黄麓师范校园内。两处房屋系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建筑物,砖木结构、小瓦屋面。张治中故居建于1928年,原有5间4进6厢共26间房屋。门首悬有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张治中故居”花岗岩匾额。室内按当年的原样陈列着张治中将军的生活用品。离故居南约100米,是张治中先生创办的黄麓师范。1988年6月,张治中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确定为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影视形象8 1982年电影《风雨下钟山》:智一桐饰张治中;2009年电影《建国大业》:杨晓丹饰演张治中;2010年电影《雪豹》:何政军饰张治中;2011年电视剧《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吴晓东饰演张治中;2014年电视剧《长沙保卫战》:张世会饰演张治中;2016年电视剧《海棠依旧》:刘之冰饰演张治中;2016年电视剧《东方战场》:王伯昭饰演张治中。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