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强盛
瓦岗起义军强盛时直逼洛阳城下,为何最后却失败了?-趣历史网

瓦岗起义军强盛时直逼洛阳城下,为何最后却失败了?-趣历史网

  瓦岗寨起义,又称瓦岗军起义,共历时七、八年(隋大业七年至隋大业十四年),当时响应者云集,“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并且据《隋书》记载:“密与让领精兵七千人,以大业十三年春,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负繦,道路不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瓦岗起义军强盛时直逼都城洛阳城下,为何最后却失败了?  瓦岗起义军的第一任首领是翟让。翟让是何许人也呢?据史书记载,翟让“武功高强,颇有胆略,善使长枪”,初为东郡法曹,后犯事被下狱治罪,本该处以死刑,可当时的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是一条好汉,不该在监狱里等死,就将他偷偷放了。随后,翟让逃至瓦岗,聚众起义,一时之间响应者云集,其中就有隋唐好汉之一的单雄信以及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徐世勣,他们先是沿着永济渠抢夺来往船只,以致“资用丰给,附者益众,聚徒至万馀人”。  而瓦岗起义军的第二任首领则是李密。这李密可不是翟让这样的穷苦人出身,而是贵族出身。他是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开皇年间,袭父亲李宽(隋朝上柱国、蒲山郡公)的爵位蒲山公,可是没想到这位新任蒲山公却站错了队。为什么这么说呢?据史书记载,李密“好读书,尤喜兵法,与杨玄感友善”,甚至还参与了后来的杨玄感起兵反隋。可惜,大势之下,杨玄感兵败了,而李密也随之被俘,不过在押送途中逃脱,隐匿民间。  之后,李密于十二年,投瓦岗翟让军,先是联合瓦岗附近的几股小起义军破金堤关,后又在荥阳大海寺设伏,击杀了隋将张须陀。自此,李密取得翟让信任,并统帅一军,号称蒲山公营。《资治通鉴·隋纪·隋纪七》记载:“密部分严整,凡号令士卒,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躬服俭素,所得金宝,悉颁赐麾下,由是人为之用。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以威约有素,不敢报也。”  可惜这般强盛的瓦岗起义军最终却在王世充率领的隋军打击下全面失败,以致李密走投无路,奔赴长安,向李渊建立的唐政权投降,不久便反唐出走被杀(“高祖使密领本兵往黎阳,招集故时将士,经略世充。时王伯当为左武卫将军,亦令为副。密行至桃林,高祖复征之,密大惧,谋将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内斗。李密投靠瓦岗军之后,在数次对隋军的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威望随之越来越高,甚至隐隐有超过瓦岗寨创立者翟让之意。而翟让为了瓦岗的发展,就主动把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本来一切都是往好的地方发展,可翟让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又劝翟让夺回领导权。最终,随着矛盾日益激化,导致李密不得不杀了翟让。  之后,李密一系与翟让一系便势同水火,再也不能拧成一股绳,于义宁元年(公元618年)十月,被王世充击败。《隋书》有云:“李密遭会风云,夺其鳞翼,思封函谷,将割鸿沟。期月之间,众数十万,破化及,摧世充,声动四方,威行万里。虽运乖天眷,事屈兴王,而义协人谋,雄名克振,壮矣!然志性轻狡,终致颠覆,其度长挈大,抑陈、项之季孟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1-30
在自己最强盛的时期,刘备为什么不趁机拿下襄樊?-趣历史网

在自己最强盛的时期,刘备为什么不趁机拿下襄樊?-趣历史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入川前为什么不先打襄樊,史书记载的一件事揭露了真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羽以三郡为家底攻打襄樊连战连捷,打得曹操都动了迁都的念头,最后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暗中联合东吴,让东吴抄了关羽的后路。  关羽之败一方面是东吴背盟,自己被抄了后路,另外一方面也是蜀汉在荆州实力不强,还不足以下这么大一盘棋(刘备两次从荆州调兵,不仅带走了数万的精锐,也带走了大批的骨干力量)。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刘备从公元209年12月占据了荆州2/3的地盘(襄樊、南阳在曹操手中),到公元214年才帅军入川,中间这四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刘备势力人员最齐整,兵力最强盛的几年,同时和东吴关系是最好的几年,在这段最强盛的时期,刘备为什么不趁机拿下襄樊呢?  这个问题相信能困扰很多人(包括本人)。近期总算才有了一点头绪,总结出了两点:  一、襄樊是曹操保护许都的一道屏障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操非常重视,点将于禁、庞德帅精锐部队前去支援。于禁的援军失败后,曹操第一个想法是迁到邺城。  曹操为什么这么恐慌?原因就是襄樊距离宛洛太近了。  刘备如果打下襄樊,那么就会直接威胁许都的安全。以前襄阳是刘表控制,刘表是守成之人倒不惧怕,刘备可是曹操评价为“当世英雄”的人物。所以曹操不敢也不会让刘备占据襄樊来威胁宛洛。只要刘备敢打襄樊的主意,曹操必然会派大军和刘备决战。  刘备占据2/3的荆州,几年的时间也确实发展起来了,但是真要以2/3的荆州为基础与曹操决战,显然力量是不够的。这就好比是赌博中没钱还“梭哈”一样,刘备拼不起。  一旦陷入僵局,没有东吴的帮助是很难脱身的。当然孙刘是联盟,孙权肯定不会看着刘备灭亡,但是靠别人帮忙哪如靠自己的实力来得踏实?  对刘备来说,现阶段最好不要招惹曹操。  相比打襄樊,打益州就安全多了,益州和曹操隔着汉中,雍州和凉州也不是曹操的地盘。曹操明知道刘备打益州要扩张自己的实力,有汉中阻隔,和雍凉的牵绊,曹操也是鞭长莫及。  当然益州也不好打,没有内应、没有地图,是很难打下来的,所以从公元209年到公元214年,刘备都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二、南郡是借来的  南郡是东吴借给刘备的地盘。  《三国志》先主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有了南郡之后,刘备就有了大本营,趁机打下了被隔断的荆南四郡(武陵、零陵、长沙、桂阳),但借来的东西迟早是要还的。  不说襄樊有多难打,就算能打下来。打下襄樊之后,南郡是不是要归还东吴?刘备刚拿下益州时,东吴就立马索要出借的地盘,刘备赖着不还,东吴直接动手自己拿:  (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东吴对借出的地盘,非常着急的想要回来。只要刘备有了新的地盘,那就开始要账。你不还我就直接动手了,南郡不好打,我就直接打你好打的州郡,先拿回来一点利息再说。  刘备如果能拿下襄樊,东吴必然会索要借出的地盘。  如果归还,刘备的地盘就会被东吴拦腰截成两段。一旦曹军想要夺回襄樊,荆南四郡支援襄樊,就得穿过孙权的辖区,极不方便。  如果借来的地盘赖着不还,刘备就得独自面对曹操的压力,还要提防东吴的孙权。相比益州一州之地,拿下襄樊一郡还不足以让刘备的实力大增,相反还得直面曹操的压力。  这就好比手上有点钱,用这笔钱你是赚风险小收益大的买卖?还是赚风险大收益一般的买卖?选择哪一个,这是没有可比性的。  综上,刘备入川前虽然有实力打襄樊,由于自身不够强大,不敢招惹曹操。而拿下益州之后,本身的实力强大起来了,哪怕荆州只剩下三郡,有益州托底,刘备也敢让关羽捋捋曹操的虎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2-09-08
皖系军阀代表人物,民国军阀割据,谁的实力最强盛?

皖系军阀代表人物,民国军阀割据,谁的实力最强盛?

如果老蒋不算的话,个人认为就数张作霖最强皖系军阀代表人物! 因为,张作霖是一个很懂得经营的军阀,他对东北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打造出民国时期装备和体系最为完善的地方军阀部队——东北军,其势力更是一度延伸控制关内多省。 首先在军事上,张作霖所打造的奉军是一直体系最为完善的职业化军队。 张作霖为提高奉军兵员素质和战斗力,一方面,高薪聘请德国、日本等国高级军事人员出任奉军教官,对奉军系统展开全面的军事培养和改造;另一方面,又设立东北陆军讲武堂,着手打造奉军的军官队伍。 在他的努力下,东北陆军讲武堂成为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的民国四大军校。与此同时,张作霖还采用“雇佣养兵”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军内部的管控。 而奉军不仅军队体系更为完善,武器装备和生产水平,也是各军阀势力中最强的,而且海陆空三军皆成规模。 张作霖始终注重东北军武器装备上的更新,为此他专门投入巨资建立了东北兵工厂,这可是当过国内首屈一指的军工厂,即便放在全东亚,也能排得上号。该厂能生产型号为六五、七九的常规步枪,产能最大时,每天步枪的产量就足够武装一个营。除了步枪,东北兵工厂还可以生产军用载重汽车和迫击炮。 在张作霖的苦心经营下,东北军成为中国当时装备水平最好的军阀部队,而且还同时拥有成规模的海空军。 在陆军方面,东北陆军各型轻重武器样样俱全,还配备购自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坦克,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36辆雷诺FT-17坦克。 在空军方面,东北空军在张作霖时代就已经拥有200架飞机,其中战斗机160架,而且大部分是从法国和捷克等国购买的新式战机。发展到“九一八“前夕,东北军空军总计拥有5个航空大队,装备飞机328架,遥遥领先于国内各派势力,连老蒋都望尘莫及。 在海军方面,东北军更是占到压倒性的优势。在1930年底,东北军海军已拥有海圻、海琛、镇海、威海、同安、永翔、楚豫、江利、定海等战舰及辅助舰艇21艘,总吨位数为3.22万吨,舰队官兵3400人。而当时全国海军的总吨位数,也就只有4.2万吨,也就是说东北军海军占到了全国海军的70%以上。其中,最著名的是海圻号巡洋舰,它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舰艇。 其次,张作霖的经济实力和资源相当雄厚! 依托东北独特的地缘关系,张作霖在苏俄、日本和国内势力之间左右平衡。更关键是东北是当时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基础最好的地区。 距统计,在1930年,东北的人口约3000万,而耕地面积却达到6.9亿亩,其人均耕地较内地各省平均高出了6倍。因此,东北所出产的各类农产品,总计约为1900多万吨,占全中国的1/5以上。 在矿产资源方面,东北的煤、铁蕴量相当丰富。仅辽宁一省,铁储藏量就达69683万吨,三省总计煤储藏量就高达145624万吨。此外,东北还拥有更为完善的铁路网,当时的东北共有19条铁路线,总长6570公里,占当时全国铁路总里程的一半。 1930年的东北,拥有占全国产量80%的钢铁、93%的石油、55%的黄金、30%的电力、47%的铁路和38%的对外贸易。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张作霖的势力,应该都是地方军阀中最强大的。 悲剧的是,如此庞大的力量,却在一瞬之间被张学良给败了个精光。而更可悲的是,对手居然是仅有两万多人的关东军(其中有一万还是日本的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

资讯百科 2022-05-16
秦朝灭亡,秦国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亡的?

秦朝灭亡,秦国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亡的?

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统一六國建立秦王朝,历史进入帝國制秦朝灭亡。秦始皇雄心勃勃决定把秦國天下治理的繁荣昌盛,兵强马壮无敌天下,于是乎推行先进策略并开始大兴土木工程,举國之力修建万里长城,阿房宫,陵墓。 此几项大工程举世瞩目,无数人力物力日夜不停在工地上劳作,工程之伟大不说,劳民伤财國民不堪重负。长次似往民众必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秦帝國处在崩溃的边缘。 至二世帝社会矛盾达到顶点,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众已无法生存。造反成为必然,陈胜,吴广打开起义的先河,于是乎天下大乱,大秦國江山瞬间倒塌。 國无事小秦朝先辈经历几百年努力,终成大业此间之坚难诉竹难书,十几年便土崩瓦解列祖列宗地下有知,是否悲痛欲决。决策者实施政策万不可掉似轻心,国力民力是否能承受盲目行为大有亡國之险,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秦朝的灭亡真的是因为赵高吗? 表面上是赵高乱权导致的秦二世而亡,但实际上赵高乱权这种现象在后来不少朝代中都有所体现,也并不必然导致王朝的终结。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去归因,秦朝灭亡并不完全因为赵高,而是内在结构问题。 所谓内在结构问题,其实还是指的是战国时期,秦国与关东六国除了吞并与反吞并的关系外还有关东六国文化上同秦国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导致秦朝建立后,关东依然存在很多意图推翻秦朝政权的人士。 显然,秦始皇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收天下兵器,比如派重兵把守,比如采取郡县制管理。这些措施有一定效果,但说实在话,不够,也太严苛。要么就做到极致,要么就怀柔,秦始皇反其道而行之,在其临死时,其实秦朝没有办法了。 有人说扶苏性宽厚,有他继位的话,可能会避免秦朝二世而亡。这有一点后见之明,但显然即使扶苏,也避免不了类似的结局。因为,扶苏上位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秦国怎么从强盛走到灭亡的? 本文试将秦国与美国比较,并对美国颓势进行预判。 一、秦国、美国国力比较秦国:人口约1000万。虎贲之士有200万。装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驷马战车。规模华夏第一。政治上,都城设三公九卿;地方上废分封为改郡县制。统一六国后,设36郡,郡下设守、尉、监三官,分管政务、军务、监察。最鼎盛时期为46~48个郡,面积约340万km2。南达岭南,北至阴山,西达高原地区,东到辽东。郡县含六国以外,新拓的匈奴(九原郡)和南越(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郡县制对治理大国非常有效,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开疆拓土提供人口、物资和军需。 美国:人口3.3亿。国土面积937万km2,兵力有陆海空三军146万。装备了全球最先进的7000颗核武器、12个艘母战斗群、20个飞行联队。政治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制衡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二战以后,美国利用“利益均沾”和美元外交,发动对墨西哥、阿富汗、伊朗、叙利亚等国的对外战争,获取了加利福尼亚等地盘和大量物资,上世纪70年代完成开疆拓土。现有海外驻军40万。 二、两国相似之处秦朝是广揽华夏雄才。商鞅变法的奖励耕织、军功,就是能力为先。美国的人才制度,实行全球精英治国;秦以法家治国,因严刑峻法,导致农民起义而灭。美国对内严法治国,种族主义严重,近日因过度执法致黑人弗洛伊德窒息而死,导致全美70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游行。秦国自始至终都在征伐。美国无时无刻不在战争,奉行世界霸权,打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对盟国也不忘加征关税,近日封锁中国5G技术。秦朝强制通用秦半两钱,掠夺了六国的财富;美国经常用大量加印美元货币薅世界的韭菜。 秦国西进东扩,经孝公以后几代,在嬴政时达到巅峰,统一六国,囊括6郡;美谋求世界霸权。二战后至70多年前占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完成国土扩 三、秦速亡的原因与美国立国200年的原因秦国:1.大一统思想与秦始皇个人主义的膨胀。百家争鸣矫枉过正,导致封建思想个人膨胀,监察机制形同虚设,讽谏缺失。大搞大兴土木的面子工程,如修长城;个人生活奢靡,如建阿房宫。始皇暴毙后,六国迅速瓦解,正是对一统思想的不能认可。2.分配制度出现问题。基建投入过多,严重影响了生活消费,加上连年征战,天下民不聊生。3.太监干政。嬴政宠信太监赵高,遗诏被篡改,没能传给大公子扶苏。二世胡亥继位,严刑峻法,加剧了秦国灭亡。4.军力过度。所有兵力布控四边,内部空虚。用战时思维代替了和平建国的思想,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缺乏。200万的青壮年占去了全部人口的五分之一,服役适龄人口的几乎全部,严重影响了生活和生产。5.法律制度已经僵化。“失期法皆斩”,是导致陈胜、吴广民变的直接原因。 美国:1.美国推崇自由,没有统一的政治思想,非常适合各州自行其政。在凯恩斯经济思想指导下的“利益均沾”和美元外交,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使他们更乐于抱团取暖。2.投入巨大军力。每年7110亿美元的军费,是第2到第20名军费的总和。但正是由于战争,他们大发军火之财。3.美国法律属于条文法,执行非常严格,但存在明显的种族歧视。 四、美国颓势预判没有任何国家能打败美国,只有美国自己打败美国。外力只能是瓦解他们的美元石油经济,或促成他们各个州的分离。疫情下的经济危机,黑人弗洛伊德的过度执法,正是美国巨轮沉没的导火索。

资讯百科 2022-03-21
中国历朝历代,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中国历朝历代,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中国历朝历代!但是不知道你所说的皇帝算不算秦朝以前的王侯。 如果从秦始皇算起,那么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十六国81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 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如果再将其后代追尊的,那就更多!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以及历时800多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中国帝王应该有800多位。 中国历朝历代到底有多强盛? 谢邀!毫无疑问,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是唐朝。唐朝的强盛不仅仅表现在国土的辽阔,其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等无不领先于世界,是当时世界的中心,很多外国使者来访,也派出很多的使者到外面去交流,文化空前繁盛。 唐朝前期政治思想开明多元,并不象汉朝独尊儒术,基本上是释儒道兼蓄并用,稍稍突出老庄无为而治思想。用人上不拘一格,除开科取士外,最难得可贵的是去华夷之分,很多少数民族甚至胡人入朝为官,所谓”天下英雄入我彀中”!李世民胸襟开口,广开谏言,善于听批评意见,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有效地提高了行政纠错能为。 经济上唐朝继承隋朝的经济基础,如大型工程大运河。农业上实行租庸调制,与民生息,都使唐朝经济强大。 文化社会领域,唐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极大的促进和调动了社会各个民族的凝聚力。在对外战争中,其国家民族自豪感极其强烈。 军事上,在各种积极因素的促使下,唐朝军队,特别有战斗力。著名的恒罗斯之战中,大唐军队三万余人,在指挥失误和盟友背叛,以及波斯二十余万大军的围攻下,给与敌人大量杀伤,并从容撤退,波斯也不敢追击,原因就是因为唐朝军队强大。 总之,相对于汉朝的独裁专制及思想禁锢,唐朝显然更值得中华民族为之自豪!

资讯百科 2022-02-1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