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施鲁
彭施鲁简介

彭施鲁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国防科工委顾问 彭施鲁同志是,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抗日战争4解放战争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彭施鲁别名:原名王鹏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武陟县人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2009年11月7日职业:军人信仰:中共党员主要成就: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性别:男 人物简介2 原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副兵团职离休干部。  彭施鲁是河南省武陟县人,1934年作为河南焦作市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受语文老师李长青引导和鼓励,彭施鲁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春天,彭施鲁随自己的老师李长青转学到北京,参加了当年底的一二九运动。1935年底彭施鲁被党组织派到东北抗日联军工作,任抗日联军第4军军长李延禄的秘书,转战在通河、方正、依兰、勃利县境内。取得时候正赶上黑龙江省最冷的季节,回忆:“头三个月,行军、骑马,很吃不惯东北的这些饭,高粱米饭,小米捞饭这些东西。确实是当时感觉到很不适应。几乎挺不住的呀。但没想到不干了,要回去了,坚持,自己不管怎么样坚持。”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东北抗联第4军发展为4个师,彭施鲁升任2师4团政委。1938年1月,彭施鲁调到同归抗联第2路军建制的第7军任1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4月,第4军主力部队西征,彭施鲁留下了任后方留守处主 抗日战争3 抗日战争期间,1935年至1945年,他历任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部秘书、团政委、后方留守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支队教导大队政委、苏联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的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参谋,苏军驻佳木斯卫戍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共佳木斯地区委员会党委书记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开辟松花江下游新游击区、杨木林子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4 解放战争期间,他历任东北军政大学合江分校副教育长、副团长、东北军区军政学校副校长、第二十七步兵学校副校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军事师范学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军委军校部编研处处长,总参军校部、军训部副部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彭施鲁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苏联红星勋章、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9年,原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彭施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