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辉(1320年—1360年),男,汉族,元末红巾军起义头领,蕲州罗田县(今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今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一说大宋)。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历史评价 基本资料1 本名:徐寿辉别名:徐真一,徐真逸所处时代:元末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蕲州罗田县出生日期:1320年逝世日期:1360年主要成就:揭竿起义反元,建立天完政权在位时间:1351年—1360年年号:治平(1351年)、太平(1355年)、天启(1358年)、天定(1359年)庙号:世宗(追尊)谥号:应天启运献武皇帝(追尊)性别:男 人物生平2 徐寿辉是罗田多云乡上五堡(今天堂九资河)人,原是贩卖土布的小商贩,他身格魁伟,相貌非凡,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北方白莲教会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大别山北面发动几万黄河民工起义,直打到大别山脚下的光山县。对元朝统治早就不满的徐寿辉,见时机已到,便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到一起,在鄂东一带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并于同年八月,在大别山主峰所在地的多云山庄即天堂寨中发动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首领。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或红军,同时他们都信奉弥勒佛,烧香集众,亦又称“香军”。徐率领的红巾军,一举攻取了罗田县城。九月,打败了元朝的威顺王宽撤不花,攻占了蕲州(今蕲春)和黄州,并在水陆要冲之地蕲水(今浠水)建都,国号“天完”(“大”上加“一”为“天”,“元”上加“宀”是“完,“天完”表示压倒“大元”,一说建国号为“ 历史评价3 徐寿辉在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位拥兵百余万,纵横驰骋大江南北,震撼大半个中国,最终导致元朝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徐寿辉创建天完政权,尽管前后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但对后来朱元璋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朝,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在中国,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工作,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青少年时,徐寿学过经史,研究过诸子百家,常常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因而受到许多人的称赞。然而他参加取得秀才资格的童生考试时,却没有成功。经过反思,他感到学习八股文实在没有什么用处,毅然放弃了通过科举做官的打算。此后,他开始涉猎天文、历法、算学等书籍,准备学习点科学技术为国为民效劳。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出版著作5人物传略6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徐寿外文名:Xu Shou别名:字生元,号雪村 出生日期:1818年02月26日逝世日期:1884年09月24日职业:科学家,翻译家主要成就:引进和传播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县代表作品:《汽机发初》所处朝代:清朝儿子:徐建寅 人物生平2 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818年2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社岗里。徐氏世居无锡,“力田读书”,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农民家庭。徐寿的祖父审发务农的同时兼作商贩,家境日渐富裕。徐寿的父亲文标大概是徐家的第一个读书人,但不幸的是年仅26岁就过早去世了,徐寿时年仅4岁。母亲宋氏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在他17岁那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在此之前,他已经娶妻,并有了一个儿子。徐寿早年也习举子业,“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显然,八股诗文无法解决他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一面务农,一面经商,往上海贩运粮食。难能可贵的是,徐寿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生活的磨难和务农经商的实际经验,使他痛感诗文词章毫无用处,因此,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转向了经世致用之学。那时正是鸦片战争前夜,清皇朝已经走向衰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青年徐寿立下了“不二色,不妄语,接人以诚”和“毋谈无稽 主要成就3 徐寿一生先后在安庆、南京军械所主持蒸汽轮船的设计研制,成绩显著。清同治六年(1867年)受曾国藩派遣,携子徐建寅来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造局,从事蒸汽轮船研制。积极倡议筹设翻译馆,同治七年正式成立翻译馆。在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傅兰雅等人合作下,翻译出版科技著作13部,其中西方近代化学著作6部63卷,有《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物体通热改易论》等,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系统介绍进中国。所创造的钠、钙、镍、锌、锰、钴、镁等中文译名,一直沿用。在徐寿生活的年代,中国不仅没有外文字典,甚至连阿拉伯数字也没有用上。要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术语用中文表达出来是项开创性的工作,做起来实在是困难重重。徐寿他们译书的过程,开始时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傅雅兰口述,徐寿笔译。即傅雅兰把书中原意讲出来,徐寿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我国的方块汉字,在造字原则上有 出版著作4 直到1884年逝世,译著的化学书籍和工艺书籍有13部,反映了他的主要贡献。徐寿所译的《化学鉴原》(1871,清同治十年)、《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化学求质》、《化学求数》、《物体遇热改易记》、《中西化学材料名目表》,加上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合称《化学大成》,将当时西方近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物理化学以及化学实验仪器和方法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几本书和徐寿译著的《西艺知新初集》《西艺知新续集》这一套介绍当时欧洲的工业技术的书籍,被公认是当时最好的科技书籍。此外,徐寿在长期译书中编制的《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西药大成中西名目表》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传略5 徐寿(1818~1884),字生元,别号雪村,江苏无锡人。青少年时代曾攻读经史,研讨诸子百家。应童生试未第,遂专攻自然科学。经多年钻研,成为清末著名科学家。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后来到上海。入曾国藩幕,与华蘅芳等人进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同时设计、制造轮船。同治四年(1865年)试制成功以蒸汽为动力的木质轮船——“黄鹄”号,同治七年在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造出中国第一艘机器轮船,名震朝野,闻名海内外,成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清同治五年任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襄办,同治七年在该局设翻译馆,从事翻译。学识广博,精于化学,系近代中国化学事业的启蒙者。从事译书17年,先后译述了百余卷西洋科技书籍,译著十多种,包括了19世纪70~80年代西方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有《西艺新知》、《化学鉴原》共6卷(现译作《化学的原理和应用》);《化学鉴原补编》共24卷、《化学鉴原续编》共6卷(现译作《无机化 人物评价6 晚年,徐寿仍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译书、科学教育及科学宣传普及事业上。1884年病逝在上海格致书院,享年67岁。综观他的一生,不图科举功名,不求显官厚禄,勤勤恳恳地致力于引进和传播国外的科学技术,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不愧为科学家的一生、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徐寿兰,江苏南京人,1942年出生,2010年去世,是2006年”彭宇案“中的受害者。2006年11月20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徐寿兰赶公交车时被彭宇撞到跌伤,到医院验伤,而陪同她前往医院的肇事者彭宇却矢口否认自己撞到了徐寿兰,徐寿兰因此将彭宇告上法庭。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事发经过3诉讼讨论4事实真相 基本资料1 中文名:徐寿兰别名:徐老太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南京出生日期:1942年逝世日期:2010年9月居住地:南京市邓府山 事发经过2 64岁的退休职工徐寿兰在南京水西门广场公交站等车时,有2辆83路公交车同时进站。徐寿兰急忙跑向后面一辆乘客较少的公交车,当她经过前一辆公交车后门时,26岁的小伙子彭宇正从这辆车的后门第一个下车,双方在不经意间发生相撞。急于转车的彭宇先向车尾看了一下,再回头时发现摔倒在地的徐寿兰,随即将她扶起,并与后来赶到的徐寿兰家人一起将她送往医院治疗,其间还代付了200元医药费。经诊断,徐寿兰摔伤致左股骨颈骨折,需住院施行髋关节置换术,费用需数万元。此时,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先后报警,但未能达成一致。2007年1月12日,徐寿兰将彭宇诉至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指认他将自己撞伤,并索赔包括医疗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3.6万元。 诉讼讨论3 2007年4月26日,鼓楼区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此案,彭宇的妻子在代他出庭答辩时,没有说彭宇是做好事,只提出:“原告受伤非被告所导致的,不应该承担责任。”6月13日第二次开庭进行法庭质证时,彭宇在答辩中表示:“我下车的时候是与人撞了,但不是与原告相撞。”当被问及把原告扶起来出于什么目的时,他回答:“为了做点好事。”在得知原告申请调取的事发当日城中派出所接处警的询问笔录已丢失时,他对由当时处置此事警官补做的笔录提出异议,并表示要向有关部门和媒体反映这一情况。7月4日,彭宇主动打电话给一位网站论坛版主,表示自己因做好事被诬告,将一个老太扶起后反被起诉,希望媒体关注此事。该版主立即用短信将这一情况通报给南京十多家媒体和网站记者。彭宇于当日向鼓楼区法院提出准许新闻记者采访庭审的申请。7月6日第三次开庭时,争议的焦点是双方是否相撞。由于事发当日接处警的城中派出所将对彭宇的询问笔录不慎丢失,在法庭上,该所 事实真相4 对于调解结果,彭宇最近也表示,在2006年11月发生的意外中,徐寿兰确实与其发生了碰撞,事后经法院调解,他对结果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