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都会遇到自己爱的人吧,也都会遇到爱自己的人吧,让我们期待美好爱情的到来吧。
1 准备好材料,黄油切丁放在盆内 2 低筋面粉和杏仁粉混合均匀 3 软化的黄油分2次加入细砂糖,每一次都打发到细砂糖与黄油融合 4 淡奶油分三次加入到打发的黄油中,每一次都打发到淡奶油与黄油完全融合以后再加入淡奶油继续打发 5 打发好的奶油黄油很蓬松 6 粉类混合物倒入面粉筛中,过筛加入到打发好的黄油中 7 用刮刀翻拌至无干面粉颗粒 8 取芝士片,每一片都这样折叠一下,从中间撕开 9 把芝士片捏成团 10 把面团分为21g/个的小面团,总的10个小面团 11 取一个小面团压扁,包入芝士片 12 把芝士片包在面团里 13 像包汤圆一样滚圆 14 压扁放入铺了油纸的烤盘中 15 用牙签压出菠萝网状 16 烤箱提前预热,我用的是东菱岩烤烤箱,上下火,160度,烤20分钟
1 黄油室温软化,加细砂糖简单搅拌,用打蛋器打发至蓬松 2 分三次加全蛋液打发均匀 3 加入过筛的低粉、玉米淀粉、可可粉,切拌均匀 4 把面团揉匀搓长,分10分 5 取一份压扁,放上2块黑巧克力币包裹好 6 全部包好后,在表面粘上几颗耐高温黑巧克力豆 7 烤箱160度预热后,放入烤盘,烤制15分钟左右即可
1 将主料中的所有材料除黄油外,混合搅拌均匀揉成光滑面团 2 再加入黄油,揉至扩展阶段 3 整理光滑 4 发酵至两倍大 5 在等待面团发酵期间,刚好可以准备其他材料,葡萄干放在朗姆酒中浸泡,没有朗姆酒用温水浸泡 6 核桃放在烤箱中层,130度10分钟左右,不用太熟,闻到一点核桃的香气就好,取出晾凉,掰小块备用 7 将辅料中的麻薯预拌粉、盐、水和鸡蛋放入盆中,用打蛋器慢速2分钟(注意:水量留一点点,不要一次都倒进去,看面团情况再决定) 8 再放入黄油,快速打5分钟 9 和成面团 10 将发酵好的抹茶面团分成两份 11 排气擀成长方形,加盖保鲜膜松弛一会,麻薯分成等量两份,拉开后均匀铺在面团上 12 放上红豆沙,多少随意,按口味添加,市售的红豆沙偏甜,建议放少量就好 13 撒上葡萄干和核桃碎 14 卷起来收紧收口,滚圆拉长一点,整理成喜欢的形状 15 用烤箱的发酵功能,中层,下面放一碗热水,二次发酵至两倍大 16 表面撒上高粉,用刀片割出喜欢的纹路,别割太深哦 17 烤箱中层,上下火,160度20分钟左右,中途盖锡纸(时间温度仅供参考,请结合自己烤箱脾气调整) 18 看看,内馅多丰富!
要说大结局那真的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偷天换日范思辙结局: “言冰云那一剑并未刺中要害,虽是贯穿之伤,但因为范闲真气浑厚,还留有一口气,而五竹此时出现,将倒在地上的范闲抢走,不知所踪。回到京都之后,范闲已死的消息被公开,言冰云因此入狱。林婉儿悲痛欲绝,病情愈重卧床不起。范闲这个名字也从庆国彻底消失。 几年后,没了范闲的庆国,太子与二皇子的斗争愈演愈烈,暗地里纷纷招兵买马笼络门客。但相比之下,二皇子的势力更大一些。让人意外的是,大皇子不久前从边疆被庆帝召回,众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说大皇子会取代太子,众说纷纭让局面变得更加焦灼。反观大皇子,因为常年在外征战,性格直爽,朝堂里的尔虞我诈几乎不懂,暗亏吃了不少,所以少有门客投其门下,太子与二皇子也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当然,此时的大皇子也没有争储君的想法。 就在此时,京都的城门下来了两个一身黑衣纱帽的年轻人,细细看去,其中一位正是我们熟悉的能五竹,而另一位,通过五竹的称呼得知,他的名字叫做:梅长苏。 到此《庆余年》的故事才算真正完结,接下来就进入了我们熟悉的《琅琊榜》剧情,梅长苏通过扶持大皇子进行自己的复仇计划,二皇子因为与太子之争,身边的门客死的死伤的伤,就连谢必安也死在了五竹的手下,最终…enmmm欢迎大家期待:《庆余年2:琅琊榜》!” 如何评价《庆余年》大结局? 第一季大结局,二皇子势力正式上场,要求范闲或者归附或者死,范闲和言冰云背靠背准备杀出重围时,却忽然被言冰云一剑捅倒。 这里最大的悬念其实就是言冰云的立场,根据正常的改编套路,电视剧版相对于小说原版肯定是要做减法的,即把情节简单化,但改编是不会修改人物立场的,不然很容易直接翻车,尤其是《庆余年》这种线索多、人物多的小说。 因此我们可以确认,言冰云的立场未变,按照原著 ️的设定,言家父子都是忠于陈萍萍的,因此基本言冰云这个举动因该是基于陈萍萍的授意 范若若为何心软不杀庆帝? 范若若一直在练狙击枪,所有的练习的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杀庆帝。 范若若也有足够的理由刺杀庆帝,因为庆帝杀死了她的亲哥哥,虽然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哥哥,可是对于过去的事情她还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无论是范闲也好、范建也好,对于范若若一直都是一种很保护的态度,这对父子根本不想范若若牵扯到这个事情里面,让范若若承担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让范若若去练习狙击,也并不是范闲的意思,而是五竹做的决定。 被五竹信任的人可不多,范若若也愿意承担风险刻苦训练,这些也是她自己的意愿。即使老爸和大哥一直想要保护若若,但是这个姑娘其实很有自己的想法,全书中范若若几乎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活着。 虽然她也是尊重范闲的安排去了北齐,但是范若若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自己拿主意,比如拒绝李弘成、比如瞒着范闲练习狙击枪,以及她在庆帝受伤之后在皇宫中一边挡人质,一边还要给庆帝疗伤。 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都是她自己的决定。 前面说得这么多,都是想要说清楚范若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我们能理解范若若的性格和立场,我们从能对她所做的事情,有一个合理的判断。 明白了以上这些前提,我们就能大致理解,范若若最终为什么没有选择一枪打死庆帝。 1、练枪是为了保护家人 范若若练习狙击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范建、范闲、范思辙、柳姨娘、林婉儿,这些范若若所在意的家人。 第一次开枪是为了帮助范闲脱困,第二次开枪依然也是为了帮助范闲脱困。 可以说范若若的枪,不是为了杀人而练,而是为了保护而练,这跟范闲练枪是完全不相同的。 范若若可能从一开始就只是想要打伤庆帝,让庆帝没有办法伤害范闲就可以,至于范闲是不是要杀死庆帝,范若若很可能是要尊重范闲的想法,毕竟庆帝是范闲的亲爹。 2、范若若看到庆帝的脆弱 陈萍萍开枪打庆帝、范若若自己开枪打庆帝,庆帝的这两次受伤,都是范若若给治疗的。 也是这两次受伤之后, 庆帝表露出了跟以往完全不同的柔软,像一个孤独的老人。 范闲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庆帝,范闲所见到的庆帝都是强大无敌的样子。 而范若若却看到了庆帝的伤口、看到了庆帝的悲哀,可以说范若若比范闲更能体会到庆帝的脆弱。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体会,让范若若无形中改变对庆帝的看法。 朝夕相处的几个月,庆帝在范若若看来并不是那么无恶不作,也并没有非死不可的理由,甚至对范家依然还是可以,范若若的内心并没有被恐惧、贪婪、仇恨所占据。 范若若从一开始可能也只是准备打伤庆帝,让庆帝失去杀范闲的能力。 3、洗白庆帝 最终最终,如果庆帝死在范若若手里,那么这个事实将永远无法改变,范若若也要承担这样的结局。 猫腻并没有让范若若来承担,也没有让范闲来承担弑父的事实,而是让庆帝自己进行选择,借五竹的眼睛把庆帝给杀了。 从观众的视角来看,如果让庆帝死在范若若手里,对范若若实在是太残忍了,猫腻何尝不是很疼这个妹妹呢,把庆帝的死交到庆帝自己手里,让庆帝自己终结自己。 总结: 范若若对庆帝手下留情,庆帝也在受伤之后对范若若手下留情,让一切罪孽都在手下留情中得以清洗。 让人的感情重新回到庆帝的身体里面,也让范闲和范若若不用承担弑君弑父的大罪,毕竟这样的人物是真的有无法挽回的道德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