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梅老师总结了一些“四大”常识。 你知道四大名绣、四大名楼都有哪些?初唐四杰、千古文章四大家都是谁?四书、四史是哪几部?四大名桥、四大名园指的是哪里?……答不上来? 了解中华文化,看了这些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实在太少了。 很全的国学常识,快点收藏吧!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战国四君子】 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 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 【北宋文坛四大家】 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四大名著】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当代四大散文家】 杨朔、秦牧、魏巍、刘白羽 【古代秀才四艺】 琴、棋、书、画 【兄弟四排行】 伯(孟)、 仲、叔、季 【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 【戏曲四行当】 生、旦、净、丑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四大美女】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名花】 牡丹、菊花、山茶、水仙 【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 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古代祥瑞四灵】 龙、凤、麒麟、龟 【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文化遗产】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四大名绣】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四大名楼】 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 【四大名瓷窑】 河北磁州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 【四大名园】 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 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水利工程】 京杭大运河、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新疆坎儿井 【四大古镇】 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 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古城】 安徽徽州古城、四川阆中古城 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 【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 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 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地震碑林(四川西昌) 【四大名塔】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寺(山西洪洞广胜寺) 释迦寺(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四大名亭】 湖心亭(浙江杭州)、醉翁亭(安徽滁州) 陶然亭(北京)、爱晚亭(湖南长沙) 【四大名刹】 栖霞寺(江苏南京)、国清寺(浙江天台) 灵岩寺(山东济南)、玉泉寺(湖北当阳)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西厢记》、《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 【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四大神兽】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大古都】 西安、南京、洛阳、北京 【四画四君子】 梅、兰、竹、菊 【四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 【汉字书法四体】 楷、草、隶、篆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瑟罗》 《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文学常识是小升初考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年年考,且分值较高,题型基本稳定,分填空和连线题两种形式。10年考了3分关于《三国演义》知识,11年(大联盟卷)考查成语典故、鲁迅、词牌、曲牌等知识。文学常识的知识点多而分散,且无系统性,复习难度极大。需要我们在平时多积累、多背诵。下面老师整理了小升初语文常考易错100道文学常识填空选择题(Word版,附答案)需要的可以收藏转发! 答案
移疾释义为: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房琯。移疾的汉语读音为yí jí,汉语词语,意同移病。扩展资料:一、移疾、移病相关文言文: (1)《新唐书·房琯传》(《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琯方日引刘秩 、 严武与宴语,移病自如。” 意为:房琯几日之后引荐了刘秩 、 严武与宴语这几个人,自己称病辞官。 (2)宋朝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闻君至,移病不出。” 意为:听闻您到达,称自己病了不出现。 (3)明朝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 于鳞不乐,移病乞归。” 意为:不高兴,称病返乡。 二、古代因病返乡的官员: 杨璇(xuán),字机平。会稽乌伤人。出身官宦世家。最初被举为孝廉,汉灵帝时任零陵太守,智平境内叛兵。反被荆州刺史赵凯诬陷,他以血衣诉冤,被赦免,任议郎。后出任渤海太守,又被张温推荐为尚书仆射。晚年因病辞官,在家中去世。
移疾释义为: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何弃疗。移疾的汉语读音为yí jí,汉语词语,意同移病。扩展资料:一、移疾、移病相关文言文: (1)《新唐书·房琯传》(《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琯方日引刘秩 、 严武与宴语,移病自如。” 意为:房琯几日之后引荐了刘秩 、 严武与宴语这几个人,自己称病辞官。 (2)宋朝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闻君至,移病不出。” 意为:听闻您到达,称自己病了不出现。 (3)明朝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 于鳞不乐,移病乞归。” 意为:不高兴,称病返乡。 二、古代因病返乡的官员: 杨璇(xuán),字机平。会稽乌伤人。出身官宦世家。最初被举为孝廉,汉灵帝时任零陵太守,智平境内叛兵。反被荆州刺史赵凯诬陷,他以血衣诉冤,被赦免,任议郎。后出任渤海太守,又被张温推荐为尚书仆射。晚年因病辞官,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