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点人
朱点人简介

朱点人简介

朱点人(1903年-1949年),台湾在日本统治时期的重要作家,在白色恐怖中遇害。张深切曾称之为“台湾创作界的麒麟儿”。 目录 1基本资料 2简介3文学特点4文学美誉5重要作品6作品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朱点人国籍:中国台湾出生地:台湾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49年职业:文学,作家毕业院校:老松公学校(现老松国小)代表作品:《脱颖》,《秋信》 简介2 朱点人,台北市万华区人,原名朱石头,后改名朱石峰,朱点人为其笔名。朱点人于1918年自老松公学校(现老松国小)毕业,之后进入台北医学专门学校(现台北医学院)当雇员。1933年与王诗琅、郭秋生等组织台湾文艺协会,发行刊物《先发部队》,第一期后改名《第一线》再发行,对民间文学整理颇有建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朱点人由于不满国民政府的统治与二二八事件的刺激,思想逐渐左倾,并且加入台湾共产党地下组织,1949年被捕,枪毙于台北车站。人生历程朱点人,原名朱石头,后来改名为朱石峰,台北市万华人,生于西元一九○三年。从小家境贫寒且双亲早逝,自老松公学校毕业之后进入台北医学专门学校当雇员,先是在医学研究所担任助理,后来专研细菌学。他第一篇小说《一个失恋者的日记》发表于《伍人报》,之后陆陆续续有许多作品发表,于此其文学生涯,笔名有点人、描文、文苗等。青少年阶段的朱点人喜欢躲在书房里写情书、朗诵情诗,但因为生性沉默 文学特点3 朱点人为日本统治时期重要的作家,早期作品倾向由男女恋爱表现知识分子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后期作品则写实性与批判性较浓厚,如《脱颖》描写日本化的台湾人,《秋信》则触及日本在台湾统治的巩固与遗老的悲凉心情。 文学美誉4 主要以小说为主,“但是在同时期的作家里头他作品产量可算是较丰富的”,而且跟同时代的作家比较起来,朱点人的作品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水准,因此被称作是“台湾创作界的麒麟儿”自然是当之无愧。 重要作品5 1934《纪念树》,《先发部队》第一期,1934年7月15日。1934《无花果》,《台湾文艺》第一期,1934年11月15日。1935《蝉》,《第一线》第一期,1935年1月6日1935《安息之日》,《台湾文艺》二卷七号,1935年7月1日。1936《秋信》,《台湾新文学》一卷二号,1936年3月3日。1936《脱颖》,《台湾新文学》一卷十号,1936年11月5日。 作品评价6 朱点人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长期的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活使他对台湾社会有深刻的认识,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和斗争,抨击殖民当局的暴政和愚民政策,鞭挞汉奸走狗奴颜婢膝的丑态,歌颂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抗暴精神是他创作的重要内容。小说《岛都》是这类小说的代表,它展示了日据时期,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利用封建迷信坑害穷苦百姓,搜敛钱财的社会现象。小说主人公史明之父史蓁,在K寺落成盛典后因交不起“捐款”,忍痛卖了小儿抵捐,后因过度思儿精神失常,投水身亡。史明小小年纪就认识到世态炎凉,社会的冷酷。他一直苦苦寻求穷苦人悲剧的原因。在苦难的磨炼下,在世界性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他意识到殖民者与官商、豪绅的互相勾结,盘剥人民正是导致工人“愈勤苦愈贫困”的根源,觉醒了的史明挺身而出,组织团体进行坚决的斗争。一次又一次的被捕都不曾使他退却,文章结尾是史明获释后踪迹不明,“有人说他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