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杜
李杜简介

李杜简介

现代一般多指李杜为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并称,也有称李白和杜甫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为“小李杜”。 目录 1基本资料 2李白3杜甫4世人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白、杜甫外文名:Li Bai, Du Fu别名:李杜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出生日期:公元701年 公元712年逝世日期:公元762年 公元770年职业:诗人信仰:道教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 李白2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中文名:李白。外文名:LiBai。别名:李太白,青莲居士、诗仙。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唐剑南道绵州或西域碎叶。出生日期:701年2月28日。逝世日期:762年。主要成就: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 杜甫3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其诗风主要为沉郁顿挫,但早期也有浪漫主义的作品,如《登岳》,诗歌特色有重视叙事,炼字炼句,对仗整齐等。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 世人评价4 韩愈对李白杜甫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黄锦祥对李白杜甫同赞道:“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明确提出"论诗以李杜为准",他认为李杜是达到了盛唐诗歌最高境界的。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