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益
李益的《写情》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趣历史网

李益的《写情》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趣历史网

  李益的《写情》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翻译  卧在珍贵的竹席上,思念悠悠随流水远去。风云突变,千里佳期一下子破灭了。  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  赏析  此诗描写主人公与喜欢的女子约会不至而感到失望、无奈,甚至绝望不已的心情。诗中主人公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约,于是失望之极,形象地表现了失恋的痛苦。全诗语言简练,以美景烘托和渲染愁情,用虚拟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诗境含蓄深邃,在唐代众多描写男女情事的小诗中别具一格,历来为世人所传诵。  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见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不禁失眠。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观赏之心。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诗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强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诗词知识 2022-08-25
李益简介

李益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艺术风格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李益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郑州出生日期:约750年逝世日期:约830年职业:唐代诗人代表作品:《塞下曲三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所属时代:唐代字:君虞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身份:大历四年(769)进士 人物生平2 李益祖籍陇西狄道,后迁居河南郑州。约生于天宝十年(约750年),约卒于文宗太和初年(约830年),享年八十余岁,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唐才子传》: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这一年(769)科举有长安和洛阳两个考点,齐映为此年状元。《登科记考》:大历四年,进士二十六人。上都,礼部侍郎张渭;东都,留守张延赏。李益到底是在洛阳参加考试还是在长安参加考试,学术界尚有争议。李益进士及第之后,于大历六年(771)参加制科考试,授官郑县(今陕西华县)主簿。有《华山南岳》《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等诗。三年满秩后,从大历九年(774)至大历十二年(777),李益西游凤翔,到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幕府任职。参与了大历九年郭子仪、李抱玉、马璘、朱泚分统诸道兵八万的防秋军事行动。写下了《从军有苦乐行》等诗。大历十二年李抱玉去世后,李益赴渭北。期间可能到过灵武,后转回内地。建中元年(780)深秋或初冬,李益再次到灵武,依附 艺术风格3 李益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写情》、《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每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