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战争,美国、中国和苏联等国家都参与其中。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曾多次考虑使用核武器,但最终并未付诸实践。那么,如果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结局会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战争规模扩大 如果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战争的规模将迅速扩大。首先,核爆炸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得战争的残酷性进一步加剧。其次,核武器的使用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介入,导致战争升级为全球性的冲突。此外,核武器的使用还可能导致朝鲜半岛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影响周边国家的生态安全。 二、国际政治格局改变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将对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美国的核威慑力将得到进一步展示,有可能使得其他国家在与美国发生冲突时更加谨慎。另一方面,美国的核行为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谴责和抵制,导致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受到质疑。 三、冷战局势紧张 朝鲜战争本身就是冷战时期的产物,美国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将进一步加剧冷战的紧张局势。苏联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极有可能对美国的核行为进行报复,从而导致美苏之间的核竞赛愈演愈烈。此外,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对核武器的恐惧和担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加速发展。 四、和平解决的可能性降低 虽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可能会给敌方造成巨大的压力,但从历史经验来看,核武器的使用往往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相反,它可能会使得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导致和平解决的可能性降低。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曾多次使用核武器,但最终仍未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可能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总结: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核武器,战争的规模将扩大,国际政治格局将发生改变,冷战局势将更加紧张,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将降低。因此,虽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曾多次考虑使用核武器,但最终并未付诸实践,这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来说说伊拉克的现状吧伊拉克现状,2013年底,被公司外派出差,在伊拉克工作生活了两年多,两年来,因岗位原因,走过了除战争地区以外的伊拉克很多大街小巷。看过了无数伊拉克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后所发生的一切。 初到伊拉克时,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市场里拖着手推车帮人拉货和买塑料袋的伊拉克小朋友,他们原本应该是上学的年龄,但却因为生计,每天都出来工作,其中最小的只有4岁。经过询问后,在市场工作的伊拉克小朋友大多都来自北部,发生战争后,一家人逃离家乡,选择较为安全的南部寻求出路。大多数孩子们的父亲都在战争中去世,在伊拉克,女性又不能外出工作,于是,这些孩子们便成为了一个家庭的主要支柱。萨达姆死后,伊拉克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各个教派争夺权力,不管黎明百姓的死活,经历了几十年战争的伊拉克,很少有工作岗位,物价也高的离谱。 伊拉克北部在2014年被ISIS占领,一直处于战火之中,但在南部,大多数地方都很安全,只是在偶尔的时候,某些地方会发生爆炸,为了预防恐袭,伊拉克南部每隔几公里就设有一个检查站,检查过往的车辆是否安全。最近,伊拉克部队已经成功收复了丢失的土地,宣布伊拉克全境解放,但是ISIS部分成员已经混入到百姓当中,所以有些地方还是不太安全。 总的来说,伊拉克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危险,人们也已经习惯了在战争的阴影中生活,南部的伊拉克孩子们也正常的上学。战争是可怕的,能摧毁一切,摧毁一个完整的家庭,摧毁孩子们幸福的童年,甚至摧毁着几代人。在伊拉克的两年中,发现很多年轻人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没有自己的理想,曾经问过很多伊拉克孩子们,将来长大想干什么?让人震惊的是大多数孩子以后长大想做保安,伊拉克因为安全问题,很多国外企业都配备当地人做保安,工资大约在2000人民币左右,这对于伊拉克人来说是不错的工资。 现在的伊拉克经济怎么样? 自2003 年伊拉克发生战争,萨达姆政府倒台后,关于伊拉克的发展状况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相对于战前,如今伊拉克的经济的确是发展了,到2012 年,GDP一直呈现增长趋势。2013 年后,由于受国家油价下跌的影响,GDP 有一个明显下降,不过两年后在逐渐恢复。 伊拉克在经济上进行了制度改革,建立了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伊拉克的经济增长涨涨跌跌,并不为稳定,这或许是伊拉克自战争以来的不安定所致。 伊拉克人口增长或许也能说明经济在增长。在战前,伊拉克人口有两千四百多万,如今已增长到三千八百多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伊拉克经济的确在发展。当然,并不说战争带给伊拉克人民的经济增长,恰恰相反,如果没有那场战争伊拉克发展的会更好,经济增长的原因在于伊拉克的石油丰富,并进行了经济改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伊拉克经济在战后十几年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伊拉克的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石油,是典型的资源型国家,经济发展极易受到油价涨跌影响。经济结构的单一,使得伊拉克经济并不会一直趋于稳定,就例如2014 年国家油价大跌的时候,伊拉克的GDP和出口额呈快速下降的趋势。 总的来说,虽然伊拉克GDP在战后十几年提高了,但是伊拉克的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石油,是典型的资源型国家,经济发展极易受到油价涨跌影响。经济结构的单一,使得伊拉克经济并不会一直趋于稳定。我们希望伊拉克人民能够走出战争的阴霾,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的越来越好。 伊拉克为什么不发展核武器? 傻大木:不是我不想,是国力不济,真的做不到啊! 在1981年,伊拉克总统在塞浦路斯宣布,呼吁世界上一切好爱和平的国家,帮助阿拉伯国家获得核武器,以便与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相互抗衡。伊拉克总统表示,不管伊拉克目前的核弹生产和研制能力,最为关键的阿拉伯国家拥有核武器,才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随后伊拉克总统表示阿拉伯国家需要合法的获得核弹,是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现状的不就。伊拉克总统当时就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阻挡伊拉克获取核武器只是。在童年6月,伊拉克还会同周边6个阿拉伯国家开会,商讨如何和平录用核能,分享核电技术。 但就在伊拉克总统宣称要造核弹不单几个月,以色列就令伊拉克总统警醒了:12架以色列战机炸毁了伊拉克投资上亿美元建造的奥西拉克核反应堆,并且炸死法国科学家一名,自此法国退出了援助伊拉克核项目。但伊拉克却没有停止研制核武器的脚步,伊拉克从巴西、南非高了18t的低浓度浓缩铀和数吨天然铀矿,但是这些造不出来核弹。 但伊拉克总统还是召集了上百名科学家、工程师全力以赴的研制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伊拉克从瑞士购买了离心机技术,理论上伊拉克造核武器技术、条件勉强都够,伊拉克也已经掌握了制造高浓缩铀的技术,但伊拉克最为关键的就是,所以可以研制,但是毕竟伊拉克不是一个工业国家,有了离心机不代表可以造成来上万台,伊拉克本国有没有工业开采核原料,这导致伊拉克必须向国外购买,才可以满足,这一下就是就随时会被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发现,并及时掐断。 从客观来看,伊拉克国力撑不起造核武器的梦想。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谢谢《小秘书》邀答日本有核武吗! 二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军事发展提出了严格要求。 德国和日本是战败投降国。意大利、克罗地亚、芬兰、保加利亚、匈牙利是“终止战争倒戈国家”。战胜国对德国和日本战后的军事发展要求更为严格。 战败国履行的条例有:一,严格控制军队数量,只能有基本的自卫军队。二,决不允许战败国研究军事领域核能和生化武器。不能拥有进攻性武器。三,不允许战败国生产航母,并限制大型水面船只的吨位数…… 二战后,日本被列为美国的管控国,日本的防务由美国负责,日本只能拥有自卫军事力量。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减轻自身军事压力,把日本塑造成反共堡垒,改变了对日态度。当时美国的国务卿杜勒斯要求日本再次武装军备,组建现代化的陆海空军队,以建立日美相互共同防务体系。日本首相吉田茂考虑到日本的经济状况,拒绝了美国的要求,坚持建立一支只能维护国内治安的自卫军事力量。 日本有一小撮右翼分子,要求发展核武器,加上日本宪法没有禁止使用核武器的条款。早在二战期间,日本就试图研制核武装,并与纳碎德国进行过技术合作。二战后“无核三原则”把日本的拥核想法捆绑了,联合国和世界大国同时严格监控着,日本极右势力的拥核梦想难以实现。 事实上,日本具有世界一流的核能技术,拥有世界一流的核聚变技术,使用着全世界唯一的大型螺旋核聚变实验装置。虽然没有进行过核爆炸,但日本拥有超强的核爆计算机仿真技术。《日本核材料问题研究报告》援引日本2016年8月的数据显示,日本拥有47.8吨敏感度极高的分离钚,其中10.8吨存放在国内,还有215公斤武器级高浓缩铀,1吨钚可以制造出120枚核弹头……报告指出,“以日本的核能力,这些核材料可在短时间内被制造出核武器”。 美国为日本提供了核保护伞,日本自身的地域限制,也不允许发动一场核大战。假如,日本拥核后美国可能是最受威胁的国家,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核弹,日本人不会忘记吧!从各方面看几个拥核大国是不允许日本发展核武器,日本自己会做梦拥核,现实是有核比无核更安全。 日本会秘密制造原子弹吗? 我是女武神杨木,首先目前日本不可能秘密制造原子弹等核武器。 第一,国内反核力量占绝对优势。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同,日本国内民众的普遍观点都是反核,那些叫嚷着日本研制核武器的自始至终都是极少数,从目前的情况看,任何研制核武器的议案都不可能获得通过。作为全世界惟一一个遭受核轰炸的国家,日本人呢对核武器有种天然的畏惧、厌恶,更关键的是他们知道,拥有核武器只会让自己成为有核国家的首要目标,让自己处于更危险的境地,所以从日本内部说,研制核武器不可能获得支持。 第二,美国以及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强大压力。我们常在新闻上看到日本有多少公斤武器级核原料等等,其实,这些只是燃料级核原料,要想转变为核武器级的浓缩核原料,相当于把酒精度很低的啤酒浓缩成能点着的高浓度白酒,这个过程就是大家经常听过的铀浓缩(其它核燃料都类似),这个浓缩过程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工程,别说凡事都被美国掌握的日本,就连伊朗和朝鲜秘密开展铀浓缩都没有逃过美国的眼睛。 全球所有核基地都在美国的监视之下 所以日本虽然拥有大量核材料,但都处在美国和国际社会的严格看管之下,想要搞核武器,第一步不答应的必须是美国,原因也很简单:世界唯一一个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有了原子弹……他们第一个想法估计是找美国报仇啊!这种情况可不是没可能出现,从美国立场出发,日本有了核武器后也更难控制,所以无论如何不会同意日本研制核武器。 福岛核灾难对日本影响极大,连中国的核电站项目都大规模延期了 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使得日本反核浪潮到了高峰,所以目前以及不远的将来看,日本都没可能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日本有核武吗: 过去不少人鼓吹日本核电技术极强,还拥有大量的核原料,无需核试验只用超级计算机就能研制出核弹,一旦开战,几个月就能砍瓜切菜般造上数千枚核弹,劝中国低调点,别为钓鱼岛招惹人家,小心被溅一脸血,对这些说法我是很不认同的。造核弹不是煮茶叶蛋,不是有钱有人有技术有核电站就能短期研制出来的!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我们先抛开影响日本拥有核武器的政治因素,从技术角度来看日本研制核武器的短板。 第一个短板,核原料: 氢弹目前还只有美俄中法英五国有实力生产,所谓日本核武器其实就是原子弹,原子弹原料主要是重核铀235和钚。日本若要研制原子弹,必然首选钚原料,因为日本储备了很多应用于核电站的反应堆级钚,大约有44吨,但反应堆级钚和武器级钚是两个概念。武器级钚是超高纯度的钚239,钚239这玩意儿非常娇气,里面混的钚240稍微多一点,原子弹就变成臭蛋,到时候一颗原子弹砸下去只炸塌了一栋居民楼就丢人丢大发了,这还没完,分离钚239和钚240远比分离提纯铀235难度大太多了,有那劲铀弹都造出来了,而日本的这些反应堆级钚中钚240含量普遍高达到20至30%,现在基本用送到法国加工的混合氧化物燃料棒来发电,用于制造核武器是绝对不合格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曾经用反应堆级钚做过武器化研究并试爆,结论是在十分精细的设计和制造下可以起爆,但有效当量很低,一点也不实用,这也是各核大国放心让日本储备那么多反应堆级钚的原因。但不得不防的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向日方提供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虽然分散在研究机构里,但如果收集起来是可以直接用来制造核武器的,算下来足以制造40至50件小当量原子弹。 第二个短板,核试验环境: 有人说日本不需要实际核爆用超级计算机就能模拟核试验。事实上中美俄这些爆过蘑菇的国家可以在超级计算机上玩核弹,但他日本就是玩不了。理由很简单,谁他喵的建模不需要实际试验数据啊!核武器的计算机模拟不是看一眼蘑菇云、抄几个公式、凭空脑补然后敲敲键盘就能搞出来的,别以为原子弹的设计像开发虚拟电子游戏一样简单,想要掌握这个涉及无数材料并在几微秒内完成内爆的技术,必须反复实验不能有一点差错,哪个有核国家不是经过实弹爆炸才敢保证自己的核大棒不是擀面杖,不然您真以为朝鲜、印度之流冒天下之大不韪爆炸原子弹是为了听个响?被制裁上瘾吗!为啥我国在宣布暂停核试验前像打了鸡血似的玩命种蘑菇拿数据?就是这个理。虽然以目前科技水平有很多国家都已满足研制核武的基本条件了,但研制核武依然是个巨型工程,根本无法像电影小说中的大猫小猫两三只的秘密组织那样的就把核武器捣鼓出来,只有国家级力量将大量人力及物质资源组织起来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日本他敢明目张胆的搞吗,想偷偷摸摸来,数十万人和巨大的浓缩离心机设施及庞大的耗电量根本没法保密。 第三个短板,核武实战能力: 我们假设日本开挂生出了原子弹,但有弹和实战是两码事,核弹投送水平跟不上,就只能宅在家里玩自爆溅对手一脸血。投送水平一取决于核弹体积与质量即核武小型化,日本原子弹都没生出来呢,小型化更无从谈起。第二点取决于载具,日本虽然通过购买美国Delta运载火箭技术,掌握了液体和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另外虽然日本以在1996年和2012年亚轨道的方式,偷摸尝试了返回式卫星的部分技术,但日本并未完全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这项技术是弹道导弹重入大气层技术的基础。日本现有的民用运载火箭很难像导弹那样直接用于作战,不仅因为运载火箭体积巨大难以机动运输,而且发射前准备工作非常繁琐,对发射场要求极高,否则可靠性没法保障,像日本种子岛发射场这么大的目标,早就被卫星全天候监视并被导弹瞄准了,一旦开战几枚巡航导弹过来搞得你一年也修不好,实战环境下生存力太低了。至于想以机动灵活的导弹发射车、弹道导弹潜艇、轰炸机来打造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日本还是先修好地下导弹发射井吧! 总之日本虽有较完整的核产业链,但想短期制造出可实战化的核武器是很难的,即使未来某天扮猪吃老虎偷偷憋出了弹,但顶多能助其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想赌国运冒然发动核战只会让它死的更惨,咱们中国人作为大国子民无需对这些小国的核武器有什么恐惧,该吃吃该喝喝,别忘了我们也有核武器,还是氢弹为主力的大当量核武器,该恐惧的应该是那些对我们不怀好意的人!
深水炸弹怎么调 深水炸弹鸡尾酒是一款特别适合男性饮用的酒,因为它的酒精度数特别高,甜味很少,从名字来看就能够知道它是一款极具的烈性酒,所以被称为深水炸弹,因为威力很大,具体怎么调制深水炸弹,相信是很多男性比较关注的话题,下面就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具体的步骤深水炸弹是什么。 深水炸弹只是一种喝酒的方法,可以有许多许多的搭配组合,只要你不排斥怪异的口味 一般的深水炸弹就是一杯淡啤8分满,再一个shoot烈酒,喝的时候把子弹杯扔到啤酒里,像海水中扔的深水炸弹一样,烈酒在啤酒里散开,提升了酒的度数。 配方: 深水炸弹|Depth charge 啤酒|Beer 300ml 伏特加|Vodka 45ml 第一步:将酒杯边缘贴近青檬片,转一周以湿边 第二步:把酒杯倒置在放了糖的小碟上转一周做雪花边 第三步:在啤酒杯中倒入啤酒,注意不要弄湿雪花边 第四步:在子弹杯里倒入伏特加 第五步:将子弹杯垂直坠入啤酒杯中,一口饮下 美国海军为什么会淘汰深水炸弹? 图为发射反潜深弹的某型舰艇 其实不仅仅是美军,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淘汰了深水炸弹。这是因为二战时期,潜艇的鱼雷基本上都是无引导的直航式鱼雷。在发动攻击的时候要抢占发射阵位,没有发射角度,就算发射出去也是一根烧火棍,所以潜艇一旦被驱逐舰发现,可以肆无忌惮的追过去,在潜艇的上方发射深水炸弹,利用水压将潜艇压碎,而现在环境不同了。 图为反潜导弹发射瞬间 现代鱼雷普遍都是制导型鱼雷,发射窗口远比二战时期的潜艇大得多。而且现代鱼雷的射程也越来越远,一些重型鱼雷在低速模式下射程甚至能超过100公里。这时候在装备深水炸弹这种没有射程的武器显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更何况现代潜艇最大潜深普遍在400-500米左右,即便顺利的发射深水炸弹,等到炸弹晃晃悠悠的沉到预定深度,潜艇早就跑没影了。 图为舰载轻型鱼雷发射装置,是现代主力舰的标准装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舰载反潜武器也与时俱进了,最远处可以依靠舰载反潜直升机,最大攻击距离200公里左右。远处可以用反潜导弹攻击,射程可达30公里到50公里。如果被潜艇逼近,可以用舰载轻型电动鱼雷自卫,射程好歹也能有个数公里,完全没有必要在装深水炸弹。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世界上什么核武器最厉害? 如今世界上最厉害最致命的武器,核武器当属第一!本着“相互毁灭”的原则,自核武器诞生之后各国就开始大力发展,目前已经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核武器!那世界上什么样的核武器最厉害呢? 要说爆炸威力上最大应该是苏联的“沙皇”氢弹了,爆炸威力约合5000万吨TNT当量(有说是整个二战所有炸弹威力相加的十倍),爆炸时产生的火球半径就有4.6公里,产生的热风则可以让50公里之外人受到3级烧伤,据说爆炸产生的火球在1000公里之外都能看到,并且引发了5.2级的地震! “沙皇”氢弹的威力虽然很大,但重量也不小,足足有27吨,即便是目前也没有那个运载火箭可以装得下这个大家伙,只能依靠大型轰炸机进行空投,但现在战争中这种开着轰炸机去他国上空空投的情况几乎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像“沙皇”氢弹这样超大型核武器在现在战争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五常也都不再发展了! 而现在能称之为厉害的核武器应该是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威力大以及生存能力强的核导弹! 目前各国最具威慑力应该是俄罗斯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萨尔马特”了,该导弹的最大射程超过了1.6万公里,是全球所有洲际导弹中射程最远的一款,再配合上俄罗斯巨大的国土面积,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做到打遍全球的陆基洲际导弹了! 另外,“萨尔马特”洲际导弹为了撕破美国的导弹防御网,在中段飞行阶段可以释放50个诱饵弹头,而在末端突防阶段则可以释放15枚50万吨TNT当量以上的分导核弹头或者24枚YU-71高超音速滑翔弹头,一次攻击可以覆盖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超过了整个日本的面积! “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虽然是固定发射井发射,一旦发生战争肯定会成为敌方首先攻击的对象,但俄罗斯号称“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发射井可以抵抗100万吨当量核武器的轰炸,只要不是精确攻击都能正常使用,这一点也是很可怕的! 除此之外,核弹的危害不仅体现在威力上,辐射则同样残暴,脏弹的威力虽然不如普通核武器,但其造成的核辐射甚至要比普通核武器高出上千倍,核污染会对附近数百公里的生物造成持续伤害! 而脏弹中最强的应该就是钴弹了,有一种说法在平流层引爆一枚钴弹可以消灭全人类,以为钴弹在爆炸时会生成钴60,衰变并释放出致命的伽马射线,而它的半衰期为5.27年,也就是说在五年里钴弹会持续向外进行核辐射以至于影响全球,但目前钴弹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没有哪个国家实际进行过相关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