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施肥一定要根据自已所在地的情况来决定五十四军军部在新乡那个地方,现在市场上的复合肥琳瑯满目,但质量也是良锈不齐,具体用那一种牌子的复合肥,得根据你个人财力和对复合肥的认知来购买。 八一年,土地承包初期,那时候也没有复合肥,种小麦都是一亩地一袋碳酸氢铵10块钱,过磷酸钙9元钱,用小四轮拖拉机往地里一旋,一亩地4元,麦种籽4毛一斤,种一亩地小麦也就是最大40元。 第一年往地里上化肥,冬灌又浇了一水,一亩地再上了20斤尿素,哪一年我家8亩小麦收获将近万斤!从每年二,三月借粮吃成了余粮户,并还清了以前欠人的1200斤小麦。这件事我记的十分清楚,因为是土地承包后第一次大面积使用化肥并取得了丰收! 但不同的是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有猪粪,羊粪给地里施,这几年由于环保,什么都不养了,所以才有了复合肥来代替以前的各种肥料,近几年比较知名的是史丹利,芭田系列。 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你在生产实践中还有什么复合肥比较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痛心的事件呢? 最令人痛心的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四人帮定为“反革命集团”,并被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出党、投入监狱,1969年死于河南开封监狱,这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假错案。刘少奇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早年主要领导工人运动工作,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省港工人大罢工等,参与了新四军军部的重建及新四军的壮大,参与领导了1945年新党章的制定。新中国成立后,参与领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定,参与领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1959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为了尽快使我国人民渡过困难,积极参与三年困难时期党中央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把一部分土地包给农民作菜地,时刻心系人民! “历史是人民写的”,1980年,党中央作出了为刘少奇冤假错案平反的决定! @河南新闻 如何评价抗日英雄郝梦龄? 1937年10月16日,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将军在忻口会战时,血洒疆场,以身报国,年仅39岁,他是抗战以来,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军长。 郝梦龄毕业于保定军校,后投入冯玉祥麾下,作战勇敢升任旅长。北伐战争中晋升师长。中原大战后历任郑州警备司令、第9军副军长、军长等职。 蒋发动“围剿”时期,郝梦龄无意参与,数次请求辞去军职,未获批准。第9军被派驻贵阳等地,郝梦龄率部负责筑路、养路。1937年5月,郝梦龄再辞军职,未果。奉命赴四川陆军大学学习。 同年7月,郝梦龄得知卢沟桥事变爆发,身为军人的他满腔义愤,立志抗日救国。他主动请战,请求赴抗日一线。 请战获批后,郝梦龄率部行军1千多公里奔赴山西抗日前线。此时,雁门关已失守,忻口成为太原的最后防线。1937年10月4日,郝梦龄部到达忻口。郝梦龄任中央兵团长,在卫立煌的指挥下,防守忻口以北的主阵地。郝梦龄在战前留下遗书,表达了与敌拼死决战的决心。 11日,日军号称“钢军”的板垣师团在板垣征四郎的指挥下,调集飞机、大炮、坦克等武器,形成密集火力强攻忻口。郝梦龄身先士卒,率部同强敌展开血战,阵地几度易手,敌我反复争夺,战况惨烈。 10月16日,郝梦龄在指挥部队追击日军时,遭到敌人猛烈火力扫射,郝梦龄不幸中弹,以身殉国。 将军殉国后,国民政府在武汉为其举行国葬,将军的灵柩被安葬在武汉。将军被追赠上将。 抗日名将郝梦龄治军严明,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为国战死,忠魂不杇!
郝梦龄(1898—1937)字锡九,河北藁城庄合村人,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陆军上将(死后追授)。酷爱读书、持身以正、治军严明。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题目描写他。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家庭生活4人物轶事5人物评价6后世纪念 基本资料1 中文名:郝梦龄别名:郝锡九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直隶省藁城庄合村出生日期:1898年2月18日逝世日期:1937年10月16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保定军官学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忻口会战壮烈殉国军衔:陆军上将(追授) 人物生平2 1898年2月18日出生在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他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虐待,投奔奉军魏益三部当兵。魏益三看他勤奋好学,先后把他送往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从1921年起,郝梦龄在魏益三部任营长、团长。1926年跟随魏益三归属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四军第二十六旅旅长。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他作战英勇,升任第四军第二师师长。打下郑州后部队改编,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师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兼任郑州警备司令。后升任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等职。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时,郝梦龄请求解甲归田,未获批准。1935年被调往贵阳、独山、遵义等地,率第九军负责修筑川黔、川滇公路。川黔公路通车后,第九军又担负起保卫和养护公路之责。1937年5月,郝梦龄再度请求解甲归田。仍未批准,被调往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郝梦龄正在去四 家庭生活3 郝梦龄的妻子是剧纫秋。郝梦龄有五个孩子,三男两女。长女是郝慧英,退休前在武汉第十七中学担任生物教师。小女儿名为郝慧兰。大儿子郝荫槐,1954年毕业于中南矿业学院,本可以去北京工作,但为了国家的需要,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志愿支援边疆,到云南东川一个矿上工作。因长期下井染上肺病,死时年仅39岁。二儿子郝荫楠,当时跟随父亲郝梦龄在武汉定居,60年代初期,是武汉同济医学院的妇产科医生。后因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1965年,30多岁的他报名参加同济医学院郧阳分院的建设,郝荫楠带着妻女,来到了当时还很贫困的郧阳地区。郝荫楠等老一批创业者放下教鞭拿起锄头,开山挑土,垒石砌墙,砍树盖房,边建设边办学,保证了首批40名学员在简陋的校舍中如期开学。最小的儿子郝荫森因患脑膜炎死在汉口万园医院,草葬于汉阳。郝梦龄的孙子郝良,1961年出生在武汉,后随父亲郝荫楠来到十堰生活。下过乡,吃过苦,后来考上大学,专业是汽 人物轶事4 郝梦龄对家人的要求尤为严格,妻子剧纫秋多年来都带着孩子辗转各地,靠租房过日子。在武汉居住时,剧纫秋曾看中一幢两层小洋房,房东开价要一万块大洋,她向郝梦龄开口要钱,却遭到郝梦龄的强烈反对。郝梦龄说:“军人应以四海为家,如果你们走到一处便购置一处房产,我贪恋小家,岂不是误了国家?!”一次,一位朋友送了剧纫秋一副象牙麻将,剧纫秋极为喜爱。郝梦龄知道后,叫她立刻物归原主,但她没有照办。一天,剧纫秋正在家中与亲友玩这副麻将,被郝梦龄发现。他大发雷霆,并当即送到厨房付之一炬。从此以后,剧纫秋再也不敢收受别人的任何礼品了。在郝梦龄的部队里,纪律十分严明,一不准纳妾狎妓,二不准吸毒赌博,但还是有以身试法之人。有一个姓贾的旅长,就因抽大烟而被革职。郝梦龄的叔叔,当时任师部军械处处长,他偷偷地买了一个小老婆。郝梦龄知道后,毫不留情地下令以军法治罪,开除军籍,永不录用。事后这位叔爷来家苦苦求情,郝梦龄的妻子和父亲 人物评价5 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高度评价郝梦龄抗日殉国的精神)郝将军以死报国,实为中国国民、为中国革命军人立下不朽的模范。(1941年,郝梦龄将军殉国4周年纪念日,冯玉祥在《新华日报》上评价郝梦龄) 后世纪念6 郝梦龄将军殉国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写了《郝梦龄悼歌》。1937年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由山西运到武汉。武汉各界举行公祭,之后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卓刀泉。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称赞郝梦龄等是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证明“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郝梦龄烈士墓园位于武汉市伏虎山西北侧的山腰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坐东南、朝西北,墓的四周砌有0.8米高的砖沙水泥结构的围墙,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前面有一宽25米的墓门,门前有宽1米的33级阶梯。墓分为墓身和墓碑两部分,墓身高0.8米,宽2米,长3米,呈椭园形。墓碑高3米、宽1.1米、厚0.75米,用水泥、砖、沙砌成的小塔,表层为水磨石,呈灰黑色,颇具民族风格。墓碑的正中镑刻着郝梦龄烈士之墓七个隶书大字。为纪念郝梦龄的功勋,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汉口北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