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方(1933年2月-2017年2月),我国著名白酒专家,曾任江苏省酿酒协会会长等职,曾受聘在复旦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讲授白酒酿造专业课。受聘为全国第3届白酒国家评酒委员,并负责主持了第5届全国白酒评酒专家组工作。他在总结、发掘、提高、创新我国优质白酒传统生产工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2月21日凌晨,沈怡方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学术见解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沈怡方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海门县出生日期:1933年2月逝世日期:2017年2月21日职业:白酒专家毕业院校:华东化工学院 人物生平2 沈怡方,男,江苏海门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著名白酒专家。1933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19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合成专业,服从国家分配到内蒙古轻工科学研究所工作。1981年调回江苏。历任内蒙轻工科学研究所、江苏省食品发酵研究所室主任、江苏省轻工食品工业公司总工程师。曾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50至60年代,致力于内蒙白酒工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70年代,他负责的“提高液体发酵白酒质量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奖。80年代,研究国家名酒洋河大曲提高得率问题,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90年,由他指导并组织江苏省曲酒厂推广应用酶法新工艺替代大曲酒生产工艺,全年节粮6070吨,增收1000万元。1973~1979年,先后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包头等地酒厂负责进行各种香型优质白酒的试制工作,从而结束了北部地区不生产优质白酒的历史。在引进吸收国家名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主要成就3 著有“液体发酵法白酒的生产”、“低度白酒生产技术”、“白酒生产技术全书”;参与了“发酵工业词典”、“中国酒经”、“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的部分编写工作。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78-1988年期间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常州市、广东省、湖北省科研成果奖2004年获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特殊贡献奖2008年获振兴苏酒突出贡献奖 学术见解4 必须十分重视细菌在酿酒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白酒区别于国外各种蒸馏酒的香气成分特征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在白酒香味成分间的重要关系论文中,首先提出了细菌发酵在白酒酿造中的重大作用浓香型白酒分为以四川及苏、鲁、豫、皖为代表的两个流派,前者为浓郁型,后者为淡雅型在现有十二香型白酒中主要是清香、浓香与酱香三大香型,其余的都属于这三大香型派生出来的分支白酒工业的产业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状态倡导要努力改变干杯法饮酒方式,积极倡导、创建、传播酒文化的酒道馆及科学饮酒,有利健康
沈怡(1901—1980),原名沈景清,字君怡,嘉兴人。历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教授兼工学部主任及实业计划研究所主任,“中国工程师学会”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及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简介3个人著作 基本资料1 中文名:沈怡别名:沈景清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1逝世日期:1980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人物简介2 沈怡(1901—1980),原名沈景清,字君怡,嘉兴人。1912年秋,入青岛特别专门学堂中学部。1914年秋,转入同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赴德国德兰诗顿工业大学学习水利工程,获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科学社;同年10—12月,任汉口市工务局工程师兼设计科长。1927年7月至1937年10月,任上海市工务局局长。在此期间,兼任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等职。1937年,任资源委员会主任秘书兼工业处长。1939年3月,任中国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计划委员会委员;4月任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第一届理事。1942年,任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副经理;同年9月,任行政院水利委员会委员,兼任水利委员会技监。1945年起,历任交通部政务次长,大连市市长(未赴任),南京特别市市长,兼任全国经济委员会 个人著作3 著有《市政工程概论》、《黄河年表》、《黄河问题讨论集》、《沈怡自传》等。译著有《社会进化史》(与人合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