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消毒液对餐具消毒,消毒和水的比例是:1份“84消毒液”与24份“水”相溶合84消毒液配比。 1、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早期仅在医院内使用,用于多种医疗器械、布类、墙壁、地面、便器等的消毒。现在市面上到处可买到84消毒液,它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 2、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3、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4、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10月8日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了这家位于江宁区铜山集镇附近的消毒餐具作坊。作坊位于大马路边,是一排敞开式的简易平房。刚刚下车,一股刺鼻的恶臭就从屋内扑面而来。此时,十几个工人正分别在几间屋内紧张忙碌着。在面朝屋子最右边的两间屋内,记者看见地上满是污水,水泥地面和墙壁下沿都已经被污水浸泡变成黑色的了。而大量的碗和碟子竟然就直接堆放在这样的地上! 那么,这家作坊是怎样给餐具进行“消毒”的呢?记者发现,在屋内,几名妇女正在洗碗。七八个塑料桶里堆满了已经清洗结束或者有待清洗的碗。记者注意到,在一名女工正在洗碗的塑料桶里,水已经洗得变成深深的黄褐色了,但工人没有换水的意思,还在黑水里继续洗碗。在这间屋里,记者也没找到自来水龙头或管子。 记者还发现,这家消毒餐具作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被工人直接倾倒在地上,流入路边的一条沟渠。在清洗餐具屋子的大门口,露天堆放着几大桶的食品垃圾、泔水,已经发臭,现场苍蝇成堆。 工人说,他们一共十几个人,每天至少要洗3千个碗,也就是说,就算每个工人只负责洗碗,别的啥也不干,每人每天至少也要洗200个碗。如果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每个工人每小时就要清洗二三十个碗。这样的洗法能否把碗洗干净?结论不言自明。 工人称,他们人工洗碗后还要把碗放到机器里走一圈,不过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并没有发现相关的机器设备正在运转。到底什么时候“走一圈”,记者也不得而知。 卫生监督所 我们之前每次去检测都合格呀 10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宁区卫生监督所,请求该部门派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查处。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知是谁通风报信,记者同执法人员一起再次来到现场时,当地街道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已先期赶到。消毒餐具作坊的工人已经将屋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停了工,之前洗碗的屋子里竟然空空如也,一个碗也找不着了。 这家作坊有没有在卫生部门登记备案呢?据江宁区卫生监督所的负责人称,该作坊有工商营业执照,他们是知道的,之前会不定期的检测,对餐具进行抽检化验,但每次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并没有问题。这样的环境里生产出来的“消毒餐具”是怎样检测合格的呢?记者不得而知。 江宁区卫生监督所的负责人表示,从现场检查的情况来看,这家作坊还是有很多违规的地方的。据了解,消毒餐具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残渣处理、浸泡去污、清水冲洗、消毒烘干和分类包装五个主要环节。这五个环节中,每个环节的生产场所地面都不允许出现积水。而该作坊屋内连排水槽也没有,积水自然是难免;此外,该收集残渣的塑料桶也没有桶盖,导致一股臭味弥漫;浸泡去污和洗碗均在地面上进行的,没有专门的操作平台,使得餐具容易粘上灰尘等脏物;此外,放置餐具的塑料箱也没有妥善保管,而是直接露天存放,就算碗洗干净了也容易导致二次污染! 目前,江宁区卫生监督所已经责令该作坊进行整改,并对现场餐具进行抽检带回化验。卫生监督所表示,检测结果最快要一个星期才能出来,如果不合格,将对作坊业主处以最高5千元的罚款。作坊业主表示一定会尽快整改到位。 消毒餐具业为啥这么乱? 原因有三:低价恶性竞争、无准入门槛、监管漏洞多 记者走访了江宁区的中小型饭店,发现绝大多数都在使用消毒餐具,每套消毒碗筷收费1元。而这些中小饭店之所以愿意使用消毒餐具,主要是图省事。而第二个原因就是有钱可赚。据了解,每套餐具收的那1元钱,饭店一般都要分走4毛。有关报告显示,低价恶性竞争、无行业准入门槛、监管有太多漏洞,已经成为消毒餐具行业的种种乱象的症结所在。 // 据了解,卫生部从2004年规定,从事餐具消毒的行业无需办理卫生许可证。而相关的监管部门包括卫生监督所、工商、质检等,往往又陷入了“谁都能管,但谁都不愿管”的困局。卫生部门表示,他们只有在检测发现餐具卫生不达标的时候才能进行处罚,而相关的法规并没有明确提出应如何进行处罚,目前采取的“最高5千元”罚款标准,其实也是在“打擦边球”。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年由于大量无证黑作坊的恶性竞争,南京不少正规大型餐具消毒企业损失惨重,甚至濒临倒闭。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如南宁等一些城市已对消毒餐具行业进行了地方立法规范管理。比如,成立行业协会;各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信息沟通机制;执法部门定期通过媒体曝光产品检测不合格的企业和黑作坊名单,以及销售不合格餐饮具的餐馆。(责任编辑:徐晓宇)
热确实能杀死细菌和病毒,用热为手段达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的方法叫做高温消毒。巴斯德在研究葡萄酒变酸时发现罪魁祸首是葡萄酒中微生物,用高温杀死这些微生物后,葡萄酒可以长期保存。这种消毒方法被称为巴氏消毒法,至今还用在牛奶等食物的消毒上。 开水烫碗能消毒吗?如何辨别不合格消毒餐具? 不合格消毒餐具怎么辨别? 近日,某报记者卧底某消毒餐具发现:①每副餐具至少经过九双不带手套的手②筷子最脏③不洗手就上工作台④残渣和餐具一起消毒⑤消毒后碗筷直接摆地上⑥消毒后仍有污迹用抹布擦⑦带血迹餐具包装“过关”⑧餐具消毒竟只有两三秒⑨消毒浸泡池水两三天才换。 如此餐具消毒法实在让人心寒,如今出外吃饭大多使用的是这种消毒碗筷,到底如此餐馆卫生之下我们应该怎样保障自身的健康呢? 热开水烫碗筷真的能消毒? 消毒是为了避免病从口入,很多传染病是通过吃东西而传染上的,细菌和病毒是传染病的病源的科学知识也已经深入人心,因此热水消毒是为了杀死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 热确实能杀死细菌和病毒,用热为手段达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的方法叫做高温消毒。巴斯德在研究葡萄酒变酸时发现罪魁祸首是葡萄酒中微生物,用高温杀死这些微生物后,葡萄酒可以长期保存。这种消毒方法被称为巴氏消毒法,至今还用在牛奶等食物的消毒上。 但是,如果想达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对加热的温度有要求。各种微生物对温度的耐受能力不同,以肝炎病毒为例,甲肝病毒在85摄氏度的情况下1分钟就能灭活,而乙肝病毒要在100摄氏度的热水中煮数分钟才能被灭活。因此,如果想杀死餐具上的微生物,要用刚刚烧开的开水,而且要在这一温度上维持几分钟。无论是服务员端上来的热水还是茶水,都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种食客常用的消毒方式虽然能够杀死一些微生物,但不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卫生消毒目标,所起到更多的是心理安慰效果。 如何辨别不合格消毒餐具? 一看: 外面的塑封膜是否干净,如果膜上杂质很多,则有可能是废塑料重复使用,还要看生产信息(厂址、联系电话、产品保质期等)是否齐全。 二闻: 打开塑封后,闻闻是否有刺鼻气味,如果是用洗衣粉等清洁液清洗的,会有较强的气味残留,如果油脂残留也会有不良气味。 三摸: 用手摸一下餐具,如果有水、涩的情况,则可能是油污没洗干净。 要吃得放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自备餐具,起码在店家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清洗下自备筷子。之二是准备酒精消毒棉纸,当对餐具不放心时,用酒精棉纸把餐具擦一遍,以达到较满意的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