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史上,有许多杰出的音乐家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大提琴演奏家杰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她的一生充满了坚持与激情,用音乐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本文将带您了解杰奎琳·杜普雷的一生,感受她的音乐魅力。 一、早年经历 杰奎琳·杜普雷出生于1925年,她的家族有着深厚的音乐传统。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母亲则是一位钢琴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杰奎琳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岁时,她开始学习钢琴,后来又转向了大提琴。 二、音乐生涯 1. 音乐学院时期 杰奎琳在音乐学院的学习生涯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她曾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并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后来成为她事业伙伴的音乐家。在学校期间,她曾多次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并获得了许多奖项。 2. 职业生涯 毕业后,杰奎琳开始了她的职业演奏生涯。她的演奏风格独具特色,技艺高超,很快便在音乐界崭露头角。她的演奏曲目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风格,尤其擅长演奏巴赫、贝多芬等大师的作品。 3. 国际声誉 杰奎琳的演奏才华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认可。她曾与美国纽约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等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此外,她还曾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举办过许多音乐会和独奏会。 三、家庭生活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杰奎琳也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她与丈夫亨利·杜普雷(Henri Duprez)共同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两人育有两个孩子,分别是女儿艾米丽和儿子尼古拉斯。在家庭生活中,杰奎琳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还是孩子们的音乐启蒙老师。 四、晚年生活 尽管杰奎琳在晚年因病痛折磨,但她依然坚持演奏,为观众带来了许多珍贵的音乐作品。在她去世后,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纷纷表示哀悼,认为她是一位真正的音乐传奇。 总结:杰奎琳·杜普雷的一生充满了坚持与激情,她用音乐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她的演奏才华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认可,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感叹她的音乐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知道,吉他谱上的六条线代表了吉他的六根弦 。六线谱上最低的一条弦代表吉他最粗的那根弦,最上边的一条线代表吉他上最细的那根弦。所以,这六条线从下到上分别代表低E、A、D、G、B和高E弦。而谱上的数字表示琴颈上的品位:第一品最靠近琴头,数字往琴身方向递增,相反,数字0表代表拨动琴弦时无需按品,就是我们所说空弦音。 吉他 相信大家不费吹灰之力已经能理解上述的内容,还是来点有挑战性的吧!下面谈谈吉他谱中常见的符号。 技巧符号 H: 击弦(Hammer-on) ,先拨响一个音符,按着的音或者空弦音都可以,然后用一个手指像锤子一样击在同一根弦较高的品上,从而发出比前一个音符高的音。 H击弦 P: 勾弦(Pull-off),先拨响一个音符,然后通过松开按这个音符的手指,轻轻向手掌内侧勾弦并离开琴弦,让同一根弦上较低的音符(按着的音或者空弦音)发音。 P: 勾弦 T: 点弦(Tapping),用手指直接锤击琴弦打到品丝上而发声,而不需要右手拨弦或扫弦,因为琴弦撞击指板的力量就能导致琴弦产生震动而发声。 T: 点弦 S: 滑弦(Slide),弹响1弦5品之后,手指不要离开1弦5品,然后快速从1弦5品滑到1弦8品,这就是“滑弦”了,同样要注意节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滑弦”和“击弦”其实是可以互换的。 S: 滑弦 B/C: 推弦(Bending/Choking),是弹响6品的音,然后把弦向上推到与第7品的音一样高。按的话,推弦一般是用无名指推弦。中指按在无名指所在琴品下方一格的琴品上,无名指推弦的时,中指也同时进行推弦运动,增加无名指的推弦力度,食指要斜着虚按在推弦所在弦及上方的两根弦上,来消除推弦运动所造成的噪音,在推弦的时候,这三个手指,哪一个出现问题,都会使推弦技巧产生严重的问题,要做这三个手指的配合练习,当配合相当默契的时候,才能准确的完成各种不同的推弦技巧。 B/C: 推弦 琶音(Arpeggio):就是将同时发出的和弦各音,按照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奏出,就是琶音,也叫分解和弦。 琶音 节奏记号 三连音(Triplet),将一拍平均分成3小拍就可以了,例如4/4拍中,有一拍是三连音,就是将那一拍平均分成3份,如果一小节中第三拍是三连音,那么小节进行就是:1,1,1,1/3 1/3 1/3。 三连音 今天关于吉他谱上的常见符号,就给大家讲到这里,如果想了解更多吉他谱上的符号,欢迎你留言告诉我们,喜欢吉他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谢谢阅读! 吉他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剧情内容和人物感情。《打渔杀家》李、倪闲步上场的[快长锤],使用中速和中弱的演奏力度;《战马超》剧中为衬托马超出场时英姿勃勃、威武庄重的气派,[快长锤]要演奏得稳健从容、弓虽劲有力(中速、强力度月《苏三起解》一剧则以慢速度、弱力度的[快长锤],伴奏苏三披枷戴锁、神情哀怨地缓步上场巧将相和。 “挡道”一场,[快长锤]打得又快又响('决速度、强力度),渲染了紧张气氛,配合了众军挡道时急匆匆跑圆场的节奏。采用舒徐疾促、刚柔转换的手法,可以使一个锣鼓表现多种神情和节奏。 锣鼓演奏最忌讳“四四方方”(节奏呆板)、“一个劲头”(没有力度变化)。把握好锣鼓的轻重缓急,实际上是相当细致、非常不容易的。两千余年前,西汉刘向在《琴书大全·修文》中写道:“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其趋变,其声亦变。”敲击乐器根据演奏者不同的心绪,可以表现出喜怒哀乐之情,锣鼓演奏者只有置身于剧情之中,才能打出感情、打击神韵。 由于乐师们在演奏水平、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上的差异,所以在舞台上尽管打的是同一出戏,用的锣鼓也大致相同,而个人演奏的节奏、韵味、劲头均不尽相同。其中把握锣鼓演奏的轻重缓急,就是个重要间题。现以[四击头]为例江四击头]以大锣在锣鼓中演奏的四击而得名,可是这四锣在演奏时不能“一个劲头",而应该有轻重、有区别。 一般来讲,第一锣是锣鼓的开头,演奏时必须打得实。第二锣相对要比第一锣软一些。第三锣要扬起来打,把锣普完全放出来。因为第三锣要引发后面铙钹的重并成为节奏终止的导向。第四锣是配合角色亮相的关键一锣,又是[四击头]的末一锣,必定要打得狠、打得足、不留余音。 不要看轻这四锣不同的处理,其中包含着启承转合的结构关系,同时又是演奏者内心节奏的外延,有层次、有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秦腔是一项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艺术,那么它的演奏乐器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腔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板胡,发音尖细清脆,极富节奏感。此外,文场还有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 板胡,拉弦乐器的一种,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音色高昂、坚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是北方戏曲、说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可用于合奏和独奏。 板胡的品种较多,除用于独奏和乐队合奏的板胡外,还有各地方剧种用的板胡,它们在琴筒的大小、琴杆的粗细、弦轴的长短和琴弦的使用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板胡据各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在使用上有琴筒大小之分,如陕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略大;河北、东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较小。 二胡(拼音:Erhu)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葡萄熟了》等。 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 三弦琴,又称三弦,是中国的弹拨乐器。其名最早出现于明杨慎《升庵外集》:“今次三弦,始于元时。”而清毛其龄《西河词话》:“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鼓鼓,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琵琶,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有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历传说 碧约牛腿琴传说很古的时候,在云南省的哀牢山区就居住着哈尼族的一个支系碧约人,有个纯朴的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貌的姑娘,当小伙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说:“我最喜爱竹簧、竹筚和动听的牛腿琴,你如果能做出这三种乐器来,我就嫁给你。”小伙子为了得到姑娘的爱情,精心地制成了竹簧和竹筚,唯有牛腿琴使他发愁。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种传说中的仙琴,样子谁也没见过,只知道一定要使用野桑树的木料才能做出琴来。但野桑树生长在很远的地方,山高岩陡林深,路途遥远难行。小伙子下定决心,带上棕绳和伐木工具,趟过九十九条溪流,爬完九十九座峭壁,终于在山崖上发现了野桑树,他腰系棕绳,像荡秋千一样,荡过山崖砍倒野桑树,把它拉到路边,又在路旁茂密的草丛中躲起来,观察等候知道做牛腿琴的人。一直守到第三天晚上,一阵北风刮过,路边突然闪出三个人影。一个说:“这不是野桑木吗!”另一个说:“这是做牛腿琴的好材料。”第三个问:“知道怎么做吗?”前二人回答 :“有了野桑木,牛腿作琴身,牛蹄当琴头,牛腿下半节挖空,粘上剌桐木薄板作琴箱,打上十二个小孔,表示能弹十二调,再装上金银做的弦,不就成了。”说完哈哈大笑后不见了。小伙子把这一切牢记在心,回家后就按那三个神仙的话,做出来一把漂亮的牛腿琴,系上金银线一弹,琴声果然优美动听。小伙子高兴地带上这三件乐器向姑娘求婚,终于获得了幸福的爱情。此后,牛腿琴就在碧约人中代代相传。后人还编了《琴调》讲述牛腿琴的来历,给人们以启迪。 形制结构 形制独特。碧约牛腿琴的外形,与一支倒置的牛腿维妙维肖,民间传统多用一整块野桑木斫制,琴身全长65厘米~70厘米。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半梨形,是在整木的一端挖凿出琴的腹腔,其上蒙以刺桐木薄板为面,琴箱长18厘米~22厘米、宽10厘米~12厘米、厚6厘米~8厘米。面板中央开有12个圆形小音孔,呈横向三排或圆圈形排列。琴头装饰较美观,正面上方雕刻一支鸟雀为饰,下方开有弦轴,琴头背面呈圆弧形,设有两个硬木制弦轴,分列弦槽两侧或同列弦槽左侧。琴颈较短,上窄下宽,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表面不设品位,上端设有山口,下与琴箱接为一体。琴马竹制或木制,呈桥空形,置于面板音孔下方。张两条丝弦或钢丝弦。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琴身斜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拨子用小牛角或竹片制成。碧约牛腿琴的两条琴弦按五度音程关系定弦,常定弦为:f、c1;g、d1;a、e1或d1、a1。音色清亮雅致,惟音量较小。可用于独奏或为民歌伴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碧约牛腿琴,哈尼族弹拨弦鸣乐器。因琴形与牛腿相似而得名。形制独特,音色清雅,用于独奏和民歌伴奏,深受哈尼族支系碧约人的喜爱。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一带。 形制独特。碧约牛腿琴的外形,与一支倒置的牛腿维妙维肖,民间传统多用一整块野桑木斫制,琴身全长65厘米~70厘米。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呈半梨形,是在整木的一端挖凿出琴的腹腔,其上蒙以刺桐木薄板为面,琴箱长18厘米~22厘米、宽10厘米~12厘米、厚6厘米~8厘米。面板中央开有12个圆形小音孔,呈横向三排或圆圈形排列。 琴头装饰较美观,正面上方雕刻一支鸟雀为饰,下方开有弦轴,琴头背面呈圆弧形,设有两个硬木制弦轴,分列弦槽两侧或同列弦槽左侧。琴颈较短,上窄下宽,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表面不设品位,上端设有山口,下与琴箱接为一体。琴马竹制或木制,呈桥空形,置于面板音孔下方。张两条丝弦或钢丝弦。 演奏时,将琴身斜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拨弹奏。拨子用小牛角或竹片制成。碧约牛腿琴的两条琴弦按五度音程关系定弦,常定弦为:f、c1;g、d1;a、e1或d1、a1。音色清亮雅致,惟音量较小。可用于独奏或为民歌伴奏。 碧约小伙子常独自弹奏牛腿琴自娱或边弹边唱,也常为姑娘演唱的山歌伴奏,是哈尼族男女青年爱情生活中离不开的乐器。根据风俗习惯,只在收获季节才能弹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扎木年历史悠久,究其起源,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扎木年是古代由印度传入西藏的一种多弦乐器演变而成的;有的根据藏文古代文献《西藏王统纪》中,松赞干布赐宴时曾有艺人演奏乐器的记载,判断扎木年是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西藏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为数较多的西藏学者也根据藏文古文献认为:扎木年源于西藏本土,是藏族自己创造的乡土乐器,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田联韬教授,他在《藏族传统乐器》一文中说:“筒钦、扎木年、 竖笛等应为藏族本身创造的乐器。” 演奏扎木年,可采取立姿或坐姿。奏者立姿演奏时,将系于琴上的绸或布制彩色背带挎在右肩上,使琴身斜挂于胸前,琴头朝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弦发音,可边弹边舞。奏者坐姿演奏时,多席地而坐或坐在椅子上,将琴头斜向左方,共鸣箱斜置于右腿上。左手扶持琴杆,常用食指与中指或食指与无名指按弦,拇指不能放在指板上,右手执牛角制拨片弹奏。大、中扎木年最为常用,六弦分为三组,相邻两弦为一组,同按四、五度关系定弦为:a、a、d1、d1、g、g。演奏中不换把位,只用第一把位。音域g—g1,一个八度 。 音色浑厚,发音响亮。常将旋律音移低或升高八度演奏。演奏技法除了有弹、挑、轮、按外,还有一种藏语称为“铁通”的常用技法,即先弹奏一音,接着按同一弦的上二度或上三度音,第二个音是利用第一音后的琴弦余振发出的。1950年以后,专业音乐工作者吸收内地的琵琶、三弦等演奏技法,丰富了扎木年的表现力。 扎木年应用范围广泛,除用于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外,牧民还经常用来弹唱自娱,有些地方还用于宗教仪式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新颖别致的女声扎木年弹唱表演形式。改良的扎木年还可用于独奏,所奏乐曲大多取材于歌舞音乐,较著名的乐曲有《阿妈勒火》《达娃雄奴》和《耶几长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小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演奏 阮的演奏技巧,原理比较简单。随着乐器的改革,如今逐步得到丰富。阮多用拨片弹奏。我国许多音乐学院先后开设了阮的专业本科,大阮和中阮的独奏曲也相继涌现。经过演奏者的继承、实践、移植和创造,右手的指法已有弹、挑、勾、抹、扣、划、轮、拂、分、摇、扫、滚等30多种,左手指法也有泛、打、带、滑、推、拉、吟、纹等10多种,显著提高了阮的艺术表现力。 大阮独奏 大阮独奏《丝路驼铃》 用大阮和碰铃、蛇皮手鼓配合演奏的《丝路驼铃》描绘了丝路驼商行进的情景,空旷荒凉的丝绸之路,清脆的驼铃声,由远而近。然后是轻灵的旋律,表现了商人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然后又满怀希望,精神振奋地踏上了征途,驼铃声渐渐远去。 小阮演奏 现称为小阮的乐器,也称为高音阮。小阮由1993年开发成功,是“阮咸系列” 的高音乐器。作为系列性的乐器,小阮GDGD与中音阮咸(DADA)及次中音阮咸(GDGD)及大阮咸(DADA) 组成系列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小阮的音域和柳琴无异,演奏技法略有差别。所有现时的柳琴及月琴独奏曲均能使用小阮代之,它与柳琴最大不同之处是音质和音色,小阮的音色界乎原柳琴和月琴之间。小阮改革的原因是针对乐队用的柳琴音色较单薄,高音虽明亮但不够结实,而月琴音色浑厚但较蒙高音区的演奏不方便。小阮改革的目的是要解决乐队长期使用柳琴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因此小阮比柳琴的音量大,音色结实饱满,尤其在高音区更见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伽倻琴,亦称朝鲜筝,是朝鲜民族的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가야금。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弹奏方法 演奏伽倻琴,右手除小指外均用于弹奏,技巧有弹、拔、滚、琶等,泛音特别清澈动听。左手技巧有按、颤、推、揉等,是表现伽倻琴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演奏时,奏者席地而坐,将琴体横在身前,琴首置于右膝上,琴尾触地。也可将琴身平置于桌面上。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弹奏琴柱右侧弦段,左手按抑琴柱左侧弦段。伽倻琴多按五声音阶定弦,主要用C调或bB调。 十三弦伽倻琴定弦为:f、g、bb、c1、d1、f1、g1、bb1、c2、d2、f2、g2、bb2,最高音弦通过重按,可使发音提高一个小三度。经过改革,已有按七声音阶定弦的伽倻琴。十五弦伽倻琴定弦为:g、a、c1、d1、e1、g1、a1、c2、d2、e2、g2、a2、c3、d3、 e3。二十一弦伽倻琴音域G—f2。二十一世纪初,朝鲜族民间普遍使用的十二弦伽倻琴,也常以七声音阶定弦为:g、a、b、c1、d1、e1、f1、g1、a1、b1、c2、d2。 发音柔和、圆润,音色清雅、悠扬,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右手技巧有两指合弹,单指托、劈、挑、抹、剔、勾、撮等,左手技巧有按、颤、推、揉等,是表现伽倻琴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其中以揉弦(亦称弄弦)最富特色。伽倻琴也可以演奏双音、和弦以及简单的复调音乐,但在演奏中一般不做转调。伽倻琴富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演奏者纯熟的手法,能表达出刚毅、柔和、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或奏出雄壮、激昂的宏伟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民谣等音乐作品。伽倻琴可以独奏或重奏,在专业或业余文艺团体中主要用于集体弹唱,并在民族乐队中应用。较著名的传统乐曲有:《伽倻琴散调》 、《月亮》、《鸟打铃》、《你哩哩》、《桔梗谣 》、《丰年乐》等。 现代的伽倻琴音乐,继承了散调的风格并发展为以民歌改编的器乐曲,以现代生活题材为素材而创作的器乐曲以及与管弦乐队合作的协奏曲。如:《道拉吉》(桔梗谣)、《哨所之春》、《沈清专》等等。 伽倻琴弹唱,是朝鲜族传统演唱形式,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器乐与声乐相结合的艺术。舞台演奏时,十来名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族女子,将琴的尾端放在地上,首端置于右膝上,左手按弦,右手取音。表演者边弹边唱,歌声与琴声交融,有时还加以长鼓伴奏,尤为亲切感人。许多优秀作品,如《纺车抒怨》、《青春放光芒》和崔三明创作的《长白山啊,延边的骄傲》等,深受人民喜爱。在我国民 族音乐的百花园里,伽倻琴弹唱泛着沁人的芳香,她像金达莱一样,优美而清新。 散调 《散调》:是器乐独奏的形式也是乐曲名称。它是以说唱音调为基础的。只用长鼓来伴奏,演奏时间为25-30分钟。《伽倻琴散调》音乐的发展,严格地遵循着逐渐趋于紧张、到终曲达到最高潮的规律,它的发展速度也是由缓慢逐渐加快的原则为特征。《伽倻琴散调》的乐章构成如下: 晋阳调18/8慢速 中莫里12/8中速 中中莫里12/8中速稍快 扎紧莫里12/8稍快 挥莫里2/4快速 散调是多乐章组曲,从慢板开始到快板结束,但现代演奏家们喜欢选章演奏,形成一种样式。 流派 有关伽倻琴的流派,常以地域和名家们的不同风格来划分,音乐主要由散调音乐来划分。 《伽倻琴散调》产生于朝鲜南部地区,后来流传至朝鲜北部和我国延边地区。由于各地方的方言抑扬不同,音乐也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伽倻琴散调》是技巧性很高的器乐独奏曲,带有即兴性,因此,在演奏时感情的抒发、技术的运用和发挥,尤其是在左手弄弦的密度、速度、强度等技巧的发挥上,产生不同的风格特色,从而形成不同流派。 《伽倻琴散调》有很多流派,但主要有金昌祚流派和沈相健流派。金昌祚的弟子又分成金竹坡流派、安基玉流派、崔玉三流派等等,延边伽倻琴主要继承安基玉流派、崔玉三流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T1李延亮吉他,完美的专辑吉他手,具有部分编曲能力。 单纯的演奏能力,是无法评判一个吉他手水平。演奏能力,并不是吉他手的审核标准。吉他手类型类型下的总体能力才是。 吉他手是具有类型区分的,常见吉他手类型为三种:1:乐队吉他手;2:专辑吉他手/流行音乐live吉他手;3:吉他演奏家:指弹、Solo。 同一领域才具有演奏性要求。 吉他手的不同能力要求;吉他手的能力,是必须要进行分类讨论的。不具体分类,是不具备专业度展示的,因为三种吉他手的能力差别过大,而且共用能力不同。 乐队吉他手,要求的是为乐队创造出艺术风格,在作曲编曲上起到建设性作用。重:艺术风格、乐理底层;比如,Beyond早期的黄家驹,后期的黄贯中。 专辑吉他手,要求是最短时间做出最完美的流行音乐电吉他配乐和演唱会演出,不需要摇滚艺术的深度性,要的是流行性。重:全面性,各种技巧、风格拿捏。李延亮、倪方来、李荣浩。 吉他演奏家,要求是对于乐器本身做出艺术类表演,参考史蒂芬范和Tommy。对比像钢琴家、小提琴家。 李延亮是第二类型,专辑吉他手之中的华语T1序列,但实际上他并不是专辑类歌手最强的人,倪方来才是这个领域的绝对王者。 简单列举说明一下,李延亮个人合作过的音乐歌手,几乎等于半个音乐圈: 1:许巍;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合作; 2:羽泉; 3:韩红;前女友; 4:江涛:《生日礼物》 5:唐磊; 6:水木年华; 7:阿朵; 8:郑钧; 9:老狼; 10:苏有朋; 11:孙悦; 12:林依轮; 13:黄征; 14:满文军; 15:杨钰莹; 16:黄玉玲; 17:刘欢; 注意一个人:韩红。 李延亮真正出名走入大众视野的关键是在于:《我是歌手》之中,帮助韩红帮唱弹奏《天亮了》之中,韩红那一句:中国最好的吉他手——李延亮。 专辑吉他手: 针对于李延亮所出的专辑吉他手,主要考核内容是稳不稳、会不会。技能要求是足够老练,具有成熟的即兴能力,在音乐风格上,不论是多小众的曲风,必须手到擒来。 因为专辑吉他手基本上都是进行乐谱演奏,即是参与乐谱制作,但也是一定是按照已有乐谱进行表演。所以这种表演形式,要求的是以个人参与曲目录制和演奏进行的对比的。 这里存在着一个深度问题,流行音乐对于电吉他的表达,并不具备欧美电吉他演奏家那般的高超要求。反而是流行层次的技巧,因为受制于大众的乐器欣赏水平。 所以这一批专辑演唱会吉他手,他们的个人技巧深度并不是考核他们能力的核心,但是能力广度必定强大。 倪方来最高的工作纪录是,一年录制演出2000首曲子,至今仍然是业内的标杆。 李延亮:摇滚乐队手出身,具有部分编曲能力。 李延亮是1993年5月到北京加入超载乐队,担任乐队的主吉他手。乐队吉他手一定是具有编曲能力的,李延亮拥有的编曲能力,是他在这个领域之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因为专辑吉他手是一个固定活儿的技术。 一般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受到邀请->音乐制作人已经制作出了电吉他谱曲->倪方来出场前往录音棚,开始录音->完美演奏下来->完工。 在这过程之中,是不会对于歌曲的电吉他谱进行更改的。 但是李延亮的演奏流程通常不同,不论是他和许巍的合作,还是和羽泉的合作。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话语权,起码是在电吉他谱曲上具有较重的话语权。 同时李延亮和许巍的合作成功,极大地增加了李延亮的编曲地位。逐渐而来,李延亮的吉他开始具有了个人编曲风格,在职业乐手耳中,一听电吉他Demo基本上都能判断出李延亮的风格。 所以,李延亮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收到编曲邀请->对方拥有唱片demo,但不具备电吉他曲谱->李延亮出场,开始根据小样和主要编曲人进行沟通,询问要求和风格呈现->李延亮谱曲、演奏->完工; 所以实际上,李延亮是属于一个复合型吉他手,它具有编曲能力。但是编曲能力能达到乐队吉他手的水平吗?显然是达不到的。即使达到,也不会具有流行商业性。但不论达不达得到,李延亮的的确确具有流行音乐足够的电吉他编曲能力。具有较大的专业性。 单凭这一点,李延亮的地位就不会被撼动。 综上所述,李延亮的电吉他演奏水平,不可能比吉他演奏家强,但是在专辑/演唱会吉他手之中,李延亮就是王者段位。
曲子要熟悉,伴奏也要熟悉,然后慢慢地跟着伴奏走后来伴奏! 如果每首曲子都要跟着伴奏走的话,那是需要手上有着非常深的功夫,同时要求自己的音乐的感觉非常的不错! 而这缺一不可,同时二者都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地重复练习慢慢积累的! 很多初学二胡的朋友,不建议直接上来就跟着伴奏练习! 跟伴奏练习二胡的前提条件: 1、对所拉曲子要足够的熟悉,至少可以拿起二胡不用看谱子就能够直接流畅地演奏出来,如果达不到的话,建议多多的练习曲子! 2、对伴奏要有一定的熟悉,说白了就是多听听伴奏,听听伴奏的节拍,节拍就好像人说话一样,说一句话换一口气,找到每句唤气的位置,这样伴奏就跟不丢! 3、多看演奏家的视频,不断的练习+模仿,重复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改变! 祝好运!我是阿蕾,喜欢二胡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乐曲二泉映月是杨荫浏钢琴演奏的二泉映月歌曲: 《二泉映月》是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
好人多用什么弦演奏好人一生平安歌词? 你说的是二胡曲《好人一生平安》多用什么弦演奏吧? 这首歌是八十年代的电视连续剧中由李娜演唱的主题歌《渴望》,它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其中的主题歌词
这是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点赞即兴歌词。 andy james在他的教程《New Frontier Guitar – Metal Pentatonics》对即兴有比较中肯的观点。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是国内人翻译的,应该也可以参考),请务必认真读完这段话: 通俗一点讲解就是,你要先学习和弦素材。 比如,在大小属三大和弦下面,可以运用的五声音阶有哪些? 然后再去学习经典乐句,接着再去做经典乐句的重组和改遍,就造就了即兴。 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做的话,可以买一本andy james的教程来学学。 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教程,它的每个例子都会有分析,有练习建议。 在刚刚开始必须要交代的是一定要用音程系统去学习和分析音阶,尤其是你要即兴的话。 我之前也在文章里写到过这些,很多朋友多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包括我在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的老师视频留言里面也看到很多朋友都说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其实真的是自己还不会用,还不知道其中的奥妙,随便下的结论。 这个就好比我们以前都是骑自行车,上车就走多方便啊。 但是后来研究出了汽车,研究出了高铁。尤其是高铁,那复杂程度是不敢想象的。 但是有了高铁虽然看起来复杂,但是你不觉得你可以走的更远吗? 这套教程每一条练习都有分析和练习方法,但是千万不要只是停留在copy阶段,那样永远也玩不了即兴,哪怕是这去改变一下音的组合方式,改变一下节奏,都要好一些。 比如: 而且每一章完了之后都会有完整的solo练习: 等等等等。 还有需要说明的就是,多花点时间。不要搞两下就觉得自己搞定了。 段誉只是存在在想象的武侠世界里面,没有谁能两三天在一个山洞里就学会绝世武功。 要上课了,下次再哔哔。 祝好运祝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