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最后被处死只是因为他帮灌夫求情?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窦婴与周亚夫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都为平定七国之乱而立了大功,成为汉景帝时最显赫的两个功臣,然而二人都不得善终。周亚夫力保刘荣而为汉景帝逼死,窦婴为灌夫求情而为汉武帝处死。为何汉武帝要处死立有大功且与自己同样尊崇儒学的表伯窦婴呢 一,出身名门 窦婴出身清河大族,为汉文帝窦皇后的堂侄,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熟悉政务与军事,有不错的才能。窦婴成年后就在堂姑窦皇后的提携下到吴国做了国相,辅佐吴王刘濞,以拉近朝廷与吴国的关系。然而就在窦婴与刘濞相处融洽,在吴国干的好好的时候,发生了吴太子刘贤被害事件。 当时刘贤代替父亲刘濞前往长安朝见汉文帝,在宫内遇到了皇太子刘启,二人于是一起喝酒、下棋。结果二人下着下着就因为胜负争吵起来,于是刘启一怒之下用棋盘打死了刘贤。刘濞对此十分愤怒,但又不能叫刘启偿命,于是憋了一肚子火。窦婴是刘启的表兄,害怕刘濞会因此迁怒自己,于是称病去职。 二,触怒太后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景帝刘启即位,窦婴这才重新出仕为官,被任命为詹事。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梁王刘武入朝拜见哥哥汉景帝,兄弟二人一起开怀畅饮。席间汉景帝酒喝高了,又为了讨母亲窦太后的欢心,假意说要传位于弟弟刘武。窦太后与刘武听了都很高兴。 窦婴知道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远不如父死子继那么稳定,于是冒着得罪堂姑窦太后的风险劝谏说:“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历来都是父子相传,皇上怎么能擅自传位梁王呢!” 窦太后听了很不高兴,于是怨恨堂侄窦婴多事。窦婴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加上他本来就淡泊名利,便再次称病辞职。但窦太后心理的怒气仍未消除,便借机免去了窦婴入宫朝见天子的权利。 三,立功封侯 不久吴王刘濞为了反对堂侄汉景帝削藩,并为儿子刘贤报仇,于是联合诸王发动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于是在宗室和外戚里面挑选能够御敌的贤才,挑来挑去发现只有窦婴才能最高,便命人召他入宫。但窦婴担心窦太后余怒未消,于是以患病为由坚决推辞。窦太后这才后悔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于是惭愧不已。 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窦婴传) 汉景帝于是好言宽慰窦婴,叫他务必担任大将军带兵平叛,还赏赐了一千金黄金。窦婴这才不再推辞,还举荐了爰盎、栾布等贤才,并把一千金黄金全分给了这些随他出征的将士。随后窦婴带兵平定了七国之乱,因功获封魏其侯,还与平叛首功的条侯周亚夫成为汉景帝身边最重要的两个大臣。许多游侠与士人见窦婴位高权重,便纷纷投到他门下当了门客。 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汉景帝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让窦婴辅佐太子。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汉景帝因为厌恶刘荣之母栗姬,担心她会变成吕后,便执意废了太子。窦婴辅佐刘荣多年,与他师徒情深,坚决反对汉景帝废太子,结果仍未能改变汉景帝的心意,于是称病隐居。窦婴的门客高遂担心窦婴这样做会得罪皇上而导致身死族灭,便对他晓以利害,成功使得窦婴继续上朝。 汉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丞相桃侯刘舍被汉景帝罢免,窦太后便多次向儿子汉景帝提议让窦婴出任丞相。但汉景帝以窦婴为人轻浮且经常沾沾自喜为由而予以拒绝。 四,出任丞相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罢免年老多病的丞相卫绾,任命表伯窦婴为丞相,舅舅武安侯田蚡为太尉。然后窦婴、田蚡就协助汉武帝推行改革,推行儒家的礼乐制度,命令列侯返回自己的封地。建元二年(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更是直接上书汉武帝,鼓励他乾纲独断,不要事事再向窦太皇太后请示。 魏其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客稍稍自引而怠傲,唯灌将军独不失故。魏其日默默不得志,而独厚遇灌将军。(史记·窦婴传) 窦后本来就推崇黄老学说,不满孙子汉武帝推崇儒学,加之列侯们不愿返回封地,多次在她面前诽谤窦婴、田蚡等儒生,所以又对窦婴产生厌恶。此时窦后又见赵绾要夺去自己的大权,于是一怒之下将窦婴、田蚡、赵绾等人免职。同样是赋闲在家,田蚡却因为有姐姐王太后的支持而权势依旧,所以许多窦婴的门客改投到他门下。 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窦婴因此失去了最大的靠山,田蚡则成为丞相,权势更加强大。由此窦婴手下的门客大都跑到田蚡那里,还对故主窦婴态度傲慢,只剩下灌夫一人忠心耿耿的留在窦婴门下。窦婴因此很感动,视灌夫为知己。随后灌夫想要撮合窦婴与田蚡的关系,好让窦婴重受重用。可田蚡态度傲慢,不给灌夫面子,于是二人交恶。 原先田蚡没得势的时候曾投靠在窦婴门下,对他态度十分恭敬。可现在田蚡靠着王太后的关系而深受重用,便不把窦婴放在眼里,还派人向他索要田地。窦婴瞧不惯田蚡小人得志的样子,于是坚决不给,也由此和田蚡交恶。 五,失势被害 婴锐为救夫,婴夫人谏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迕,宁可救邪?”婴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乃匿其家,窃出上书。(汉书·窦婴传) 元光四年(前131年),窦婴和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田蚡府上祝贺他新婚。但宴会上的许多宾客不给窦婴面子而对田蚡十分恭敬,加之灌夫向田蚡敬酒时他没给面子,本就脾气暴躁的灌夫于是在席上指桑骂槐,替窦婴出气,结果惹怒田蚡而被扣押。 窦婴为了救灌夫,便冒着得罪王太后的风险去找汉武帝评理。汉武帝便在朝堂召开会议,让窦婴与田蚡公开辩论灌夫之事,二人于是吵得面红耳赤,不分胜负。 随后王太后向儿子汉武帝施压,迫使皇帝将窦婴与灌夫逮捕治罪。窦婴为了救自己与灌夫,便拿出汉景帝给自己的遗诏。然而主管官员没有发现先帝遗诏在宫内的备份,便以矫诏罪弹劾窦婴。汉武帝无奈,便在母亲的压力下先后处死灌夫与窦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窦婴最后被处死只是因为他帮灌夫求情?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窦婴与周亚夫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都为平定七国之乱而立了大功,成为汉景帝时最显赫的两个功臣,然而二人都不得善终。周亚夫力保刘荣而为汉景帝逼死,窦婴为灌夫求情而为汉武帝处死。为何汉武帝要处死立有大功且与自己同样尊崇儒学的表伯窦婴呢 一,出身名门 窦婴出身清河大族,为汉文帝窦皇后的堂侄,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熟悉政务与军事,有不错的才能。窦婴成年后就在堂姑窦皇后的提携下到吴国做了国相,辅佐吴王刘濞,以拉近朝廷与吴国的关系。然而就在窦婴与刘濞相处融洽,在吴国干的好好的时候,发生了吴太子刘贤被害事件。 当时刘贤代替父亲刘濞前往长安朝见汉文帝,在宫内遇到了皇太子刘启,二人于是一起喝酒、下棋。结果二人下着下着就因为胜负争吵起来,于是刘启一怒之下用棋盘打死了刘贤。刘濞对此十分愤怒,但又不能叫刘启偿命,于是憋了一肚子火。窦婴是刘启的表兄,害怕刘濞会因此迁怒自己,于是称病去职。 二,触怒太后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景帝刘启即位,窦婴这才重新出仕为官,被任命为詹事。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梁王刘武入朝拜见哥哥汉景帝,兄弟二人一起开怀畅饮。席间汉景帝酒喝高了,又为了讨母亲窦太后的欢心,假意说要传位于弟弟刘武。窦太后与刘武听了都很高兴。 窦婴知道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远不如父死子继那么稳定,于是冒着得罪堂姑窦太后的风险劝谏说:“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历来都是父子相传,皇上怎么能擅自传位梁王呢!” 窦太后听了很不高兴,于是怨恨堂侄窦婴多事。窦婴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加上他本来就淡泊名利,便再次称病辞职。但窦太后心理的怒气仍未消除,便借机免去了窦婴入宫朝见天子的权利。 三,立功封侯 不久吴王刘濞为了反对堂侄汉景帝削藩,并为儿子刘贤报仇,于是联合诸王发动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于是在宗室和外戚里面挑选能够御敌的贤才,挑来挑去发现只有窦婴才能最高,便命人召他入宫。但窦婴担心窦太后余怒未消,于是以患病为由坚决推辞。窦太后这才后悔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于是惭愧不已。 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窦婴传) 汉景帝于是好言宽慰窦婴,叫他务必担任大将军带兵平叛,还赏赐了一千金黄金。窦婴这才不再推辞,还举荐了爰盎、栾布等贤才,并把一千金黄金全分给了这些随他出征的将士。随后窦婴带兵平定了七国之乱,因功获封魏其侯,还与平叛首功的条侯周亚夫成为汉景帝身边最重要的两个大臣。许多游侠与士人见窦婴位高权重,便纷纷投到他门下当了门客。 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汉景帝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让窦婴辅佐太子。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汉景帝因为厌恶刘荣之母栗姬,担心她会变成吕后,便执意废了太子。窦婴辅佐刘荣多年,与他师徒情深,坚决反对汉景帝废太子,结果仍未能改变汉景帝的心意,于是称病隐居。窦婴的门客高遂担心窦婴这样做会得罪皇上而导致身死族灭,便对他晓以利害,成功使得窦婴继续上朝。 汉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丞相桃侯刘舍被汉景帝罢免,窦太后便多次向儿子汉景帝提议让窦婴出任丞相。但汉景帝以窦婴为人轻浮且经常沾沾自喜为由而予以拒绝。 四,出任丞相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罢免年老多病的丞相卫绾,任命表伯窦婴为丞相,舅舅武安侯田蚡为太尉。然后窦婴、田蚡就协助汉武帝推行改革,推行儒家的礼乐制度,命令列侯返回自己的封地。建元二年(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更是直接上书汉武帝,鼓励他乾纲独断,不要事事再向窦太皇太后请示。 魏其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客稍稍自引而怠傲,唯灌将军独不失故。魏其日默默不得志,而独厚遇灌将军。(史记·窦婴传) 窦后本来就推崇黄老学说,不满孙子汉武帝推崇儒学,加之列侯们不愿返回封地,多次在她面前诽谤窦婴、田蚡等儒生,所以又对窦婴产生厌恶。此时窦后又见赵绾要夺去自己的大权,于是一怒之下将窦婴、田蚡、赵绾等人免职。同样是赋闲在家,田蚡却因为有姐姐王太后的支持而权势依旧,所以许多窦婴的门客改投到他门下。 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窦婴因此失去了最大的靠山,田蚡则成为丞相,权势更加强大。由此窦婴手下的门客大都跑到田蚡那里,还对故主窦婴态度傲慢,只剩下灌夫一人忠心耿耿的留在窦婴门下。窦婴因此很感动,视灌夫为知己。随后灌夫想要撮合窦婴与田蚡的关系,好让窦婴重受重用。可田蚡态度傲慢,不给灌夫面子,于是二人交恶。 原先田蚡没得势的时候曾投靠在窦婴门下,对他态度十分恭敬。可现在田蚡靠着王太后的关系而深受重用,便不把窦婴放在眼里,还派人向他索要田地。窦婴瞧不惯田蚡小人得志的样子,于是坚决不给,也由此和田蚡交恶。 五,失势被害 婴锐为救夫,婴夫人谏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迕,宁可救邪?”婴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乃匿其家,窃出上书。(汉书·窦婴传) 元光四年(前131年),窦婴和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田蚡府上祝贺他新婚。但宴会上的许多宾客不给窦婴面子而对田蚡十分恭敬,加之灌夫向田蚡敬酒时他没给面子,本就脾气暴躁的灌夫于是在席上指桑骂槐,替窦婴出气,结果惹怒田蚡而被扣押。 窦婴为了救灌夫,便冒着得罪王太后的风险去找汉武帝评理。汉武帝便在朝堂召开会议,让窦婴与田蚡公开辩论灌夫之事,二人于是吵得面红耳赤,不分胜负。 随后王太后向儿子汉武帝施压,迫使皇帝将窦婴与灌夫逮捕治罪。窦婴为了救自己与灌夫,便拿出汉景帝给自己的遗诏。然而主管官员没有发现先帝遗诏在宫内的备份,便以矫诏罪弹劾窦婴。汉武帝无奈,便在母亲的压力下先后处死灌夫与窦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灌夫(?-前131年),字仲孺,颍川郡颍阴人。西汉时期官员,本姓张,因父亲张孟曾为颍阴侯灌婴家臣,赐姓灌。吴楚七国之乱之时,灌夫率领一千人跟随父亲灌孟从军,立下军功被封为中郎将。父亲战死,灌夫不肯返乡葬父,以勇猛闻名。后来,汉景帝任命灌夫为代国宰相。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军事要地,故改命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前140年),入京,担任太仆。次年,灌夫与长乐宫卫尉窦甫饮酒,酒后殴打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汉武帝怕太后斩杀灌夫,改任他为燕国宰相。几年后,犯法免官,于是以百姓身份在长安居住。灌夫尚游侠,家产数千万,食客每日数十百人,横暴颍川郡。他交好魏其侯窦婴,后来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因田蚡、程不识和灌婴本家的灌贤看不起他与窦婴,灌夫痛骂诸人,因此论不敬之罪,被斩杀,更因族人横暴被灭族。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性格特征4历史评价5影视形象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灌夫别名:仲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颍阴(今河南许昌)逝世日期:公元前130年职业:将领主要成就: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典故:使酒骂座官职:太仆、燕国国相 人物生平2 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级,所以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叛军的坚固的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吴军几十人。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只有他一人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 性格特征3 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对他们表示尊敬,反而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许多人士,越是贫贱的,就更加恭敬,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人士们也因此而推重他。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 历史评价4 颍川儿乃歌:“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窦婴:“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入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此天下壮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以诛也。”田蚡:“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颍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司马迁:“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筴而名显。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然魏其不知时变,灌夫无术而不逊,两人相翼,乃成祸乱。武安负贵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哀哉!迁怒及人,命亦不延。众庶不载,竟被恶言。呜呼哀哉!祸所从来矣。”班固:”窦婴、田蚡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各名显,并位卿相,大业定矣。然婴不知时变,夫亡术而不逊,田蚡贵而骄溢。凶德参会,待时而发,藉福区区其间,恶能救斯败哉!”司马贞:“灌夫自喜,引重其中。意气杯酒,辟睨两宫。”洪迈:“灌夫、任安,可谓贤而知义矣。然皆以他事卒不免于族诛,事不可料如此。”丁耀亢:“窦婴以椒 影视形象5 1996年电视剧《汉武帝》:包斯尔饰演灌夫;2001年电视剧《大汉天子》:贾宏伟饰演灌夫;2004年电视剧《汉武大帝》:郭小安饰演灌夫;2014年电视剧《卫子夫》:宋星成饰演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