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炒米粥
拉肚子就试试炒米粥

拉肚子就试试炒米粥

  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由于吃了余下的剩菜加上雨天着凉,腹泻,拉肚子。拉的都是水样的,一天拉好几次。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平时也很注意。所以,想问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这是一般性的腹泻。我给了他一个小方子:炒米粥。将大米炒至色泽微黄,而后加入水煮熟,加一点盐即可。粥稀一点不要那么稠。也可以一次性多做一些炒米在有孩子腹泻的时候,取少量在高压锅或炖锅内熬成薄粥,根据孩子喜好放糖或放盐调味(但不要放油)。每天吃2~3次,腹泻会有明显好转。适于生理性腹泻或普通肠道不适,对病毒性或细菌性腹泻,不作为治疗首选,只可作为辅助治疗。 //   这个朋友吃了2天,情况好转不腹泻了。 (责任编辑:王健淇)

疾病调理 2021-08-05
着凉拉肚子 试试炒米粥

着凉拉肚子 试试炒米粥

  山西太原王先生咨询:天气闷热难受,老人小孩太遭罪,所以只好天天开着空调,尤其夜里睡觉的时候。可能孩子体质比较弱,总是着凉、拉肚子,这一个夏天都已经三四次了。前两天更严重,还发低烧、呕吐。也不敢总给他吃药,不知道有什么小偏方能止腹泻,又没副作用。   北京军区总医院高级营养配餐师于仁文解答:初秋时节是胃肠型感冒高发的时期,一般由病毒感染、夜间开空调着凉、生冷饮食、不洁食物和其他感染造成。症状多为腹泻、低烧、呕吐、腹痛、盗汗、浑身酸痛、食欲不振等。最好还是到正规医院诊治,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科学的食疗方法也能辅助病情尽快好转。 //   此时,可以试试炒米粥,一些资深营养师也都推荐这个食疗方:取大米约400克(四次用量,一般每天喝两次到三次),把锅洗净后,上火烧干,不能见油。把大米倒入锅中,中小火慢慢翻炒,直到大米颜色开始变黄后改小火。继续翻炒至大米变为褐黄色或咖啡色为止。将100克炒米中加水(一般与正常熬稠米粥的水量相同),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熬至黏糯即可。  由于大米本身就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炒过之后,大米中的淀粉更容易糊化,不仅不会给肠胃带来负担,更能养护肠胃。不过,这个食疗方只适用于生理性腹泻或普通肠道不适,对病毒性或细菌性腹泻,则可能没有明显效果。

疾病调理 2021-07-31
清肠炒米粥怎么做 清肠炒米粥的材料和做法

清肠炒米粥怎么做 清肠炒米粥的材料和做法

 清肠炒米粥可以清理人体肠道内积存的垃圾,也能促进消化,它米香浓郁,做法简单。不过也有些没有吃过炒米粥,不知道这种清肠炒米粥应该怎么做。今天小编就在这里把清肠炒米粥的做法写出来,喜欢喝粥的朋友可以学着做一做。 清肠炒米粥怎么做 清肠炒米粥的做法  清肠炒米粥的材料 平时煮制清肠米粥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很简单,只需要准备炒米八十克,粳米一百克以及适量的清水就可以。 清肠炒米粥的做法步骤 1、把准备好的糯米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到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应该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2、把泡好的糯米取出入锅,再把炒米用清水洗一下,然后也放入锅中,加入清水一起煮制,煮开以后调小火力,慢慢的煮制一个小时左右,锅中的粥就能做好。 3、炒米如果不想购买大家也可以自己在家中炒制,炒制时可以提前把大米放入到清水中浸泡,半小时以后取出,去掉水分,放入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的炒制,炒到表面微黄以后就能关火取出。 4、清肠炒米粥的功效很多,它可以宽中行气,也能生津清热,更能化积导滞,对人类的消化不良,便秘都有很好地缓解作用,平时坚持食用还能清除体内的毒素,能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

熬粥知识 2016-07-28 16:39:39
炒米粥的做法 炒米粥如何做好吃

炒米粥的做法 炒米粥如何做好吃

炒米粥是一种富有营养的粥品,炒米粥现在大家可能吃的人不多,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炒米粥的做法,大家可以学会在家中制作炒米粥。 炒米粥的做法 一、炒米粥的原料 炒米粥的材料是炒米和水。 二、炒米粥的做法 第一步:将炒米淘洗后浸泡开,沥水待用。 第二步:锅中加入清水,烧开后将炒米放入,大火再次烧开,之后转中火,期间不要盖盖子。 第三步:中火煮到整锅粥都处于沸腾状态后,加盖用小火煮一段时间,粥变得稠既可以关火。 第四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放盐或者放糖来调味。 三、炒米粥的烹饪技巧 炒米粥中的炒米自己也可以制作,将大米炒制后放凉既可以做成为炒米。炒米煮粥比一般大米煮粥更加香醇,而且不会糊。炒米粥的水可以比一般的水量更少,因为炒米更容易变得粘稠。 四、炒米粥的营养机制 炒米粥可以兼职刮油,因为炒制过的大米中淀粉物质会被破坏掉,肠胃活性炭物质。这个物质在肠胃中可以吸附脂肪,促进脂肪排出身体外部。炒米可以帮助食物消化,如果有吃多了没有办法消化的情况,喝些炒米粥可以加以改善。

熬粥知识 2015-12-04 10:27:20
生姜炒米粥

生姜炒米粥

生姜炒米粥是一种养生粥,该粥的味道也是非常美妙的,希望大家喜欢。 生姜炒米粥 生姜炒米粥的知识介绍 生姜炒米粥,有温中祛寒,化寒痰,健脾胃,下气止呕的功效。民间常用以治疗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胃寒呕吐、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 [配料功用] 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功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咳,喘咳、胀满。《别录》说它“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药性论》认为它“主痰水气满,下气,并泊嗽,疗时痰,止呕吐不下食”。《日用本草》记载它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的功用。 炒米,即将大米炒至焦黄而成,性味甘、微温,入脾、胃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温胃。唐代名医孟诜认为大米能“温中益气,补下气”。《日华子本草》说大米能“壮筋骨,补肠胃”。《本草纲目》记载“炒米汤”能“益胃除湿”。 [分量和烹制食用方法] 每次可用生姜30-50克切成片,炒米约50克,一起煮粥用食盐、花生油少许调味服食。

熬粥知识 2014-08-01 14:49:38
生姜炒米粥的功效

生姜炒米粥的功效

生姜炒米粥的功效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呢?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希望大家喜欢。 生姜炒米粥 生姜炒米粥的功效一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捣汁冲;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熨,或搅汁调搽。 贮藏: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沙内,防冻。 用药禁忌:阴虚内热及实热症禁服。 生姜炒米粥的功效二 生姜性热,味辛。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姜之干者,干燥后发散力减弱,而温里之共增强,故偏治里寒,其性能走能守,温肺散寒而化痰饮。每常用于治寒饮伏肺之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 干姜首入脾胃,以其辛热能逐脾胃寒邪,助脾胃之阳气。常用治脾胃寒症,症见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但凡脾胃寒症,无论是外寒内侵还是阳气不足均可适用。 生姜可以泡汤喝。无事之时,可以洗净几块生姜,切成薄片,放入锅里,文火焖汤,既祛寒,有滋养身体。

熬粥知识 2014-07-31 10:13:39
炒米红豆粥的做法步骤

炒米红豆粥的做法步骤

相信大家对于炒米红豆粥的做法步骤都很熟悉吧,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哦。 炒米红豆粥炒米红豆粥的材料 大米,水,红豆 炒米红豆粥的做法 1.直接把米放在锅里炒,不用洗,然后用小火炒,因为这样不会糊; 2.一直炒到淡黄色为止,然后盛起来; 3.要吃的时候煮一下就行了,跟煮粥似的; 生活小常识 炒米粥的做法非常简单,直接把米放在锅里炒,不用洗,然后用小火炒,因为这样不会糊,一直炒到淡黄色为止,然后盛起来,要吃的时候煮一下就行了,跟煮粥似的,我是想要让它味道更好一些,加了点红豆一起来煮,只是水要放多一点,等米煮到开花了就可以了,炒米的时候多炒一些,放在那里也不会坏,要吃多少煮多少,很方便的。甘酸、平、无毒、归经、入心、小肠、肾、膀胱; 有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的功效; 主治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烦热,干渴,酒病,痢疾,黄疸,肠痔下血,乳汁不通;外敷治热毒痈肿,血肿,扭伤。豆类富含蛋白质,几乎不含胆固醇。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生物类黄酮而享有“植物肉”、“绿色的乳牛”等美誉。成为中国人物美价廉的优质蛋白质以及钙和微量元素锌的最佳来源。豆类是唯一能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豆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居多,成为防止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所以,提倡老百姓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许多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很喜欢吃黄豆,把黄豆、绿豆等豆类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如拌雪里蕻黄豆、蒸煮黄豆。也常见很多人直接拿它来磨豆浆作为早点来喝。其实,这样做是很不合算的,原豆中含有很多人们并不熟知的抗营养因素:除了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植酸,会影响微量元素锌、铁以及矿物质钙的吸收,所以,现实生活中就会出现吃进去许多的豆类,还会有贫血、锌缺乏症和缺钙的现象,这是因为豆类中的抗营养因素使得其中的铁、锌、钙的吸收率相当的低,譬如:虽然黄豆含铁丰富,但铁的吸收率却仅为3%左右。

熬粥知识 2014-07-30 20:56:33
生姜炒米粥做法

生姜炒米粥做法

关于生姜炒米粥做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呢?下面就让我来给您具体的介绍一下。 生姜炒米粥生姜炒米粥的材料 生姜炒米粥 原料 生姜30-50克,炒米50克,红糖适量。 生姜炒米粥的做法 1 将生姜洗净, 2 切成薄片,与炒米同煮成粥, 3 加入红糖搅匀即可服食。 生姜炒米粥的用法 趁热服食,感冒愈后停服。 生姜炒米粥 疗效 解表发汗,疏散风寒,止呕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稀,食欲不振。也可用于胃寒呕逆。 生姜炒米粥 注意事项 风热感冒及胃热呕逆者忌用。

熬粥知识 2014-07-30 17:30:1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