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榕(1915.10--2012.03),女,曾用名王伯渊,湖北省英山县南河彭畈乡赤水冲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劳动人事部原顾问,国家人事局原副局长,离休干部(副部级)。中共八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八届执行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名人物还有快乐女声歌手,桂林市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人物经历 基本资料1 中文名:王榕别名:曾用名王伯渊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省英山县出生日期:1915年10月逝世日期:2012年3月25日职业:原劳动人事部顾问毕业院校:北平师范大学,安庆女中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生平2 王榕(曾用名王伯渊),1915年10月出生于湖北英山。1936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同年10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起,任安徽省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直属31工作团团长,岳西县特支书记,中心区县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40年3月起,任中共六合县委宣传部部长,来安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心县委书记,路东地区妇女抗敌委理事长,《淮南日报》通联部长,山东《大众日报》地方版主编等职。1946年底起,任大连关东实业公司人事科科长、行政部副部长、党委书记,旅大行政公署劳动局局长。1950年3月后,任全总工资部副部长兼劳动部工资司副司长、全总工资部部长。1962年4月后,任一机部办公厅政研室副主任、起重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文革”中受到迫害。1980年11月起,任电力部劳资司司长,国家人事局副局长,劳动人事部顾问。1986年12月离休。王榕是中国共产党八大代 人物经历3 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巍巍大别山,绵延千余里。这里是鄂豫皖老革命根据地,也是刘邓大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勤劳朴实大别山人民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大别山的优秀儿女。1915年王榕同志就出生在大别山腹地鄂东英山县南河彭畈乡赤水冲村。这是一个仅有20多户人家的村庄。生活的艰辛和剥削阶级的压迫,在王榕同志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她盼望有朝一日,能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1935年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很短的时期内席卷全国,成为全民抗日战争的序幕。这时,已在安庆女中读书的王榕同志发起、组织成立了安庆女中学生会,并被同学们推选为学生会会长,在她的带领下,安庆女中同学多次参加了在安庆市声援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抗日示威游行,振奋了同学们的抗日斗志。1936年,年仅21岁的王榕同志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到校不久,她参加了抗议日军穿城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