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图》无论是后世对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还是对绘画技巧的运用和模仿都有重大的意义,这幅山水画还展现出了作者高超的画技,完美的展现了山水与人物的关系。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游春图》。《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画家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人物布局得当,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该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兵书是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什么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禹迹图,这幅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地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绘有方格网的地图。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地理、地貌、水系等方面的丰富信息,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本文将带您了解禹迹图的起源、绘制方法以及其在世界地图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禹迹图的起源 禹迹图,又称《禹贡地域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部地图著作。据史书记载,禹迹图的绘制始于公元960年,由当时的著名地理学家、画家郭守敬主持完成。这部地图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成果,也是世界地图史上的一部分。 二、禹迹图的绘制方法 禹迹图采用了传统的绘画技法,以墨线勾勒出地形、河流、山脉等地貌特征。同时,图中还绘有方格网,用于表示地理位置和距离。这种绘制方法既体现了古代地图的实用性,也展示了制图师的高超技艺。 三、禹迹图的历史价值 1. 禹迹图是研究古代中国地理、地貌、水系等方面的重要资料。通过对禹迹图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2. 禹迹图是世界地图史上的一部分,对后世地图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地图制作技术的进步,为后世地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禹迹图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它记录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四、总结 禹迹图,这幅现存最早的绘有方格网的地图,见证了千年华夏文明的发展。它不仅是古代中国地理学的重要成果,还是世界地图史上的一部分。通过研究禹迹图,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知道: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在哪里?记载了什么?药方洞在龙门西山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开凿于北魏晚期。窟门两侧所刻之古代药方,共一百四十多个。药方中提到了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治疗传染病的方法。 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 洞窟概况 1998年中国河南省医科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一本颇为奇特的医药书籍。说它奇特,是因为里面介绍的药方,都不是现代中医的临床成果,而是来自于药方洞中。药方洞位于河南古城洛阳龙门石窟,因为洞中镌刻有百余个石刻古药方而被人们格外关注。 药方洞高约4米,宽3米,两侧雕有八角莲柱,并且各有一个刚劲雄健的力士,造型甚为精美。从洞门上方的造窟碑中可以得知,此石窟为“药方洞”,最早开凿于北魏晚期,后经过东魏和北齐,直至唐初仍有雕刻,因此在雕刻上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多种艺术风格。 走进洞内,可以看到正壁是具有北齐时期风格的五尊大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他们头部硕大、肩胸圆浑、身躯如柱,已不同于北魏时期清瘦秀劲的造型。可以说是由北魏“秀骨清像型”向唐代“褒衣博带式”转化的一种“过渡型”。 在洞内窟顶的中央,刻有一个重瓣莲花藻井,周围围绕着手持笙、笛、排箫等乐器的四身飞天,风格各异,神采飞扬。 在药方洞中,最吸人的却不是这些精美而悠久的石窟雕像,而是刻于洞口石壁上的一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它们都是年代久远,治疗各种疾病的古药方子。 经过考证,药方洞口的石壁上,共刻有古药方140多个,能治疗40多种疾病。其中涉及的科目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肿瘤科等,种类相当齐全。尤为令人称奇的是,里面所用药物多是中国农村常见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大多数至今仍在民间沿袭传用。 名称由来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 建造历史 药方洞始建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和北齐,到唐初还有雕刻。 洞内造像 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正壁主佛身躯粗壮,造型敦实厚重。佛和菩萨衣服宽松,褶纹稀疏。其造像特征、衣饰、刀法都具有响堂山石窟像的基本特征。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 价值影响 药方洞的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生物是什么?因为题主问的是生物,在科学界生物应该包含: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所以要我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三个方面来介绍三个种类中最大的个体: 1、首先从动物来说吧,目前地球上现存的最大的动物,生物界统一认为是蓝鲸。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分布于从南极到北极之间的南北两半球各大海洋中,尤以接近南极附近的海洋中数量较多,热带水域较为少。曾经有人捕到过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的蓝鲸,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蓝鲸,也是现存活的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但是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根据国际捕鲸委员会在南半球8年的调查得出的,世界目前生存的蓝鲸不到200-453头幸存者,已经濒临灭绝。1960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禁止捕杀蓝鲸,此时已有350000头蓝鲸被杀,全世界的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 蓝鲸是现在存活的最大动物体,那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比蓝鲸还大的动物呢?答案是肯定了,还确实地球上原来确实存在过比蓝鲸还大的动物,那就是易碎双腔龙,187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化石并挖掘,因其神经弓的推板非常薄且非常易碎而得名易碎双腔龙。根据化石推算,体长超过50米,高10~15米,成年平均体重180吨,个别体重可达220吨,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晚期,也是科学家公认的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2、下面说说植物中最大的单体:雪曼将军树(General Sherman Tree)是世界上最大的树,生长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杉国家公园内,属于巨杉。雪曼将军树也译作谢尔曼将军树或舍曼将军树,由博物学家杰姆·沃尔弗顿(James Wolverton)于1879年时命名,为了纪念南北战争时的将军威廉·特库姆塞·舍曼(William·Tecumseh·Sherman)。雪曼将军树在2002年时曾被测量过,高83.8米,底部最大直径达11.1米,体积为1487立方米。 3、下面说说最大的真菌:奥氏蜜环菌,最早是由亨利·罗马格尼斯在1970年命名,是泡头菌科(Physalacriaceae)的一种真菌,对很多商业林木有很强的致病性。在俄勒冈州,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超过2400岁,占地超过8.9平方公里的样本,这是目前人类发现最大真菌菌落,其重量估计达605吨。 上面根据生物的不同种类对最大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做了介绍,可以看出地球上目前发现的最大生物为:雪曼将军树。 谢谢大家,这里是白说世界,用数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跟大家一起对文化知识追本溯源。原创不易,如果大家对我的观点有不同的想法,请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你若关注、我必回应,互关互动!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必须是蓝鲸。已知成年蓝鲸最大的有33米长、170多吨重。蓝鲸也有不同的亚种,一般说来,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蓝鲸,比它们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同伴,体形要大一些。而最大的蓝鲸,在南极地区。 它的舌头有5-8吨,是一头成年非洲大象的重量。当全部张开的时候,蓝鲸的口腔可以容纳90吨重的食物和水。但是,它的喉咙却很窄,连沙滩球这么大的东西也吞不下。它的心脏,大得像一辆轿车。普通大小的蓝鲸,心脏也有180公斤重。 但是它的大脑却很小,只有7公斤左右,占其身体总重量的0.007%。蓝鲸的生殖器,平均长度为2.4到3米,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长的动物生殖器。总体而言,母蓝鲸比公蓝鲸长,但同等长度下,公蓝鲸比母蓝鲸重。 蓝鲸的躯体上,有各种不同的蓝色,有的接近于灰色和灰白色。蓝鲸的主要食物,是小型鱼类包括鱿鱼和甲壳类,如小小的鳞虾类。一头成年蓝鲸每天的热量需求是150万大卡,因而它每天要吃掉3600公斤鳞虾或鱿鱼。 科学研究称,蓝鲸的寿命至少有80年,但是缺乏真正的证据。有记录的蓝鲸寿命,是34年。人类对于蓝鲸的交配习惯还没有探查到,只知道其交配季是晚秋至冬末。公蓝鲸从秋天就开始尾随母蓝鲸,但是最后得手的,往往不是第一个追求者。 母蓝鲸的孕期为10-12个月,一般每隔两三年产一胎。小蓝鲸出生时就有2700公斤,几乎和成年河马一样重。在生命的最初7个月,小蓝鲸每天要喝掉380升奶。蓝鲸乳汁的营养极其丰富,如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是牛奶的数倍至数十倍。 小蓝鲸的生长速度也极快,每天会长90公斤,大约6个月后就可以自己觅食了。虽然身躯庞大,但蓝鲸游动的速度,爆发时可达每小时50公里。常规状态下,它的平均时速为20公里。通常情况下,蓝鲸在大约13米至506米深的水中游动。 它们大多独自生活,所以人类很难碰到蓝鲸群。蓝鲸不但是动物中的老大,它发出的声音,也是动物声音中最大的。最高时,蓝鲸的声音超过180分贝。也因为如此,人类用声音探测器对蓝鲸展开研究,但仍然不知道其声音的意义、以及发声变化的规则。 蓝鲸在地球上的几大洋中,都曾经数量繁多。但是,从20世纪初开始,人类因此极高的经济价值而疯狂猎杀蓝鲸。比如单是1932年,世界各地捕杀的蓝鲸数量,就将近3万头。100年的残害,使蓝鲸的数量锐减。目前,全世界的蓝鲸,只剩下1万-2万头。
在北京城中心的故宫西侧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有一片水域, 这就是西苑,又称太液池。太液池被一分为 三:北为北海,中为中海,南为南海。其中的 北海最为有名,早在800多年前就被开辟成 了皇家大型花园,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 帝王宫苑,也是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 1925年,北海开放为公园。北海公园内 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全园以神话中的“一 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 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 境。琼岛上有高67米的藏式白塔(建于 1651年),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 一的琼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隧洞等。东北岸 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 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北海团城, 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