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OM 的历史和遗产如果你问任何 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的青少年,当你说 CD-ROM 时会想到什么,他们的眼睛会像你询问过的物体的闪亮底面一样发光。当你试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时,他们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眼睛被 AOL 免费试用 CD-ROM 的甜蜜怀旧之情所吸引,许多人都溜进了他们的磁盘驱动器——互联网的承诺如此接近,但又如此遥远离开。 尽管 AOL 创造了最令人难忘的 CD-ROM,至少从怀旧的角度来看,它们并不是第一个或唯一一个。CD-ROM,或光盘只读存储器,以其不可擦除、不可写的荣耀,早在它以无限信息的年轻承诺渗透到我们的系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几乎是古代历史 图片由 history-computer.com 提供。 CD-ROM 驱动器通过光学方式读取,并使用激光束读取在光盘上的小凹坑上编码的二进制(数字)数据。驱动器将数据提供给计算机,然后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与软盘相比,CD-ROM 因其低成本和更高的存储空间而广受欢迎。 当然,顾名思义,它们是有限的,因为它们缺乏记录的能力。它们看起来就像音频 CD,并以类似的方式存储和接收数据。由于有一层铝,它们具有反射性,由 1.2 毫米的聚碳酸酯塑料组成。虽然大多数是 120 毫米,但也存在迷你版本。 最早的类似 CD-ROM 的技术是由在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工作的 James Russell 发明的。他希望创造一种存储信息的方式,以便以后可以回放,并最初提出使用感光胶片进行数字保存。罗素想要替换黑胶唱片,并想要一种无需系统部件之间实际物理接触即可工作的设备。 他的光学数字记录 (ODR) 在 1974 年获得了许多奖项,但直到 1980 年飞利浦和索尼将其作为 CD-ROM 授权时,世界才获得了光盘播放器。因为这个想法在 1974 年之后基本上被忽视了,全世界都认为他们是在 80 年代中期发明的,而这些公司几乎没有阻止这个想法。1982 年,日本公司 Denon 开发了我们所知的 CD-ROM,并在 1984 年的电脑展上与索尼一起推出了它。 更现代的 CD-ROM 图片来源:Pixabay 新版本的数字保存设备采用我们认为的 CD-ROM 格式,并将图形、文本和高保真立体声存储在一张闪亮的 CD 上,该 CD 出现在红皮书中,其中一行被称为s Rainbow Books,概述了 Phillips 和 Sony 的 CD-ROM 规格。这本书概述了 CD-ROM 的规格,它可以容纳 6.5 亿字节,并很快成为标准。 1989 年,CD-ROM 被标准化为 ISO/IEC 10149 标准和 ECMA-130 标准。绿皮书问世,它解决了 CD 技术,并致力于将音频和数据与全动态视频相结合。该技术只属于菲利普斯。 兴衰 图片来源:Pixabay 微软于 1987 年推出了第一个软件,即 Microsoft Bookshelf。它以 CD-ROM 形式出现,随后在 1991 年推出了带有 CD-ROM 驱动器的 Commodore Dynamic Total Vision。苹果公司的 Macintosh 于 1992 年发布了带有 CD-ROM 驱动器的 Macintosh IIvx,视频游戏制造商于 1992 年开始使用该技术将他们的产品推向市场。最终,随着 CAV 驱动器的接管,传输速度从单速 1 倍提高到 72 倍在21世纪。CD-ROM 很快成为软件和视频游戏的主要分发方式。 90 年代初,CD-R(可刻录)问世,1995 年,数字视频光盘(也称为 DVD)问世。 CD-ROM 发生了什么? 图片来源:Pixabay 当然,与汽车相比,CD-ROM 很小。但与笔记本电脑相比,它们占用了大量空间。这也意味着读取它们的磁盘驱动器占用了大量空间——对于平板电脑来说太多了,而对于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来说却是这样。现代计算机根本不允许 CD-ROM 空间。相反,该空间用于延长电池寿命、提高性能或增强游戏的图形解决方案。 对于如此大的对象,CD-ROM 产生的存储空间相对较低,仅次于更现代的解决方案。DVD 和蓝光光盘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其次是 TB 驱动器,然后是硬盘驱动器和固态驱动器,这使得 CD-ROM 几乎过时了。 此外,存储和传输媒体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过时。智能手机已经取代了相机、摄像机、DVD 播放器和数字音乐播放器等。软件也是以数字方式分发的,这比以一致的方式将闪亮的 CD 发送到邮箱更便宜——更不用说持续存在的兼容性问题了。 最终,CD-ROM 已成为一种临时对象,用于存储从一台机器传输到另一台机器的项目,将物理媒体转换为数字文件以在其他机器上播放。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我们永远感谢 CD-ROM,尽管今天出生的孩子可能永远不会遇到 CD-ROM,而是依赖于 Buzzfeed 相当于当时的任何东西,向他们展示一个浪漫化过去对象的清单。也许它们会被认为是复古的,并作为时髦艺术重新出现。但就技术而言,CD-ROM 不能随时间变化,这就是它的失败。与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发展的 SSD 不同,CD-ROM 如果不一致,就什么都不是。
所有的电子产品入门都不贵,顶尖的很贵电子产品包括哪些。随便在网上找几个类目,验证一下我的观点。 便宜的手机是这样的 昂贵的手机是这样的 便宜的台式机是这样的 昂贵的台式机是这样的 便宜的单反是这样的 昂贵的单反是这样的 便宜的耳机是这样的 昂贵的耳机是这样的 便宜的功放是这样的 昂贵的功放是这样的 当对感兴趣的电子产品投入时间和金钱的时候,就有了类似“单反穷三代,苹果毁一生”。这真特么烧钱。 所以说,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1. 基于STM32四轴飞行器设计 作品简介:小时候我们都玩过遥控飞机,但是能做出无人机的有几个电子设备有哪些?作者为了方便其他无人机DIY爱好者,设计这款基于STM32的四轴飞行器,具备IMU姿态解算、自稳控制、定高自动控制的功能,达到给他人进行稳定二次开发的目的。除了参赛,作者还希望达到降低学习无人机门槛、提高无人机在国内的影响力的目的,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无人机、学习无人机。 2.基于STM32和mpu6050的空中鼠标的设计与实现 作品简介:空中鼠标听起来是一个未来感十足的东西,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出光线经过桌面、鼠标垫等平面反射后,传到光感应器件来分析运动轨迹并传输给电脑。它的原理决定它必须要一块相对平整的反射面才能正常工作,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时将会受到限制。而作者的空中鼠标在空中即可实现普通光电鼠标的功能,如传统鼠标一样操作电脑,去看看他是怎么实现的吧? 3.自动跟随机器人 作品简介:现在大多数机器人都是大型而笨重的,而作者设计的这款机器人体积小、操作灵活又环保,未来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比如在超市里与你同行的购物车、堵车时车辆的自动驾驶等等。智能机器人的自动跟随功能是设计中的难点,不妨看看作品的设计思路。 4.物联网采控系统 作品简介:物联网是现在大热的研究领域,问题是现在的物联网设备品种太多,各个厂家都有各自的软件,如果要把各类的协议标准统一起来不可能。于是作者设计了一个网关,来集成各种厂家的数据,就连古老的没有接入互联网功能的设备也能联网! 5.会飞的树莓派 作品简介:这又是一款无人机,可见电子大神们对无人机的钟爱。这位大神在树莓派上加了一个飞控系统,使树莓派具备了飞行功能,包括传统的旋翼、固定翼、直升机,,及GPS相关的定高、定点、自动返航、航线规划等功能,同时还具备图像识别、智能机器等树莓派的功能,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个“会飞的树莓派系统,是一个会飞的linux计算机”。 6.大疆精灵2开源头追与osd抬头显示系统 作品简介:无人机还不够炫酷?这位大神把为人机和VR技术相机和,让你手拿遥控器也能体会到犹如坐在飞行器机舱版的快感!实现方法就是通过采集大疆精灵2系列四轴飞行器的飞行状态,配合地面遥控器头追,实时控制云吞的俯仰状态,并通过模拟图传实时发送到地面飞手的VR眼镜里,从而让飞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飞行快感。头追的制作是本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7.无线智能圆形门锁 Z-wave + 蓝牙 作品简介:智能门锁便利性不言而喻,但市售价格也不菲。作者设计的这款无线智能圆形门锁,可实现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开门,和蓝牙自动开门的设置,可以帮你解决不少生活难题,而且颜值颇高! 8.基于STM8L的低功耗遥控发射器 作品简介:这款遥控发射器,可通过设定按键功能,实现遥控功能,可用于玩具车的遥控、电动车库的遥控、家用电器的控制等,并且控制功能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本设计方案旨在为DIY爱好者提供便利,灵活性高,便于二次开发。 9. 立志创新——电子积木 作品简介:这个作品非常适合初级、中级电子爱好者,对学生也具有很好的学习意义,既不失洞洞板的灵活,又不需要每次从零开始布置洞洞板,各种CPU、电源、显示、接口、模拟电路,均有可用的模块可用。中级的电子爱好者,可以用这个作为原理样机的基础,拼接自己的电子设备。初学者可以分模块、分单元学习电子技术,减少因为初学对于焊接掌握的不好引起的故障,也降低了一次设计好所有子模块的难度。 10.遥控车改装神器 作品简介:玩具车不只是小孩子的玩具,也是很多工程师的爱好,但是市面上销售的遥控车、玩具车等,大多功能单一、速度慢、同频率相互干扰、遥控距离近、缺少状态指示。于是作者设计了一款遥控车改装神器,通用于上面大多数玩具遥控车,在原来遥控车上简单的插入连接线,就能使你的遥控车“起死回生”,而且可玩性和娱乐性更高了。
首先说明下我对自己的定位数码电子产品,应该算是技术宅(Geek)+收藏控吧,感觉来晚了…… PartA:电子工程向技术宅 首先第一个part,已经有人提到过了,树莓派&Arduino,作为技术宅的部分。先放总览图 解释下图里的东西,左上是个DAC+耳放,听歌用的;右上是AlteraDE2开发板;最左中间是个自制的计算器,然后是一些开发板之类的;最右中间是一个简易的CRT游戏机,开机会自动运行街机模拟器,USB接上手柄玩;下方最左是一个自制的OLED手表,然后是点阵钟;下方最右是JetsonTK1开发板,被我用来接硬盘当NAS用。值得讲一讲的是最上中间的两个东西,是我最近DIY的一个电子纸台历: 怎么样看起来还不错吧,可以每天自动换背景图(从SD卡读取),屏幕就是Kindle上那种电子纸,非常省电。主板是我自己设计的,驱动程序也是完全自己写 其它类似的制作也做过不少,不过很多没有具体写。另外去年的《无线电》杂志连载了我写的STM32单片机教程,有兴趣的盆友可以买来看看。 另外我个人特别喜欢显示器件,特别是液晶屏,因此大大小小收藏了很多屏幕(其实都是垃圾): 如果只是看黑的屏幕那确实太无聊,所以我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点屏,也就是用单片机把屏幕驱动起来,做一些demo(比如Bad Apple)。 另外还有一些点屏记录我也记在blog里面了,可以去网站地图里面翻。 另外我这个人真的是特别喜欢写教程,blog里同样有专门为树莓派玩家准备的点屏教程,我不是创客,我只是做些基础的东西,创新就让各位有创新精神的来吧: PartB:计算器控 不知怎么就迷上了计算器,特别是可编程类的计算器。曾经把完整的仙剑奇侠传1(sdlpal)移植到了TI-Nspire计算器上,也算是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PartC:笔记本控 这部分的话,其实由于收集难度的原因并没有收集多少。这里基本就没啥自己的贡献或者研究了,纯粹就是买来玩,买来用。这些机器里面还是有几台比较有意思的,左上角那台是PC-486PT,嗯,运行DOS系统的平板,PC-98兼容。向右是Portege3015CT,可能是最薄的PMMX笔记本。接着是我自己改装的Windows平板,拆了一台旧笔记本,自制了键盘+触摸板转USB。接着是索法的PCG-GT1,是一款DV+电脑的二合一产品。右上是SS2000M,可能是最薄的P3笔记本。 下面一行,X61T没啥意思,以前是我主力使用电脑;接着是IBM 240,10英寸小机器;X61,目前主力码字电脑;X230,主力娱乐用电脑;PCG-U101,索法早期推出的7.1英寸的UMPC。 最后一行分别是苹果PowerBook 160,运行Macintosh System 7.5系统。然后是IBM ThinkPad TransNote,特点是具有一块数位板,把正常的记事本放在上面,然后用专用的ThinkScribe数位笔写字,就可以同时记录笔记的数字副本,因为售价过于高昂最终失败。最后是富士通FMV-U8250,5.6英寸的UMPC,没什么值得讲的。 PartD:杂项。 个人认为最平淡无奇的部分,都是相当容易买到的东西,也就不具体讲了。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能放得下就可以 就是随便再加点东西,这半年买的东西不多(喂
近日,湖北汉川一名5岁男孩起床时发现眼睛看到的物品均变成了双层重影,便哭喊起来。闻讯赶来的奶奶发现男孩的黑眼珠完全偏倒了,眼睛几乎只剩下眼白露出。最后被紧急送往医院的男孩被医生确诊为斜视,造成这一后果的“元凶”竟然是与男孩白天里寸步不离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 现如今科技发达,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很多人对电子产品都是“机不离身”的依赖,小孩子也不例外。现在很多家长把电子产品当成了带娃的另一个“保姆”,一旦孩子哭闹,塞一个手机或是iPad过去便安抚了孩子的情绪。但是,这块小小的屏幕,可能会夺走了我们孩子的健康。 手机等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多见的是干眼症。当使用手机特别是玩游戏时,由于要精神高度集中地注视画面,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减少眨眼次数,久而久之会导致泪膜异常而出现干眼症状。另一个显著的问题是诱发近视。这对于身体尚在发育过程中的少年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另外,明亮的电子产品显示屏中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高能蓝光。它会损害视网膜,长时间的蓝光辐射甚至能诱发黄斑变性等致盲性眼病,而黄斑变性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 保护眼睛,除了减少接触电子产品外,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选择一下5类食材: 1.五颜六色的蔬果——维生素A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但如果身体缺少维生素A,“寻找光明”可是难上加难。众所周知的夜盲症,正是因为人体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 五颜六色的水果和蔬菜,如胡萝卜、红薯、芒果和木瓜等,所含的丰富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 动物内脏及乳酪、鸡蛋、鱼肉、牛奶、酸奶等也是维生素A的来源。 推荐用量:建议每天摄入0.8毫克维生素A,一个中等大小的胡萝卜可提供0.4毫克;一个大红薯约提供0.2毫克。此外,玉米黄素是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橙色和红色辣椒是玉米黄素的重要来源。 2.绿色蔬菜——叶黄素 绿色蔬菜富含叶黄素,而叶黄素可以吸收有害的蓝光和紫外线,对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起保护作用。 各种绿色蔬菜中,羽衣甘蓝的叶黄素最多,每100克约有11.4毫克。虽然橙子和鸡蛋也含叶黄素,但吃够41个橙子或71个鸡蛋才等于80克羽衣甘蓝中叶黄素的含量。菠菜是另一个很好的来源,每100克中含有7.9毫克的叶黄素。 推荐用量:每天摄入10毫克的叶黄素,也就是吃一个甘蓝就足够了。 3.贝类和瓜子——锌 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可增强视觉神经的敏感度。 瘦肉、谷类、牡蛎、蟹、种子和沙丁鱼都是锌的重要来源,其中牡蛎的含锌量最高。 推荐用量:每日摄入10毫克。120克沙丁鱼含2.6毫克锌,全谷物早餐可提供约0.7克。 4.蓝莓和黑莓 蓝莓、黑莓中的色素能保护视网膜细胞免受老化和光照引起的伤害。 研究还表明其中的色素可以减缓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和白内障,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推荐用量:一天大概两把蓝莓或四匙黑莓即可。 // 5.油性鱼类——Omega-3脂肪酸 在视网膜中的含量高,可维持光敏细胞的正常功能。此外,还可降低胆固醇,促进心血管健康。 推荐用量:每周至少吃一次鲑鱼、金枪鱼等油性鱼类。
一、学龄前宝宝视力很薄弱 宝宝的眼睛发育直到十二三岁才算真正完成,其中,发育最快在婴幼儿期,而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为学龄前,视力保护最重要的阶段是青少年时期,所以注意0-14岁孩子的用眼卫生非常重要。 单纯近视眼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少年时期。有统计证明,小学三年级以前视力低常主要由远视眼、散光眼、先天性近视眼所引起,四年级以后近视眼比例增加,高中学生中远视力低常主要由近视眼引起。儿童少年远视力下降初发年龄大多在10-15岁,半数以上集中于12-15岁。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提高,电视、电脑的普及使近视发病年龄有提早的趋势。单纯性近视眼在20岁左右趋于稳定。 二、为何“苹果”会有毒 1、Iphone手机3、5英寸的屏幕设计,相对其他品牌的智能机来说,是比较小的。而且字体也不大,显示器与背景的明暗反差过大,对眼睛伤害大。 2、宝宝一拿起好玩的电子游戏,就会盯着屏幕不懂得适时放松。加之年龄越小的宝宝眼睛调节越强,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得用眼过度,产生视力疲劳,时间久了就会发生近视。 3、苹果的游戏设计很丰富,跳跃画面也很多,宝宝在手机上玩画面跳跃的游戏就如同坐在颠簸的车上或者行走时使用手机,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 4、有的爸爸妈妈的手机喜欢调得很亮,这样会看得更清楚。但是当手机落到宝宝手中玩的时候,手机屏幕、手机网页色调太亮太刺眼,会在无形中增加眼睛的工作强度,日久会造成光损伤。 5、由于宝宝年龄小,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玩起游戏来又特别专注。而过于专注地盯着屏幕,会使眨眼频率显著减少,泪液蒸发过多过快,造成眼干、眼涩等问题。 三、产品泛滥,爸爸妈妈可以做些啥 总的来说,Iphone与平板最大的改革就莫过于过于电脑化与电视化了。现在很多的地方都有wifi,随时随刻都能够上网看电视。或者把电视节目拉到手机里头,慢慢看。况且现在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动画片引人入胜,宝宝看了上集看下集,不用像电视一样一天只有一集,而一集只有那几十分钟。由于宝宝还小,看电视时间长了,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就要好好教导宝宝保护眼睛了! 爸爸妈妈要预防宝宝近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教导宝宝要注意用眼卫生,做到“二要二不要”。包括“读写姿势要端正,读写1个小时后要远眺”;以及“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坐在车厢里边看书”。读书写字时,身体距书桌要有一拳远的距离,眼睛距书本的距离为一尺远,写字的手距本子一寸,笔的前端也要留出一寸的距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拳一尺一寸”。从身边事情做起来! 第二,让宝宝坚持正确地做眼保健操。如果你用红外线热像仪测定,发现做操以后,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可见,这是一个有效的自我按摩的疗法。当然,如果穴位按不准确,效果会打折扣。此外,平日可以练练“斗鸡眼”动作,锻炼眼肌。 第三,注意灯光的照明。有些家庭习惯把台灯放在桌子右边,这是不对的。光线从左侧前上方射入,比较合适。以15瓦日光灯为例,灯管距离桌面、书本的距离是100-170厘米。电视摆放要科学,电视机到眼睛的距离应是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倍。如果宝宝晚上想要看电视,要开一盏相对暗一点的灯,作为背景。且灯光不要直接射在屏幕上面,以免发生眩光。 第四,经常和宝宝出去走走。不要一味的要宝宝死读书。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要增加户外活动。而且要帮助宝宝改变偏食、挑食的习惯。近视眼的孩子大多缺锌、钙,有偏食的毛病。 第五,不能心软。宝宝哭一下,就让宝宝随便的看电视。所以,要控制看电视、打电脑的时间,每天不要超过2小时。家长喜欢看电视、长时间上网,那宝宝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就更长。所以保护宝宝的眼睛,需要家长和宝宝共同努力。 第六,3岁以前,最好不要看电视、电脑,避免彩色射线对眼睛的刺激。3岁之后即便看电视、电脑,一次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而手机屏幕小,宝宝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手机屏幕看,对眼睛伤害很大。 四、宝宝非得要玩手机怎么办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例如为了安全,一定要宝宝带上一个手机,或者是宝宝非得要抢着玩的时候,那么要好好的为宝宝上一节教育课,尽量减少宝宝手中苹果的毒性吧! 1、手机不可太亮。要适当的改变手机屏幕的亮度与对比度,改变背景颜色,让屏幕亮度柔和点,网页的背景颜色最好调整为茶色、橙色等柔和色调。也可以尽量选择绿色。柔和一点,眼睛安全点。 2、你试着想一下,如果手机的字体太小,看起来多么费劲,何况是宝宝,可想而知这对宝宝的眼睛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所以,宝宝手机的字体最好调整大点,看起来不费劲。 3、宝宝没有很好的护眼意识,他们只知道好看,可不知道眼睛是很累的。所以。每次宝宝使用眼睛15分钟后,一定要停下来休息几分钟,眺望远处。或者用眼后滴几滴抗疲劳的眼药水,或者闭眼让眼睛彻底休息。 4、现在的宝宝都喜欢把手机收在被窝里头,因为在被窝里头妈妈不容易发现,自然就不会用15分钟就开始骂了。所以,不可以让宝宝在光线暗尤其晚上使用手机。显示器与背景的光线明暗反差过大会增加眼疲劳。所以,宝宝睡觉之前你一定要好好的检查。 5、如果宝宝出现了眨眼、揉眼、眯眼和斜眼视物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如果发生了视力下降,就要远离所有电子产品,让眼睛彻底放松,才有可能恢复。 总而言之,虽然这些建议对于防止宝宝过度用眼有效,但必须强调的是,少玩手机和电脑才是最重要的,千万别让这个“潮流苹果”变成了伤害宝宝的毒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