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流行性感冒的病原是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表现,不是细菌,也不是衣原体,但可以在流感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等微生物的继发感染。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所谓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造成流感爆发的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属于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甲型流感病毒除了感染人外,还可在禽类、猪、马等动物中存在。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循环并引起季节性流行,最近数据显示海豹也可被感染。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和猪,但感染后症状轻微。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是否导致人发病并不清楚。 在核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流感病毒还根据血凝素(HA,H1-18)和神经氨酸酶NA(NA,N1-11 )的抗原性分为不同的亚型。甲型流感病毒中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 亚型 有:甲型H1N1、H5N1、H7N1、H7N2、H7N3、H7N7、H7N9、H9N2和H10N8。其中H1、H5、H7亚型为高致病性,H1N1、H5N1、H7N9尤为值得关注。此次流感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HA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出现ARDS、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流感虽大多数自限性疾病,但在免疫力不完善的婴幼儿、免疫力减退的老年人中,可能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甚至重症流感,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并发细菌感染等并发情况,但并发的其他细菌感染不是引起流感发病的致病菌,其不会引起流感发生,只是会加重流感病情。 禽流感有什么症状,该怎么预防?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由A1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符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办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二、禽流感有哪些常见症状 1.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的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 2.常见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3.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出现。有时疾病爆发很迅速,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已发现鸡死亡。 4.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为5~7天,初始症状与其他人类流感感染相同,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寒战、咳嗽、肌痛、头痛,还可出现咽痛、流涕、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重症病人还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多器官衰竭。 三、禽流感预防 1.日常预防 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提高免疫力。 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待在室内时,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 定期对所处环境消毒,杜绝空气或环境中的传染,消毒方法如下:①熏蒸法:取活消毒剂原液盛在塑料器皿中,放在房间或办公室中,每15平方米放置一处。有人停留或办公时保持空气流通即可。无人时封闭放置半个小时以上效果更好。②冲洗法:将活消毒剂稀释,可冲洗地板、宠物或禽畜的窝等,擦拭宠物或禽畜停留过的地方,或冲洗塑料餐具器皿。 ③喷雾法:将消毒剂稀释水,装塑料喷壶进行对需消毒的地方 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2食物预防 食物仅仅能通过增加机体营养成分而提高成功预防疾病的概率,并不能确切针对某一种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更不能代替 大蒜: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建议每日生吃大蒜3~5克。 芦荟:芦荟与金香、大蒜、洋葱、野百合一样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干燥炎热的地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清热排毒、缓泻、消炎抗菌,增强免疫力,还可护胃保肝和护肤美容。 香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香菇多糖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到增强。 新鲜萝卜:因其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作用。 新鲜蜂王浆:含有王浆酸和抗菌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杀菌、抑菌作用,能有效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煎服,预防传染。各大超市有售的1/2金银花植物饮料等纯植物熬煮的天然饮料。 3.好习惯预防 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 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 参考书籍: 蒋泽先,胡熹,周伟编写,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04.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组织编写,卫生培训教材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培训教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01.
疾控部门的专家指出,目前对H7N9病毒研究的情况来说,吃熟的鸡鸭都没问题,目前并无证据表明人类食用禽肉或禽蛋会感染禽流感病毒。在实验室,只要加热到70℃以上,禽流感病毒就会死亡,因此避免禽流感危害与是否吃鸡应是两码事。而人们一般烹饪食品的温度要比70℃高得多。但是,食用生肉和未经烹调的含血肉制品是高危行为,应该避免。 那么,平时上菜场、做菜时,如何小心防范呢?专家提醒,要注意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切过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和装过的碗,不能未清洗就用于熟食;保持个人卫生好习惯,不喝生水。 // 另外,禽流感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在处理已经宰杀过的禽类时,比如购买超市里的冷鲜禽类也具有一定传染风险,须注意个人防护,戴上手套,处理后及时消毒,并清洗双手。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公共卫生热线12320获悉,工作人员24小时为市民提供服务,近三日统计显示,总共接到市民关于H7N9禽流感的相关资讯千余例。从咨询情况看,市民最关心的有三方面的内容:预防H7N9禽流感措施,H7N9有哪些症状,禽类、肉类食品是否可食用。 “侬好,我想问问这个禽流感怎么预防比较安全?鸡蛋还能吃吗? ”这是一位阿姨的声音。一位女话务员耐心地按照标准培训的禽流感预防措施进行解答:“您好,煮熟的鸡蛋是可以吃的。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 // 此外,工作人员会提醒市民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品时要注意生熟分开;不要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特别是可疑死禽制品;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才能食用,加工时要注意手部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应带橡皮手套操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增强个人体质等。
广东省卫生厅30日通报,深圳市发现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现已宣告死亡。 上图为广东省卫生厅官网截图 就此次禽流感病毒再次感染人致死事件,业百科weixinnc.com编辑连线广东省疾控中心学委会顾问许锐恒教授咨询,许教授指出,针对这次禽流感事件,大家也不要过度恐慌,预防措施和往年卫生厅出台的应对措施基本相似:比如尽量不在外面吃鸡鸭鹅,包括鸡蛋鸭蛋等;家里烹饪这些食物时要煮熟煮透,宁愿舍弃美味多煮一会;有老人小孩孕妇的要多加注意。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一、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要“四早”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二、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深度阅读:禽流感防控知识问答(广东省卫生厅) 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