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印度人有四个种姓代表了四个阶级达梵天: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第一种姓僧侣,是婆罗门,地位最高,第二种姓王公贵族等,第三种姓商人,第四种姓农民,地位最低。在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人叫贱民。他们的没有社会地位,最被歧视。贱民的来源已经无法查证:有说法是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印度本地土著居民被划分贱民。生是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贱民不可以和其他种姓通婚,如果通婚的话,其后裔皆为贱民。贱民不能接受教育,贱民在街上也不可以穿着鞋子,在任何地方也必须站立,即使周围有很多空的座位。在宗教意义上说,他们甚至不能算人。 种姓是世袭的,贱民永远是贱民。很长时间已来,种姓制度对印度人的生活和习惯影响很深,种族歧视至今仍存在,尤其农村情况严重。 贱民有很多事情不能做,贱民在公交车上不可以座座位,只能坐三轮车,印度火车经常开挂的原因的在这里可以得到解答。 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反人类的制度在印度持续3000年之久。没有人能够理解,很难想象在印度这个号称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中,还存在着人种等级制度。 要解决印度贱民问题,就要废除印度种姓制度,废除印度种姓制度是写进印度宪法的,但实际上种姓制度依然存在,这是印度宗教的传统,从观念上很难改变。现在印度种姓制度是废而不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观念,数千年的传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废除。
导读(她是目前印度力捧的中生代女明星,贱民种姓)印度的种姓歧视本质上就是一种传统陋习,就和国内“重男轻女”一样的陋习。 大家如果看印度的新闻就能看到,凡是因为种姓原因高种姓处死低种姓的都发生在农村,新闻报道里都说的是“xx村”。 事实上印度建国时就已经在宪法层面规定“种姓歧视”是非法的,甚至编写印度第一部宪法的安贝德卡尔博士就出身于第五阶级,也就是印度教教义里的“不可触碰”的贱民阶级达利特。 所以,印度虽然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种姓歧视,但是种姓歧视本身在印度是违法的。 本质上印度种姓歧视这种因为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陋习,只需要印度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提高就可以很自然的解决了。 因为城市化本身就代表传统社会秩序的瓦解,每一个人进入城市都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而在城市里,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要标准就是钱。 换言之,在印度城市里是否有钱才是衡量人社会地位高低的最重要标准(教授、工程师这些高知职务也能带来高收入,本质上还是看钱)。 (印度第一位贱民种姓出身的波音777女机长安娜·迪维亚) 我之前多次说过,印度电影从业人员,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宝莱坞里有一大批出身达利特,也就是贱民种姓的男女明星,可是这些明星在婚姻上完全不受所谓“种姓制度”的束缚,许多达利特种姓的男明星都娶了婆罗门种姓的妻子。 事实上在宝莱坞,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才是强势种姓,婆罗门和刹帝利反而是弱势种姓。原因也很简单,英国人最开始把电影引入印度的时候,愿意从事电影行业的人多是出身寒微的人,因为婆罗门和刹帝利不可能做“卖笑”的工作。 几十年过去了,最开始扎根电影业的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这些低种姓演艺家族成了宝莱坞的“主人”。 其实目前在新德里,凡是大家觉得看上去还算是过得去的公共厕所里负责打扫公共厕所的绝大多数都是婆罗门,因为不少丢掉自己土地的婆罗门从乡间到城市生活,又没什么工作技能,就只能扫厕所了。 (印度总统拉姆·纳特·科温德,他也出身贱民种姓) 另外,凡是根据肤色判断种姓的问答都可以不要看,因为都是扯淡。 因为在南印度,有大量皮肤黝黑的婆罗门,少数也有上百万人了。反而北印度,尤其是靠近中亚的几个邦,由于长期混血,有不少出身贱民种姓的混血儿反而皮肤白皙。 总而言之,印度的种姓冲突,本质上是落后的传统在现代印度社会的延续,这种落后的传统,最好的消亡方式就是通过城市化让这些传统自然消亡。 » 印度为什么有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到底有多严重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统一和抑制分裂起了较大的稳定作用,但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和强盛起消极作用,在政治上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妨碍了印度人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不能组织起强有力的抵抗力量。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 印度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印度种姓制度中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个等级,即四大种姓。 在印度,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阿米尔·汗是高种姓。阿米尔·汗的父系和母系家族都属于印度穆斯林的阿什拉夫高种姓,汗有可汗的意思,源于突厥语,意思是君主、王公、领袖,是蒙古人以及帕坦人出身的穆斯林贵族种姓。 阿米尔·汗是什么种姓 种姓制度存在于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中,印度教徒的高种姓为婆罗门、萨帝利,低种姓为吠舍、首陀罗,贱民姓为达利特。 印度穆斯林的高种姓是阿什拉夫,低种姓是阿吉拉夫,贱民姓是阿贾尔,其中阿什拉夫这一姓氏家族是由来自阿拉伯、波斯、突厥和阿富汗的外来穆斯林,以及少数印度本土封建贵族构成。 阿什拉夫这一姓氏可以细化分为四个种姓,分别是赛义德、谢赫、莫卧儿、帕坦,其中阿米尔·汗的父系家族来自普什图部落,对应帕坦这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