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的中药一旦搞错,后果或许会很严重,所以药材之间的区分,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有的人就是因为误用有毒的中药,导致了身体受损。 红豆和赤小豆长得很相似 在我们的中药学专业里,就有鉴定学和药用植物学的学科,我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区分中药,找到鉴定的依据。 小编这次要说的就是赤小豆和红豆这两种药材,听说被它们折磨的人可不少,想要用赤小豆,买到的却是红豆。不会一点区分的方法还真是不行的,这两者有差异,价格上一高一低,把其中一种药材当成另一种来用,可能要吃亏。 红豆和赤小豆让人难以区分 红豆粥想必吃过的人不少,若是感觉做出来的红豆口感上有点不同,比如颗粒大小有差异,粗细程度不同,可能你搞错了,你把赤小豆加到红豆中了。 红豆粥 在《纲目》中,赤小豆的用名就是“红豆”,这些早期的说法用的就是比较简单的命名方式,直接看颜色来起名,但是后来才慢慢规范了,对赤小豆的别称叫成了“红饭豆”,就因为多了这个字,二者就注定有了区别。这么看来的话,它们还是共同之处多一些,这才有了共性,让人们难以区分。 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 关于区别,主要还是从内外着手,“外”指的是直观的表象,即外部特征,而“内”就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了,就是“功效”。 红豆更圆润 1.光从外部特征上就能区别二者,具体就是用肉眼观察即可。 对于红豆,它的特点就是近圆形,长度大约为1.5厘米左右,颜色为鲜红或是暗红且有光泽,种脐大概是0.8厘米这样(源于《中华本草》);对于赤小豆的描述(源于《药典》)则是呈长圆形,长度可达0.8厘米,为紫红色微有光泽,种脐偏于一侧且突起。 这么一来不就很明显了吗?看形状,偏圆的是红豆;看颜色,红中带紫的是赤小豆;看种脐,赤小豆的种脐比红豆的要突出;看光泽,光亮程度比较高的就是赤小豆了。有的人还说到断面,硬度等方面,我觉得记住这几点就足以区分了。 赤小豆更细长 2.红豆和赤小豆在药用功效上各有不同,具体用药得看情况。 功效上自然就不同了,我们常吃红豆粥,那它的好处,或许你需要了解一下,有助于帮助你更好地调理身体。 在我的家乡,人们把赤小豆称为“祛湿豆”,因此在南方天的时候,赤小豆和薏苡仁成了人们嘴里的“常客”,赤小豆主要是有利水和排脓解毒的功效,通俗说就是帮助人体将水排出,能治疗肿毒以及肠痈等等;而红豆就不同了,红豆同样能用在一些与“肿毒”相关的病症,可是它主要是理气活血,比方说胃气痛,疝气痛等等,适合用红豆,更是对女性有莫大的好处。 暗红色的红豆 最后的话 这么看来,区分赤小豆和红豆其实是简单的事情,光靠肉眼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功效上差异就有点大了。 祛湿的话还是要用赤小豆,我们单位也把赤小豆归类为利水的药材,利水的过程就包括了“湿邪”的排出,而红豆偏向于女性食用,除了理气,它的“活血”功效可是调节生理问题的根本,要注意功效的区别,需用药的话请遵医嘱。 紫红色的赤小豆 » 红豆薏米越喝湿气越重 红豆和赤小豆有什么区别
王维的一首古诗词《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描述的就是红豆,红豆,又名相思豆,是一种生长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来的果实是鲜红色的,而赤小豆又叫红小豆,虽然和红豆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区别却很大。 不少人认为红豆和赤小豆是一种豆类,实则不然。红豆,又称相思豆,体积比赤小豆略大,外观呈圆柱形,熬煮的时候,只需熬制一会就粘稠了,常用来做豆沙包、红豆沙糖水之类的美食。而赤小豆个头较小,呈细长形。一般都比较难煮,通常用来煲汤或者煮粥,有利尿消除水肿的作用,非常适合产妇食用。另外,赤小豆性质平和、味甘、酸,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质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4.6克,钙67毫克,铁5.2毫克,还有磷,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皂草甙等营养物质。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内脏疲劳,对心脏病和肾脏病患者特别有益。此豆还有“久食瘦人”的说法,对老年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减肥效用。 祛湿经典食疗-薏米赤小豆 做法:薏米,赤小豆洗净泡2小时;把材料到进电饭锅煮开;煮开后继续煲2小时;加入片糖煮2分钟;焖多10分钟就可以吃。 功效: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赤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烟酸、皂甙等成分。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比如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告别大肚腩-陈皮红豆沙 做法:红豆泡软后,隔水蒸熟,加入水和糖煮成豆沙,然后用细筛子滤去豆皮,加入切碎的陈皮茸煮十几分钟即可。清甜的红豆沙细嚼之中带有一点点清香的陈皮味。 // 功效: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帮你告别大肚腩。能通小肠利小便去肿胀,另外此汤有调经通乳作用,对女性月经不调、哺乳期女性乳汁通行不畅疗效确切。此外,陈皮有化痰止咳、助消化的作用。对宿食停积、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业百科weixinnc.com(www.39.net)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