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绳武,历史学家,1923年10月7日出生,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夹坊村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室教授。曾担任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辛亥革命史稿》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必读之作。2016年6月15日3时33分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著作4逝世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胡绳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23年出生逝世日期:2016年6月15日性别:男 人物生平2 194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史地系,留系任助教,为大学先修班讲授中国通史。1949年上海解放后,调至学校政治课教学委员会,任商学院政治课教员。1951年秋随史地系师生赴皖北参加土改。1952年初返校后,被华东教育部借调,为华东地区抽调机关干部进入高等学校补习班讲授中国通史。1952年秋回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任讲师、系教学秘书,负责新开设的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副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招收中国近代史研究生,增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和辛亥革命史两门专门化课程。1962年教育部借调到北京参加黎澍任主编的史学概论教材编写组工作。1964年秋,全国开展社教运动,编写工作中断,返复旦历史系同全系师生去奉贤、宝山两县参加社教运动。1966年春返校时“文革”开始,工作中断。1970年恢复工作,负责为新进校的工农兵学员讲授中国近代史。1971年周总理要上海编一套中国 主要著作3 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论著甚多。与金冲及教授长期合作,合著有《辛亥革命史稿》1—4卷(1980一卷、1985二卷、1991三、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论清末的立宪运动》(195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孙中山》、《二十世纪全史》第一卷《辛亥风雷》。其中《辛亥革命史稿》于1980年出版第一卷,1991年出齐四卷,获孙中山基金会授予的“1949至1992年中国大陆孙中山研究学术著作一等奖”,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必读之作。撰著《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甲午中日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清末民初历史与社会》,。主编《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清史研究集》(第四至七辑)、《中华文明史》第十卷(清后期卷)。参加编写的有《沙俄侵华史》等。主要论文有《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形成》、《孙中山让 逝世4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胡绳武教授,2016年6月15日3时33分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