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葶苈子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的食用方法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的食用方法

葶苈子是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的种子,它多在秋天成熟,成熟以后收取晒干可以入药,葶苈子就是它入药以后的名字。葶苈子也叫大适或者鼠蒿是一种药用价值特别高的中药材,能利水消肿也能止咳化痰,它的功效还有很多,一会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同时我也会把它的食用方法写出来告诉大家。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味苦性寒无毒,它可以入心经和脾经以及膀胱经,止咳化痰理气消肿通利小便以及止血止痛都是葶苈子的重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气管炎、肺炎以及咳嗽痰多和小便不利以及身体浮肿等多种常见疾病时都能用葶苈子来治疗,治疗功效特别好。 葶苈子的食用方法 1、做汤 葶苈子平时可以做汤喝,用它做汤时可以准备葶苈子三克,菜菔子六克,炒杏仁六克,大枣五个,牛蒡子六克,川贝母五克,把准备好的所有中药材放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煮制成汤,煮好以后吃大枣,喝汤汁,能驱风散寒能让人们因外感风寒引起的身体不适很快好转。 2、做药丸 葶苈子平时还可以做成药丸供人们服用,在用它制作药丸时需要准备葶苈子十克,大黄十克,椒目五克以及防已十二克,把它们研碎以后加入蜂蜜调匀,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需要的时候直接口服,这种药丸对腹满便秘以及小便不利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3、研末 葶苈子平时还可经研成粉末供人们食用,在把它研末以前需要把它入锅炒制,炒到表面的颜色改变以后取出研成细末放在可以密封的玻璃瓶中,每次取出三克直接用温水送服就可以。

中药知识 2018-07-25 09:32:19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葶苈子是十字花科植物葶苈的种子,它多出产在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平时它可以提纯加工成多种中成药,也可以直接用于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功效与药用价值都特别出色,下面我会带大家对葶苈子的功效及药用价值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1、强心 强心是葶苈子这种中药材的重要功效,它能提高人类心脏功能,增加心肌的收缩能力,也能调节心率,防止心脏传导之间出现阻滞,对人类的心脏衰竭,心梗,以及心肌缺血等常见心脏病都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2、利水消肿润肺止咳 葶苈子这种中药材味辛而苦,性质寒凉,它可以入肺经和膀胱经,具有泻肺降气,化痰止咳,以及利水消肿等多种功效,平时可以用于人类咳嗽痰多,胸腹积水,还有小便不利等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另外葶苈子还能用于人类心力衰竭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治疗功效特别明显。 葶苈子的药用价值 1、治疗咳嗽带血 咳嗽是人类的常见疾病,但有些人出现咳嗽以后,会出现咳血的症状,这时可以直接使用中药葶苈子进行治疗,治疗时需要把中药葶苈子二两半入锅炒制,炒好以后取出研成细末,每次取两钱,加清水煎制以后直接温服。 2、治疗头风疼痛 葶苈子对人类因头风引起的疼痛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以把葶苈子研成细末,每次取三钱加白酒调匀以后服用。另外葶苈子还能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治疗时需要把它研碎以后加蜂蜜制成药丸,直接放到阴道中每晚一丸,直到月经恢复正常为止。 

中药知识 2018-06-20 09:45:55
中药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葶苈子大家了解吗?它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者北美独行菜,是这些植物的干燥种子。中药葶苈子中还有大量的脂肪油、芥子甙以及蛋白质和天然的糖类,药用价值特别高,下面是我对中药葶苈子功效与作用的具体介绍,需要的朋友中可以重点了解一下。 中药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1、中药葶苈子的功效 中药葶苈子中含有多种天然的药用成分,特别是挥发油和生物碱以及亚油酸等物质的含量特别高,下气行水和止咳化痰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它多用于人类的咳嗽痰喘和水肿胀满以及肺炎等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2、中药葶苈子能治肺原性心脏病 中药葶苈子对人类的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有很好的治疗,特别是人们出现在心力衰竭时,可以取中药葶苈子末六克,分三次在一天中服用完,同时要配合对症的抗菌素进行控制感染,用药四天以后浮肿就能消退,用药二到三周以后心力衰竭的症状明显减轻或者全部消失。 3、中药葶苈子能止咳 中药葶苈子的最大功效就是止咳,平时人们出现久咳不止或者咳嗽带血等多种常见病时,可以把中药葶 苈子一两加知母一两和贝母一两,一起捣碎,加枣肉半两再加入适量的蜂蜜一起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丸,每天服用三次就可以。

中药知识 2017-07-21 12:50:47
葶苈子图片 中药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图片 中药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这种物质可能很少有人熟知,但是葶苈子其实和我们熟知的何首乌有关联。葶苈子和何首乌出在同一个植物的不同部位。葶苈子是何首乌藤经部分,在夜晚的时候回自动缠绕起来而得到了这个名字。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下。 葶苈子图片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葶苈子活血功效作用 葶苈子可以活血养血,心血管问题例如血管硬化,血管细软的病症都能改善缓解,葶苈子可以增加血管宽度,增加血压流动速度,血液流通速度的加快会让代谢速度更加快速。 二、葶苈子平衡神经的功效作用 葶苈子可以恢复我们失眠或者因为兴奋而难以平复的紧张气氛,葶苈子的功效作用能够作用于神经,最可贵的是葶苈子可以稀释出氧分,给我们大脑足够的能量。我们大脑劳累时,神经就会特别紧张,所以葶苈子平衡神经的这种功效非常的有用。所以但你觉得大脑疲累,负荷不了的时候可以摄入些葶苈子。 三、葶苈子平衡皮肤的功效作用 葶苈子能够平衡皮肤,葶苈子带有杀虫驱虫的功效,肌肤出现炎症且伴有瘙痒这类症状的话,就可以通过葶苈子来调理,葶苈子首先可以杀虫止痒。 

中药知识 2016-07-25 17:05:23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了解的比较少吧,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葶苈子 味辛,苦,性寒。功效:泻肺蠲饮,利水消肿。 【传统应用】 主治痰饮停积,胸满壅滞,咳嗽气喘;面目浮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等病症。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葶苈子、大枣,治疗肺痈喘不得卧;②葶苈大丸(《三因方》):甜葶苈、荠菜根,等分,蜜丸,陈皮汤嚼下,治疗肿满腹大,四肢枯瘦。 在治疗腹满有水的已椒苈黄丸中,葶苈子也是主要药物。 【主要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强心苷和脂肪油等成分,还含谷甾醇等。 北葶苈子(独行菜种子)含脂肪油、芥子苷、蛋白质、糖类等。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一 (一)抑制炎性渗出:与白芥子相似,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使浆膜、滑膜、肺泡壁血管之炎性渗出减少并使渗出液重吸收。葶苈子尚有镇咳作用。 (二)强心 含强心苷成分。虽然含量很少,需大量使用才具有强心作用,能使猫心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并能使衰竭之心脏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 (三)抗菌、抗癌 葶苈子苄基芥子油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本品对宫颈癌细胞株和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胸腔、腹腔、心包积液。 2.治疗肺部白沫痰和痰多。 3.治疗肺心病慢性心衰。也能治疗其他心脏病之慢性心衰。 4.治疗关节腔积液。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9~15g。 大剂量:1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二 【一)关于治疗痰多 葶苈子是古代治疗肺痈和悬饮的主药。肺痈有黄脓痰,相当于肺部的细菌化脓性感染;悬饮相当于胸膜炎胸腔积液。白芥子辛温,治疗寒痰、泡沫痰;葶苈子苦寒,治疗热痰、黄痰。现临床上肺脓疡的病例城市里已经非常少见了,对细菌感染所致肺支气管炎症之黄痰,一般都是用抗生素的。 对于慢性肺间质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扩等慢性感染黄痰白痰都有的病人,抗生素已经耐药者,就应发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益气润肺的同时,葶苈子、桑白皮是常用的清肺化痰药。 对于泡沫状痰,以白芥子、桂枝最好。葶苈子与之同用能增效。 (二)关于治疗积液 本品是治疗积液的常用药,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滑囊积液、眼底积液、内耳积液等都能使用。能抑制渗出,并使积液重吸收,其机制与白芥子相同,是含硫苷的作用。临床上二药是同用的。由于积液产生的机制比较复杂,这仅是对症治疗,对原发疾病还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关于积液的寒饮、热饮之争论 对于积液中医辨证是寒饮还是热饮,古代中医理论是有争论的。《金匮要略》痰饮病篇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记载,所以许多医家都认为这是治疗痰饮病的总纲,痰饮是寒邪,使用温药治疗痰饮病是经典的。可是在《金匮要略》痰饮病篇中,14个主方,7个是温法,7个是清法,基本上是温清并重的。在清初喻嘉言《医门法律》中就提出痰饮是热性的,是由于火邪将水邪温化了,所以痰饮病需用以清法为主治疗。 临床上辨证,痰饮寒性、热性者均有。肺水肿,泡沫痰是寒性的,宜用温法治疗。炎症性的积液应是热性的,使用清法的效果较温法更好,或者是温清并用。如葶苈子、桑白皮与白芥子、桂枝同用。 临床上对积液的寒性与火热性并不是分辨得很清楚的,常常是将这些化饮药一起用上去的。辨证是分辨体质和全身症状,以决定整个处方用温法、清法还是温清并用,例如用石膏、知母,还是用党参、黄芪,还是一起全用。 (四)关于治疗心衰 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以右心衰为主,西医是不主张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的。因洋地黄类强心苷容易引起蓄积中毒。但临床也有非常谨慎地小剂量使用地高辛的。 肺心病病情比较复杂,是需要综合治疗的。葶苈子含有非常小量的葶苈强心苷,短期里服用效果一般不明显,也没有副作用。长期服用能缓慢地强心,协助纠正心衰。虽然比较慢,但不会引起蓄积中毒,是比较安全的强心药。 对于冠心病、风心病之慢性左心衰和全心衰,葶苈子也能起强心作用,但药力较弱,还需与其他的强心药,如附子、玉竹、鬼箭羽等同用。

中药知识 2013-08-28 20:06:1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