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成功培养出的杂交水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杂交水稻的意义。 1、单位粮食产量的增加,为我国农业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途径,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整个世界饥饿问题的法宝。西方世界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做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3、实践出真知。袁隆平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提出了水稻杂交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杂交水稻的的培育成功,使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证明了科学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 杂交水稻的技术含量高吗? 现在说杂交水稻已是过时的育种技术,只要对生物技术史有一点了解,就可以知道,杂交水稻最早的实践者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叫胜尾清的日本人。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只不过因为品种不良,杂种优势并不明显,不堪应用。而袁隆平在中国第一次实现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但是,他是一个完善这个技术的人。 在水稻杂交应用方面,还有很多具体的技术,这些具体技术很重要,差一点都不成功。袁隆平在这个方面做的很好,水稻增产了,杂交只是一种手段。杂交的原理大家都知道,好像我也懂得乒乓球原理和规则一样,但是技术上不如你和邓亚萍。 说他是杂交水稻之父,并不一定就是他第一个培育出杂交水稻。而是现在的杂交水稻都是用他的培育方法培育出来的。 袁隆平杂交水稻: (1)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再把它培育成雄性不育系,即通常所说的\”母本\”。 (2)再找到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用它给母本授粉,由此培育出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植株,即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 (3)还要找到一种稻种与保持系杂交,产生恢复生育能力(自花授粉的能力)的后代,形成恢复系,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供大田使用了。 谁也不会否认袁隆平的伟大成就。不妨想像,如果他的助手李必湖没有在海南野生稻居群中找到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你可知当时袁隆平为了寻找这样一株出现概率只有十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育的野生稻,花费了多少人力和时间?袁老是科学家是用汗水跟辛勤换来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 由云众地头条号整理。云众地服务宗旨:一个有态度、专注稻麦种植技术的农业自媒体,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谢谢! 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 通俗地讲杂交水稻的成功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杂交水稻的成功使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庞大的人口,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杂交水稻不仅使我国的粮食增产,还被广泛应用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比如印度,伊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引进了杂交水稻。它是一项造福于世界人民的方法。 作为发明杂水稻的人,袁隆平 在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 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1918.06~2009.11),男,原名袁青春,山东莘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人民治黄事业的优秀领导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原主任、党委书记,中共河南省顾问委员会原常委,离休干部(副部长级待遇、部长级医疗待遇)。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简介3人物生平4个人作品5社会评价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袁隆别名:原名袁青春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莘县出生日期:1918年6月逝世日期:2009年11月19日职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原主任信仰:共产主义代表作品:《治水六十年》 个人简介2 袁隆,1918年生,山东莘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斗争。1938年参加鲁西北抗日游击队,同年编入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历任文书、司务长、排长、训练队长、连指导员等职。1945年后历任《冀鲁豫日报》社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党委副书记,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秘书长、党总支副书记,平原省黄河河务局副局长,黄委会机关党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兼人事处长,河南省黄河河务局局长等职。1984年8月被选为中共河南省顾委常委。后被河南省政府聘为农业咨询顾问等。 人物生平3 袁隆,原名袁青春,1918年6月出生于山东莘县。1935年底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鲁西抗日五支队。1941年担任豫南三分区永肥县武装部长、抗联主任。1947年,袁隆投身治黄事业,担任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秘书处处长。1949年8月,担任平原省黄河河务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水利委员会成为国家统筹治理黄河的流域性机构,袁隆先后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人事处处长,河南省黄河河务局局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党委副书记等职务。1956年,受错误处理被调往河南省水利厅从事秘书工作。错误纠正后,先后担任河南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局局长,水利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等职务。1980年调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82年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主持黄委全面工作。1984年任中共河南省委顾问委员会常委。1990年12月离职休养。1999年6月,经中央组织部批准按副部长 个人作品4 著有《治水六十年》(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10-01)。 社会评价5 袁隆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袁隆同志的去世,使我们党和国家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是治水、治黄事业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