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诗句
秋意凉诗句

秋意凉诗句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育儿知识 2024-05-10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

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两句出自清代画家郑燮的《竹石》,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竹的刚毅。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诗词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把竹拟人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育儿知识 2024-04-24
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诗句

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诗句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诗句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育儿知识 2024-02-23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下句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下句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这句话是根据《论语·宪问》、《四书遇》等古文中出现的语录引申出来的,意思是明明知道做不到,却要去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下句:《论语·宪问》曾写道,子露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因此,由《论语·宪问》引申出来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没有下一句。在张岱的《四书遇》曾写道: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因此,在《四书遇》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下一句是“圣人也”。

育儿知识 2024-02-15
且以深情共白头前一句

且以深情共白头前一句

“且以深情共白头”出自近代冯唐《三十六大》之二十四里的“其三十”,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有许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回首往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且以深情共白头前一句在《三十六大》中的原文是: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愿无岁月可回头,且以深情共余生。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因此,“且以深情共白头”的前一句是“愿有岁月可回首”。这段话的意思是:春天的绿水刚刚上涨,叶子卖出嫩芽,林子清幽,十里春风旖旎。但是十里得春风旖旎,却不如你面若桃花。不再留恋过去、后悔过去,彼此深情的过完剩下的人生。希望岁月可以慢点流逝,让我重温一次曾经走过的光辉岁月,我一定会以最真的爱待你一起白头到老。

育儿知识 2024-02-15
山郡逢春复乍晴写的是哪里

山郡逢春复乍晴写的是哪里

山郡逢春复乍晴,出自清代王士祯的《初春济南作》: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山郡逢春复乍晴写的是哪里诗句写的是济南。山郡:指济南府,其城南多山,故称。诗中无论是逢春复乍晴的好天气,还是潺潺而流的清泉,以及湖水中倒映的雪后千峰等,都包蕴着诗人对济南初春的审美喜悦,流荡着一种迷恋的情韵。作者简介王士祯,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

育儿知识 2024-02-15
夹岸桃花蘸水开意思

夹岸桃花蘸水开意思

夹岸桃花蘸水开出自宋代徐俯的《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夹岸桃花蘸水开意思意思是: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春游湖》这首诗以清新的笔意写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破除千篇一律的手法,让千百年以来的读者,仿佛也尝受到撑出的小船带来的喜悦。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著名。由桥断而见水涨,由舟小而见湖宽。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桃花开、燕双飞,固然明媚,但无断桥,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小舟撑出柳阴,满湖春色已全然托出。作者简介徐俯,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育儿知识 2024-02-15
山居秋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山居秋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山居秋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首诗里运用了多种技巧,比如白描、以动写静、对仗、倒装、用典等。首先是白描手法的运用。全诗抓住山村秋天傍晚特有的景色,摄取泉水、明月、青松、翠竹、青莲等镜头,用精致疏淡的手法艺术地摹画出山村景物的情态,随意挥洒,毫不着力,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其次是景物描写动静辉映。“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态描写。作者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互映衬,不仅使全诗充满诗情画意,而且流露出了诗人达观随遇的乐趣。再者是用自然之美表现人格之美。表面上看本诗只是在描绘山水风光田园物象,实际上诗人是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绘,以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洁净纯朴的思想感情。

育儿知识 2024-02-15
学而知不足下一句是什么

学而知不足下一句是什么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学而知不足的下一句“学而知不足”出自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它的下一句是“思而得远虑”,整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之处,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知道很久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还有一种翻译是:通过学习,就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思考,就能得到对事物的长远谋划了。

育儿知识 2024-02-15
陆龟蒙最著名诗句,抒发了什么情感?

陆龟蒙最著名诗句,抒发了什么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的瑰丽长卷中,陆龟蒙的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深刻的道理和优美动人的诗句,成为了后世传颂不衰的经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陆龟蒙的诗意人生,品味那些流传千古的最著名诗句。  一、山水之美,诗情画意  陆龟蒙的诗歌,最擅长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游山西村》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风光画卷,令人陶醉。又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夜晚庭院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二、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陆龟蒙的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句中,常常融入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百态的思考。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以原上草的生死轮回寓言人生的悲欢离合,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无常、岁月沧桑的感慨。又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历史的画面展现了英雄豪杰的风采,同时也让人反思历史的沧桑变迁。  三、豪放情怀,英勇无畏  陆龟蒙的诗歌,还表现出一种豪放、英勇的精神风貌。他的诗句中,常常透露出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和对邪恶、腐朽势力的抗争。如《游山西村》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以醉酒挑灯、梦回战场的形象,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又如《赤壁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历史的画卷展现了英雄豪杰的风采,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英勇抗争精神的敬仰。  四、情感真挚,婉约动人  陆龟蒙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他的诗句中,常常流露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真挚感慨。如《别离》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原上草的生死轮回寓言人生的悲欢离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无尽惋惜。又如《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以沧海、巫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纯洁爱情的执着追求。  总结:陆龟蒙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最著名诗句,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们心中的诗意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9-21
成吉思汗的霸气诗句 短短十字包含野心和霸气

成吉思汗的霸气诗句 短短十字包含野心和霸气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创始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审美趣味,更展现了他的霸气和统治野心。在成吉思汗的诗歌中,有一句经典的诗句:“天可汗不可敌,地可汗不可夺”。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敌人的威慑,更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和决心的表现。  “天可汗不可敌”这句诗表达了成吉思汗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掌控力。在他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天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成吉思汗却以自己的实力和智慧挑战了这种观念。他相信自己可以掌控天空,让自己的名字永载史册。  “地可汗不可夺”这句诗则表现了成吉思汗对自己的信心和决心。在他那个时代,领土和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而成吉思汗却拥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来征服整个世界。他相信自己可以掌控一切,让自己的领土和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这句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它却包含了成吉思汗的霸气和统治野心。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强大而又自信的统治者的形象,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成吉思汗所创建的蒙古帝国的强大和辉煌。  总之,成吉思汗的诗歌作品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展示了成吉思汗作为一个伟大领袖的形象和气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5-15
带飞的诗句飞花令(醉美古诗词“飞”字的飞花令)

带飞的诗句飞花令(醉美古诗词“飞”字的飞花令)

“飞花令”是古时人们在饮酒时的一种助兴游戏,是典型的饮酒酒令,输者罚饮酒。飞花令是一些文人墨客们非常喜爱的文字游戏,此游戏比较高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丰富的诗词基础才能玩好这个游戏。 “飞花令”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和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两个节目都有“飞花令”这个游戏,并用于两位选手之间的比赛。节目组出一个字,例如“春”字,两位选手需要轮流说出一句含有春字的诗句,直至一方答不出来了,另一方获胜。看这两个节目时最精彩的就数这个游戏了,不仅能考验选手的诗词丰富程度,更能体现选手的应变能力,看一些才子佳人用诗句对决时,绝对是大饱眼福。 飞花令——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里山川。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讯百科 2023-03-28
不解之谜是成语吗(古代这首肉麻诗句句大白话)

不解之谜是成语吗(古代这首肉麻诗句句大白话)

在纳妾合法的古代,面对丈夫变心时,才女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西汉时期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是一对令人艳羡的才子佳人,但两人其实也曾经历过一场“纳妾”的风波。 当时司马相如功成名就,与卓文君又分居两地,便生出纳妾之心。 卓文君得知后,便写下一首《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何等骄傲决绝,又何等深情婉转,司马相如收到信后,幡然悔悟,两人重修于好,相伴到老。 还有唐朝著名女画家薛媛,其夫南楚材在外云游时,被当地长官相中,欲将女儿嫁给他。 薛媛察觉到丈夫别有二心,忍住悲痛,对着镜子,画了一幅肖像,并题了一首小诗,“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南楚材收到画像和诗歌后,想起两人昔日恩爱的场景,拒绝了长官的提议,返回家中,与薛媛相携到老。 无独有偶,元朝也有一位女画家,在丈夫提出纳妾时,写下一首肉麻诗,句句大白话,看似俗气,却道出了最亲密的夫妻关系。 这位女画家叫管道升,他的丈夫便是与唐朝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齐名的“楷书大家”赵孟頫。 形容两人很甜蜜的成语“你侬我侬”便是出自这首诗,后来此诗还被编成歌曲,传唱一时。 《我侬词》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 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人骑图》 先说说赵孟頫,这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他本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南宋灭亡后,身为宗室子弟的他,却成了新朝的臣子,备受重用。 比起那些或奋起反抗,或慷慨殉国,或隐居山野,终身不仕的人来说,赵孟頫确实少了几分气节,所以后世有不少人鄙薄他为“贰臣”。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书法、绘画方面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他擅长各种绘画,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明人王世贞曾这样评价他:“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 至于书法方面,博采众长,正如明朝书画家文嘉所言:“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算是晋唐书法的一个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 再说他的妻子管道升,是个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奇”在何方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古代女子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男子,所以一个女子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其天赋、努力,都绝对远胜一般男子。 而管道升不仅能诗善文,并且精通书法和绘画。 很多人经常喜欢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形容才女,可事实上这些所谓才女并没有多少传世之作。 但是管道升不一样,她的书法作品为世人所称颂,“寸绡片纸,人争购之,后学为之模范”。 她的画作《水竹图》、《竹石图》等都收藏在博物院中。 所以这是一个不输男儿,货真价实的大才女。 管道升《墨竹图》 而除了艺术方面的成就,她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传奇。 根据记载她嫁给赵孟頫时,已是28岁。 这个年龄即使在现代,也算是大龄剩女了,更何况是古代。 关于她28岁之前的经历,史书中几乎是空白的,所以也给了后人更多遐想的空间。 28岁嫁人后,她的名字便一直和赵孟頫连在一起,两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文坛上的一大佳话。 他们的后人,赵雍、赵麟、王蒙(外孙)同样以书画见长,尤其是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并称“元四家”。 赵氏一门三代,出了七位大画家,可见管道升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出类拔萃。 而这首《我侬词》也为她的传奇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写这首诗的时候,管道升已年过四旬,芳华不再,容颜衰老。 赵孟頫也是个凡夫俗子,眼见同僚好友都有佳人在侧,便也萌生了纳妾的念头。 但他和管道升毕竟恩爱多年,不想伤了夫妻情分,所以没有直接提,而是写了一首小令。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 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苏学士”我们都知道,指的是苏轼,他有一爱妾名“朝云”。 而“陶学士”就比较有争议了,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有一小妾名“桃叶”,南京的“桃叶渡”传闻便与两人的爱情故事有关。 但是王献之明显又和“陶学士”不沾边,若说其他人,比如陶渊明,陶侃,也没有相关记载,所以也是不解之谜。 但不管这“陶学士”究竟是何许人,赵孟頫这首小令就一个意思:夫人你看,那么多学士都有红颜相伴,我就是多纳几个妾,想来也无伤大雅,反正你的正室地位不会动摇的。 这首小令要是搁现代,那就是妥妥的“渣男语录”了,但是在一妻多妾制的古代,却不过分。 不论管夫人心中是如何想的,至少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身居高位,博学多才的赵学士,提出这样的要求,合情合理,而年老色衰的管夫人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她也没有正面拒绝,而是满怀深情地写了这首《我侬词》。 诗中巧妙地以“捏泥人”的过程来比喻夫妻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白如话,甚至有些肉麻,但是却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写到了极致。 而最后两句“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有两个含义。 一是再次表明了夫妻的亲密关系,妾即使再得宠,也不可能和丈夫葬在一起,生同衾,死同椁,这是妻子才有的权利。 二来也表现了她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恋,她希望和丈夫白头到老。 全诗来看,情感激烈,却又不失温柔;大白话的语言,看似俗气,却含蕴极深,写出了最亲密的夫妻关系。 而赵孟頫读完这首诗后,一方面为妻子的才华所折服,一方面又感动于她的深情,终是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后来管道升因病去世,赵孟頫怀着悲痛之情亲笔撰写了《魏国夫人管氏墓志》,“夫人云亡 , 夫丧贤妇, 子失慈恃,家无内助”。 三年后,赵孟頫逝于吴兴,与管夫人合葬于德清县东衡山,正如《我侬词》中所言“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资讯百科 2023-03-13
赞美母亲伟大的诗句小学(孟郊白居易王安石10首写母亲的经典诗词)

赞美母亲伟大的诗句小学(孟郊白居易王安石10首写母亲的经典诗词)

文/东方湟《读诗词歌赋》综合整理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最敬爱的人,今编辑综合整理出历代关于赞颂母亲的10首经典诗词佳作,以飨读者。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作品赏析: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儿子歌颂母亲并深感自责的诗。全诗四章,每章四句。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品赏析:这是首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作品赏析:慈乌,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该词以鸟喻人借慈乌鸟表达自己的愧恨和哀伤。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写将军遗弃妻子,迫使母子别离时妻子说的话:我们母子生离死别,连林中鸟儿都不如;那些鸟儿母亲不失儿女,丈夫陪伴妻子,过着恩恩爱爱、白头到老的生活。凄婉哀怨,声泪俱下,比喻真切,意境独到。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作品赏析: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它还强调: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同样,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诗人写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笔端富有感情。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作品赏析:《十五》这首诗描述母爱,这种题材与类型的作品在王安石诗中独树一帜。 《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作品赏析: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思母》 【元】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作品赏析:《思母》,出自一首名为《灵隐寺志》的七言绝句之中,作者是宋末元初浙江余姚九功寺名叫与恭的僧人。本诗想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作品赏析:诗人运用白描手表达了诗人与母亲分别时的忧愁、无奈、痛苦与感伤,把别离之情表现得贴切又沉痛。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作品赏析: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读了以上10首经典诗词佳作,你最喜欢哪一首呢?或者你有更经典的作品推荐,不妨写下留言,与大家一起欣赏。 注:本文词篇内容均为引用,全部来源于网络,其他内容为作者原创,仅为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观点,以飨读者。

资讯百科 2023-02-17
有关蝉的诗句古诗大全(30句蝉鸣诗词,感受热烈的夏天)

有关蝉的诗句古诗大全(30句蝉鸣诗词,感受热烈的夏天)

无蝉鸣,不夏天 蝉,夏天最热烈的歌者。伴随着炎热,它把盛夏颂唱得沸腾而欢乐。天气越热,蝉鸣越响。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 ——【唐】卢仝《新蝉》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唐】 杜牧《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古语云:蝉始鸣,半夏生。夏至刚到,蝉就忍不住昭告天下:夏天来了,夏天来了……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可蝉却不管,把这个消息说上一整个夏天。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苏轼《阮郎归·初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 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唐】来鹄《闻蝉》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 【唐】白居易《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总有一声蝉鸣,一马当先、先声夺人地领唱,一句三叠,高低分明,然后才会引来万声相竞,万句相和,若金声玉振,不绝于耳。 新蝉噪晴午,余响藏深幽。 ——宋·文同《夏树》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唐】薛涛《蝉》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唐】李商隐《乐游原》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宋】苏轼《鹧鸪天》 童年的夏天,是从一声蝉鸣开始的。斑驳的树影,柔软的熏风,还有清脆婉转的鸟叫声。时间总是过得很慢,抓住一只蝉,就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宋】袁枚《所见》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 宋 · 陆游《夏日杂题》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 唐 · 李贺《南园十三首》 蝉活一夏,人活一生 生而为蝉,所要经历的生命成长到蜕变的过程也是不易。 一只蝉从幼虫羽化而来,通常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穿越过如此绵长而又痛苦的等待,才能破土而出飞上高枝,寿命也只有一个夏天。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 ——【东汉】曹植《蝉赋》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 唐 · 张乔《蝉》 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终若止水。正因为早已了悟岁月苦短,生之不易,蝉,才会朝吟晚歌,激情奏响夏日绝唱。 蛰伏、破土、解脱。用一生换来短暂的高歌。它的歌唱,也许是无意义的,但它来过,就已足够。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虞世南《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商隐《蝉》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 唐·雍陶《蝉》 《庄子·秋水》有云:“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蝉不过一秋,人不过一世。一秋虽短,可尽鸣其声;一世虽长,但难留吾名。 可见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碌碌无为,蹉跎尘世者,终沦庸人也! 蝉中,有禅 蝉的一生,大多时间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只以树汁露水为食,怀着满腔的热情歌尽生命悲欢,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虽活在尘世中,却不近世俗。 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食干净的露水,不食人间烟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高洁的象征。因此,蝉往往被赋予隐士般孤傲、脱俗的高风逸韵。 蝉,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叫声凄惨,可用来表现凄楚哀婉之情。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唐】雍裕之《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唐】贾岛《早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蝉,通常称"知了",因与佛家用语中"禅"的音相同,而被寓意为 "知了":知是智慧,了是觉悟。 蝉的乐章,是鸣、嘶、哀,或是歌、噪、吟,蝉即禅,禅意人生。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宋】朱熹《南安道中》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 宋 · 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 艳花那胜竹,凡鸟不如蝉。 —— 唐 · 司空曙《江园书事寄卢纶》 参禅”与“听蝉”,几为一体,几为一事。 禅者,怀抱清幽,怀抱的禅静,胸中便了无一尘了。 侵晓堆桅坐,蝉声出树林。 分明宣祖意,何处有凡心。 历历消清梦,悠悠助独吟。 时人皆共听,谁谓少知音。 ——【明】空室禅师《闻蝉》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 唐 ·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 —— 宋 · 范成大《念奴娇·水乡霜落》 关于“蝉”与“禅”之间的关系,有人留下这样一首妙诗: 要悟禅机先悟蝉,知了二字莫轻言。 禅本无形依万物,蝉虽草虫历千险。 意乱清音增烦恼,心静蝉声伴安眠。 若有若无随心性,蝉声便是无字禅。 人生如蝉,亦如禅。所有面向苦难的修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虫成蝉是身体的重生,人入禅是灵魂的涅槃。” 炎炎夏日,且听蝉吟—— 领悟生命的纯粹,感受悠悠的禅意。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唐诗宋词 编辑:杨兴兰(实习生)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资讯百科 2023-01-24
关于元旦的优美诗句(读几首好诗词也是一种享受)

关于元旦的优美诗句(读几首好诗词也是一种享受)

鹊踏枝 元旦 (清 · 顾翰)旭日初晴光照牖。 帖子宜春,吉语新书就。 不愿积金高至斗。 一年好事诗千首。 竹要平安花要寿。 竹北花南,人与天长久。 折得梅枝香在手。 金尊劝饮屠苏酒。 迎春乐 甲子元旦立春 (清末至民国 · 陈洵)春心浅浅融窗烛。 明曦射、彩幡矗。 转新莺、笑语年华绿。 钗燕上、妆云肃。 酒美椒芳欢意足。 更花气、浓熏晴燠。 待去约良朋,知甚处、堪游目。 减兰 元旦赠军旅诗友 (当代 · 范诗银)多情元节,难以重逢容易别。 壶玉冰心,可有梅魂入醉吟。 月移星送,秋绿春红多少梦。 说好随缘,一样相思又一年。 元旦二首 其一 (宋 · 郑刚中)傍城山曲处,草径一居幽。 元夕孤灯里,残香静夜头。 久晴无苦冷,独坐祗清愁。 也拟寻诗句,吟哦醉却休。 元日有感(壬寅)(明 · 朱同)万国衣冠拜衮衣,两年元旦负归期。 江云朝捲千寻碧,海日晴曛五色旗。 江上雪消春水长,山中寒重早梅迟。 莫思乡党常年会,宝剑当酬国士知。 庚子元旦 (明 · 陈献章)风日佳元日,乾坤自此春。 蒸空云气湿,照水柳芽新。 笑语聊供客,杯盘少对人。 能宽垂老意,花鸟不无神。 己未元旦( 明 · 文徵明)劳生九十漫随缘,老病支离幸自全。 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 秪将去日占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 次第梅花春满目,可容愁到酒樽前。 #金粉社区#?

资讯百科 2023-01-11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