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涌现出了很多的文臣武将,然而能够文武双全的人却寥寥无几,如周瑜、辛弃疾、岳飞等等,这些人的名字无一不被世人铭记。而我们今天的主角也是这样一位奇才,进士出身,身为文官却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甚至与名将戚继光不相上下,他就是谭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谭纶是江西宜黄人,年仅24岁的他就中了进士,从此正式进入仕途。这个年纪能考中进士在当时也算是天才级的人物了。不过这个在朝廷任职的文官却不仅仅只会在朝堂参政,他还精通兵法,且武艺高强,在抗倭战场上留下了赫赫战功。 谭纶担任台州知府时,戚继光担任三府参将,并且从义乌招募了一批矿工,组建了戚家军。不过这支新成立的部队还在训练中,无法参与正式作战。此时,谭纶训练了一支千余人部队,倭寇进犯栅浦,谭纶率领这支部队迎战,三战三捷。倭寇进犯台州,被击退,又转寇仙居、临海,不过谭纶早就做好了准备,最后这批倭寇被谭纶清剿殆尽。 谭纶对倭寇的牵制给戚家军争取到了珍贵的训练时间和条件。三年之后,戚家军训练完毕,从此,浙江抗倭战场进入戚继光时代,戚家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谭纶与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密切配合,终于彻底扫清了浙江倭患。在扫平倭寇后,谭纶又总督蓟、辽军务,和戚继光通力合作,共修筑明长城两千余里,卫护了京师安宁。 谭纶善于识人用人,举荐和提拔了戚继光、俞大猷、刘显等一大批良将。除此之外,谭纶还非常喜欢戏曲,甚至在军队里设置戏班,随军演出。他还和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是忘年交好友,谭纶升任为兵部尚书的时候,汤显祖还特意写了一首诗《送谭尚书行边》,送给谭纶。 直到万历五年,这位文武双全的老臣走到了终点,他身为文臣一生却在战场上待了三十多年,不过他的传奇故事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家,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谭纶受命任台州知府,以防御侵扰沿海的倭寇。谭纶在当地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挫倭寇。次年,数万倭寇再扰台州,谭纶亲率死士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受任福建巡抚,剿灭福建倭寇,收复兴化。隆庆二年(1568年),出任蓟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史称其“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明神宗即位后,被起用为兵部尚书,累加太子少保。万历五年(1577年),谭纶去世,年五十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敏”。谭纶喜爱戏曲,促成海盐腔与弋阳腔的融合,形成一支重要的戏剧力量“宜黄腔”。著有军事著作《说物寓武》二十篇。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成就4个人著作5人物评价6史料记载7后世纪念 基本资料1 本名:谭纶别称:谭襄敏字号:字子理 号二华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江西宜黄县谭坊出生时间:1520年去世时间:1577年主要作品:《说物寓武》主要成就:扫平倭寇,构筑东北防线官职: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敏 人物生平2 谭纶自幼饱览诗书,思维敏锐,智力过人,性格沉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进士。授职为南京礼部主事。历任职方郎中,调任台州知府。当时东南边疆已经遭受了四年的倭患,朝廷商议训练地方乡兵来抵御倭寇。参将戚继光请求给他三年的时间训练地方乡兵而后将他们派往前线。谭纶也训练了一千人。他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从副将以下节节相互制约。分配明确,进止整齐划一,不久就成为精锐部队。倭寇侵犯栅浦,谭纶亲自带队迎击,三战三捷。倭寇又从松门、澶湖劫掠附近的六个县,进而围攻台州,没有攻克只得离去。倭寇转而侵犯仙居、临海,谭纶将他们全部擒拿、斩杀。他升任海道副使,招募更多浙东地区的良家子弟加以训练,而且戚继光所训练的兵马也已经到期,谭纶趁机收编了他们,罢除外地兵,不再调派他们。倭寇从象山冲击台州,谭纶在马岗、何家石览接连打败他们,又与戚继光一起在葛埠、南湾打败倭寇。他被加封为右参政,遇上父母的丧事而离职。后来,谭纶 主要成就3 谭纶任台州知府时,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挫倭寇。次年,数万倭寇再扰台州,谭纶亲率死士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任福建巡抚时,又剿灭福建倭寇,收复兴化;在蓟辽总督任内,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谭纶前后致力兵事三十年,歼敌二万一千五百人,“亦一时干城矣”。人曾经酣战,刀刃上的血浸染了手腕,多次冲洗才清除。他与戚继光共事又共享声誉,史称“谭、戚”。谭纶酷爱戏曲,尤喜盛行南方的海盐腔。于军中设戏班,随军征战、演出。任浙江台州知府丁忧回籍时,自浙江带回海盐腔戏班,命艺人传授给本地艺人,还亲临排演现场。并将弋阳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由是该剧种落户赣东,后有专业剧团30多个,成为一支重要的戏剧力量,活跃在江西省内。 个人著作4 谭纶著有《谭襄敏奏议》10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部分内容被抽毁)。另有《谭襄敏遗集》3卷、《军事条例类考》7卷、《书经详节》、《点将图》等。 人物评价5 余寅:公伉慨负奇节,朝廷始终置公兵间,公亦始终以兵事自表竖,夫安所授韬钤乎,乃擘画运量,若玩弄诸酋股掌之上,初不经揣逆而卒无出彀中,将所谓天畀之无宁噫而得之耶。张惟贤:纶自郎署至中枢,始终兵事者几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可谓矫矫虎臣、腹心干城矣。谈迁:始终以兵事显,虽好色货,用御女术,厚张居正,而明练倜傥,才自足称,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张廷玉:谭纶、王崇古诸人,受任岩疆,练达兵备,可与余子俊、秦纮先后比迹。考其时,盖张居正当国,究心于军谋边琐。书疏往复,洞瞩机要,委任责成,使得展布,是以各尽其材,事克有济。观于此,而居正之功不可泯也。纪昀:史称纶沉毅知兵,为台州知府时,即与戚继光立束伍法,练兵破倭寇,禽斩殆尽。官浙江海道副使时,又连破之。再起为浙江右参政时,破饶平贼林朝曦。调福建参政时,郡县多为倭所陷,力战恢复,闽地以平。官四川巡抚时,灭云南叛酋凤继祖 史料记载6 《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 后世纪念7 墓葬主词条:谭纶墓谭纶墓位于江西省宜黄县二都镇帘前村,建于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墓座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体三部分组成。整个墓葬居高临下,气势雄伟,视野开阔,山川村寨尽收眼底。195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985年被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86年列为江西省第一批名胜风景点,《中国名胜词典》列有条目介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