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其芳(1899~1985),中国玻璃、陶瓷学家,中国陶瓷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发表论文《添加物碳酸钠和硅酸钠对粘土泥浆浇注性能的影响》 《瓷釉试验中马弗炉的采用》 《经济实用适合中国采用的钢板搪瓷烧器》等 目录 1基本资料 2个人履历3人生评价4个人其它信息5个人作品 基本资料1 中文名:赖其芳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99逝世日期:1985 个人履历2 1899年9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十方镇高梧村。1917年毕业于长汀省立第七中学。1918年春到北京国立工业专门学校攻读应用化学。1921年毕业,因成绩突出留校任教,后获工学学士学位。1924年赴美国芝加哥留学,先后在伊利诺大学、埃威州学院陶瓷工程系学习,以《物美价廉的陶瓷适于中国制造》的毕业论文获硕士学位。1926年转入转入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著名的玻璃专家瑞而威孟(A.Si1verman)主任教授研究玻璃工艺学,以《铍玻璃之制造》一文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匹兹堡大学研究院兼任研究助理1年。1928年,赖其芳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科学研究补助,并成为该基金会的驻美研究员,继续在美国从事铍玻璃的研究,两年后回国担任中国工业试验所化学组窑业试验室主任。1933年,赖其芳由南京回到上海后,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先后担任该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研制各种特殊应用玻璃,试 人生评价3 铍玻璃是一种含稀有元素的氧化铍的新型玻璃,它是高透明度、高强度、高折射率,耐酸腐蚀、低比重的特殊光学仪器玻璃,为当时盛行的紫外医疗器械提供了关键材料,赖其芳铍玻璃的研究成功在玻璃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引起世界玻璃科学界和企业界的注目。20年代,赖其芳第一次将铍元素用于玻璃制造,系统研究了氧化铍在钠玻璃和钾玻璃中的特性,为研制新品种玻璃和玻璃科学的发辟了新领域。30年代后,他从事一系列工业玻璃的试验研究工作,为中国的玻璃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49年后,他领导和指导了上海工业试验所和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的大量的陶瓷和玻璃研究工作。 个人其它信息4 全国解放后,赖其芳任上海工业研究所陶工组主任,与轻工业部所属上海玻璃厂合作,试制成功“九五”化学仪器玻璃、细菌过滤漏斗玻璃、温度计玻璃、X光机用玻璃、灯光仪器玻璃等,解决了当时工业医药器械方面的急需,从而荣获国家工业部“先进生产者”称号。赖其芳博士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毕生从事科学研究,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发展,为我国硅酸盐学科的学术繁荣,为培养我国硅酸盐行业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曾出版《陶工通讯》、《窑工通讯》等刊物,曾任国家轻工业部玻璃、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顾问。一生为我国硅酸盐科学技术作出了卓越贡献,国内外享有盛名。 个人作品5 赖其芳发表的论文有:《添加物碳酸钠和硅酸钠对粘土泥浆浇注性能的影响》《瓷釉试验中马弗炉的采用》《经济实用适合中国采用的钢板搪瓷烧器》《铍玻璃Ⅰ,氧化钠-氧化铍-氧化硅系列》《真空管玻璃研究报告》《化学瓷制造的研究》《浇注法制造熔玻璃坩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