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算错的,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退休金:我同事的妈妈2015年办的退休,退休金是两千元,退休半年后碰到了同事,发现同事退休工资比她工资高五百元(她俩同年生,同年进厂,很巧),于是去找社保中心咨询,结果得到的回答是,电脑不会错。我的同事听说后很生气,带着记者又去找社保中心讨说法,社保主任亲自查询,确实错了,随答应下个月按两千五百元发。我同事不依不饶,问,少发的六个月共计三千元也得补,主任告诉他,三千元没法补,都缴国家了,记者说,如果发错了,少发的就应该补,否则会让人以为你们贪污了。最后还是补了,怎么操作的,不清楚,当然都是记者的功劳,一般老百姓碰到这种事只能自认倒霉。 退休了,究竟拿多少钱呢? 我老爸是2024年1月份退休的,退休之后退休工资是3050,从2024年5月份开始每个月又降了430元,现在老爷子每个月只有2600元,还没有上班时每月工资的一半多,也不知道河北省怎么了。是事业单位编制,他是副科级退休,本来如果按照当年的工资转换退休的话,最少能拿到四千四五以上,但是因为我们单位在实行职业年金之后一直没有缴纳过,所以在社保那办退休的时候,只能按照2014年的工资标准办理退休,说起来还是单位比较奇葩,按照我父亲退休之前的话,应该是每个月领5000多块钱的工资,但是单位一直没执行,还是执行的2016年时的工资标准,所以我父亲当时每个月也就是三千五六百块钱,到年龄办理退休的时候,在社保中心办理的时候,说是我们单位从2014年国家实行职业年金之后,我们单位一直没有给缴纳,所以不能按照你的最新工资标准,5000多块钱来套,只能用你2014年时候的工资标准3500多来投,所以投完之后我父亲每个月的工资是3050元,等于每个月少领了1000多块钱,本来的话应该领到4600左右的,而且社保那职业年金不能个人补交,只能全部单位所有人一起补交,而且今年我们单位联系补交的时候,只能从2018年补到现在,2014年至2018年中间的还暂时不能补交,所以造成了退休人员的工资大幅度减少,现在跟社保中心联系,社保中心说已经往上级打报告了,看看2014年到2018年中间部分如何补交,如果能补交的话可能工资还能涨一点。
我把青春都献给了国家退休金,觉得心安理得!不过,好多智商没我高,能力没我强,水平没我高的,一个月拿我两个月养老金,不知他(她)们是否心安理得? 中国的养老金与智商、能力、水平都没有关系!主要看命运如何,命运好分配到好单位,拿高养老金。命运一般生在大城市,分在国有企业,拿中等偏下养老金。命运不济,生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拿最低养老金。 我生在北京市,退休前在国营建筑公司上班。现在72岁,每月将近5000元,不用贴补孩子,身体依然健康,养老金足够了。虽然处于中下层,依然感谢党,感谢政府,坚决地听党指挥,跟党走! 你对自己的退休金满意吗? 你对自己的退休金满意吗?要说心里话我是不满意的,毕竟我37年的工龄,在2015年办理退休时才2640元的养老金,第一次看到我的养老金我真的是蒙了,但是事已至此,满意不满意又有什么关系,不满意不可能变既成的事实,满意吧的确是太少了,离自己的期望值差距太大。 说了大家可能不太相信,我是1982年毕业的大学本科生,1991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是高级政工师职称。大学毕业以后,在党政机关工作了17年,下海后自己缴纳了养老保险9年,单位缴纳养老保险7年,当年三年兵,当了一年的民办教师,总的缴费年限37年,其中视同缴费年限21年,实际缴费年限16年,按照我的这个经历,如果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办理退休,养老金至少也是在6000元以上,与我高中毕业的同学,民办教师转正后的教师,现在养老金也是6000元以上,与我同时大学毕业后在机关工作的同学或是战友,养老金至少也是每月7000元以上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虽然经过几年的调整,我现在养老金也已经超过了3600元,但是与原来的战友、同学相比仍然相差了一大半。 至于我的养老金为什么和他们相比为什么会这么低?我也反复在查找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差别。我原来虽然也是体制内的人,但是自从1999年下海以后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比较低的,我记在我从老家转到重庆的个人账户资金也就是6000多元钱,平均每年不到100元钱,在重庆单位缴费7年,全部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的,也就是自己16年的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都是非常低的,最多平均缴费指数也就是60%,虽然是机关视同缴费21年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要高一点的,但是平均下来估计也会超过80%。 除了缴费基数低的原因以外,在视同缴费年限部分,由于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和企业办理退休的过渡性养老金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也是导致自己养老金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按照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我仅仅是视同缴费年限一项,我的养老金也不不会低于3000元。但也许这就人的命运的吧,自己选择了下海,不安于机关工作现状,非要自己折腾自己,现在自己养老金要和机关事业单位原来的同事比,这是显然不合适的,要和企业当中缴费基数比较高的人相比,也是不合适的。 养老金计算有它固定的计算方式,个人的基本情况也就是那样,这是个人去无法改变的,需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面对目前的现实。只要身体健康,养老金低一点没有关系,好在自己家庭没有包袱,自己的养老金自己使用,自己使用每月3600多元的养老金,这已经足够自己的日常开支了,再加上自己还要写自媒体,每月还可以增加3000多元的收入,每月总体收入也不比过去的同事差多少,只是自己要辛苦一点,减少很多休息的时间,但是这种辛苦也是自己打发退休生活的无聊方式。 综上所述,目前的养老金虽然和原来的同事、同学相比明显偏低,也与自己的身份差距过大,虽然不满意但也只能面对现实,只要每天过得充实,每天心情愉快,养老金也还勉强过得去,加上自媒体收入,每月还有不少结余,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至少这辈子不再为吃穿发愁,只求健康快乐,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退休金5000是什么生活水平? 我觉得退休金5000是什么生活水平?这真的是与地域、家境有关,也与家庭人员构成及生活状况有关。但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退休金5000占比并不高,应该是中上加。退休工资2、3千的居多。 以我个人为例,我在5线小山城,2018年底退休,工资当时4600元,现在5000加。女儿也未嫁,真是挺急人,老公还未退。对于三口之家,如果当月没有礼尚往来,生活费用还是绰绰有余。因为我的退休工资,比女儿工资还高些,她是公务员糸列。所以,我家女儿工资自用。我与老公工资用于赡养双方老人,余下理财存小储。应该是生活水平中流。 我退休后,我去贵州游花了近6000,一个月工资没够,有一次随了几个大礼,工资月月光。但这只是个别情况。我觉得退休工资5000,如身体康健,上顾老下携幼还是可以做到。有房有车无贷款,生活水平就不会差。出去游个山,玩个水,朋友聚吃个饭,还是可以做到。如果夫妻退休都是5000,养老人是必须,帮儿女也能做到。 在我们东北小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如果父母退休工资5000加,那不仅老人过的好,孩子生活也不会差。因为小城优质地界房子才有万元左右。虽说我们这一代,虽说白手起家,无人帮扶,但是现在因为当年上学分配,加上努力奋斗。现在也有房有车,也给孩子创点家底,有社保医保,也让儿女少了后顾之忧。 有例为证:我家邻居男同胞退休工资近万,妻子3000。儿子儿媳因疫情返乡工作。他们给孩子买了房,现在孙子上了幼儿园。他们每月给儿子补贴3000。我同事亲家母帮着看孙女,她每月给亲家2000。 因为退休工资5000,自己花费有限,合理规划。5000不多但是也不少,所以生活小平应当不错。只要生活有规划,会理来安排。每年一大游,近游无限制。喜欢美食可品尝,喜欢旅行就去游。喜欢运动就户外,反正生活水平不会差。 我现在很满足,可以照顾老,也可以助小。月月存一点,为了我们去养老,给女儿攒点嫁妆钱。觉得还好不吃力。放平心态去生活,开启退休后精彩人生。一切安好,明天会更好! (有的图片来自网络)
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领取的不是退休金,退休金是针对从正式单位退休下来的城市职工才有的,农村的老人领取的是养老金,千万别把养老金和退休金混为一谈,再说这两种补贴的数量也不是可以相比的,确实有很多的农村老人虽然可以领取养老金,但仍然要种地,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的 一、养老金金额有待提高。 以我们家这边的老人为例,交了最高档500元,每个月领取了160多元,试问这样的养老金能够农村老人的日常花销吗,基本上农村的老人到了60岁左右,身体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慢性病,虽然不致命,但是多数还得靠药物维持,现在我们国家的药价怎么样,我就不做过多的评价了,因为政府给予的补贴少,要是自己的子女孝顺还好,如果子女不孝顺,不给父母生活费,那不还得靠自己种地卖粮增加收入吗! 二、农村的劳动力普遍老龄化!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种地的,因为自己的父母是农民,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回到这一亩三分地谋求生路,多数的年轻人还是愿意在外面打拼,苦点累点也不愿回家种地,所以农村老人自家的土地,在后代不愿回来耕种的时候,只能自己还得继续种地了! 三、对于养老还是有很多的担忧的! 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压力,有很多的年轻人为了还房贷车贷还是得靠着农村的老爸老妈的补助才行,试想面临着这么大的生活压力,做为老人能对自己的将来的老年生活有信心吗,只会增添不少的担忧,因为有这些的担忧,还是得继续种地,种几年得几年的收入,手里还是要给自己准备一些养老钱的,还有农村的土话就是给自己攒“棺材本”。 农村里60岁的老人,也有退休金,为什么有的人还要种地。 看来你是天外来客,不食人间烟火,不懂土地与农民的关系,不知道什么叫农民。 农民60岁还是地里的正劳动力,他们没有退休金,超过了60岁,一个月142元,(各地也不一样)也不叫退休金,那是老年补贴,叫新农保,从60岁开始,分年龄段发放,年龄越大发的越多,是国家给农民的福利。 农民承包的土地是长期的,一包30年不变,到了30年可以延包,只要活着就有地种,别说60岁,80岁也有地种。 土地是农民赖依生存的基础,如果不种地,农民怎么生活,一个月142元够吗,就算农民节俭,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也没法生活,所以,60岁农民种地是必须的,是正常该有的现象。 农民以种地为主,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土地是有深厚感情的,就算农民手里有2000元退休金,勤劳的他们也不会让自己的承包土地荒着。 还有那些从农村走出去的人,在城市里打拼了半辈子,退休了,手里有钱了,有一部分人也还是想回到农村,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种点自己喜欢的庄稼蔬菜,吃着方便放心,过他们想要的田园生活,也叫落叶归根。 农民不论是60岁还是70岁,只要还能动,有一点点体力,都不会让他的土地荒费。只要走进农村,你就不难看到,在地里劳作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 年轻人很少见,他们大多数都进了工厂,或者是城市,在那里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有个好前程打拼。 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守护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田地,春种秋收,辛勤劳作,他们没有退休年龄,也没有退休金。 农民对土地有一份特别的眷恋,对每一寸土地都很认真,很细心,不论年纪多大,只要还能劳动,就不会让地荒着,地里不长庄稼,他们会难过会心疼,会认为是一种罪孽。 那些没法使用机械的地块里,差不多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耕种,几棵地瓜,几拢花生,几行芝麻,几行乔麦等等,收获的季节,他们其乐融融。 60多岁的农村人还在地里劳作,这是他们的美德,是他们勤劳的表现,这些老人家在地里干活,也不是只为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是在为国分忧,为儿女减压,也是在发挥余热,为他们点赞吧! 图片来自网络。 » 农村老人有退休金吗 农村老人为什么还要种地
退休金打到社保卡上方便吗?我认为这个没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因为本身退休金打到银行卡上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也是当下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我们换一个思维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说不将老人的退休金发放到银行卡上,而是每个月需要去社保局领取,那么我相信很多老人都会排着长队每个月去领取一次。但是并不是每个老人他都是可以行动自由的,所以说很多老人的退休金可能还需要自己的子女来帮助代领,这样的话方便吗?肯定是不方便的。 所以说打到银行卡上是一种非常便捷和方便的模式,我们把钱存在银行卡上,当然你可以使用现金,也可以使用电子支付的方式来进行消费,这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说你不愿意使用垫资支付,比如说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等之类的问题,那么我们完全是可以去银行支取自己的退休金,一次你支取个500块钱,或者说1000块钱都是可以当成自己的生活费来使用,这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是非常方便,因为在银行取钱不会受到哪家银行的限制,其实任意的银行都可以取钱。 社保卡不只有医保账户还有银行金融账户 社保卡是一卡两用,既可以是医保卡也可以是银行卡。 医保卡里的钱,用来去药房买药,门诊看病。 银行账户用来发放养老金,失业金,生育津贴,工伤待遇。 两个账户都开通,才能使用这两个功能。 养老金通过社保卡来发放是否方便 其实养老金通过社保卡来发放是很方便的。只是退休老人习惯了以前通过存折来发放养老金,觉得用社保卡不方便。 社保卡来发放养老金,既可以绑定微信,支付宝。平常的花费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来使用养老金。 不用非得跑到银行去提取出来。绑定后,可以作为日常花销来使用就可以。 并且通过社保卡来发放养老金,可以在异地取款。 不跟存折一样必须跑到银行排队才行,通过社保卡在取款机就可以提取。 所以说退休金打到社保卡上肯定是很方便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之前,这个社保卡不具备金融功能,以前那么他是有银行卡片的,所以说通过自己的银行卡,取退休金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无论是你取退休金也好,还是医保的使用也好,其实都是涵盖在自己的这张社保卡片当中来了,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方便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我相信很多老人那么对于退休金打到社保卡上,已经是形成了一种非常习惯性的条件,那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退休金必须打到社保卡上吗 老人的退休金打到社保卡上使用方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