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维崧
陈维崧怎么读?发音是什么样的?

陈维崧怎么读?发音是什么样的?

  陈维崧,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名字,你是否想过如何正确地读出它呢?本文将带您一起探讨陈维崧的正确读音。  一、陈维崧的名字来源  陈维崧,名字来源于《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的“维嵩”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维”字有维系、保持的意思,而“崧”字则有高大、峻峭的意思。因此,陈维崧的名字寓意着维系家族荣誉,保持家族地位的崇高使命。  二、陈维崧的名字发音  那么,陈维崧的名字应该如何发音呢?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来解读:  1. 陈: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发音为chén,与“成”、“诚”等字的发音相近。  2. 维崧:这个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维”和“崧”。其中,“维”字的发音为wéi,与“微”、“惟”等字的发音相近;而“崧”字的发音为sōng,与“松”、“颂”等字的发音相近。  综合起来,陈维崧的名字发音为chén wéi sōng。  三、陈维崧的历史贡献  陈维崧出生于清朝末年,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政治、军事等领域有所建树。他曾参与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为我国的民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行书、楷书等多种书法风格,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结语  陈维崧的名字,承载着家族荣誉和崇高使命。通过了解他的名字来源和正确发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同时,他的一生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位伟人的名字,传承他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8-17
陈维崧最著名的一首词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陈维崧最著名的一首词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中,还有一首诗词,那就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词——《钗头凤·世情薄》。那么,这首词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它又有何深意呢?  据《清史稿》记载,陈维崧在晚年时期,曾经因为一次政治风波,被贬谪到边疆。在那里,他深感世态炎凉,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感慨。这种感慨,最终化为他笔下的《钗头凤·世情薄》。  《钗头凤·世情薄》是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是词的开篇,也是整首词的主题。陈维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无情。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性的深深怀疑。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是词的高潮部分,也是陈维崧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钗头凤·世情薄》是陈维崧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它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8-16
陈维崧的代表作是什么?这首词有何深意?

陈维崧的代表作是什么?这首词有何深意?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中,还有一首诗词,那就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词——《钗头凤·世情薄》。那么,这首词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它又有何深意呢?  据《清史稿》记载,陈维崧在晚年时期,曾经因为一次政治风波,被贬谪到边疆。在那里,他深感世态炎凉,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感慨。这种感慨,最终化为他笔下的《钗头凤·世情薄》。  《钗头凤·世情薄》是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是词的开篇,也是整首词的主题。陈维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无情。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性的深深怀疑。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是词的高潮部分,也是陈维崧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钗头凤·世情薄》是陈维崧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它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8-16
陈维崧有哪些代表作?蕴含怎样的情感?

陈维崧有哪些代表作?蕴含怎样的情感?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中,还有几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那就是他的代表作。那么,陈维崧有哪些代表作呢?  据《清史稿》记载,陈维崧的诗词才情横溢,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他的诗词中充满了浓厚的诗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陈维崧的代表作有很多,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有《钗头凤·世情薄》、《贺新郎·怀古》、《点绛唇·寂寞深闺》等。  《钗头凤·世情薄》是陈维崧的一首词,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贺新郎·怀古》是陈维崧的另一首词,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男子的口吻,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无情。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点绛唇·寂寞深闺》是陈维崧的又一首词,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揭示了女性的孤独和痛苦。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总的来说,陈维崧的代表作有很多,它们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陈维崧的才情和思想,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百科 2023-08-16
陈维崧的诗词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陈维崧的作品?

陈维崧的诗词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陈维崧的作品?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中,还有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那就是他与徐紫云的爱情故事。那么,陈维崧的诗词有什么特点呢?  据《清史稿》记载,陈维崧的诗词才情横溢,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他的诗词风格独特,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自己的创新。  首先,陈维崧的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诗词中充满了浓厚的诗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他的诗词中充满了浓厚的诗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其次,陈维崧的诗词思想深沉,富有哲理。他的诗词中充满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现实,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深深忧虑。  再次,陈维崧的诗词风格独特,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自己的创新。他的诗词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自己的创新。他的作品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自己的创新。  总的来说,陈维崧的诗词才情横溢,风格独特。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他的诗词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自己的创新。他的作品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自己的创新。他的作品既有古人的风骨,又有自己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诗词知识 2023-08-16
陈维崧是什么词派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陈维崧是什么词派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中,还有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那就是他与徐紫云的爱情故事。那么,陈维崧是什么词派的代表呢?  陈维崧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豪放派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股重要力量,以其豪放磊落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词人。  陈维崧的词风豪放磊落,他的词作中充满了激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他的词句直接,语言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的词作中充满了激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他的词句直接,语言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陈维崧的代表作品《钗头凤·世情薄》就是他豪放派词风的典型代表。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这是词的开篇,也是整首词的主题。陈维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无情。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性的深深怀疑。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是词的高潮部分,也是陈维崧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陈维崧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词风豪放磊落,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诗词知识 2023-08-16
陈维崧的《点绛唇》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有何深意?

陈维崧的《点绛唇》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有何深意?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中,还有一首诗词,那就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词——《点绛唇》。那么,这首词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它又有何深意呢?  据《清史稿》记载,陈维崧在晚年时期,曾经因为一次政治风波,被贬谪到边疆。在那里,他深感世态炎凉,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感慨。这种感慨,最终化为他笔下的《点绛唇》。  《点绛唇》是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这是词的开篇,也是整首词的主题。陈维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孤独和痛苦。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性的深深怀疑。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这是词的高潮部分,也是陈维崧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点绛唇》是陈维崧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它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诗词知识 2023-08-16
陈维崧《贺新郎》是如何创作的?这首词揭示了什么?

陈维崧《贺新郎》是如何创作的?这首词揭示了什么?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中,还有一首诗词,那就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词——《贺新郎》。那么,这首词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它又有何深意呢?  据《清史稿》记载,陈维崧在晚年时期,曾经因为一次政治风波,被贬谪到边疆。在那里,他深感世态炎凉,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感慨。这种感慨,最终化为他笔下的《贺新郎》。  《贺新郎》是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词以男子的口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凤去台空江自流。”这是词的开篇,也是整首词的主题。陈维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无情。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性的深深怀疑。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是词的高潮部分,也是陈维崧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无常和对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贺新郎》是陈维崧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它以其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诗词知识 2023-08-16
陈维崧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如何形容他的诗词作品?

陈维崧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如何形容他的诗词作品?

  陈维崧,字伯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才情横溢,作品广泛流传,然而,他的一生中,还有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那就是他与徐紫云的爱情故事。那么,陈维崧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呢?  陈维崧的创作风格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豪放”和“深沉”。他的诗词才情横溢,语言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的词句直接,语言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陈维崧的豪放主要体现在他的词风上。他的词风豪放磊落,不拘一格,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他的词句直接,语言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的词句直接,语言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陈维崧的深沉则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思上。他的诗思深沉,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他的诗篇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反思,对人性的揭示。他的诗篇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反思,对人性的揭示。  陈维崧的豪放与深沉并存,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既有豪放的激情,又有深沉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这种风格既有豪放的激情,又有深沉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总的来说,陈维崧的创作风格是豪放与深沉并存的。他的诗词才情横溢,语言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的诗思深沉,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这种风格既有豪放的激情,又有深沉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诗词知识 2023-08-16
陈维崧简介

陈维崧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今属江苏)。明末清初词人、骈文作家,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目录 1基本资料 2人物生平3主要影响4历史评价5主要作品6词作风格7轶事典故8史料索引 基本资料1 本名:陈维崧所处时代:明朝→清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宜兴出生日期:1625年逝世日期:1682年主要作品:《湖海楼全集》《明史》主要成就: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字号:字其年 人物生平2 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陈维崧的祖父陈于廷是明朝的左都御史、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陈贞慧与商丘的侯方域交善,二人为“明末四公子”其二,曾因反对“阉党”,同罹阮大铖之祸。明天启五年(1625),陈维崧出世。少年的时候便拥有了才名,冠而多须,浸淫及颧准,陈髯之名满天下。尝客如皋冒氏水绘园,主人爱其才,进声伎适其意。陈维崧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陈维崧才20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又因早有文名,一时名流如吴伟业、冒襄、龚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长蘅、彭孙遹等,都与他交往,其中与朱彝尊尤其接近,两人在京师时切磋词学,并合刊过《朱陈村词》。清初词坛,陈、朱并列,陈为“阳羡派”词领袖。侯方域将女儿许配给陈维崧的弟弟陈宗石后,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 主要影响3 (一)词方面陈维崧的词,数量很多。现存《湖海楼词》尚有1600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说:"读先生之词者,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取裁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触绪纷起,而要皆含咀酝酿而后出。"虽嫌夸张,但陈维崧以豪放为主,兼有清真娴雅之作,是为事实。更难得的是陈维崧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湖海楼词》最为可贵的,是能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如〔贺新郎〕《纤夫词》,写清兵征发10万民夫替战船拉纤,"列郡风驰雨骤",使得"闾左骚然鸡狗",还写到一民夫与"草间病妇"的"临歧诀绝",情状凄惨。〔南乡子〕《江南杂咏》揭露官府对劳苦人民敲骨吸髓的罪恶:"户派门摊",使卖屋纳税的农民"独宿牛车 历史评价4 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读先生之词,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盖既具什伯众人之才,而又笃志好古,取裁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趍,触绪纷起,而要皆含咀酝酿而后出,以故履其阈,赏心洞目,接应不暇;探其奥,乃不觉晦明风雨之真移我情;噫其至矣!谭献《箧中词》二锡鬯、其年出,而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锡鬯情深,其年笔重,固后人所难到。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后人每好扬朱而抑陈,以为竹垞独得南宋真脉。呜呼!彼岂真知有南宋哉?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迹,填词之富,古今无两。只是一发无馀,不及稼轩之浑厚沉郁。然在或初诸老中,不得不推为大手笔。迦陵词沉雄后爽,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若能加以浑厚沉郁,便可突过苏、辛,独步千古,惜哉!蹈扬湖海,一发无馀,是其年短处;然其长处 主要作品5 1.岁暮杂忆 2.虞美人·无聊 3.题秦邮露筋祠 4.蜀山谒东坡书院 5.同前题6.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7.五人之墓 8.夜行荥阳道中 9.送姜西溟入都10.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读纬云弟京邸春词 11.南乡子·邢州道上作12.春日游平山堂即事13.癸丑除夕 14.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 15.咏美人秋千16.纤夫词 17.感旧 18.冬夜不寐 19.秋怀 20.醉太平·江口醉后作21.送蘧庵先生之广陵,并示宗定九,孙无言,汪 22.卜算子·租风瓜步23.夜宿翁村时方刈稻苦雨不绝词纪田家语 24.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25.江行 26.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27.作家书竟题范龙仙书斋壁上芦雁图28.好事近 29.题曹实庵珂雪词 30.投金濑怀古31.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评话》 32.岁暮杂忆 33.秋雨过红板桥34.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 35.雨 3 词作风格6 陈维崧工骈文及词,尝与朱彝尊合刊所作曰《朱陈村词》,传世有《湖海楼诗文词全集》。(《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其弟宗石序其词集云:“方伯兄少时,值家门鼎盛,意气横逸,谢郎捉鼻,麈尾时挥,不无声华裙屐之好,故其词多作旖旎语。迨中更颠沛,饥驱四方;或驴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别,千里怀人;或酒旗歌板,须髯奋张;或月榭风廊,肝肠掩抑;一切诙谐狂啸,细泣幽吟,无不寓之于词。甚至里语巷谈,一经点化,居然典雅,真有意到笔随,春风物化之妙。盖伯兄中年始学为诗馀,晚岁尤好不厌,或一日得数十首,或一韵至十馀阕,统计小令、中调、长调共得四百一十六调,共词一千六百二十九阕。先是京少有《天藜阁迦陵词刻》,犹属未备,今乃尽付梓人。自唐、宋、元、明以来,从事倚声者,未有如吾伯兄之富且工也。”近人朱孝臧题云:“迦陵韵,哀乐过人多。跋扈颇参青兕意,清扬恰称紫云歌,不管秀师诃。”(《彊村语业》卷三)维崧词具有创作天才 轶事典故7 断袖之癖即使是出身在这样一个气节之重享誉天下、书香仕宦之家的陈维崧,也颇好男风。陈维崧与名优徐紫云的一段生死缠绵情事,曾使无数清代士人为之倾倒,似乎成了他们心目中理想情爱的标准。据野史笔记载,陈维崧对徐紫云一见神移,当时正值梅花盛开,他就天天“携紫云徘徊于暗香疏影间”,从此开始了两人长期的形影相随的同性恋生活。陈维崧为徐紫云写作了大量的诗词。其中《惆怅词二十首·别云郎》中满是如“旅愁若少云郎伴,海角寒更倍许长”、“独坐待君归未归,不归独坐到天明”、“检点行装,泪滴珍珠,叠满箱”之类的浓浓痴语。陈维崧还请名画师为徐紫云作肖像,其中仅《紫云出浴图卷》就有名士七十四人题诗一百五十三首、词一首,卷中充斥着诸如“莫怪君王勤割袖,漫同罗倚浣春纱”、“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前一忆君”等缠绵诗句。虽然这些题诗的士人未必都是同性恋者。虽然陈维崧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性恋者,却对异性恋持欣赏态度。陈维崧家有妻妾子女, 史料索引8 清《河南通志卷六十九》:“皇清,陈维崧,字其年,宜兴人,祖于庭,前明左都御史。父贞慧与商丘侯方域交善,同罹阮大铖之祸。方域避乱阳羡以女许维崧弟宗石后,宗石入赘,遂为宋人,维崧亦寓宋,与弟同居。维崧为文长于排偶。长洲汪琬称为七百年一人,后以博学宏词徴除翰林检讨,纂修《明史》,卒于官。”

人物百科 2021-11-06
< 1 >